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悬灸治疗中性粒细胞哮喘的细胞免疫学机制研究

    作者:张伟;尧斌;程慧明;孟凡磊

    目的:探讨悬灸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相关信号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与悬灸组,每组8只.用鼻腔滴入脂多糖、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及雾化吸入卵白蛋白引喘制备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按0.5 mg/kg予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悬灸组悬灸“肺俞”“脾俞”“肾俞”“膻中”,40 min/次,均每日1次,共14 d.治疗结束后,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及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 17)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BALF中的白介素17(IL-17)含量,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右肺下叶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蛋白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气道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P<0.01),BALF中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1),脾与外周血中Th 17含量显著增多(P<0.01),肺组织中ROR-γt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皆显著降低(P<0.01);悬灸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与悬灸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外周血Th 17含量更低(P<0.05).结论:悬灸可以通过抑制ROR-γt转录因子表达,下调炎性反应因子IL-17含量,降低气道内中性粒细胞水平,从而达到减轻中性粒细胞哮喘炎性反应的作用,其疗效与地塞米松相当.

  • 中性粒细胞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小鼠中Kv1.3钾离子通道表达及电流改变

    作者:周倩兰;王天玥;尚云晓

    目的 Kv1.3钾离子通道在与T细胞介导相关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该研究旨在研究Kv1.3钾离子通道在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模型中的表达及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哮喘组.应用卵清蛋白联合内毒素建立哮喘模型,无创肺功能仪测定小鼠气道反应性、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改变、免疫组织荧光检测Kv1.3钾离子通道在肺组织的定位、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Kv1.3钾离子通道蛋白表达量、全细胞膜片钳技术Kv1.3钾离子通道电流强度.结果 Kv1.3钾离子通道在哮喘气道及肺泡上皮区域表达增高,在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中表达强于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模型.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及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模型中肺泡灌洗液淋巴细胞上Kv1.3电流强度增加,且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增幅强于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模型.结论 Kv1.3钾离子通道在哮喘气道及肺泡上皮区域表达增高,电流强度增高.且在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中表达强于嗜酸细胞哮喘模型,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中性粒细胞性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和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联哨;邓静敏;邹小英;陈晓丽;韦旋;龚臣;梁斯巧;陈长荣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A)慢性持续期患者外周血、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及吸入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未经过规范化治疗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26例,据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分为NA组13例及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A)组13例,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时检测血、痰ECP水平,且检测NA组外周血及痰标本中炎症细胞分类计数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血、痰E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两组血、痰EC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A组痰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NEU计数较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及75%和50%容量时的呼气流速-容量曲线较前上升(P<0.05),但血炎症细胞分类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NA组血ECP水平与NEU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痰标本的ECP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痰ECP水平、痰NEU百分比均与FEV1%、PEF%等呈负相关(P<0.05).结论 NA慢性持续期患者外周血及痰上清液中均有ECP表达,且表达水平与EA慢性持续期患者无差异,并与气流受限密切相关;联合吸入治疗初期对NA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尚不能降低ECP水平.

  • 初步探讨髓过氧化物酶/铜蓝蛋白在中性粒细胞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意义

    作者:李静;张实;陈华萍;杨旭;何兴;罗怡;程晓明;王长征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哮喘(NA)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痰上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铜蓝蛋白(CP)及MPO/CP比变化,初步探索中性粒细胞的MPO/CP体系在NA和COPD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之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9例非急性发作NA患者、11例COPD稳定期患者、9例非急性发作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A)患者、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用ELISA检测各组痰液上清中的MPO和CP.结果 NA、COPD组的M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COPD、E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组间的CP无显著差异(P>0.05).NA、COPD组的MPO/CP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COPD、EA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A组和COPD组的CP和MPO呈显著正相关(r=0.767和0.645,P<0.05),NA组MPO/CP比和MPO、CP无显著相关性(r=-0.050和-0.617,P>0.05);COPD组MPO/CP比和MPO呈显著正相关(r=0.845,P<0.05),和CP无显著相关性(r=0.300,P>0.05).结论 NA、COPD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存在MPO/CP体系失衡,这种失衡可能是二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原因之一.

  •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与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炎症程度比较的研究

    作者:高瞻;杨旭;刘禹;刘湘;程晓明;王长征

    目的 比较中性粒细胞性哮喘(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的炎症程度.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呼吸科门诊及研究所就诊的25例NA患者、30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11例健康正常人的病例资料.进行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检测诱导痰上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IL-8、IL-17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结果 NA组与稳定期COPD组患者诱导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A组和稳定期COPD组患者诱导痰上清MPO、TIMP-1、IL-8、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稳定期COPD组IL-8、IL-17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NA组与稳定期COPD组患者间MPO、TIMP-1及呼吸爆发无统计学差异(P>0.05);NA组和稳定期COPD组患者肺功能FEV1(%)和FEV 1/FVC(%)之间呈正相关(r=0.66和0.75,P< 0.05),其余2组内FEVI(%)、FEV 1/FVC(%)、MPO、TIMP-1、IL-8、IL-17及呼吸爆发这些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NA组和稳定期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明显活化,2组间的差异有待更多实验观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