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把持式”持续正压锐角侧入路腰段硬脊膜外腔穿刺术临床研究

    作者:胡彬;段雨杉;王晓艳;吴仲烨;任斐;张兆伟

    目的: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锐角侧入路腰段硬脊膜外腔(简称硬外)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Ⅲ级下腹部以下手术300例,随机分为3组,L3~5之间“把持式”持续正压硬外穿刺硬-腰联合麻醉。第1组:锐角侧入路硬外穿刺术:进针点选择在穿刺间隙下一棘突正中线旁开1.5cm左右,针尖勺状面朝置管方向对准椎板间孔,针杆(勺状面背侧方向)与皮肤成锐角。第2组:垂直侧入路进针硬外穿刺术:进针点选择在穿刺间隙正中线旁开1.5cm左右,针尖勺状面朝置管方向对准椎板间孔,针杆(勺状面背侧方向)与皮肤垂直穿刺。第3组:垂直正中入路硬外穿刺术。操作者均为通过5年临床培训,该项技术已熟练的麻醉医师。结果:第3组较第1、2组单次穿刺用时短(P<0.05),合计用时长(P<0.01);第3组穿刺次数明显多于第1组(P<0.01),第2组介于第1、3组之间(P<0.05);碰到神经、麻醉后第6天腰痛例数第3组多于第1、2组(P<0.05);置管有阻力第1组少于第2、3组(P<0.05)。结论:“把持式”持续正压锐角侧入路腰段硬外穿刺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三维CT下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作者:刘垒;张强;崔晓鲁;刘方铭;李军;刘维菊;吴文庆;尹聪;王哲;于慧

    目的:探讨三维C T下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2、3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侧入路穿刺进入卵圆孔,对半月神经节进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疗效及感觉减退情况.结果:患者疗效满意且无复发.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侧入路半月神经节穿刺射频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是一种疗效确切、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的穿刺途径.

  • 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文进;孙博琳;生琦瑞;宋雪鹏;郑延波;王立刚

    目的 评价经皮侧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 ~ 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 (P< 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 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锁骨下斜切口侧入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金龙

    目的 探究经锁骨下斜切口侧入路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实施单侧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实施锁骨下斜切口侧入路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77%(2/5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8.87%(10/53),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是75.47%,组间术后美容满意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锁骨下斜切口侧入路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安全性高,瘢痕粘连等并发症少,术后瘢痕隐蔽,不影响颈部外形美观,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硬-腰联合麻醉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临床分析

    作者:胡彬;王晓艳;段雨杉;秦妮娜;薛鹏;李玲霞;张兆伟

    目的:分析硬-腰联合麻醉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原因和分型。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1月硬-腰联合麻醉,ASA分级Ⅰ~Ⅲ级下腹部以下手术,排除体重过大、脊柱畸形、身高过高和过低者。患者采取侧卧位,选择腰(L)3~4~5椎间隙硬外穿刺。硬外穿刺针采用Touhy 16G,压力试验应用低阻力注射器。硬-腰联合麻醉穿刺三次均失败病例,改用其他方法穿刺。结果:统计到符合条件的病例3560例,其中产科1698例,妇科1185例,普外科346例,泌尿外科331例;应用正中入路穿刺法(Z)、“把持式”锐角侧入路穿刺法(B)。两种穿刺方法,一次腰穿成功共计3915次例,其中355例为Z方法失败后,改为B方法的病例。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可以分为完全引流不出脑脊液(Ⅰ型)、脑脊液引流不畅(Ⅱ型)。“把持式”锐角侧入路方法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发生率Ⅰ型2%、Ⅱ型3%,正中入路方法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发生率Ⅰ型12%、Ⅱ型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引流困难发生率“把持式”锐角侧入路方法较正中入路方法低。

  • 侧入路切除复发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附1例报告)

    作者:李超飞;王俊青;丁家增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目前治疗以随访观察为主,手术指征主要为巨大结节伴压迫症状或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上,复发的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较为少见.由于初次手术对解剖结构的破坏,加之巨大甲状腺结节对周边组织的压迫移位.手术难度大.

  • 锁骨上颈部侧入路衣领式切口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泽忠;胡桂成;智绪亭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女性,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1].国内外研究一直探讨各种手术人路达到其美容之功效.笔者采用颈部侧入路衣领式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并与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 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作者:高西杰;马亮;任保入

    目的:探讨侧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5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DSA监视下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随访均>3个月.结果:显效率72.0%(36/50),有效率20.0%(10/50),无效率8.0%(4/50),总有效率92.0%(46/5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经皮穿刺侧入路椎间盘摘除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效果满意.

  • 超声引导下前入路与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远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宇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前入路与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远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下肢远端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前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穿刺操作与超声识别情况,同时比较2组麻醉效果与神经阻滞情况。结果观察组坐骨神经距体表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针进针深度大于对照组,且穿刺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运动阻滞、感觉阻滞、镇痛持续时间及麻醉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神经阻滞过程中未见神经损伤、穿刺部位血肿、麻药中毒等并发症,出现轻微不适后经对症处理后改善。结论超声引导下前入路与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远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各有不同,前入路进针下坐骨神经更易被识别,而侧入路进针可快速到达坐骨神经,但这两种入路进针方式的麻醉效果差异并不明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合理选择超声探头位置与入路进针方式。

  • 侧入路椎间融合联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分析

    作者:熊家伟

    目的 观察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联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11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患者48例,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联合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给予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联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前缘高度比值、后缘高度比值均大于对照组,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JOA评分为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侧入路微创椎间融合联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较佳,椎体稳定性更佳,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不同手术入路行甲状腺再手术后并发症比较

    作者:龙淼云;黄志文;彭新治;罗定远;黄明清;黄楷;黄天立;黎洪浩

    目的 比较单独原切口入路与原切口入路和侧入路结合行甲状腺再手术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甲状腺外科入院的甲状腺再手术462例按双单住院号分2组,单号248例为A组,行原切口入路甲状腺手术,双号214例为B组,行原切口入路和侧入路结合甲状腺手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止血再次手术率、术后暂时性、迟发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伤口感染和肿胀发生率及消退时间.结果 A组vs B组术中伤口出血量为(43±0.8)ml vs(25±0.3)ml,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术后伤口出血量为(37±1.4)ml vs(21±1.2)ml,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术后止血再次手术率,1.61% vs 0.93%,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术后暂时性声嘶4.44% vs 2.33%,P =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迟发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3.63%vs 1.87%,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24% vs 2.80%,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术后伤口肿胀发生率77.8% vs 54.8%,P=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vs B组伤口肿胀的消退时间16.2 d vs 10.7 d,P=0.0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21% vs 1.40%,P=0.69 >0.05),2组术后均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性声音嘶哑(0 vs0,0 vs0,P>0.05)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0 vs0,0 vs0,P>0.05).结论 原切口入路和侧入路结合可有效降低甲状腺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甲状腺手术侧入路的新应用

    作者:买买提·吾斯曼;官青;吴毅

    目的 介绍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与颈前肌外侧间隙入路(侧入路)在巨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侧入法施行巨大甲状腺切除术30例,选择直径>6.0 cm的巨大甲状腺肿块病例,采取侧入路行甲状腺切除术,其中4例采取侧入路联合正中入路。结果侧入路组26例及侧入路联合正中入路组4例患者术中均无大血管、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侧入路组术后出现短暂的手足抽搐2例,2组患者均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及切口感染。在巨大甲状腺手术中,与传统正中入路对比,侧入路有手术野暴露充分、无需切断颈前肌、暴露及处理甲状腺上极容易、暴露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方便、损伤小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结论侧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安全可靠,对巨大甲状腺肿瘤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