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保华

    目的 探讨观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方法 以2011年9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观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病灶治疗,均顺利痊愈,随访一年,无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患者预后良好,治疗满意度较高.结论 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可以联合检查、影像学诊断及指征表现等进行确诊,治疗中手术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要做好异位症的防治工作.

  • 中西医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剑兰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中医辨证施治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近年收治的EM患者112例,其中56例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记为西医组,56例进行米非司酮+中医辨证施治疗法,记为中西医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无效率7.1%则显著低于西医组的19.6%(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能够有效消除EM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康复,不良反应少,长期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施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以此改善对于该病的诊治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接收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0病例,对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患者手术之后服用米非司酮.结果:分析资料得知,在20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手术,患者的治愈例达到60%;120例患者采取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手术,患者的治愈例达到58.3%(70/120);其余的20例患者采取根治性手术的治疗,手术之后有9例患者表现出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结论:通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再在手术之后使用米非司酮的方法疗效良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何茜冬;张婷婷;苏园园;郑妍

    目的 探讨短期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作用. 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把手术治疗后Ⅰ~Ⅱ期EMs不孕的病例,分成期待组40例、GnRH-a组40例,观察治疗后半年的妊娠情况. 结果 按要求完成治疗77例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和用药后半年妊娠26例,总累积妊娠率33.8%.期待组39例,妊娠13例,期待组有效观察166周期,周期妊娠率7.8%(13/166).术后间隔平均(4.15±1.34)月妊娠.GnRH-a组38例,妊娠13例,GnRH-a组有效观察149周期,周期妊娠率8.7%(13/149).用药后间隔平均(2.61±1.56)月妊娠.两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Ⅰ~Ⅱ期EMs不孕患者,在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积极给予GnRH-a治疗3个月使自然妊娠间隔时间缩短,对于术后进行周期治疗可能有益,但不能提高累积妊娠率.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育患者腹腔镜术后期待妊娠情况分析

    作者:丁颖;徐苓;邓成艳;孙正怡;何方方;郁琦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不育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时机. 方法 随访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治疗的EM合并不育患者的术后妊娠情况.按照术后1~12月(1年)、13~24月(2年)、25~36月(3年)进行分组,分析期待妊娠的妊娠率与术后时间的关系.选用年龄、是否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EM分期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妊娠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随访患者总妊娠率为40.3%.其中术后第1、2、3年妊娠率分别为32.9%、13.5%、3.33%.术后第1年与术后第2年妊娠率比较及术后第2年与术后第3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年龄、使用GnRH-a情况及EM分期为分变量行Logistic回归的Wald检验,P值分别为0.422、0.917和0.219,与术后第1年内妊娠情况无相关性. 结论 EM合并不育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通畅,可选择自然妊娠,以1年内妊娠率高.若卵巢功能正常,年龄与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术后药物治疗不提高期待妊娠率,EM分期对妊娠评估的价值尚不明确.

  • 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伟;刘义;廉红梅;吕立群

    目的 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问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E2促进p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 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非梗阻性生殖道畸形51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姝;刘海元;郎景和;朱兰

    目的 通过对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非梗阻性生殖道畸形病例的临床分析,探究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51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非梗阻性生殖道畸形病例,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1.6±6.2)岁,主要症状为不育56.9%(29/51)、痛经或慢性盆腔痛47.1%(24/51),其中不育患者中不良孕史为37.9%(11/29).51例患者中行内镜手术为80.4%(41/51),行开腹手术为19.6%(10/51);术后平均随诊(41.7±18.6)月;有生育要求的29例患者中,自然妊娠32例次,人工流产7例次,自然流产6例次,活产19例次,活产率为78%(19/25).无生育要求的22例患者中,症状持续缓解率为77.3%(17/22),症状复发率为22.7%(5/22).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非梗阻型生殖道畸形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不育、疼痛和不良孕史;个体化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的时空表达

    作者:郭志荣;张琚;柏素霞;郎景和;冷金花;秦力;朴允尚;王雁玲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各种细胞中雌激素α和β受体的表达模式,为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方法108例患有内膜异位症、腺肌症、两症并发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常规光镜下按Noyes分期标准行形态学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不同月经周期时相子宫内膜腺上皮、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Rα信号强度在各组相应的细胞类型、相应的时相无显著差异,但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显示阳性信号的细胞比例增大,且腺上皮细胞质普遍出现ERα阳性信号.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腺肌症的血管内皮细胞中ERα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ERβ在各组的表达模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甚至略呈下降趋势.结论人子宫内膜中ERα为雌激素效应的主要受体亚型,表达ERα的腺上皮、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数量的增多以及腺上皮细胞质普遍出现ERα阳性信号可能与这两种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ERβ并不参与这一过程.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阎华;许俊华;郭淑青;耿永巧;李立粉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浓度,探讨PDGF和VCAM-1在Ems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Ems的40例患者为Ems组,其中Ⅰ~Ⅱ期17例,Ⅲ~Ⅳ23例;非Ems组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PDGF和VCAM-1水平. 结果 Ems组血清及腹腔液中PDGF、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Ems期别的增加,其血清和腹腔液中PDGF、VCAM-1含量呈上升趋势;EmsⅢ~Ⅳ期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Ems患者PDGF与VCAM-1呈正相关性(P<0.05). 结论 Ems患者PDGF、VCAM-1表达水平升高,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及血清CA125水平对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栾红兵;刘雨生;童先宏;骆丽华;周桂香;季静娟;郭通航;金仁桃

    目的 研究卵巢刺激方案及血清CA125水平对手术后复发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IVF治疗的39个周期(3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后复发的不孕妇女治疗的临床结果,以及卵巢刺激方案与垂体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间的相关性. 结果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后采用短方案卵巢刺激13个周期,临床妊娠6个周期(46.2%);长方案卵巢刺激26个周期,临床妊娠8个周期(30.8%).长方案组周期平均获卵数(8.42±5.22)显著高于短方案组(5.00±2.35)(P=0.021),但受精率、周期临床妊娠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482).垂体降调后23个周期血清CA125为(18.5±12.6)U/ml;其中妊娠8例CA125为(10.2±5.8)U/ml,与妊娠结局呈显著负相关(r=-0.492,P=0.017). 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不孕妇女,垂体降调后作IVF有较好疗效.卵巢刺激短方案或长方案的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疗效的预测指标.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力的变化

    作者:刘义;吕立群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将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的不育患者45例,根据术后诊断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腹腔液和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能力增强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VEGF水平增高的原因.

  • 俞氏内异方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作者:俞超芹;俞瑾;宋艳华

    目的了解俞氏内异方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例内异症患者以益气补肾化瘀为主的水煎内服方、灌肠方及外敷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基础体温(BBT)、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育者的效果.结果内异症48例治疗有效率为94%,其中20例不育患者妊娠15例,妊娠率为75%.治疗后痛经积分及非经期盆腔痛积分显著降低(P<0.01),卵巢内膜样囊肿明显缩小(P<0.01),BBT类型分布及HPS(high phasescore)评分都有明显好转(P<0.01),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俞氏内异方组可显著改善内异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促进不育者妊娠.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Stathmin的表达研究

    作者:刘海元;郎景和;刘珠凤;朱兰;冷金花;孙大为;樊庆泊

    目的 探讨Stathm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及正常妇女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36例和对照妇女的子宫内膜组织20例.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Stathmin的表达. 结果 Stathmin在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中均有表达,且在增殖期和分泌期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Stathm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在对照组妇女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 结论 Stathm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

  • 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增殖动力学研究

    作者:钱坤;何福仙;陈红

    目的探讨异位内膜细胞的增殖特性及增殖动力学. 方法对10例异位内膜组织(试验组)及10例正常内膜组织(对照组)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两组内膜ki-67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 结果 (1)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的ki-67积分(4.20±0.55)与正常内膜腺上皮细胞(3.90±0.70)相当(P>0.05).异位内膜间质细胞ki-67积分(2.92±0.58)与正常内膜间质细胞(2.60±0.37)相当(P>0.05).(2)异位内膜G0/G1、G2/M、S期的比例分别为(78.14±3.51)%、(11.53±2.18)%、(10.32±1.72)%与正常内膜(79.27±2.49)%、(11.53±1.43)%、(9.20±1.66)%相似(P>0.05). 结论 (1)异位内膜细胞并非高度增殖;(2)本实验提示异位内膜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受到了正常的调控.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上皮型钙粘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秀儿;邵华江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组)患者血清E-cad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在位内膜E-cad的表达量,分别与同期30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对照组)血清、子宫内膜进行比较.结果 内异症组血清E-cad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内异症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cad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内膜(P=0.004),尤以异位内膜表达量更低.结论E-cad在内异症患者血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 10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作者:成宁海;朱兰;郎景和;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5年本院收治的101例手术病例.其中足月剖宫产史98例,就诊年龄(33.3±4.8)岁,就诊时距剖宫产(72.0±44.7)月,89.8%患者有周期性肿物疼痛. 结果 剖宫产后发生率0.05%,8,06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无AWE发生.20.5%患者CA125>35 U/ml,92.1%病例术前诊断AWE.术前16例、术后14例接受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病灶平均4.2 cm,显著大于术前扪诊和超声测量0.8~1.2 cm(P<0.01).1例病理为不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终恶变为癌肉瘤.术后复发10例,5例再次手术. 结论 B超用于术前测量大小和确定病灶的浸润范围,血清CA125不敏感,尚不能预测预后,治疗首选手术,范围应达病灶外1 cm,复发后可再次手术,多次复发者警惕恶变.

  • 卵丘冲洗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黄向红;谭小军;谭巧;彭婀娜;蒋云山;李辉;张娟;成小燕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母细胞多次洗涤处理与常规处理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机制及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IVF-ET妊娠率提供新思路.方法 对采用超长方案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取卵日是否行卵母细胞多次洗涤分为常规处理组(A组)和多次洗涤组(B组),对两组间的受精方式、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相比,B组的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比率明显降低(P<0.05),B组的受精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增高(P<0.05),两组间的卵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母细胞经过多次洗涤处理,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IVF-ET结局.

  • 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特点:11例分析

    作者:张国瑞;于昕;冷金花;郎景和

    目的 分析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75例为子宫ESS,11例为子宫外ESS. 结果 与子宫ESS相比,子宫外ESS:(1)临床表现不同,常见表现为盆腔包块(45.5%vs.10.7%,P<0.05);(2)术前血清CA125水平相当(中位值77.8 U/L vs.24.9 U/L,P>0.05);(3)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更大(36.4% vs.9.3%,P<0.05);(4)病理亚型及免疫组化特点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与子宫ESS相比,子宫外ESS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相关.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回顾

    作者:林跃;陈毅作;黄学锋;林金菊;孟绿荷;赵军招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行长方案IVF-ET共132个周期,其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10 U/L的患者76个周期(A组),基础FSH 10~15 U/L的56个周期(B组),同期基础FSH≤10 U/L的单纯性输卵管性因素行长方案体IVF-ET共72个周期(C组),比较3组治疗结局. 结果 获卵数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水平,C组显著高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性腺激素(Gn)量C组显著低于A组及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E2、不孕年限、受精率、优胚率、Gn天数、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基础FSH≤10 U/L患者与FSH值相当的输卵管因素患者行IVF的妊娠结局相似,但获卵数较少且Gn用量较高.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不同降调节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结局的研究

    作者:张群芳;陈国勇;刘芸;宋岩峰

    目的 探讨短方案、长方案以及超长方案降调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165例EMs患者IVF新鲜移植周期,按降调节方案分为:A组(短方案)、B组(长方案)、C组(超长方案),比较3种降调节方案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基础睾酮(T)显著升高(P<0.01),促性腺激素(Gn)时间明显延长(P<0.05);C组Gn用量、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因E2过高取消移植率,与A、B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获卵率较于A组和C组有增高趋势[(77.53±18.83)% vs.(71.72±17.30)%、(68.50±1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A组临床妊娠率、优胚率和种植率有升高趋势,分别为[47.36%(9/19)vs.44.05%(37/84)vs.41.18%(7/17)]、[(75.47±33.34)% vs.(72.63±35.37)%vs.(72.62±30.81)%]和[33.33%(12/36))vs.29.81%(48/161)vs.28.13%(9/32)],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短方案、长方案和超长方案降调节都是IVF-ET治疗EMs不孕患者的有效手段.长方案组获卵率有增高趋势.超长方案Gn时间增加,但临床妊娠率、优胚率和种植率相比短方案和长方案有升高趋势.

10095 条记录 2/505 页 « 12345678...50450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