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

    作者:马美琳

    目的:探究并分析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患者共40例,共(40颗牙),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翻瓣修复,观察组采用膜引导骨再生修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状况,修复缺损牙槽骨,增加牙周附着水平,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人羊膜在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汪文丰;翟幼文;王鑫;黄啸林

    目的:观察人羊膜联合生物骨粉(Bio-Oss)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牙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骨量不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16例。两组植入种植体同时植入Bio-Oss与自体骨的混合物,A组表面覆盖人羊膜,B组表面覆盖金属钛膜。术后1、3、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植骨区新骨形成均良好,牙槽嵴外形丰满,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均完成了冠修复。长期随访示A组骨吸收量更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羊膜及金属钛膜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羊膜组效果更佳。

  • 聚羟基丁酸酯膜引导骨缺损区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包崇云;欧国敏;陈治清;梁星

    肿瘤、外伤、炎症所致骨缺损,以及先天性腭裂、齿槽突裂伴发的骨缺隙治疗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问题.Murray[1]报道了用塑料罩对狗股骨缺损区进行保护,获得良好骨形态及骨量再生.之后,通过大量组织学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了引导骨再生膜在保护骨缺损,促进骨再生的作用.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膜材料在行使引导组织再生功能后,应完全被机体降解吸收.本实验选用微生物合成可降解的聚羟基丁酸酯(PHB)膜对狗股骨人工缺损区覆盖,与钛膜覆盖及空白对照比较,评价其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 前牙即刻种植同期CGF辅助的引导骨再生解决骨缺损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孟海锋

    目的 本文主要对前牙即刻种植同期用无机牛骨和可吸收性胶原膜并以CGF辅助对骨再生的引导作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到2014年10月,到本院就诊的需进行前牙种植的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口腔检查、X线片以及模型制作等术前准备,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通过对术后种植体周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以及牙槽骨骨量3个指标的测定,用以评价骨缺损区域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结果 在植入术后6个月以后,种植体的mBI指数与正常邻牙均无显著性差异,探诊深度于6个月后与正常邻牙无显著性差异,且牙槽骨骨量在手术后6个月以后较手术前明显增加.(观察时间太短,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有无显著差异). 结论 由结果可得,同期用骨替代品联合CGF引导骨再生解决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

  • 膜引导骨再生疗法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玉玲;李敏;刘霆钧;莫浩勋

    目的:研究膜引导骨再生疗法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炎周炎伴骨量不足患者和牙周健康伴骨量不足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各需要种植的义齿为60颗.两组患者都采用膜引导骨再生治疗进行种植修复,检测两组患者种植前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的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种植体周骨丧失;Jemt牙龈乳头指数(PIS);红色美学指数(PES)指数,计算修复后12个月种植的存留率,比较两组修复后6个月、12个月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种植修复之后,其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的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种植体周骨丧失、Jemt PIS以及PES指数情况与常规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种植体的存留率差距并不大.结论:膜引导骨再生治疗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作者:唐增斌;韦惠平;沈宁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前牙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修复牙缺失的可行性。方法对25例(32颗)前牙拔除术后患者,即刻植入种植体于骨缺损区,填入人工骨粉并用修复膜封闭,4~6个月行冠修复,通过临床观察和放射学检查分析修复效果。结果32颗种植体除1颗牙种植因感染失败外,其余种植体术后功能行使良好,冠修复后承载1年无松动。结论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进行前牙即刻种植,解决了前牙拔除后唇侧骨缺损的不足,同时也缩短治疗疗程,获得满意效果。

  • 牙种植术同期行膜引导骨再生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文正;李正华;黄汝祥;郭庆;陆辉

    目的 观察牙种植术同期行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对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疗效.方法 30例46颗牙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在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增加骨量.术后随访6个月,用骨面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46颗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良好,种植体稳定性好无松动,种植均成功.骨面直接测量的成骨率为(86.23±2.94)%,而CT测量的成骨率为(87.05±3.3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量不足的牙种植同期行GBR疗效良好.

  • 内固定对带蒂筋膜瓣稳定性影响及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的观察

    作者:杨新明;张瑛;孟宪勇;赵御森;王海波

    目的 通过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评价内固定对带蒂筋膜瓣稳定性影响及其促超临界骨缺损(exceedcritical size defect,ECSD)成骨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32只4~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尺骨制备长1 cm的骨-骨膜ECSD模型,随机分为A、B组,每组16只.A组将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接种于含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上制备组织工程骨,植入骨缺损区,在邻近骨缺损区制备一带蒂深筋膜瓣将其包裹作为对照组;B组在A组基础上行微型钛板内固定作为实验组.术后2、4、6、8周分别行X线片检查、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并对植入的组织工程骨骨再生修复情况行影像学4分评分法和组织学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X线片示,从组织工程骨的骨纹理、骨断端间隙、材料吸收降解的影像学变化,以及新骨再生、骨干结构形成、髓腔再通方面,B组均优于A组;术后各时间点B组X线片评分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示,从筋膜瓣的稳定性、组织工程骨吸收替代速度、外骨痂形成、新生软骨细胞与成熟骨细胞数量和分布,以及新生骨小梁构建、成熟板层骨形成和骨髓腔相通等成骨现象,B组均优于A组;术后各时间点B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占修复区面积比值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强内固定后膜结构及骨缺损区的稳定性均提高,与单纯带蒂筋膜瓣促ECSD成骨作用相比,具有加快组织工程骨再生新骨速度、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提高成骨质量等优点.

  • Bio-Oss混合自体骨移植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在种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欣;兰晶;罗圣磊;霍丽德

    目的:观察 Bio-Oss混合自体骨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牙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 21例骨量不足的患者Ⅰ期植入种植体,同时植入 Bio-Oss与自体骨的混合物,表面覆盖 Bio-Gide胶原膜.在术后十天,一月,三月,六月通过临床检查及 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均完成了上部修复.结论:Bio-Oss混合自体骨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引导成骨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许丰伟;柳忠豪;董凯;孟祥赟;王超;孙爱杰

    目的:探讨及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海奥生物膜联合骨粉用于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缺损处早期引导骨生成的能力.方法: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其双侧下颌骨下缘上2mm做圆形骨缺损,A组植入骨粉后覆盖PRF,B组植入骨粉后覆盖海奥生物膜,C组植入骨粉.术后2,4,8周分期分组处死动物,取下颌骨缺损植骨区标本.标本行大体观察、CT及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早期骨愈合坚硬度A组>B组>C组.CT观察,骨缺损区骨密度早期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2周、4周时A组B组C组之间骨密度值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8周组A组B组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组织学观察,同期比较A组新生骨组织及再生血管化均优于B组、C组,新生骨排列较B组、C组规则.结论:PRF在骨缺损的修复中能够促进新骨的形成,提高新骨形成的时间和质量,对引导成骨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骨量不足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邓文正;陆辉;邱伟芳;郭庆;蔡永林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解决牙种植术中种植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同时探究更为客观、精确的成骨生长效果评价方式.方法:种植手术中,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于骨量不足区植入人工骨粉,可吸收膜覆于其表面.植骨手术前、手术后、手术后6个月通过临床检查、骨面直接测量、CT二维测量及CT三维容积测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22枚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情况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未见明显骨吸收,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的应用近期疗效较好.成骨生长效果方面,CT三维容积测量法与其他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CT二维测量结合三维容积测量评价成骨生长效果更客观.对种植区骨量不足,牙种植术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术成骨生长效果良好,可扩大牙种植手术适应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

    作者:尼加提·吐尔逊;李亮;吴佩玲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下颌第一磨牙牙周病致Ⅱ根分叉病变的3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周翻瓣刮治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充填修复骨缺损区;对照组则单纯翻瓣.临床随访观察6个月,检查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的相关变化,评估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水平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结合口腔修复膜修复牙槽骨缺损较单纯翻瓣组更为有效,牙周袋探针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增加.结论:应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牙周炎致Ⅱ根分叉病变能够达到修复牙槽骨骨缺损和改善牙周状况的目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