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结核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与进展

    作者:雷建平

    抗结核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应熟悉相关危险因素,完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手段,探讨合理地调整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不良反应的治疗处理及停药措施,努力实现预防、治疗和管理措施的与时俱进.

  • 水飞蓟素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霍丽亚;王松

    我院2005-06/2007-06应用水飞蓟素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4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药物性肝损害172例分析

    作者:郭长海

    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DLL)172例分析如下.

  • 抗结核药物致急性严重肝损伤误诊10例分析

    作者:马平和;周秀莲;韩双

    目的:通过对在抗结核药物联合化疗中出现急性严重肝损害临床误诊分析,以增强医务工作者对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损害的认知与警惕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0-01/2008-02联合化疗的463例结核病患者中10例因严重肝损伤而被误诊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预后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4例误诊为淤胆型肝炎,5例误诊为重型病毒性肝炎,1例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化疗所致严重肝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老年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为防止误诊,在抗结核治疗中应密切检测肝功能,防止严重肝损害的发生.

  • 利福喷丁不良反应

    作者:朱秀美;鲁青;张慧;金淑萍

    利福喷丁是治疗耐药结核病常用药物,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溶血性贫血女,66岁.因Ⅲ型肺结核给予利福喷丁胶囊0.45 g口服,服用后约4 h,患者出项寒战、发热、全身疼痛,排酱油色尿.查血常规示:WBC 3.6×109/L,RBC 3.20×1012/L,Hb 80 g/L,PLT 90×109/L;尿常规:隐血(﹢﹢﹢);网织红细胞0.1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即停药,予对症治疗,半个月后复查血常规正常.本品所致溶血性贫血为免疫复合物机制所致的免疫溶血性贫血.查过去有用药史,再次接触很小剂量也可导致溶血[1].

  • 抗结核药物服用有效性探讨

    作者:丁红芳;王红波

    治疗结核病时,将其中的几种药物按照一定的原则合理地联合起来,组成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将其叫做化学治疗.对如何服用抗结核药物更有效探讨如下.

  • 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对肝损伤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李晓光

    当前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临床上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较为常见,成为医师治疗结核病的一大难点和结核患者顺利康复的障碍.合理的运用护肝药物是治疗结核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防冶抗结核药物对肝损伤的临床用药,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认为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对肝损伤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HBV携带者中抗-TB治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伟华;车晓文;姚桂芹;邵明举;林森;朱菊人;刘斌

    目的研究HBV携带者中结核杆菌(TB)感染者抗-TB治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105例结核杆菌(TB)感染者,其中HBV携带者45例,非HBV携带者60例,均进行抗-TB治疗6 mo~8 mo;前2 mo四联用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后4mo~6mo两联用药,异烟肼和利福平.男选择60例HBV携带者,无结核杆菌感染,未用药,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检查肝功能、HBV标记物、腹部B超检查,HBV标记物阳性的,进行HBVDNA滴度测定.治疗后,每2wk~4wk复查上述指标肝功能异常者,再复查1次,谷丙转氨酶(ALT)仍高于正常上限1.5倍以上者作为观察对象,部分做肝穿刺行组织学检查.肝功能异常者,ALT≥3倍正常值的,暂停用抗-TB治疗,其中HBVDNA滴度高于1000ng/L的,给予拉米扶啶治疗加保肝治疗,其余的仅给予保肝治疗.结果结核杆菌(TB)感染者合并HBV携带者(A组)、TB感染者不合并HBV携带者(B组)、单纯HBV携带者(C组)肝功能异常者发生率分别为44.4%,13.3%,16.6%;发病年龄A组较B组年轻,P<0.05;e抗原转阴率,A组为20%,C组为10%;HBVDNA滴度增高时易出现肝功能异常;A组肝组织损伤较B,C两组严重;给予拉米扶啶治疗的10例患者肝功能正常后,再给予抗-TB治疗仅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结论 HBV感染可增加抗-TB药物治疗的肝毒性,尤其在HBV DNA滴度较高时(>1000ng/L),加用抑制HBV复制的药物可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率;抗-TB治疗后HBeAg转阴率略增加,可能与肝细胞损伤后病毒ccDNA负荷量减少有关.

  • 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117例原因分析

    作者:王枫

    目的:回顾抗结核药物对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保障结核病治疗顺利实施.方法:对1997-01/2007-01新登记初治患者956例中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高发年龄在30~82岁(105例,占89.7%).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的患者发生在初用药2个月内,占81.2%.结论:掌握抗结核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防治对策,对确保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有重要意义.

  • 抗结核治疗中的类赫反应

    作者:王兆文;汪金;赵启龙;梁绍勇;王孝勤

    部分肺结核病人在强化抗结核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常现象,被称为类赫反应,亦称矛盾反应或暂时恶化.现报告一例并复习文献,以期加深对类赫反应的认识.

  • 抗结核组合药致重度剥脱性皮炎、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罗海燕;粟泽华;杨顺银

    1 病例资料男,46岁.因咳嗽、咯血10年,诊断为肺结核而间断服用异烟肼及利福平等抗结核治疗,但因用药不规则,病情无明显好转.入院前9天到县防疫站就诊,予口服抗结核组合药B3组(其中每板装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异烟肼片,由沈阳红旗制药厂生产,批号980723)1次,第2天出现食欲缺乏,继而呕吐、腹泻,后全身皮肤出现红斑并脱落,同时出现语言障碍、呼吸困难入我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8℃,脉搏104/min,呼吸26/min,血压112.5/90 mmHg.急性危重病容,精神极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应灵敏,左颧部可见表皮松解,皮肤大片红斑,口唇糜烂,胸前及背部大片皮肤红斑剥离,触摸可见皮肤脱落.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大量干、湿性罗音,心率104/min,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钾4.68 mmol/L,钠145.3 mmol/L,氯103.9 mmol/L,离子钙(ICa)1.19 mmol/L,总钙(TCa)2.43 mmol/L,尿素氮(BUN)17.16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6.1 mmol/L;血白细胞18.5×109/L.予抗感染、配合静脉滴注激素,症状未见缓解,第2天出现尿量减少,皮肤巩膜黄染.复查血BUN 22.0 mmol/L,CO2-CP 22.4 mmol/L,钾6.28 mmol/L,钠149.8 mmol/L,氯104.3 mmol/L,ICa 1.02 mmol/L,TCa 2.1 mmol/L,HBsAg阴性,丙氨酸转氨酶(赖氏法)100 U/L.第3天血压下降,因治疗无望要求出院,出院后3天死亡.

  • 短程化疗期间抗结核药物副作用观察

    作者:杨海玉;王光汉;俞康;缪昌东

    目的探讨短程化疗期间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方法对2002~2003年在我结核门诊确诊并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1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短程化疗期间使用抗结核药物共有35例(24.6%)发生副作用,其中肝损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2周内.轻者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而加用保肝等治疗,重者需停用抗结核药物并加用保肝等治疗,35例患者副作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并终完成化疗.结论掌握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产生的种类、频率、时间和防治对策,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判断是何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并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等,确保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而且还可及时发现、处理这些严重副作用,挽救患者生命.

  •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调研分析

    作者:任晓非;许建明

    目的 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进行因果关系关联性评价,探讨其病因.方法 统计近6年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归档病例数,参照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国际共识意见进行量化评分,判断可疑药物与肝损伤之间的关联性程度.列出可能导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结果 在201例可供评价病例中,急性肝损伤与药物之间的关联性程度及其比例依次为:非常可能(评分>8分)占11.4%,很可能(6~8分)占34.3%,可能(3~5分)占50.2%,不大可能(1~2分)占4.1%,无关(≤0分)占0%.在193例相关病例中,导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常见药物前三位的是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药.结论 国际共识意见的量化评分系统有助于评定急性肝损伤与药物之间的因果关联程度.

  •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湘宁;张远卓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特点,为抗结核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校近7年来158例确诊为结核病而采用HRZE方案化疗临床资料,对其中22例药源性肝损害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坏多出现在用药后4周内,多表现在消化道不适和转氨酶的升高,其中消化道不适者10例,约占45.5%,转氨酶的升高者16例,约占72.7%,调整治疗药物或加服保肝药物后,2~4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物诱发肝损害应引起重视,抗结核药物治疗前应常规化验肝功能,用药后定期复查肝功,同时加用保肝药物,以保证抗结核方案顺利实施。

  • 老年肺结核新型化疗方案疗效及对肝脏近期损害的观察

    作者:李艳

    目的 改进老年肺结核的化疗方案,使患者的耐受性增加.方法 肺结核强化期3个月,之后分为2组,治疗组:每周1次利福喷丁+每周2次异烟肼;对照组每天1次利福平+异烟肼.结果 2组患者均治疗9个月后,痰培养、病灶吸收情况和2年随访复发率,如除外结核空洞的病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每周1次利福喷丁巩固治疗对无结核空洞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有明显的疗效,且肝损害小.

  • 抗结核治疗中乙肝携带者HBVDNA滴度与肝损害的关系

    作者:何纲;丁佩佩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携带者HBVDNA滴度与肝脏损害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166例肺结核病患者及其中的174例乙肝携带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乙肝携带者病毒量程度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肝损害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乙肝携带者病毒量高组与病毒量低组在肝损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携带者病毒量低组与HBsAg(-)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DNA是评估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时可能出现肝损害的较好指标,并可指导治疗.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桂深;李桂仙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73例初治肺结核病例接受抗结核药治疗后100例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损害大多发生在抗结核药物前期2-4周内,以中毒性多见.老年患者抗结核化疗时易发生肝损害.根据肝损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肝功能大多在积极保肝治疗后2-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严密观察、定期监测肝功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处理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 一线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分析

    作者:陈荣

    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对于结核病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方案,一般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抗结核化疗方案,但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均有肝损害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会加剧肝脏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从而会导致化疗中断,同时也会提高结核杆茵耐药的风险,有时甚至会引起患者肝囊竭致使其死亡,因此,一线抗结核药的肝损害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84例分析

    作者:赵素春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出现的时间、程度与治疗转归.方法 对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的药物性肝炎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后第2~6周.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伴或不伴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升高,经保肝、降酶及对症治疗3周内肝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肝功能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治疗效果.

  • 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类赫氏反应16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柏;杨岚;吴笛

    目的:探讨肺结核强化治疗期出现类赫氏反应的机制、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住的肺结核病人中诊断的16例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为初治病例,40岁以下13例(占81.3%),类赫氏反应发生时间为抗痨治疗后20~180 d,其中<30d 5例,占31.3%,31~60 d9例,占56.3%;61~90 d1例,占6.3%,91~180 d1例,占6.3%.主要表现为原发结核病灶增大、新病灶出现、浆膜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加用强的松治疗者类赫氏反应持续时间1~3周6例,占37.5%;3周至2月4例,占25%;未加用强的松治疗者持续1~2月消失6例,占37.5%.结论:类赫氏反应是在肺结核强化治疗期间出现的病灶暂时性恶化,继续原化疗方案治疗,必要时加用激素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