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策;赵红

    病耻感是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由于结核病患者缺乏疾病知识及公众对结核病患者的歧视态度,病耻感在结核病患者中广泛存在,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结核病患者病耻感已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并已编制出多个针对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的测评工具,其中使用范围广的是由Van等编制的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结核病患者病耻感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有关.降低病耻感水平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干预性研究较少.建议以后的研究着重探索有效降低结核病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干预措施.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期间公众知觉压力及其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作者:吕书红;田本淳;杨廷忠;陈定湾;池延花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公众的知觉压力情况及其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州、太原和杭州三地,分层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城区居民、农村居民,以及建筑工人、服务行业人员、学校教职工共2532人开展回顾性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测量对SARS的认知和行为,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测量人群知觉压力.EpiData 2.0软件录入,对CPSS的14个问题根据回答赋分,计算知觉压力测量值;用SPSS 11.5软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及认知与健康危险压力发生率的关系,以及低压力状态(0~分)和中等压力状态(15~分)及危险压力状态下(25分以上)相关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有效问卷2424份,有效率为95.7%(2424/2532);被调查者的CPSS测量值为0~49分[(22.7±6.8)分],M=24.0分.SARS期间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的人群占39.3%(953/2379).随着压力升高,调查对象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时避开他人、运动行为的采纳频率依次降低.logistic回归显示,与认为SARS威胁程度一点不严重,对疫情一点不害怕,以及预防措施一点不了解相比,认为SARS威胁程度比较严重(β=0.41,Wald χ~2=4.84,P=0.03),对疫情不太害怕(β=0.50,Wald χ~2=6.69,P=0.01)、比较害怕(β=1.39,Wald χ~2=48.59,P=0.00)和非常害怕(β=1.77,Wald χ~2=53.59,P=0.00)以及对预防措施不太了解(β=0.74,Wald χ~2=4.48,P=0.03)、比较了解(β=-0.98,Wald χ~2=8.29,P=0.00)、非常了解(β=-1.18,Wald χ~2=10.66,P=0.00)对人群健康危险性压力发生率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知觉压力测量值越大SARS流行期间相关健康行为采纳率越低.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等措施可降低压力.

  • 精神科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分析

    作者:苏丽惠;崔利军;张云淑;刘增龙;郑东瑞

    目的 研究精神科医护人员自我和谐与总体幸福感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量,SCCS 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 个分量表;抽取两所保定市精神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100 名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80 份.结果 男性总体幸福感(102.00 ±6.70)高于女性(99.0 ±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4,P <0.05);医生SCCS 总分(102.42 ±9.26)高于护士(106.76 ±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9,P <0.05);总体幸福感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他各因子无显著相关.结论 医护人员的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自我和谐受职业性质的影响.

  • 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燕妮;田梅;张宏

    网络成瘾(IA)虽然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疾病概念,但由于其可导致包括各种身心健康损害、社会职能弱化等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IA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对IA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对IA的定义和界定仍存在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包括神经生物学、遗传学、临床表现等多方面的研究均提示IA可能具有与物质成瘾类似的机制,是以病理性赌博为代表的行为成瘾类疾患的一种.由于对IA机制的研究仍处在初期阶段,更多更可靠的研究、尤其是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仍是当前这一领域主要的任务.

  • 大鼠痛行为观察在中枢痛调制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宇;王瑞

    在中枢神经系统痛调制的研究中应用行为观察的方法,结合神经系统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改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枢痛调制过程中神经化学构筑和行为改变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观察痛行为反应的方法、装置的制备及一些实验体会.

  • 控制源与锻炼行为的关系

    作者:蔡理;季浏

    目的:体育锻炼的前因及其激发的问题被列为锻炼心理学要回答的4个核心问题之一.控制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与健康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控制源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BSCO-Psylnfo,PsyArticle,PsyBSC(心理学数据库)1980-01/2006-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Locus of Control,physical exerci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80-01/2006-06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心理控制源,锻炼行为,关系"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检阅1980-01/2006-06相关的专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研究体育锻炼和心理因素的关系以及有关应用的文献,着重筛取体育锻炼中心理控制源影响作用的研究,对剩余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与此同时,注重对有关体育锻炼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纳入标准:①被试抽样:随机,抽样方法.②实验设立对照组.③实验过程:对实验组施加的影响.④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数据统计方法.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检索到文献64篇,有29篇是关于心理控制源和体育锻炼的实证研究,其中17篇符合纳入标准,被排除的12篇中有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7篇被试选择不具代表性;24篇为综述和书籍文献,共纳入41篇.资料综合:①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促使人们采取更有益的生活方式,进而会影响到公众的健康.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坚持参加锻炼.②国内外学者对心理控制源的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心理控制源结构的研究及心理控制源量表的修订和编制,心理控制源作用机制的研究,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差异研究,心理控制源的跨文化研究,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心理控制源的干预及干预成效研究.③控制源与身体锻炼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控制源与锻炼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控制源与锻炼行为关系的中介变量、控制源与锻炼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结论:当前锻炼心理学领域中有关控制源与锻炼行为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涉及不多,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将着重以下4个方面:控制源评价方法的改进;从不同的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关注该领域研究的本土化;加强对控制源的干预研究.

  • 戒毒人群主观孤独感的整体分层随机对照分析

    作者:赵建新;高碧青

    目的分析戒毒者的主观孤独感受,探讨他们的社会交往问题.方法对强制戒毒者 174例和正常人 179例进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戒毒组的感情孤独、社会孤独和总体孤独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P≤ 0.05~ 0.001) .方差分析显示性别( F=30.992)、年龄( F=26.697)、职业( F=22.638)、家庭( F=14.991)、父文化( F=25.317)、母文化( F=29.844)等因素与孤独总分相关( P均 < 0.001〉.组别与年龄、婚姻在感情孤独、群体孤独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F=3.727~ 10.265,P≤ 0.05~ 0.001);组别与性别在感情孤独上存在着交互作用( F=3.727, P≤ 0.01).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吸毒者表现出更深的孤独感.

  • 潜在类别模型在健康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赵丽;张瑛;靳娟;杜琳;秦鹏哲;张岩波;郜艳晖

    目的 探讨潜在类别模型在广州市社区居民健康行为模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吃早餐、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健康体检和不吸烟等5种健康行为的人群行为模式,根据健康行为模式对人群聚类后,进一步比较不同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及健康知识得分.结果 识别出健康行为模式(69.60%)和次健康行为模式(30.40%)两类人群.和健康行为模式人群相比,次健康行为模式人群中低年龄者较多、男性、单身比例较高、初中文化程度、工人农民和个体户等职业人群比例较多,行政技术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较少.除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得分外,健康行为模式人群的其余各类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次健康行为模式人群.结论 潜在类别模型可用于人群健康行为模式研究,揭示健康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和内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 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儿童保健的应用

    作者:陈珊;陈燕惠;胡君;林秋君;陈达光

    目的研究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在婴幼儿保健门诊的应用.方法儿科门诊行健康体检的42 d足月婴儿126例,随机分为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组(指导组)64例和常规保健组(常规组)62例.指导组由儿童保健医师对其家长进行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培训,并由家长对其孩子加以实施;2组婴幼儿均行常规保健指导.2组婴幼儿于生后9,12,18,24个月采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婴幼儿智力量表(CDCC)行发育商测试,并行体格发育等级评定.结果指导组于生后9,12,18和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常规组;体格发育主要指标(身长、体质量)高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可促进婴幼儿行为、智能发育及体格发育;能早期发现婴幼儿发育和行为的偏离情况,便于早期干预,降低偏离率.将发育和行为的预见性保健指导纳入儿童保健门诊常规工作是可行和有效的.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胃癌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檀碧波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已在胃癌研究的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胃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用于细胞株、肿瘤组织、血清、胃液等各种胃癌样品,在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探讨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如黏附、侵袭、转移、耐药等)机制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