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作者:申亚楠

    目的 评估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75例,治疗药物为桂林西瓜霜;观察组75例,通过把维生素C片研磨成粉,局部涂抹治疗,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51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痊愈34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维生素C片研磨后用于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满意,具备推广价值.

  • 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坤秀;邱庆虎

    目的 探讨维生素C片研磨后涂抹于局部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106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52例,治疗方式为桂林西瓜霜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观察组54例,治疗方式为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结果 观察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容量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马新民;高莹莹;孙秋

    对容量分析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建立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整个测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计算,求得维生素C的含量为99.90%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71%(k=2).

  • 维生素AD、维生素C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40例效果观察

    作者:李建玲;强华;赵钊敏

    目的:探讨维生素AD、维生素C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3月68岁以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20例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D胶丸1粒,2/d,维生素C片0.1g,2/d,连续口服2个月。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用药(复方甘草合剂10ml,口服,3/d,头孢呋辛钠2.25g,多索茶碱0.2g,氨溴索30mg分别加入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2/d,14天,2组均每月治疗14天,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变化,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60%,有效7例,有效率3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9例,显效率45%,有效5例,有效率25%,总有效率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维生素AD、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规范化运用可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防止复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 维生素C片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贺澎;王文丽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及相关文献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碘量法对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标示量的98.7%~102.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标示量98.7%~102.1%;碘量法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标示量98.6%~100.5%,三种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93.0%~107.0%的规定.结论:三种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均可以用于维生素C片质量控制.

  • 调经祛斑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泓

    目的:观察调经祛斑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调经祛斑片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症状,对黄褐斑面积大小、色素程度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经祛斑片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全自动摆药机工作模式下维生素C片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刘立新;杨华;黄京;高波;范庆玲

    目的 观察摆药机工作模式下维生素C片的稳定性情况并找出新模式下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工作环节,为完善现有工作模式和流程,建立规范的全自动单剂量口服摆药机调配模式和工作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维生素C片在摆药机现有工作流程中各储存、发药环节的性状、溶液颜色、含量、微生物限度进行检测并与出厂时的报告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维生素C片在摆药机工作模式下性状、溶液颜色、含量方面与出厂时无明显差异,其中两组样品在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细菌菌落数方面有增加趋势.结论 维生素C片在摆药机工作模式下总体质量稳定,细菌菌落数增多说明药品裸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和摆药环境以及药品包材的洁净度是摆药机工作模式中控制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 维生素C片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在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张如楠

    目的:研究维生素C片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片(1片,tid)、核黄素磷酸钠(20 mg,qd),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口腔干燥反应、口腔pH值及涎液量.结果:研究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及口腔干燥情况均轻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pH值及涎液分泌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C片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损伤情况,改善口腔情况.

  • 维生素C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研究

    作者:丁勃;郑力真

    建立维生素C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样品用常规法、酸碱中和法、薄膜过滤法3种方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试验,观察结果,样品酸碱度用碳酸钠调节至中性,可消除其抑菌作用.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维生素C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HPLC法测定维生素C制剂

    作者:李文玉;李虎将

    对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维生素C片、维生素C注射液及维生素C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建立HPLC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5∶95)为流动相;柱温:25℃;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42nm.维生素C进样量在0.0618~0.556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0.0%,RSD为0.33%.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作为维生素C多种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中西药结合防治儿童过敏性鼻炎34例

    作者:张晓君;李世桥

    过敏性鼻炎是近年来临床较常出现的病例,以前一般发生在成年人中间,近几年在儿童中出现概率增多,儿童过敏性鼻炎与成年人不同,多为对空气过敏,对花粉等过敏较少,一般为季节性,多发生在冬季.也有的是区域性的,多为内陆地区搬迁至沿海城市,湿度增加导致.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治疗腹部手术后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芳;魏莉婷;闫卉

    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治疗腹部手术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南开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口腔溃疡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2片/次,3次/d;同时口服维生素C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指数和平均溃疡期。结果治疗7、14 d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4.00%,分别高于同期对照组的66.67%、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治疗组患者疼痛指数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平均溃疡期分别为6.45、5.25 d,两组患者平均溃疡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治疗腹部手术后口腔溃疡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使用维生素治疗。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含量

    作者:王少敏

    目的:建立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含量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硫酸液(0.005 mol/L)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维生素C在2.04~18.36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1 3+18.089 8 X,r=1.000 0.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控制维生素C制剂质量的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研究

    作者:李元红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皮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寻常痤疮患者中医方剂治疗能有效改善病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两种胃管置入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王艳霞

    目的:探讨传统插胃管法和口含维生素C片快速插胃管法对提高置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留置鼻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置胃管法,观察组采用口含维生素C片快速插胃管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插胃管一次成功率、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口含维生素C片快速插胃管法能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 HPLC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

    作者:蒋江云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二巯基丙烷磺酸钠为抗氧剂,采用Hyper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钾4 g与磷酸二氢钾16 g,加煮沸过的冷水溶解并稀释至2 000 mL,pH调节至6.0±0.1)-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6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维生素C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99.984 5X-0.004 0(r=1.000 0),线性范围为5~30 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9.70%(n=6,RSD为0.6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维生素C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维生素C片剂的处方研究

    作者:孟爱红;付建;刘存领

    目的 比较不同处方制备的维生素C片的质量及稳定性,以筛选出本品适宜的处方及制备方法,以制得高品质的维生素C片.方法 以预胶化淀粉-乳糖(5:4)作为稀释剂,辅以酒石酸或/和不同的抗氧剂以提高片剂的稳定性,分别以淀粉浆、乙醇溶液及聚维酮K30的稀醇溶液为粘合剂,通过普通湿法制粒方法制得维生素C片.设计不同的组方方案进行处方筛选,然后按上市包装作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 选用酒石酸与谷胱甘肽联合应用为抗氧剂,以聚维酮K30的稀醇溶液为粘合剂制备的维生素C片质量好,且经过加速6个月及长期24个月的稳定性考察,其性状、含量及崩解时限均无明显变化,质量较为稳定.结论 用所筛选的处方制备的维生素C片符合设计要求,适合临床应用.

  • 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27例疗效观察

    作者:尕丽娜;罗小君;张峻

    目的:观察红玉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红玉祛斑胶囊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症状,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黄褐斑面积大小、色素程度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斑祛斑胶囊治疗黄褐斑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对维生素C片的质量再评价

    作者:孙志强;付萍萍;赵志伟

    目的:建立用理想点法多目标决策理论评价制剂质量的方法.方法:用理想点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对2001~2005年间抽验的维生素C片的检验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得出质量评价结果.结果:理想点法和模式识别法评价维生素C片的质量,结果基本一致,但理想点法评价分级更细,计算简便,易于推广.结论:用理想点法多目标决策理论评价制剂质量可行,有一定价值.

  • 薄层扫描法测定维生素C片剂中维生素C的含量

    作者:王迎春;周学琴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维生素C片剂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