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周病与炎性肠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子综述

    作者:丁柏辰;郭竹玲

    在人体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的微生物组群,这些组群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相互关系.在人体口腔系统中,由700多种细菌构成的口腔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这种动态平衡关系的改变,会导致多种全身疾病和口腔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之间都离不开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参与配合.在多种参与炎症的细胞与细胞因子当中白介素37、MAIT细胞、炎症小体被观察到在牙周炎和炎性肠病时均有特殊表现,本研究旨在对这三种因子进行综述.

  • IL-37及其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燕;熊霞

    白细胞介素-37(IL-37)是一种新型炎性抑制因子,目前发现IL-37通过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的产生及对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免疫和炎性反应,在多种炎性反应及免疫相关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为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新靶点.

  • IL-37对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梦媛;杨星九;徐大模;高苒

    IL-37属IL-1家族细胞因子,初发现时被命名为IL-1F7,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 IL37a~e)。研究已证实,IL-37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调节固有免疫应答;此外,IL-37对外源性刺激诱导的结肠炎、关节炎、胰腺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总之,IL-37能够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中发挥抑制作用,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抑制因子。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IL-37、hs-CRP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金健;陈少源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IL-37、hs-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行PCI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PCI组,同时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入选者行IL-37,hs-CRP检测.PCI组随访12个月,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CI组患者血浆IL-37水平较对照组低,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血浆hs-CRP升高,血浆IL-37没有增加.PCI术后有并发症组hs-CRP较高,IL-37表达较长时间保持在低水平.结论: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患者体内抗炎/促炎因子失衡有关.IL-37和hs-CRP的变化可作为判断PCI术后炎症反应强弱的指标.

  • 五联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p、 CD-41水平的影响

    作者:安香珍;杨红霞;邢燕军;王翠芳;田亚轻;李娜

    目的 探讨五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 p、CD-4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蜂针、蜂王浆、蜂蜡疗、正清风痛宁针、片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正清风痛宁针和片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的变化,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联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可显著下调患者血清IL-37、IFN-γ、CD-62p和CD-41水平.

  • IL-37对宫颈癌C33A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对相关分子的调控

    作者:陈荏槐;郭洪胜;王森;赖小平;陈章权;果海娜

    目的:探讨IL-37对宫颈癌细胞侵袭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宫颈癌C33A细胞,分为NC组:C33A细胞转染空质粒组;实验组:C33A细胞转染IL-37质粒组.细胞转染后48h分别提取总RNA及总蛋白,RT-qPCR和W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表达.Transwell法检测IL-37对宫颈癌C33A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结果:1.C33A细胞转染IL-37后IL-37 mRNA表达上升约1510倍,WB结果发现NC组几乎无肉眼可见条带,而实验组IL-37呈现显著蛋白条带,表明成功表达IL-37.2.IL-37基因转染抑制了细胞侵袭能力,在48h细胞的侵袭抑制率约为27.6%.3.C33A细胞转染IL-37调控了多种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IL-1、ⅢP2等的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约42%、33%.结论:IL-37对宫颈癌C33A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调控了多种癌基因的表达,是一种潜在的抗癌分子.

    关键词: 宫颈癌 IL-37 侵袭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 I L-37、I L-18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桂兰;孙萍;钟海平;吴正庚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不同时期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0例MPP患儿(M PP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37及IL‐18水平,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2)比较M PP重症与轻症患儿血清IL‐37及IL‐18水平变化;(3)分析M PP组急性期IL‐37与IL‐18的相关性。结果:(1) M PP组急性期血清IL‐37及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MPP组恢复期血清IL‐37及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 MPP组重症与轻症比较,重症患儿血清IL‐37、IL‐18水平呈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轻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4)M PP急性期血清IL‐37及IL‐1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1)IL‐37及IL‐18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生、发展;(2)IL‐37及IL‐18二者互为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临床监测病情。

  • 新型抗炎因子IL-37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E-cadherin转录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森;郑晓璇;陈章权

    目的:探讨IL-37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E-cadherin(E-cad)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L-37过表达载体转染肺癌A549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IL-37及E-cadher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结果:在转录水平,IL-37组mRNA表达较NC组升高约200倍;在蛋白水平,NC组A549细胞中几乎未见IL-37蛋白表达,IL-37组则检测到明显的IL-37蛋白,显示IL-37重组质粒成功转染A549细胞。IL-37组与NC组相比,E-cad的mRNA水平升高约20%。在对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方面,与NC组相比,在24h,48h,72h,IL-37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约为15.6%,29.2%,28.1%。结论:新型抗炎因子IL-37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上调E-cad表达。

    关键词: IL-37 A549 E-cadherin
  • 人白细胞介素37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预测

    作者:高巧艳;李燕;周密;高雪明;袁仙丽;李明才

    目的:预测人IL-37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IL-37b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应用ProScale、Bcepred服务器,分析人IL-37b亲水性、柔韧性、可及性和抗原性指数,并结合二级结构特征,预测IL-37b的B细胞表位。结果:IL-37b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31.65%)、无规则卷曲(52.75%)、α螺旋(8.26%)和β转角(7.34%)组成。其B细胞表位可能位于第21-27、34-75、175-192和213-215氨基酸区段。结论:此结果将有助于确定IL-37 b的B细胞表位,为研制人IL-37单克隆抗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 检测人IL-37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

    作者:贾岩;高宇驰;黎四平;王鑫;陈晨;余诗炎;庄泽岗;张俊爱;陈章权;徐军发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人血清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以鼠抗人IL-37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制备的兔抗人IL-37多抗作为检测抗体,HRP标记山羊抗兔IgG为二抗,重组人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检测人IL-37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工作条件进行优化,对其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和对登革热非结构蛋白NS1阳性患者血清IL-37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重组IL-37蛋白为标准品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灵敏度为1.465 μg/L,线性范围为1.465~46.875 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6%和11.7%.采用此方法对诊断为登革热的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非结构蛋白NS1阳性患者IL-3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结论:成功建立了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人血清中IL-37的检测.

  • IL-37抑制IL-18在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的探讨

    作者:孙云晖;王一新;马雪梅;章婷;赵艳景

    目的:初步研究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IL-37、IL-18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PF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5只清洁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组)、博来霉素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每组大鼠各15只,B组及D组大鼠给予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4 mg/kg制作肺纤维化模型,N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D组大鼠于肺纤维化造模基础上第2天每日腹腔注射地塞米3 mg/kg,N、B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各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处死,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碱水解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IL-37含量,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18mRNA表达量.结果:①HE染色显示B、D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由肺泡炎症逐渐发展为纤维化,B、D组HYP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以第28天为著(P<0.05);②B、D组IL-37、IL-18mRNA表达于第7天升高至高点,后逐渐降低,至第28天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组IL-37、IL-18mRNA表达在同一时间均低于B组(P<0.05).结论:IL-37、IL-18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早期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发生与发展.

  • 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骨痹及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妍

    目的 探讨中药蜡疗止痛技术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骨痹)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中药蜡疗对血清IL-37、IFN-γ、CD-62p、CD-4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符合观察标准的研究病例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采取中西医结合药物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蜡疗止痛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状况、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变化、特异性血清指标IL-37、IFN-γ、CD-62p、CD-4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基础血清生化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CD-62p、CD-41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血清IL-37、IFN-γ水平与中医症状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药蜡疗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类风湿膝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血清学指标IL-37、IFN-γ、CD-62p、CD-41可以用来预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为评估风寒湿痹型类风湿膝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生化指标.

  • 关于IL-37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颖;谢晓华

    白细胞介素(IL)是由白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并可对多种细胞发挥效应的细胞因子.深入了解白细胞介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L-37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本文主要对IL-37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浅谈对IL-37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超;邓存良

    IL-37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发现的IL-1家族成员,可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本研究对IL-37在人体内外实验中表现出的功能及其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中IL-37与IL-18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牛圆圆;孙云晖;鲍文华

    目的:探讨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痰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特发性肺纤维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共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IL-37与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IL-37及IL-1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呈正相关.结论:IL-37与IL-18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 COPD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O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O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IL-37与FEV1%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 COPD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珍;梁姗姗;刘甡;鲍文华;孙云晖

    目的:检测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外周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60例经临床规范治疗恢复到稳定期的AECOPD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血清中的IL-37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血清IL-3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二氧化碳分压(PaC02)含量明显增高,氧分压(Pa02)、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COPD稳定期组相比,AECOPD患者血清IL-37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组IL-37、WBC含量明显增高,Pa02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L-37与FEV1% pred在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呈现低度的正相关.结论:IL-37可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且检测IL-37有可能成为COPD疗效评估的指标.

  • IL-37通过作用树突状细胞调节CD8+T细胞功能

    作者:吴万通;朱郑坤

    将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为DC,用IL-37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CD80),RT-PCR法检测TNF-α、IFN-γ、IL-6、IL-12和TGF-βmRNA的表达,多重液相蛋白定量CBA试剂盒及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6、IL-12、IFN-γ、MCP-1和TGF-β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C中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将DC与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增殖及活化程度(CFSE、CD69).结果显示,IL-37能够降低表达CD80+/CD86+的DC数量.促炎因子TNF-α、IL-12和IL-6的表达被明显抑制,而T淋巴细胞抑制因子TGF-β明显增高.IL-37预处理的DC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能力.IL-37能够降低DC中磷酸化ERK和NF-κB的表达.IL-37处理的DC对CD8+T细胞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L-37能够通过影响ERK和NF-κB依赖的信号通路抑制DC的成熟和免疫反应,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活化及增殖.

  • IL-37在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

    作者:董晶;龚巧巧;张峰波;丁剑冰

    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形成炎性微环境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IL-37通过抑制免疫细胞、降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阻断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等抑制炎症反应.在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迁移、血管生成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过程中,IL-37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IL-37在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新型炎症抑制因子IL-37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梦琳

    IL-3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IL-1家族细胞因子,发现时被命名为IL-1F7.研究发现,IL-37能抑制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产生IL-1α、IL-6和TNF-α等促炎症因子.IL-37转基因小鼠对内毒素体克和DSS诱导的结肠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IL-37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因子.本文就IL-37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IL-37 细胞因子 炎症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