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浆D-二聚体与年龄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付小蕾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其D-二聚体与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血红蛋白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各年龄段患者的D-二聚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当老年人群的年龄超过60岁之后,其D-二聚体的含量与年龄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女性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增高的风险性较男性更大。

  • 急性脑梗死采用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年德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D-二聚体和hs-CRP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和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患者的梗死面积越大时,D-二聚体和hs-CRP的值也越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D-二聚体和hs-CRP进行检测能够判断急性脑梗死是否发生,而且可以评估梗死的程度,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作者:边步菊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都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作为检测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其的检测利于判断心脑血管病的进展和程度[1].血浆D-二聚体(D-D)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反应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是重要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对判断动脉缺血性疾病具有能较高的价值[2].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D-二聚体联合临床评分法对急性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作者:温继梨;崔晓迎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Wells评分法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CTPA作为APE的诊断金标准,回顾性分析我院疑似APE患者308例,分别以Wells评分法、D-二聚体检测常规判定及临床校正值,以及两者结合对急性肺栓塞做出诊断,分析各组APE诊断率.结果 进行CTPA检查后诊断APE 148例.Wells评分法及其联合常规D-二聚体检测和校正D-二聚体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4.6%、98.6%、93.2%,3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校正D-二聚体检测的Youden指数为0.599,为几种评估方法中高值.Wells评分法结合常规D-二聚体检测的阴性似然比为0.035,阴性预测值为96.6%,与其他各项的阴性预测值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临床校正排除了患者年龄因素影响的D-二聚体检测值的Youden指数高,特异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真实性.Wells评分联合常规D-二聚体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与其他各项的阴性预测值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经过Wells临床评分结合常规D-二聚体检测的阴性似然比值小,具有排除性诊断意义.

  •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瘀相关因素探讨--附扶正降黏胶囊观察

    作者:李鲁杨;唐占府;孔令均

    目的:检测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部分血瘀相关指标及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50例伴有高黏滞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在原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方扶正降黏胶囊,对照组服用活血化瘀方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血小板黏附分子(CD62P、CD63)、血浆D-二聚体(DD)及微循环容积波(OPG)等指标.结果:与疗前相比:治疗组的CD62P、CD63、DD、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均明显降低(P<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H)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及OPG的多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P<0.05);对照组的CD62P、TG及数项血液流变学、OPG指标有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后指标相比:全血比黏度低切值、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凝血因子Ⅰ浓度、OPG、HDL-CH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T2DM患者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流动性、黏滞性的异常以及微循环的瘀滞状态等诸病理改变参与了糖尿病血瘀证的发生与发展.扶正降黏胶囊可有效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血瘀证.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小板黏附分子表达、降低血浆D-二聚体含量、改善血黏相关因素及微循环瘀滞状态等功效有关.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苗苗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儿中,其中30例为支原体肺炎,30例为非支原体肺炎患儿,选取30例同时间内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中D-二聚体、血IL-6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组和非支原体肺炎组患儿D-二聚体、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支原体肺炎患儿中D-二聚体、血清IL-6水平高于非支原体肺炎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激活凝血机制,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致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D-二聚体与血清IL-6呈正相关。

  • 心脑血管疾病中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晓青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3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验溶栓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指标,并与健康体检者指标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后,疾病患者三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验上,免疫比浊法应用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血浆D-二聚体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唐雯娟

    目的:探讨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状况及其对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及6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入院后2周内实施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发病2周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状况.结果:进展组患者入院1d、3d、1周D-二聚体水平与非进展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D-二聚体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有效辅助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并可辅助患者的病情评估.

  • 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彦红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对其血浆D-二聚体进行监测,与此同时配合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后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6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1.70±0.14),1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非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0.21±0.0.2),比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组间呈现出统计意义.从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来看,36例患者为发现缺血性结肠炎,14例患者为为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予以血浆D-二聚体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将该方法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 血浆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登红;冶学兰

    又称缺血性卒中 ,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 ,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对于脑梗死的病因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其中D -二聚体(D -dimer)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病情、病程及预后都有明显关系.现就D -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作者:刘庆荣;范炳格;武英;乌庆友;史桂林;王金凤;李红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Ani)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D-二聚体(D- D)的变化,从而了解Ani在TTP的治疗中纤溶亢进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68例TTP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联合干预组给予Ani联合TPE治疗,而对照组只给予以PE治疗,疗程均21 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5,10,16,21 d 两组血浆D-D数值变化.结果 2组治疗的第2 d,差异无显著性(P>0 05),但联合干预组在治疗的第 5,10,16,21 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的观察,联合干预组有效率为 97.1%,对照组有效率为 79.4%,2组的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ni联合TPE能加快TTP 患者血浆D-D数值的下降,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 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金碧祥;贺天辉;张杰

    血浆D-二聚体(D2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之一[1],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发生凝血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转变为交联纤维蛋白[2];同时,纤溶系统被激活,降解纤维蛋白形成各种碎片[3].γ链能把两个含D片段的碎片连接起来,形成D2D[4].其血浆水平升高提示体内的高凝状态和(或)纤溶系统的激活[5],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P-选择素、溶酶体颗粒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作者:张蕴鑫;刘建龙;贾伟;田轩;蒋鹏;程志远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1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的血浆CD62 P和CD63的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血清PAF和血浆D-D水平,分析CD62P、CD63、PAF、D-D与双下肢周径差的关系,并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无血管相关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阳性率及PAF、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治疗后7 d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降低(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PAF、D-D与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62P、CD63、PAF和血浆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早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 检测D-D、FDP及LDH在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治耀

    目的:探讨检测D-D(血浆D-二聚体)、FDP(纤维蛋白产物)及LDH(乳酸脱氢酶)在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风湿血液科收治的4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26例未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初发组,将11例经治疗病情未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未缓解组,将12例病情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复发组.对四组研究对象均进行D-D、FDP及LDH检测.然后,比较四组研究对象D-D的水平、FDP的水平及LDH的水平.结果:初发组患者、未缓解组患者和复发组患者LDH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初发组患者和复发组患者FDP的水平和D-D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FDP的水平和D-D的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人FDP的水平和D-D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FDP、D-D和LDH的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可有效地评估其病情,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浅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腾龙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人员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并对比其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在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的结果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帮助临床上准确地评估其病情,判断其预后.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国宏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23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将其进行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观察对比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与用超声检查相比,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度和准确率均较高(但用其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异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 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变化的研究和临床意义

    作者:高叶;钱平;朱涛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探讨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8例AECOpD患者入院时、治疗后的血样,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同时用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ECOpD患者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血气分析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增高,抗凝血酶Ⅲ降低反映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及时纠正缺氧,积极抗感染、适当的抗凝治疗,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判断,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亚型的关系

    作者:马卫琴;王德发;聂志红;高鹤;余以本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亚型的关系.方法: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型组与中重型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亚型判断的重要指标,对病情轻重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及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李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及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使用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 d、10 d、15 d血小板及血浆D-二聚体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5 d、10 d、15 d,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血小板及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血浆D-二聚体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秀梅;庞学芬;贾立新;楮国峰

    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快速定量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在诊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VIDAS DD测定法对临床诊断DIC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进行检测,并进行动态观察治疗前后DD的变化.结果:26例DIC患者DD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可视为DIC诊断的首选分子标志物.

202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