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高海燕

    目的:分析新型抗精神病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三组,甲组患者(n=30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乙组患者(n=30例)采用利培酮治疗,丙组患者(n=30例)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乙组、丙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乙组、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要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利培酮、奥氮平等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抑郁程度,值得借鉴.

  • 新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技能训练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宗叶;张磊;段欣

    目的:探索新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6个月的康复护理,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PANSS量表、修订成人韦氏记忆量表(WMS-RC)分别于治疗前后各测查一次.两组病人进行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除阳性症状评分无改善外,其余PANSS量表的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记忆商数(MQ)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实验组IPROS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01).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技能训练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更好的效果.

  • 4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治疗分析

    作者:刘计;彭洪兴;姜蓉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44例进行分析.结果:BPSD的发生率为90.91%,其中以行为紊乱发生率高,睡眠障碍次之.治疗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非常高,以行为紊乱、幻觉为主,多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作者:李昱;董太新;张应

    目的:探讨几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12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RL水平.结果:经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治疗后患者血清PRL明显升高,各药物之间以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5.95,P<0.01).PRL水平的升高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阿立哌唑对PRL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的影响同样明显,强弱的顺序依次是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70例疗效分析

    作者:胡洪彬

    目的:评价奎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奎硫平(湖南洞庭药业公司提供,0.1g/片)1-2周内渐加量到300-800mg/天,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疗程为8周.结果:临床痊愈28例,显著好转22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85.7%,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奎硫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有效,在改善认知功能缺损方面优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安全性较好.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对比研究

    作者:玉素甫江?依明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和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06名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52人和氯丙嗪组54人,前者以新型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治疗,后者以传统药物氯丙嗪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阳性、阴性及精神病症状差异不大,没有统计意义;阿立哌唑组有效率为88.5%,氯丙嗪组有效率是87.0%,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头晕头痛、肌紧张、震颤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少。

  • 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对比分析

    作者:艾尼瓦尔·拜克热

    目的:对比分析新型抗精神病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型抗精神病药和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4、8、12周后,采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组与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组相比不仅精神症状改善明显,而且药物副反应发生率降低。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较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合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班娜;崔金波

    难治性抑郁症用抗抑郁药合并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作为增效手段,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新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分别与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及氟伏沙明合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评定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以研究组疗效较好而快,显示抗抑郁药合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优于单用抗抑郁药.其机制与新型抗精神病药对5-羟色胺受体的阻断作用或对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有关.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合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部分报道综述如下.

  •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患者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庆莲;任巧玲;侯峰;杨秋兰;张晓艳

    目的 比较4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患者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调查使用4种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观察体重、血糖、血脂指数的变化,并分析影响体重、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因素(年龄、病程、药物种类、药物剂量等).结果 在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4种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越大、药物剂量越高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的概率越高(P<0.05).结论 氯氮平、奥氮平比利培酮、喹硫平引起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喹硫平低,应引起临床关注.有必要对服用氯氮平或奥氮平患者的体重、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进行监测,避免或减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血糖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庆莲;许从芳

    目的比较几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调查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住院精神病人,观察血糖变化,并分析影响血糖水平的相关因素(年龄、病程、药物种类、药物剂量等).结果在120例住院精神病人中,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和奎的平4种抗精神病药引起糖代谢异常的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越大引起糖代谢异常的机率越高(P<0.05).结论氯氮平、奥氮平比利培酮、奎的平引起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奎的平低,应引起临床关注.

  • 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发生糖尿病的护理

    作者:李素琴;邵志梅;蔡玉琴

    目的 探讨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发生糖尿病的护理.方法 将179例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94人,对照组85人,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并观察干预后的变化,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达到改善糖代谢的目的.

  • 新型抗精神病药在儿童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含秋;王西林;梁迎春;殷青云;郑洪波

    目的 比较新型抗精神病药(new generation atypical drug,NAD)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在儿童分裂症中的应用。方法 共纳入使用奥氮平、利培酮及奎硫平的儿童分裂症患者66例,根据病历病情记录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有效率为71.0%,奥氮平组有效率为85.7%,奎硫平组有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72.7%;利培酮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21.0%,奥氮平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33.0%,奎硫平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30.0%。结论 NAD对儿童分裂症安全有效,NAD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儿童精神分裂症。

  •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帕利哌酮的优势

    作者:边云;卞清涛;韩笑乐

    目的 探索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2月北京回龙观医院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给予单一或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球蛋白(A/G)水平.结果 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率为14.28%.用药后ALT、GGT、TBA水平增加,ALT、TBA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I-BIL水平下降,I-BIL异常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显示,帕利哌酮组、利培酮组和其他组三组间血清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4,P=0.03),多重比较显示,帕利哌酮组分别与其他两组血清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肝细胞实质的影响.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相比对肝脏的安全性更好.

  • 新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增效作用

    作者:王雪

    新型抗精神病药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被临床学者应用在治疗抑郁症中,对单纯使用抗抑郁药无应答的患者起到增效作用,在临床工作中为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可使用方案。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对复发性躁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会莲

    目的 分析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对复发性躁狂症患者糖脂代谢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复发性躁狂症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均服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联合阿立哌唑,观察组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TC和TG均有所升高,其中FPG上升幅度较高,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发性躁狂症患者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不同的新型抗精神病药会对糖脂代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