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H(D)血型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及检测

    作者:张学军;林世伟;朱丽凤

    Rh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系之后人类发现的又一个具有重大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也是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而其中以RH (D)抗原的免疫性强,临床意义大,因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而备受关注.根据D抗原的数量、性质、抗原性不同,将D抗原分为以下几种表达方式:正常D、弱D、部分D、DEL、增强D.

    关键词: Rh (D)阴性 弱D 部分D DEL
  • 流式细胞术检测弱表达D抗原的探讨

    作者:吴筱莹;徐红先;熊文;邵超鹏

    曾有报道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红细胞膜D抗原密度(D antigen density),为此提出采用敏感的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D抗原弱阳性表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可行性.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6例D抗原弱阳性表型和7例DEL型样本,通过RHD基因定型、合子型分析和RHD基因序列测定,鉴定3例为弱D15型,3例为部分DV Ⅰ-Ⅲ型,7例为DEL型且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取正常RhD阴性2例和正常Rh(D)阳性样本2例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上述弱D15型、部分DV Ⅰ-Ⅲ型和DEL型,观察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检测弱D15和部分D型DV Ⅰ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与Rh(D)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判读为D抗原阳性;7例DEL红细胞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与Rh(D)阴性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结果均可判读为阴性,其中包括1例DEL,其红细胞样本的吸收放散检测结果为强阳性,即使IAT检测的结果也显示为“±”,合子型分析显示为RHD+/RHD+纯合子,流式检测亦为阴性.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D抗原的敏感度与IAT相近,低于吸收放散试验;用于检测弱D或部分D型不如IAT简便实用,用于检测DEL型其敏感度不够.

  • RHD基因3'-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作者:邵超鹏;何春辉

    RHD基因下游包括3'-端非编码区、下游Rh盒子和SMP1基因等,3'-端非编码区的具体序列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旨在测定3'非编码区序列.根据近的文献报道和EMBL/GenBank/DDBJ记录的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特异性扩增10名Rh阳性表型和10名D放散型(Del)表型个体的DNA样品的RHD基因3'-端非编码区全长序列,PCR产物纯化后进行直接测序.结果表明:10份Rh阳性和10份Del DNA样品的测定结果完全一样,显示RHD基因终止密码子与RHD基因的下游Rh盒子首位碱基之间相距103bp,无重复序列等特殊片段;D放散型等位基因的3'-非编码区与正常Rh阳性个体一致.结论:D放散型D抗原减弱与3'-非编码区无关.

  • Rh弱D及Del样本的检测研究

    作者:王晓珠;兰炯采;吴绪华;周华友;刘维佳;刘丹;齐村生;曾凤芹;杜克清

    为了研究初筛为RhD(-)样本中弱D及Del的检测,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弱D,应用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吸收放散法检测Del.结果表明:在26 200例献血者中,常规血清学初筛D(-)者56例(2.14‰),其中经IAT实验确认为弱D型者5例,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型者9例,且与CE表型相关.结论:为了临床输血安全,经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实验检测是否为弱D及Del.

  • RhD阴性个体遗传多态性与抗-D同种免疫关系研究

    作者:闫芳;王全立

    目的:研究血清学RhD阴性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与抗-D同种免疫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个体的个性化输血策略。方法用盐水法及间接抗人球方法(IAT)确定RHD阴性个体,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SSP-PCR)技术分析样本的RHD基因同时进行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确定产生抗-D的样本。结果在有免疫史的336例入组者样品中,249例(74.1%)个体完全缺失RhD基因,l68例(20.2%)个体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19例(5.6%)携带RHD-CE(2-9)-D融合基因。抗体鉴定产生IgG抗-D的个体68例,63例(92.6%)完全缺失RhD基因,5例(7.4%)携带RHD-CE(2-9)-D融合基因,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未检出产生抗-D的个体。结论血清学确定RhD阴性个体的RHD基因型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和不同的遗传学背景。真实RhD阴性和部分D个体有D抗原免疫时存在同种免疫风险,作为受血者应输用阴性血。基因型为RHD1227A患者不会产生抗-D,在输血时可输用阳性血。

  • DEL血型鉴定

    作者:孟跟东;章旭

    Rh血型根据D抗原是否凝集分为阳性和阴性2大类,阳性中包括正常D和变异D,而变异D中又含弱D、部分D和D放散型(DEL)等.DEL红细胞膜D抗原非常弱,常规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测定为阴性,只有通过敏感的吸收放散试验才能检出.我们采用血清学方法筛选,基因分型技术验证来检测DEL血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3年1月——3月辽宁省血液中心经3批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证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50例.

    关键词: DEL 血型
  • RhD放散型相关的等位基因的鉴定

    作者:邵超鹏;Tobias J.Legler

    目的:为了探讨D放散型(Del)表型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序列分析方法分析26名Del表型个体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和一名个体的RHD基因第7内含子部分序列;同时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全部个体的RhCcEe表型.结果:全部样品的第9外显子均存在RHD 1227G>A碱基突变,其余序列则与正常RHD基因一致,一名个体的第7内含子观察到一处碱基突变RHD IVS7+152c>a;血清学结果显示所有Del表型个体均为RhC抗原阳性个体.结论:由于1227A位于RHD基因第9外显子与第9内含子交界处,可能影响前RNA转录后mRNA的正常拼接,形成Del表型.

  • 单克隆IgM、IgG混合抗D血清在Del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朱碎永;朱燕英;林甲进

    Del即D洗脱阳性,是指部分D抗原阴性者的红细胞和抗D抗体做吸收放散试验时,证实这些D阴性的红细胞上带有微弱的D抗原.如将他们的红细胞输给Rh(D)阴性者,后者可能会产生抗D抗体.

    关键词: DEL 抗D
  • 用PCR技术检测RhD(-)个体RHD基因的国内文献分析

    作者:郭永芳

    我们对RhD(-)个体采用PCR技术检测RHD基因8个外显子及1个内含子,将RhD(-)者分成三类:RHD基因完全缺失型,RHD基因部分缺失型及RHD基因正常存在型.目的对中国汉族RhD(-)者RHD基因多态性,以及Del(弱D)的形成、Du(D变异型)进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对RhD(-)、Del表型、Du型和RHD基因检测有7篇[1-7]报道.现将中国汉族RhD(-)个体的D基因结构情况综述如下.

  • 微柱凝胶在放散实验中应用

    作者:李勇;王雪明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方法在放散实验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101例患者RhD阴性的标本同时用传统抗人球蛋白法(AGT)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MGT)做吸收放散试验,并对两种不同鉴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GT法检出阳性标本33例,AGT法检出阳性标本30例。结论两种方法检测IgG抗D无显著差异,但MGT法检出率高于传统AGT法,抗原抗体的反应凝集强度也优于传统AGT法。

  • RhD阴性Du和Del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翟菊萍;王雪明;邵惠江;奚为乎

    目的 探讨初筛为RhD阴性样本中Du及Del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用抗人球蛋白试验(AHG)检测Du,应用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吸收放散法检测Del.结果 在100例RhD阴性中经AHG实验确认为Du型者1例(1%),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型者8例(8%).结论 Du、Del型血清学筛选容易漏检为RhD阴性,为了临床输血安全,经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实验检测是否为Du及Del.

  • 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林甲进;朱碎永;白植地

    目的:探讨初筛为Rh(D)阴性样本中弱D、De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血型,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弱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用PCR-SSP法检测样本RhD基因8个外显子结构.结果:常规血清学初筛Rh(D)阴性60例中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弱D4例,占6.67%;56例Rh(D)阴性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后确认13例为Del,占21.67%;对其中2例弱D和5例Del标本的D基因8个外显子检测都完整存在,排除了弱D、Del的10例Rh(D)阴性标本其基因检测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两种可能.结论:为了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是否为弱D或Del.

  • 瓦房店地区Rh阴性血DEL血清学检测

    作者:王新波;宋晓波

    目的 将Rh阴性血液与DEL型分开,指导临床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Rh阴性血液.方法 应用三氯甲烷/三氯乙烯吸收放散实验对Rh阴性血液进行DEL鉴定.首先对市中心血站从2003年3月~2007年11月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筛选,采用IgG+IgM混合抗-D试剂进行盐水法初筛,共收集Rh阴性标本88个,然后进行弱D筛选,采用抗人球法和盐水法对88个阴性标本进行弱D测定,排除弱D后,再将其余标本进行表型测定,采用IgM抗-E、抗-e、抗-C、抗-c试剂以盐水法检测Rh分型,确定其表型,后将确定出的非D变异型的Rh阴性血液标本用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作吸收放散实验.确定是否为DEL型.结果 经过对血液标本的初筛,共检测出有效Rh阴性标本88个,在进行弱D的测定中,共检测出2个D变异型,其余86个标本再做DEL检测,结果DEL阳性标本37个,真正的Rh阴性标本49个,DEL阳性标本占所检测Rh阴性标本的42.05%.37个DEL阳性标本的小类测定中,CCdEe表型1个,占总数的2.70%;CCdee表型1个,占2.70%;CcdEe 表型3个,占8.11%;Ccdee表型7个,占18.92%;ccdEe表型2个,占5.41%,ccdee表型23个,占62.16%.结论 近1年采集的阴性标本中,DEL阳性标本所占比例高,应引起重视,DEL检测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输血工作,保证输血安全.

    关键词: RH阴性 DEL 吸收 放散
  • 深圳地区献血者Rh表型和基因型分布调查

    作者:周一炎;邵超鹏

    目的探讨Rh阴性个体的分子基础.方法对1999年6月~2002年5月共83 722名首次献血者,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样本Rh表型,对部分Rh阴性、弱D表型的RHD基因编码区全长进行序列分析,并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或双管PCR法分析RhD基因型.结果中国人Rh阴性率(IAT检测)为0.3%;弱D表型个体(包括弱D型、部分D型和其他弱D形式)概率约0.1‰;在IAT确认的Rh阴性者中,RHD基因检出率为36.0%,D放散型(Del)占24.3%.Del个体以RHD 1227A等位基因为主,纯合子占33.3%(9/27);表型为CCee的Del个体占22.2%(6/27),均为纯合子.在真实RhD阴性个体(吸收放散试验排除Del个体)中,RHD 基因检出率为15.5%,以携带RHD-CE(2-9)-D2等位基因为主(占真实RhD阴性个体的11.9%).另外,在IAT确认的Rh阴性者中,如果排除无效基因携带者,E抗原的频率仅为0.018%.结论中国人RhD阴性者的分子背景复杂,且与高加索人和非洲黑人存在较大差异,高频率的Del表型个体和RHD-CE(2-9)-D2等位基因携带者是中国人群Rh阴性个体分子背景的特点.

  • 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液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敏;王保龙;周明;完晓菊;廖艳秋

    目的 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液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及热吸收放散方法对RhD阴性献血者血液进行DEL型检测,并采用DNA测序方法分析DEL型献血者的RHD基因序列,回顾性分析接受DEL型血液RhD阴性患者体内抗-D产生情况.结果 经吸收放散方法确认的13例DEL阳性的献血者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12例接受DEL型血液的RhD阴性患者体内抗-D水平均无变化,1例患者体内抗-D水平由8升高到32.结论 DEL型血液引起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性较低,但DEL型血液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对于体内已存在抗-D抗体的患者应避免输注DEL型血液.

  • DEL型受血者输Rh(D)阳性血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郭明;李宏;陈静娴

    中国人群中98.4%的DEL型为1 227G>A突变,笔者总结DEL型的研究进展,对其接受Rh(D)阳性血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DEL 输血 Rh血型
  • RhD阴性患者的弱D、DEL的分布及RhCE表型分析

    作者:陈丽;管政;周浩;刘凯

    目的:研究RhD阴性患者的弱D、DEL的分布比例,并对RhCE的表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阴性的标本,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弱D,阴性情况下应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结果:在129例RhD阴性患者标本中经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弱D型者9例(6.9%),其表型分别为ccDuee型5例,CcDuee型3例,ccDuEe型1例。经吸收放散试验确认为Del者24例(18.6%),其表型分别为CcDELee型12例,CcDELEe型7例,CCDELee型2例,CCDELEe型3例。结论:在采集的初筛为RhD阴性的标本中,DEL阳性标本所占的比例高,应引起重视,其RhCE表型比例符合相关文献报道。故于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是否为弱D及DEL。

  • 河南省Rh阴性人群中Del表型分布及其与RHD基因关系的研究

    作者:马宏伟;程四国;别立莉;陈赞;姜瑜;董旭;邱彩丽

    目的:调查研究河南省无偿献血人群中Rh阴性表型的分布、抗体筛选结果,初步分析Del表型个体RHD基因的存在情况,保障Rh阴性血液供应安全.方法:采用全自动微量板盐水法对每一个献血者进BhD抗原测定,RhD抗原初筛阴性的标本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进行阴性确认以排除弱D表型;同时采用加热放散法和乙醚放散法检测RhD确认阴性的个体中Del表型的频率;分别检测RhD确认阴性、弱D、Del标本的RhCcEe抗原.分析各表型的频率;Del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方法(SSP-PCR)进行RH Box检测分析;对RhD确认阴性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筛选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131 470名,Rh D初筛阴性417例,IAT确认阴性404例(0.31%),弱D 13例(0.01%);IAT确认阴性标本的表型分布为cde(59.7%)、Ccde(27.7%)、Cde(4.9%)、cdEe(4.7%)、CcdEe(2.5%)、edE(0.5%);弱D的表型分别为cDEe(46.1%)、CcDe(38.5%)、CDe(7.7%)、CcDEe(7.7%);404例RhD确认阴性标本中共检出Del表型118例,频率为29.2%,其表型分布为CcDe(83.1%)、CDe(10.2%)、CcDEe(6.7%);118例Del标本中均检测出RHD基因,其中杂合子83例(70.3%),纯合子35例(29.7%);RhD确认阴性的标本中共有9例为抗体筛选阳性,8例为抗-D抗体、1例为抗-G抗体,效价为8~1 024不等.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的采集、储存和应用Rh阴性血液,制定符合实际的输血策略提供了数据基础,对预防同种抗体发生、解决输血治疗中的疑难问题和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湖北汉族人群RhCE表型对DEL鉴定意义的研究

    作者:郭珈;沈长新

    目的:了解湖北汉族人群RhD与RhCE的分型特征,探讨其对Del的鉴定意义.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对湖北汉族人群进行RhD初筛,IAT确认阴性标本,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PCR法检测RhC(+)标本的RHD1227A等位基因.结果:472例RhD阳性人群中共检出CCee 203例(43%)、CcEe 131例(27.7%)、ccEE 58例(12.3%)、Ccee 53例(11.2%)、ccEe16例(3.4%)、CCEe 6例(1.3%)、CcEE 5例(1.1%);305例IAT确认阴性人群中共检出ccee 189例(61.9%)、Ccee 81例(26.6%)、ccEe 19例(6.2%)、CCee 10例(3.28%)、CcEe 6例(1.97%);63例经吸收放散试验确认Del组共检出Ccee 39例(61.9%)、CCEe 12例(19.1%)、CcEe 7例(11.1 %)、CCee 5例(7.9%);Del组中RhC(+)比例为100%(63/63),RHD1227A阳性率为95.2%(60/63).结论:湖北汉族人群RhD抗原表达与RhCE分型有关;RhC(+)有助于Del型的筛选,可以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和检测RHD1227A来鉴定Del型.

    关键词: RHCE表型 DEL 湖北汉族
  • Rh弱D和Del及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作者:段福才;曹燕飞;李建华;高映雪;肖芳;李金平

    目的:探讨献血者和用血者Rh弱D、Del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血型,初筛为RhD阴性者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进行弱D检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排除了弱D者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Del检测.结果:白银地区初筛为RhD阴性者中,5.93%(7/118)为弱D表型,15.25%(18/118)为Del表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献血者检出抗-D 1例(1/102),用血者检出抗-D 2例(2/16),其中1例用血者为弱D.结论:开展Rh弱D、Del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制定安全有效的输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血清学检测为Rh阴性的献血者应当进行弱D、Del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常规血清学检测为Rh阴性的用血者可不进行弱D、Del检测,但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