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连续组织切片图像重建的后鼓室入路辅助设计与模拟

    作者:张天宇;戴培东;王正敏;王克强

    目的在颞骨显微结构三维重建的基础上,显示后鼓室入路的三维手术解剖和空间毗邻关系,为学习和理解后鼓室入路的空间概念提供帮助.方法取新鲜颞骨标本块,不脱钙聚合物包埋,骨切片机连续50μm薄切片,经图像处理、精确对位后,提取颞骨内各结构轮廓,重建与后鼓室入路相关结构的三维图像并进行手术模拟与三维测量.结果重建图像细致精确,较完整地反映了后鼓室入路手术解剖及其空间毗邻关系,提出安全的后鼓室手术入路边界.结论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后鼓室手术入路,可以提供大量的三维参数和立体图像,直观反映相关结构之间复杂的空间毗邻关系.

  • CAD在颅颌面部复杂种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邱宜农;刘志良;刘红;关德林;刘晓辉;贾江

    目的:采用计箅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指导复杂颜面和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修复.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1例眶缺损患者、3例牙列缺损患者种植区图像信息,利用Mimics软件构建数字三维模型,并在模型上设计手术方案,指导制作种植模板,完成种植修复.结果:成功完成了4例复杂种植修复,避免了辅助种植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计算机辅助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种植手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成功率.

  •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口腔种植外科的应用研究

    作者:康璐;黄远亮;顾立栩;郑广超

    目的:应用基于CT的口腔种植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entiSlicer,制定口腔种植计划.方法:对49例牙列缺损患者全口取模,在模型上制作放射线阻射标记模板;患者戴模板后进行颌骨CT扫描:应用自主开发的口腔种植外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entiSlicer解读标准DICOM CT数据,制定种植计划;结合应用外科模板完成种植体植入术.结果:DentiSlicer以人机交互方式测量线距、角度,根据种植体数据库选择合适的种植体长度、直径,设计其在颌骨植入位点以及植入方向等,制定了精确的种植计划,种植手术无1例失败.结论:基于CT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entiSlicer,能使口腔种植外科医师充分了解颌骨受植区域解剖结构,从而使口腔种植更安全、精确.

  •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几何模型的设计

    作者:吴琳;艾红军;吕培军;王亚平

    目的:利用国产CAD/CAM软件系统,通过对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探索开发适用于口腔修复专业义齿设计与数控加工制作的国产软件系统.方法:投影光栅测量法获取下颌KennedyⅡ类2亚类牙列缺损石 膏模型的点云数据,在国产CAD/CAM系统中,进行数据精简,并在此点云数据基础上,确立观测线和就位道.按照临床设计原则,分别构建卡环、支托、舌杆、加强网等支架各部件的组织面与磨光面,包括舌杆的半梨形截面、加强网的内外终止线和组织终止点等特征性结构的构建,完成支架的三维几何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果:成功建立了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几何模型.该模型可视性强,便于修改,支架与牙颌模型密合良好.模型的输出数据文件格式为STL,这种通用的传输格式有利于后续的计算机辅助制作.结论:基于国产CAD/CAM软件系统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几何模型的设计是可行的.

  • 前牙修复体形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王远勤;王臻;于蜀良;廖府明;白春明;任立勇

    目的建立前牙冠桥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增进医、患、技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前牙修复体的美学质量.方法采用数码相机采集图象,采用空间域方法、邻域平均法、图像平均法和图像平衡法等进行图像预处理;建立样本牙形库,通过对样本牙、缺失牙的特征选择、提取和排序,运用计算机基于串-并方式的三层可调隐单元模糊神经网络法,结合医生、患者的意见,进行前牙修复体计算机的形状自动设计和手动个性化设计.结果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对前牙各种不同缺失与缺损临床病例86例进行设计,医生、患者共同参与设计形状,打印制作配方,形状匹配效果满意.结论实现了修复体形状的计算机自动匹配和个性化设计,促进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 牙冠延长术模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作者:赵彦博;吴琳;唐晓琳;郭琛

    目的: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牙冠延长术手术模板的设计与制作,初步探索可行的方案.方法:利用三维扫描仪对1位需行牙冠延长术患者的上颌牙列石膏模型进行扫描.遵循龈缘形态的美学原则,结合患者口腔实际情况,对点云数据进行编辑,生成代表龈缘形态的3D曲线.按照曲线位置确定模板区域,通过抽壳等操作获取模板的三维数据模型.后将数据导入快速成型机,加工出树脂模板.结果:初步实现了牙冠延长术手术模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提高了术中定位切口的速度和准确性.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制作牙冠延长术模板,为科学设计龈缘的位置和形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矫治中的应用

    作者:龚昕;于泉;俞哲元;王国民;钱玉芬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取模,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模型进行扫描并实现三维重建,三维诊断设计软件模拟整个错位上颌骨各骨段的矫正过程,并输出用于矫治器加工的数字模型.快速激光成型技术恢复矫治过程的模型并制作一系列矫治器,临床应用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术前矫正治疗.结果:经过3~4个月的术前矫正,错位牙槽骨排列成较为规则的弧形;唇部裂隙宽度减小,鼻翼塌陷畸形得到改善,鼻小柱偏斜得到纠正.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矫治能实现精确、量化的矫治目标,同时减少复诊次数,是一种高效、简洁的术前矫治方法.

  • 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评价

    作者:赵璟阳;樊林峰;王艳辉;张善勇;赵保东

    目的:评估利用数字化导板进行种植手术的精确度,探讨其在口腔种植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种植手术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Ⅰ、Ⅱ2组,每组30例.术前均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并利用Simplant软件规划手术方案.其中Ⅰ组采用无种植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Ⅱ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术后2组均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利用Simplant软件将术前图像与术后图像进行配准融合,测量比较种植体实际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差异.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共植入52颗种植体,测量偏差为:顶部(2.07士0.51) mm(1.33~2.79 mm),根尖部(2.89±1.02) mm (1.51~4.43 mm),深度(0.78±0.33) mm(0.30~1.28 mm)和角度(8.84士4.64)°(3.29~16.21°);Ⅱ组共植入57颗种植体,测量偏差为:顶部(1.18±0.72) mm(0.12~2.35 mm),根尖部(1.43±0.74) mm(0.20~2.66 mm),深度(0.54±0.29) mm(0.20~1.07 mm)和角度(4.21±1.91)°(0.82~7.79°).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在顶部、根尖部和角度有显著差异(P<0.01),而深度偏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手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计算机辅助下颌骨髁突外生性骨软骨瘤的手术切除

    作者:黄栋;陈敏洁;何冬梅;杨驰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ed designing,CAD)指导下颌骨髁突(mandibular condyle)外生性骨软骨瘤(exostosis osteochondroma)的瘤体切除,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8例患者采用Surgicase CMF 5.0软件进行瘤体切除的术前设计.术后将CT数据与术前设计进行融合,并利用SAS8.0软件包对手术前、后髁突形态测量值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手术效果.结果:8例患者瘤体均完整切除,术后髁突形态与术前设计吻合度高,平均误差为(1.82±1.25) mm.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于术前合理选择截骨线部位,有助于肿瘤的完整切除及患侧正常部分髁突的保存.

  • 三维软硬组织模拟与虚拟截骨导板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作者:孙昊;王旭东;沈国芳;姜文辉;袁灏;余学元

    目的:探讨三维软硬组织模拟以及应用虚拟截骨导板将手术设计转移至牵张成骨术的效果.方法:将患者全头颅三维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surgiCase CMF 4.0软件,重建颅面骨三维影像.在计算机三维头颅影像中模拟截骨,通过预测不同方向牵张后软硬组织的三维改变,确定合理的截骨线及牵张器位置;利用快速原型(rapid意prototyping,RP)技术制作虚拟截骨导板,指导术中截骨和牵张器安置.结果:在实际手术中,导板与下颌骨表面贴合良好,根据导板引导孔钻孔,确定牵张器及截骨线位置.牵引完成后,面形改变与术前软件预测吻合程度高.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快速原型截骨导板的应用,使牵张成骨手术的设计更加直观方便,并能够将设计精确转移到实际手术中,术前预测与术后实际吻合度高,提高了手术精密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应用CAD/CAM技术进行个体化下颌骨重建

    作者:杨连平;李彦生;张练平;马宇锋;葛儒林;杨久承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CAD/CAM)应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方法:选择面部畸形明显的单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术前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用CAD/CAM数控技术和镜像技术,制成与患者骨组织完全相同的个体化实体模型,根据模型预弯制重建钛板.手术切除病灶下颌骨,切取髂骨节段,植于重建板的舌侧,固定重建板于正常下颌骨端.结果:CT三维重建影像与实体模型测量数据接近;预弯制钛重建板与下颌骨匹配;手术恢复了下颌骨的连续性和功能,面部外形对称,X线片显示重建的下颌骨高度和厚度适中.结论:CAD/CAM技术为术前设计提供了个体化实体模型,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 肥胖伴OSAHS患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术治疗

    作者:卢晓峰;唐友盛;沈国芳;朱敏;李青云;邱蔚六

    目的对肥胖伴OSAHS患者,手术可能造成颅颌面形态异常,为获得理想双颌前移后颅颌面形态,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的定量手术研究.方法(1)采用自行建立的上呼吸道测量、分析系统,进行阻塞部位和程度检查;同时摄发/i/音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腭咽闭合点,按一定比例切除多余的软腭.(2)采用计算机手术模拟系统,对肥胖伴严重OSAHS患者进行手术模拟,以在双颌足够前移的前提下保证患者有一个美观的颅颌面外形.34例患者接受术前和术后PSG监测和头影测量分析及语音评价.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5.29%,29例患者术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降低50%以上或降至20%以下,睡眠质量和睡眠低氧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头影测量分析显示:34例患者腭咽闭合功能良好;语音检测显示:患者手术前后语音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阻塞部位、程度的患者,需要不同的手术方式或组合.UPPP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精确计算软腭切除量.计算机辅助的定量UPPP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对于肥胖伴严重OSAHS患者进行双颌前移手术治疗时,在保证颌骨足够前移的同时,需注意颅面形态的变化.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量UPPP手术及其评价

    作者:卢晓峰;唐友盛;李青云;朱敏;邱蔚六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UPPP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我科自行建立的上呼吸道测量、分析系统,进行阻塞部位和程度检查;同时摄发/i/音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腭咽闭合点,按一定的比例切除多余的软腭.对18例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PSG监测和头影测量分析及语音评价,检验本法的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8.89%,18例患者术后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质量和睡眠低氧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头影测量分析显示:18例患者腭咽闭合功能良好,患者术后进食无呛咳.语音检测显示:18例患者手术前后语音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UPPP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精确计算软腭切除量.计算机辅助的定量UPPP,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专题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作者:王绍杰;隋明爽;许丹;刘春丽;谭学新;孙长伏

    目的:分析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该专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O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知网》(CNKI)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专题的相关文献,利用BICOMB2.0和NetDraw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发文量和引证次数筛选出主要的6种外文期刊和3种中文期刊,确定了6个国外和4个国内重要研究机构以及13名国外、3名国内重要研究者.结论: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领域应用前景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 3D打印个体化钛板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准确性评价

    作者:李彪;姜腾飞;沈舜尧;蔡鸣;姜闻博;沈国芳;王旭东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钛金属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作适用于正颌外科中上颌骨手术的个体化钛板,并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纳入8例临床诊断为牙颌面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进行手术方案设计.根据患者手术方案,设计上颌骨手术截骨导板和个体化钛板,术中用于指导截骨和完成上颌骨骨块的定位和固定.患者完成手术后,将术后CT与术前计划进行匹配,通过比较术后实际上颌骨与术前方案的位移误差和角度误差,评估个体化钛板定位的准确性.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和手术医师均对手术效果满意.使用均方根差分析显示,上颌骨大位移误差为0.64 mm,大角度误差为1.65°;上切牙中线水平向位移误差为0.32 mm.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个体化钛板和截骨导板指引下,按照术前虚拟手术设计,准确完成截骨和上颌骨的术中定位,是一种将术前设计转换为术中实际的可靠方法.

  • 分段取模计算机配准组合获取完整牙列模型的方法建立

    作者:付琳;丛丙峰;谢瑞;吴秦;白石柱;刘彦普

    目的:通过口内分段取模再由计算机完成配准组合,建立一种获取完整牙列模型的新方法,初步验证其精度,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对10个完整石膏牙列模型按照临床操作要求进行分段取模,对分段模型进行三维扫描,基于逆向工程软件建模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将分段模型配准组合,获得完整牙列,并与原完整模型进行三维比较.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其精度.结果:建立了分段取模再由计算机配准组合获取完整牙列模型的方法,通过比较组合模型与原模型的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得到小观测误差为(0.046±.0.055) mm,大观测误差为(0.032±0.115) mm,3种建模方法间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计算机配准组合分段牙列模型可获得准确的、满足临床应用的完整牙列模型,本方法有望解决开口受限患者采集完整牙列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 3D打印技术在根形种植体制作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逢源;赖红昌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材料逐层累加成型、直接制造的科学技术.本文介绍计算辅助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根形种植体,并对其制作方法、特点、临床应用现况、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计算机辅助下单侧腓骨修复双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金婷婷;李世豪;张汉卿;黄子贤;汪延;黄志权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放疗晚期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报告1例鼻咽癌放疗后双侧下颌支广泛坏死的病例,术前行虚拟手术计划,运用获取的数据为患者定制手术切除导板和复位导板,然后创造性地用一侧腓骨制作成2个独立的游离腓骨肌皮瓣,成功修复双侧下颌骨缺损,获得良好的美观和功能效果.

  • 计算机辅助药厂车间工艺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祝宏;刘永琼;巨修练;胡学雷

    介绍了药厂车间工艺设计环节,借助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手段,在工艺计算中,将有关工艺参数、估测经验参数和物性常数分别列入相关电子表格数据库,编制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型计算、换热器传热系数校核和有关工程经济的计算模块computation module,首次实现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选型计算、换热器传热系数校核和有关工程经济的同步联动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在工艺设计中,实现了即时随电子表格数据库内容变化,动态输出设计说明书和物料流程图中的计算内容,即时显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的平立面布置图和部分设备的局部配管图中设备位号的变化,提高了设计效率.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涂国刚;黄惠明;熊芳;徐文方;李少华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钙离子和锌离子依赖的内肽酶,它们介导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组织重塑,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调节宿主防御反应及正常的细胞功能.MMP抑制剂(MMPIs)可用于治疗肿瘤、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近来发展了许多不同类别的抑制剂,但都未通过临床试验,故需采用不同的锌离子结合基(ZBG)设计具有选择性的抑制剂.本文概括了MMPs的三维结构,MMPIs的现状,小分子质量MMPIs的设计.综述了各类抑制剂的结构特点、治疗用途及已进入人类临床试验的化合物.

514 条记录 16/26 页 « 12...13141516171819...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