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疼痛管理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赵真真

    目的:对疼痛管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之上采取疼痛管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经由护理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由护理工作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患者,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疼痛管理能够为创伤骨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护理体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不同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比较

    作者:程妙

    目的:研究不同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主动疼痛管理)与对照组(患者主诉疼痛后给予用药镇痛)各29例,比较观察指标、有效率与血管危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睡眠时间长,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舒适度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血管危象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主动疼痛管理能确保其保持充足睡眠,缓解疼痛程度且提高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管理效果,避免发生血管危象,值得借鉴.

  • 循证护理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凌会琴;王园梅

    目的: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探究其疗效,为临床上提高骨髓瘤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录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确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采用循证护理及传统护理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的实验组病人其疼痛缓解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同时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升了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 疼痛管理在胸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

    作者:韩帮芹

    目的:讨论研究对胸外科术后患者提供疼痛管理的意义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提供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疼痛管理共同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疼痛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供疼痛管理可显著改善其疼痛程度,缩短治疗及恢复时间并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娜;李传波

    目的:探究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试验组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应用在肩周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疼痛管理在老年骨折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史冬立;贺宇;毕丛丛;周东生

    随着社会结构逐渐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日渐增多,并成为威胁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关的治疗与护理也引起医护工作者的关注.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快速康复理念已经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作为快速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疼痛管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疼痛管理、评估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 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管理的研究与效果分析

    作者:刘萍;付亚辉;王鹏飞;刘瑞;薛汉中;代英华

    目的:通过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分析疼痛与骨折类型、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创伤骨科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差问卷和疼痛评估量表对创伤骨科随机收治的164例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术后均应用PCIA及静脉滴注氟比洛酚酯50mg进行追踪调查,观察不同骨折部位、年龄、性别差异对疼痛及疼痛治疗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上肢骨折后中度及以上疼痛的患者为78%,女性疼痛程度高于男性,男性术后大疼痛评分(4.71 ±0.899)分,均低于女性(6.05±1.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骨折后疼痛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折部位患者疼痛大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患者疼痛情况因性别、年龄、部位而异,医务人员在患者骨折后予以合理的疼痛管理,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镇痛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无痛病房的应用

    作者:石海花;胡靖;权祎;李夏;李亚维;成琤;张应

    目的:探讨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无痛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15年9~11月我科无痛病房采用传统疼痛管理模式的9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对照组,以2016年1~2月期间采用FTS理念对围手术期镇痛措施进行优化管理的78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为FT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早期的活动能力恢复、疼痛影响睡眠情况、患者满意度、疼痛致使术后延迟出院事件等.结果:FTS组患者术后0~0.5h、0.5~6h、6~12h、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术后早期患肢功能锻炼活动比例及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的疼痛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耳穴贴压联合多模式健康教育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管理的影响

    作者:陈丽芳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多模式健康教育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8月收纳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疼痛治疗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联合多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估结果,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在实施耳穴贴压联合多模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方法的满意度、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多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管理效果,提高患者疼痛控制及总体满意度.

  • 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 疼痛管理、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

    作者:王春凤

    目的 分析和研究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均随机选自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56例,将先住院的28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实行常规方法治疗,将后住院的2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该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姑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以此分析姑息治疗的影响价值.结果 本文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在治疗前不存在对比差异(P>0.05),通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且两组患者社会关系、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等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肿瘤患者开展姑息治疗,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患者肿瘤疼痛感,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晚期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晚期肿瘤临床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影响价值.

  •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

    作者:梁婧婧

    目的 分析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肿瘤患者一共7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日~2017年2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35例晚期肿瘤患者)、对照组一组(35例晚期肿瘤患者),分别实施疼痛管理以及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晚期肿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0.21±1.45)分以及VAS评分(3.01±0.21)分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8.11±2.01)分以及VAS评分(5.23±1.45)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后,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综合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作者:周雅琳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肿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4例.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综合护理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对疾病的预后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 品管圈在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中禹

    目的 分析品管圈(简称QCC)在骨科老年卧床病人疼痛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建立QCC小组,对100例骨科老年卧床病人进行调查,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研究组.对照组采去常规的护理对策,研究组采取品管圈分析讨论制定的对策.结果 两组病人疼痛治疗后评分比治疗前有所减少(P<0.05),研究组病人总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C病人的疼痛感减轻,功能运动加强,使病人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融洽.

  • 品管圈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树屏

    目的 分析骨科病人疼痛管理中品管圈护理措施的运用.方法 通过建立品管圈组织,详细调查120例骨科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品管圈研究探讨制定的方式.结果 两组病人疼痛医治后评分比治疗前有所减少(P<0.05),研究组病人总满意度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护理措施令病人的疼痛得到缓解,功能运动加强,令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融洽.

  • 品管圈在骨科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琪

    目的 探析品管圈在骨科全髋关节置换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8例患者,依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n=44)与参照组(n=44),在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在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较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7 d时的NR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骨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减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度,故可在骨科临床中广泛推广.

  • 疼痛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作者:张巧红

    目的 疼痛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常规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方法,如:拍背、翻身、给药、排痰、功能锻炼、镇痛、安抚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疼痛管理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评估、镇痛药物的应用、多模式镇痛、个体化疼痛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当日、术后1?d疼痛评分差异较小,术后3?d、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运用疼痛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的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质量管理工具在术后镇痛效果改进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赵大仁;刘志会;郝康琳;谢秋杰;何思长;张瑞华

    目的: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持续改进。方法通过组建品管圈质量管理小组,采用PDCA循环、甘特图、鱼骨图、趋势图等质量管理工具,结合医学统计学方法,对我院麻醉术后镇痛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结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后,镇痛效果不断改善,轻度疼痛及无痛的比例不断上升,中重度疼痛的比例不断下降。结论质量管理工具应用到术后镇痛管理中,能及时有效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模式在肝癌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麦结珍;李巧云;陈晓媚

    目的 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疼痛管理模式在肝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肝癌切除术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疼痛管理模式.对两组治疗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病患疼痛控制效果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病患术后早期活动执行率研究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并且在护理满意率也同样高达95.9%,对照组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切除术病患的护理中实施ERAS理念的疼痛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病患疼痛控制的效果,有利于其术后的早期活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率.

  • 精准护理在新生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侯树林;黄希

    继精准医学之后,精准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逐渐被用于临床实践.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疼痛的感知比年长儿和成年人更强烈、持久,因此对新生儿进行精准护理十分必要.文章归纳总结了新生儿疼痛的来源及其引起的不良影响,探讨了精准护理模式下新生儿疼痛评估的时机与方法及其干预措施,并对未来新生儿疼痛的管理做出了展望.综上所述,本文可为今后开展精准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提供参考.

  • 医、护、技合作式疼痛控制小组提高骨科护士疼痛管理能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慧;李云;方琨

    目的:观察医、护、技合作式疼痛控制小组对提高骨科临床护士疼痛管理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护、技合作模式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开展临床疼痛管理工作,评价疼痛管理实施前后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调查患者、医生及康复师对护士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疼痛管理后护士疼痛知识知晓率(95 46%)显著高于实施前(13.64%,P<0.01);疼痛管理实施后患者、医生及康复师对护士疼痛管理能力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医、护、技合作式疼痛控制小组能有效提高骨科护士的疼痛知识掌握及疼痛管理能力.

724 条记录 32/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