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徐新利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骨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骨折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行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24h及3d的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6h、24h及3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骨折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身心恢复.

  • 结合疼痛管理的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作者:沈年华

    目的:观察结合疼痛管理的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癌痛患者98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止痛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常规止痛结合疼痛管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肺癌癌痛患者采取常规止痛结合疼痛管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代亚岚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骨科治疗患者70例进行护理分析,按照双色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进行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护理满意度和自理能力评分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采用个体化护理进行疼痛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日常自理能力的早日恢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值得应用.

  • 儿科护理人员对小儿疼痛管理认知现状调查

    作者:王艳

    目的:研究现在护理的人员对幼儿的疼痛的管理的认识以及应对态度.方法:运用自己填写或者板结构式的问卷调查,在我们院对随机抽取的120名儿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其中58名为重症监护室,62名为儿科普通病房.结果:有过儿科培训方面的经历的只有37.50%.对于一个护理人员来说他们对疼痛的管理和认识的水平还是算偏低的,运用客观的疼痛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疼痛的的只占33.33%,与此同时进行局部浸润止痛药以及局部麻醉药的使用率只占37.50%和27.50%.结论:医院和各种医疗机构均需要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和教育,对小儿疼痛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 严重胸部创伤术后的疼痛管理

    作者:朱艳兰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严重胸部创伤患者6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术后行胸外科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疼痛管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5d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疼痛管理,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进展

    作者:张婉琼

    目的: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教育使患者能够进行疼痛管理.方法 对患者进行疼痛疼痛筛查,然后每天进行疼痛评估,通过数字疼痛分级法以及多种方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等级.结果 患者能够参与到疼痛管理中,增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对医生的评价普遍很好.

  • 品管圈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兰岚

    目的:观察并分析品管圈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间骨科收治的病患中选取96例作为此次护理实施对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各48例.结果:比较两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结果均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阐述急性创伤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

    作者:程业海

    目的:对急性创伤术前疼痛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急性创伤术前疼痛管理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其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5家不同医院的急诊科为研究对象,对急诊医生、护士和患者进行走访,结合急诊病人和走访结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5家医院在三个月内,急诊科共接诊病患438例,其中按疼痛管理标准护理的患者281例,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为95.7%;采用一般疼痛护理的患者157例,疼痛管理的满意度为79.4%,采用术前疼痛管理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的患者,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患者采用术前疼痛管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术前疼痛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提前出院,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 分析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建华;陈毓楠

    目的:分析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在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各有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疼痛管理心理疗法,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从沟通满意度、对护理措施认同满意度、对患者情感重视满意度、、家属知识满意度、判断客观满意度以及总满意度等6个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有较高的满意度(P﹤0.05).结论:疼痛管理心理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心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护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疼痛管理中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管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何银红

    目的 :分析疼痛管理中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术后活动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功能活动评分评估患者的术后活动性疼痛,对实施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甲组和乙组的自评静息时间的疼痛强度、自评进行活动功能时的疼痛强度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明显低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疼痛发生率对比,乙组发生率为45.4%,甲组发生几率为72.7%,乙组发生几率低.结论 :对术后活动性疼痛患者给予活动性护理评估,其优势明显,能缓解患者疼痛现象,保证护理措施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和应用.

  • 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在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纯美

    目的:对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在骨折病人手术后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普通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疼痛管理临床路径方式进行术后的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后的第一天观察组的患者就有37例患者的疼痛消失,有26例患者的疼痛呈现出了明显的缓解,另有3例患者疼痛的程度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95.45%;同期对照组患者手术则有15例患者疼痛消失,24例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另有27例患者疼痛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59.09%。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疼痛管理临床路径进行骨折手术后的护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国蓉;程宗英;许明秀

    目的:分析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2015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予以疼痛管理,对照组患者术前不予以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的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3d、术后7d 的 VSA(疼痛评分)及患者术后的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前予以疼痛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度,促进患者的关节早日恢复。

  • 个体化护理在骨科病人疼痛管理的应用

    作者:赵莹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病人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科80例骨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疼痛管理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病人在疼痛管理中应用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定位

    作者:黄兰;沈洋;蒋英

    疼痛是人的一种很特别的主管感受,它主要是因为人体受到损伤而收到伤害性刺激信号,从而导致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出现的。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解决疼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医院而言,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疼痛感大幅减轻,而从疼痛管理来说,护士则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疼痛管理 护士作用
  • 创伤骨科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冯炎

    目的:完全满足骨科创伤患者镇痛的要求,阻止或缓解疼痛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方法根据住院时间患者分为对照组(380例),观察组(220例),观察组由创伤骨科护士疼痛管理模式,即建立疼痛管理领导小组,护士系统地疼痛管理培训,使标准的疼痛评估和记录疼痛程度,及时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的痛苦,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和止痛剂的利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由护士疼痛管理模式适用于创伤骨科患者,充分发挥不同镇痛的优点,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 中医药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东升

    目前为止,中医药在疼痛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主要是在骨骼肌系统方面,在妇科、肠胃病以及癌痛患者有一些应用.中医药对于疼痛患者的干预及影响还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近年来中医药的研究转向了功能性,人系统生物学概念的引用,可以对中医药整体性和功能单位的内在联系通过功能为单位进行解释.文章对中医药在疼痛管理中应的特点、历程及创新进行了分析阐述.

  • 多发性骨折患者急诊护理对策

    作者:魏玲华

    目的: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将我院接诊于急诊外科的多发性骨折41例患者及时评估其病情,在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的情况下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对其骨折处进行固定并迅速包扎止血,同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41例患者被积极救治和一系列精心护理后,有32例病情得到控制转入院治疗,另有7例在急诊手术治疗后病情也稳定下来,剩余2例患者伤情太过严重不治死亡,急救成功率为95.1%.结论:多发性骨折患者被急救的同时再配合一系列有效护理干预可将其急救成功率提高.

  • 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问卷的汉化及其信效度检验

    作者:李映红;张国龙;翁慧雯

    目的 对疼痛管理自我效能问卷(PMSEQ)进行翻译汉化,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Brislin文化调适方法对PMSEQ问卷进行汉化,2018年5月—7月,应用中文版问卷对广州市3家三甲医院的23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文版PMSEQ问卷保留原有的21个条目,各条目的内容效度为0.875~1.000,总内容效度为0.97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可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1.432%;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性系数r值为0.694~0.834,相互之间的r值为0.471~0.51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EQ问卷与护士疼痛评估循证护理实践问卷呈正相关,r值为0.381~0.5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1,重测相关系数为0.814.结论 中文版PMSEQ问卷的信效度较好,适用于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管理自我效能评估.

  • 舒适护理减轻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赵文婷;尚晓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减轻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估干预后2组患者舒适程度.结果 术后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减轻,观察组术后4、6、12、24和48 h时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舒适度78.3%(47/60),高于对照组的48.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舒适程度.

  • 疼痛管理行为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晨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行为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中对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和疾病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5例设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5例设为观察组.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疼痛管理行为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疾病认知度变化.结果 2组护理前睡眠质量评分、VAS评分及疾病认知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辅助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日常饮食、骨骼锻炼、补钙知识、治疗方法认知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管理行为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疾病认知度.

724 条记录 35/37 页 « 12...29303132333435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