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剑虹;王丽敏;黄正京;张梅;李镒冲;王文绢;陈波;王临虹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居民.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收集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将24 kg/m2≤BMI<28 kg/m2和≥28 kg/m2定义为超重和肥胖,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BMI组别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6% (95%CI:29.5%~31.7%)和12.0%(95%CI:11.0%~12.9%),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9,P<0.001),45 ~ 65岁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高(x2值分别为485.17和112.23,P<0.001).心血管危险因素(SBP、DBP、TG、TC、HDL-C、LDL-C、FP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F值分别为4 056.19、6 860.70、3 898.91、1 624.73、2 337.21、2 558.01、1 049.01和1 665.52,P<0.001;肥胖组:F值分别为5 628.68、9 949.81、5 508.77、1 656.34、2 452.05、2 365.92、1 441.72和6 081.27,P<0.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x2值分别为704.70、521.86、431.35、449.13和686.83,P<0.001;肥胖组:x2值分别为113.45、645.03、1 063.30、1 547.86和1 909.6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5和5.5、2.2和3.4、1.8和2.9、2.9和8.2、3.3和8.9倍.结论 我国成年人随着BMI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控制BMI作为慢病防控的优先指标.

  • 正常体重指数成年人中心性肥胖对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聚集性的影响

    作者:高孟;傅世英;李莹;马牧原;赵玉娟;赵景波

    目的 探讨正常体重指数(BMI)人群中心性肥胖对代谢综合征(MS)其他组分聚集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兰西县平山镇>35岁并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体格检查,选取正常体重(BMI=18.5~24.9 kg/m2)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协方差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 (1)调查共抽取平山镇农村正常体重居民1821人,其中男性844人,女性977人.MS患病率为8.68%,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15.87%,MS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均是男性低于女性(MS:3.32%vs.13.31%;中心性肥胖:5.57%vs.24.77%,均P<0.001).(2)MS其他组分(血压、血糖、血脂)聚集的检出率为36.02%,男性为34.12%、女性为37.67%;在MS其他组分检出率上,男女性中心性肥胖患者所有指标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者.(3)协方差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的腰围指标都随着MS其他组分聚集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均P<0.001).(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是MS其他组分聚集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正常BMI人群的腰围水平对于MS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重要的措施.

  • 宫内发育迟缓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黎杨芬;周书进;王小娟;何玥;沈琳;黄昕;文师吾;谭红专

    目的 探讨宫内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湖南省浏阳市14个乡镇所有孕妇的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分娩病历,按照胎儿出生体重是否低于同孕龄胎儿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将6 105例单胎活产儿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胎儿官内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获得6 105例单胎妊娠的有效数据,其中官内发育迟缓528例(发生率为8.65%).孕妇年龄<25岁(OR=1.268)、初产妇(OR=1.706)、初诊BMI< 18.5 kg/m2(OR=1.709)、孕期体重增加不足(OR=1.576)以及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OR=1.698)是宫内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年龄、产次、初诊BMI、孕期体重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宫内发育迟缓有关.实时监测与控制体重及其变化,加强妊娠高血压防治,可能是预防官内发育迟缓的重要措施.

  •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对泌乳时间影响的纵向研究

    作者:李润;刘丹;王玥;代正燕;周容;刘婧;张琚;曾果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泌乳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方法,于2013年3-9月选取成都市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751名单胎健康孕妇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在其分娩前后各随访一次,终以473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记录获得其孕前体重、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泌乳时间及基本信息,测量身高和分娩前体重,计算孕期增重;控制分娩方式、母亲年龄等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泌乳时间的关系.结果 调查对象泌乳时间<1、1~、24~、48~和≥72h的构成比分别占16.3%、37.0%、17.5%、18.6%和10.6%.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消瘦和孕前超重或肥胖均是泌乳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85(1.91~4.27)和3.42(1.69~ 6.90).与孕前体重正常且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前消瘦且孕期增重适宜和过多均是泌乳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34(1.31 ~4.18)和3.42(1.67~7.00);孕前超重或肥胖且孕期增重过多是泌乳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OR值(95%CI)为3.10(1.15 ~ 8.37).结论 孕前BMI是泌乳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孕期增重需联合孕前BMI对泌乳时间产生影响.

  • 中国成年人红肉摄入量对体重指数、体重及超重危险性影响的多水平纵向研究

    作者:王志宏;张兵;王惠君;张继国;杜文雯;苏畅;张伋;翟凤英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人红肉摄入量对BMI、体重及超重危险的影响.方法 利用开放式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在1991-2009年间至少参加过一轮调查的18 006名成年人(其中男性占47.5%),应用三水平(社区-个人-调查时间)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红肉摄入量对BMI、体重变化和超重(BMI≥24 kg/m2)危险的影响.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方法评价成年人平均每日红肉摄入量.结果 中国成年人高红肉摄入量一般是年轻、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高、体力活动水平低、总能量摄入高及有吸烟和饮酒习惯者.三水平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显示成年人红肉摄入量与BMI、体重的变化呈正相关.在调整其他因素(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水平、城市化程度和总能量摄入水平)后,与不进食红肉男女性相比,红肉摄入水平高组的男女性BMI值分别增加了0.17 kg/m2(95%CI:0.08~ 0.26,P<0.0001)和0.12 kg/m2(95%CI:0.02~ 0.22,P<0.05),体重分别增加了596 g(95%CI:329~ 864,P<0.0001)和400 g(95%CI:164~636,P<0.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值后,三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与不进食红肉的成年人相比,高红肉摄入水平的男女性发生超重的相对危险分别是1.21(95%CI:1.01 ~ 1.46,P<0.05)和1.18(95%CI:1.01~ 1.37,P<0.05).结论 较高的红肉摄入量可增加BMI和体重,并增加发生超重的危险.

  • 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7~14岁儿童肥胖指标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永杰;李敏;徐佩茹;郑应升;张蕾;叶明刚;刘玉

    目的 调查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学龄儿童肥胖指标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5-6月以伊犁地区所有小学哈萨克族7~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共调查2438名,测量腰围、臀围、皮脂厚度、收缩压和舒张压,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以年龄、性别分组,血压按中国儿童血压标准分为高血压组和正常组.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学龄儿童高血压总患病率为5.7%,其中男童为4.4%,女童为7.0%.腰围、臀围、腰身比、腰臀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存在性别、年龄别差异(P=0.000).平均收缩压与腰围、臀围、皮脂厚度、体重指数、腰臀比均有相关性(P=0.000),其中臀围相关强度强(男r=0.618,女r=0.655).平均舒张压与腰围、臀围、皮脂厚度、体重指数、腰臀比均存在相关性(P=0.000),其中臀围相关强度强(男r=0.489,女r=0.548).高血压组腰围、臀围、皮脂厚度、体重指数及腰臀比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处于国内外同年龄段儿童的中低等水平.肥胖指标中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均与血压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以臀围呈正相关尤为显著.

  • 北京市2004年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作者:米杰;程红;侯冬青;段佳丽;滕红红;王友发

    目的分析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21 198名2~18岁人群的体重指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2000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合并超重(包括肥胖)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8.6%和8.1%(CDC 2000标准),17.4%和5.1%(IOTF标准);根据WGOC计算的7~18岁合并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是20.9%和8.9%.学龄儿童(6~18岁)的合并超重率高于学龄前儿童(19.8%:14.8%,CDC 2000标准);学龄儿童中,男性高于女性(26.7%:16.5%,WGOC标准),城市高于农村(27.0%:15.9%,WGOC标准);学龄前儿童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有1/5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居国内高水平.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 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目的分析我国成人队列基线体重指数(BMI)和随访期间总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关系,为超重和肥胖的切点提供验证.方法汇总我国现有队列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数据,分析按BMI分层的年龄调整总死亡率,以显示基线BMI和总死亡的关系.以方差倒数加权平均方法求出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综合Cox回归系数,以分析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是否有独立的作用以及其作用强度.结果汇总分析4组队列人群共76 227人,合计随访745 346人年,结果表明,按BMI分层的年龄调整总死亡率呈"U"形曲线,在除外随访前3年内死亡之后和仅在不吸烟者,这种"U"形关系仍然存在,在BMI 18.5以下和28以上死亡率升高.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对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有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BMI每增加2 kg/m2,冠心病、总脑卒中和缺血型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分别增高15.4%、6.1%和18.8%.将BMI控制在24以下男性可能减少冠心病和缺血型卒中发病11%和15%,女性可能减少二者发病各22%.结论在中国成年人群以BMI 18.5为体重过低,28为肥胖切点是适宜的.

  • 天津市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誉文;王建华;职心乐;刘新民;朱红

    目的 了解天津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06年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区、3个郊县19 27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现况调查.经培训考试合格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基本资料和身高、体重测量值,计算BMI.描述该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性别、地区分布,并进行超重、肥胖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天津市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2.8%(95%CI:32.1%~33.5%)、11.7%(95%CI:11.2%~12.2%),标化率分别为33.1%、12.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重率、肥胖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超重率在50~59岁达高峰,肥胖率在60~69岁达高峰.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农村肥胖率高于城市;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每周中等程度锻炼是超重和肥胖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天津市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应尽快采取控制措施.

  • 北京市城区9~10岁儿童肥胖相关指标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林中;胡小琪;崔朝辉;王筱桂;潘慧;潘勇平;焦欣然;李艳平

    目的 分析北京市城区儿童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含量及腰围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852名北京市城区9~10 岁学生,血脂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资料的趋势性检验及中位数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中847份有效样本.结果 随BMI、体脂百分含量和腰围的增加,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升高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降低的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主要受腰围(t=6.86)、性别(t=3.96)、体脂百分含量(t=1.85)影响;TC受体脂百分含量(t=5.31)影响;LDL-C受腰围(t=4.65)、身高(t=-2.79)、体脂百分含量(t=2.77)影响;HDL-C主要受腰围(t=-12.24)、性别(t=-5.83)影响.结论 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儿童血脂水平上升,且腰围对血脂水平的预测能力强.

  • 陕西省汉中地区农村男性居民吸烟行为与肥胖的关系

    作者:任琳;裴磊磊;颜虹;党少农;李强;赵亚玲;刘小宁;杨睿海;任勇

    目的 探讨陕西省汉中农村地区男性居民的吸烟行为与不同百分位点上BMI和腰围(WC)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0年汉中农村居民健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将BMI(WC)和吸烟状况(程度)分别以因变量和白变量纳入分位数回归模型,并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结果 调查汉中市农村地区男性居民1039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0%和5.9%,中心性肥胖率为35.0%,现在吸烟率为63 6%;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当BMI处于第80百分位点(BMl=24.4)及以上时,已戒烟者、不吸烟者与现在吸烟者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BMI处于第90百分位点(BMI=24.9)及以上时,随着BMI的增加,与轻度吸烟者相比,重度吸烟者BMI增加的幅度随之增加;当WC处于第95白分位点时(WC=96.7 cm),现在吸烟者的WC显著高于已戒烟者;WC第85百分位点(WC=89.9 cm)及以上时,随着WC增加,中度和重度吸烟者的WC幅度随之增加.结论 吸烟状况和吸烟程度对不同百分位点上的BMI和WC的影响不一致,在较高百分位点上,随着吸烟程度的加深,BMI和WC增加的更明显,应大力倡导肥胖者戒烟.

  • 孕妇产后1年内体力活动对体重滞留影响的研究

    作者:汪秋伟;陈亮;胡传来;邵子瑜;王燕;李李

    目的 了解孕妇产后体重滞留情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合肥市某妇幼保健院作为研究现场,2011年9月对608名产后42 d的产妇建立基线,从合肥市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孕前体重、分娩信息.分别于产后3、6、9、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体力活动等指标,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产后体力活动与体重滞留的关系.结果 随访608名产妇,产后3、6、9、12个月获得有效数据为502、476、469、434份.研究对象孕前体重为(54.26±8.11)kg,产后42 d和3、6、9、12个月的体重滞留分别为(7.83±5.12)、(6.58±5.21)、(5.10±5.19)、(4.07±4.96)、(3.43±4.98)kg.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的体重滞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间的体力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混合效应模型显示调整孕前BMI、哺乳方式、分娩方式等混杂因素后,产后体力活动与产后体重滞留有统计学关联(P<0.001),分步调整混杂因素显示混合效应模型结果稳定.结论 体力活动水平是影响产后体重滞留重要因素.

  • 脂质蓄积指数和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关系比较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杨晨;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

    目的 探讨基线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体重指数(BMI)不同水平与随访糖尿病(DM)发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MS)防治队列研究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LAP和BMI不同水平与DM的关系,计算LAP、BMI、腰围(WC)、腰臀比(WHR)对预测随访DM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与BMI相比,不论男女DM发病人数及累计患病率随LAP水平增高而增加的趋势更为明显;调整年龄、DM一般危险因素后,相对危险度(RR)分别随BMI水平和LAP水平增加而增高,但后者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肥胖指标中,预测随访DM的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LAP、WHR、WC、BMI.结论 高LAP比高BMI更容易导致DM;相对于体重增加,DM的形成可能与体内脂质蓄积关系更为密切.

  • 北京25~64岁人群1984~1999年体重指数和超重率变化趋势的研究

    作者:王薇;吴兆苏;赵冬;吴桂贤;王文化;刘静;曾哲淳;秦兰萍;刘军

    目的分析1984~1999年北京地区25~64岁人群平均体重指数(BMI)、超重率的变化趋势. 方法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监测人群中,分别进行了5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结果 1984~1999 年 25~64 岁人群平均BMI由 23.3 增加到 24.0, 超重率由 27.5% 增加到 35.9%. 男性人群超重率由 23.5% 增加到 43.4%. 男性各年龄组及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均呈增加趋势.女性人群在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呈不同变化趋势,城市女性超重率由 36.0%下降到 23.3%, 农村女性超重率由 28.4%增加到 46.0%. 城市人群的超重率由 29.1%增加到 31.8%, 农村人群的超重率由 22.1% 增加到 49.6%. 研究早期城市人群的平均BMI和超重率大于农村人群(P<0.05), 到研究后期农村人群的BMI和超重率赶上并超过城市人群(P<0.05). 结论城市男性和农村男女两性人群BMI和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 但农村人群的上升速度较快, 且平均BMI和超重率目前已高于城市人群.

  • 宁波地区7岁以下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调查及三种筛查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钱莹莹;徐翠青;吕兰秋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情况,探讨BMI不同参照标准在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应用.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64 038名儿童的身高、体重,按WHO 2006年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体重达身高标准体重≥10%为超重、≥20%为肥胖,剔除伴肥胖的遗传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并分别采用WHO与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超重、肥胖BMI参照值对同一人群计算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按WHO身高标准体重值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25%和2.88%,其中男童分别为4.45%和3.01%,女童分别为3.86%和2.56%,男童与女童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6岁时男童分别达到11.84%和9.68%、女童分别达到10.14%和9.46%.不同年龄组和性别超重/肥胖比在1.15~1.94:1之间.调查人群BMI的P85、P95均低于WHO与IOTF标准中"超重"、"肥胖"的BMI判断界值,使用WHO与IOTF推荐的BMI参照值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72%、2.83%和6.11%、0.55%.结论 儿童早期是预防日后肥胖的关键时期,男童是预防和控制肥胖发生、发展的重点人群,应将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工作列入儿童保健服务之中,建议尽快建立适合中国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BMI参考值.

  • 陕西省汉中农村成年居民高血压与体重指数及腰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国栋;党少农;颜虹;李强;赵亚玲;刘小宁;杨睿海;任勇

    利用2010年11-12月陕西省汉中市9个农业乡镇≥18岁农村常住居民的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超重及肥胖现况,分析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 北京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谢瑾;焦淑芳;尹香君;王瑜;郭飚;吴立军

    为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超重及肥胖的现状,我们在本市18个区(县)的社区人群中开展了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1.调查对象与方法:①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每个区(县)抽取1 000户社区居民,使用统一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②抽中的户中调查1人,年龄15~69岁,以靠近每月1日出生的家庭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③判断标准: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体重指数(BMI)=Kg/m2作为超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

  • 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

    作者:邓茜;姜勇;王丽敏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所有调查对象共83347名。应用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相关疾病患病情况等信息。并使用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BREF)测定其生命质量。测量体重和身高,计算BMI。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BMI分组的人群生命质量的差异;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不同性别人群BMI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83347名调查对象中,与体重正常组相比,体重过轻、超重和肥胖组的生理维度得分均较低;超重组的心理和环境维度的得分高于其他3组;社会关系维度的得分以肥胖组高,体重过轻组得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体重过轻男性的生理(OR=1.38,95%CI:1.12~1.70)、心理(OR=1.29,95%CI:1.08~1.54)、社会关系(OR=1.26,95%CI:1.08~1.47)和环境(OR=1.37,95%CI:1.12~1.67)4个维度的生命质量受损的危险度明显增加。超重和肥胖组男性的生理(OR=0.88,95%CI:0.82~0.94;OR=0.90,95%CI:0.82~0.98)、心理(OR=0.88,95%CI:0.83~0.94;OR=0.83,95%CI:0.77~0.90)、社会关系(OR=0.89,95%CI:0.84~0.94;OR=0.78,95%CI:0.71~0.85)和环境(OR=0.85,95%CI:0.80~0.92;OR=0.79,95%CI:0.73~0.86)维度的生命质量受损的危险度降低。超重组女性的社会关系(OR=0.92,95%CI:0.85~0.98)和环境维度(OR=0.91,95%CI:0.80~0.92)的生命质量受损的危险度显著降低。而肥胖女性社会关系维度的危险度也显著降低(OR=0.86,95%CI:0.78~0.95)。结论 BMI分组不同的人群各个维度的生命质量不同,男性体重过轻组4个维度的生命质量均较差,男性超重和肥胖组各个维度生命质量均较好,女性超重组的社会关系和环境维度生命质量较好,女性肥胖组社会关系维度生命质量较好。

  • 中国22万男性人群体重指数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的15年前瞻性研究

    作者:周脉耕;陈铮鸣;胡以松;杨玲;王骏;Margaret Smith;葛辉;谢俊卿;杨功焕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尤其是低体重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1990-1991年已随访15年共涉及中国220 000名40~79岁男性对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年龄、吸烟史及其他潜在混杂因素后,计算BMI与IHD死亡间的相对危险度(解).结果 基线BMI平均值为21.7 kg/m~2.15年随访期间,共有2763例对象死于IHD(占总死亡的6.8%).在排除了基线调查时已报告息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对象后,BMI与IHD死亡率之间呈"J"形关系.当BMI>20 kg/m~2时,BMI与IHD死亡风险呈正相关.BMI值每升高5 kg/m~2,IHD死亡率相应增高21%(95%CI:9%~35%,P=0.0004).而当BMI<20kg/m~2时,IHD死亡风险反而随着BMI的下降呈上升的趋势.在BMI值为20~21.9、18~19.9、<18 kg/m~2范围时,其对应的RR值分别为1.00、1.11和1.14.在排除了前3年随访中死亡的病例或将分析局限于从不吸烟者中,BMI与IHD死亡风险的关系仍呈现相同趋势.结论 对于处在所谓正常BMI范围值内(20~25 kg/m~2)的人群,BMI与IHD死亡风险呈正相关,但当BMI低于这一范围,两者的关联极有可能为负相关.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体重异常的关系

    作者:骆文书;郭志荣;武鸣;陈秋;周正元;俞浩;张丽君;刘景超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 10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及多个SNP间交互作用与体重异常的关联.方法 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 PMMJS)”队列人群.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其中的820名研究对象的基线血标本进行PPARs的10个SNP(rs 135539、rs4253778、rs1800206、rs2016520、rs9794、rs10865710、rs1805192、rs709158、rs3856806、rs4684847)多态性分析,以随访时所测得的体重指数(BMI)确定体重异常.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10个SNP对体重异常发生的OR值和95%CI.采用GMDR模型检测10个SNP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 82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0.05±9.41)岁,体重正常者513人,体重异常者307人.体重异常组rs2016520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26% vs.33%,P<0.01),而体重异常组rsl0865710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37%掷.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野生型基因(TT)携带人群相比,rs2016520突变等位基因携带人群(TC+CC)发生体重异常的OR=0.63(95%CI:0.47 ~ 0.84),未发现其他SNP与体重异常的发生具有统计学相关性.GMDR模型结果显示,rs2016520和rs10865710的SNP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0,平均检验准确度为0.5746.rs2016520、rs9794和rs10865710的SNP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0),交叉验证一致性为9/10,平均检验准确度为0.5834,其中三阶模型为佳模型.结论 PPARδ的rs2016520基因多态性与较低BMI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rs2016520、rs9794和rs10865710三个SNP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体重异常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影响.

2582 条记录 8/130 页 « 12...567891011...1291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