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nPH类似物对大鼠胃及十二指肠胃泌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苏;李跃魁;黄威权

  • 胃泌素研究进展:从受体到药物

    作者:赵军宁;彭晓华;王建华

    胃泌素是一种非常重要、具有激素(分布于胃肠系统)和神经肽(分布于神经系统)双重功能的肽类.胃肠道胃泌素已不仅局限于它的促泌酸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及营养作用被认为是胃泌素重要的功能.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在胃肠道肿瘤、消化性溃疡、高胃泌素血症等的应用价值受到高度重视.

  • 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刘滨伟;刘博伟;刘俊茹;李芳凝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原发性肝癌(HCC)手术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治疗的HCC患者14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43例(DM组),不合并糖尿病者100例(NDM组),测定术前3d及术后1、2及7d血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①2组患者术后1、2及7d血浆MTL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GAS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②与NDM组相比,DM组术前血浆MTL和GAS水平均高于NDM组(P<0.05),术后1、2及7d血浆MTL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GAS水平升高也更明显(P<0.05).③NDM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DM组(P<0.05).④DM组病史≥10年、空腹血糖≥10 mmol/L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病史<10年、空腹血糖<10 mmol/L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 糖尿病影响HCC切除术后的血GAS、MTL水平变化,糖尿病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佳加重术后GAS、MTL水平的变化,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

  • 大肠癌细胞内胃泌素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江春平;朱建伟;沈洪薰;陈玉泉

    目的观察大肠癌细胞内胃泌素分泌颗粒的超微结构,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大肠癌组10例,正常对照组5例.两组术前抽取空腹血2 ml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胃泌素水平;取大肠癌组织和对照组胃窦粘膜及大肠粘膜分别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其胃泌素的表达;对表达阳性者采用免疫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大肠癌组血清胃泌素水平为(130.75±21.3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63±12.26)pg/ml,P<0.05.10例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表达呈强阳性5例,阳性4例,弱阳性1例.对照组胃窦粘膜胃泌素表达均呈强阳性,大肠粘膜胃泌素表达均为阴性.免疫电镜超微结构观察:10例大肠癌细胞中均可见胃泌素颗粒,分布于癌细胞内不同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中及微绒毛膜表面.正常胃窦G细胞胞浆中可见低电子密度、呈空泡状、大小不等的胃泌素分泌颗粒.结论大肠癌细胞形成胃泌素分泌颗粒并释放胃泌素,解释了部分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的可能机理,并为采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大肠癌提供又一理论根据.

  •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与c-myc、c-fos表达的关系

    作者:何渝军;何双梧;付涛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中胃泌素与癌基因c-myc、c-fos表达的关系,以探讨胃泌素对大肠癌的促增殖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粘膜胃泌素和癌基因c-myc、c-fos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胃泌素阳性率为39.58%,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P<0.05)。癌组织的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和正常粘膜。胃泌素阳性组癌组织c-myc和c-fo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94%和73.68%,胃泌素阴性组分别为37.93%和31.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部分大肠癌细胞通过自分泌方式产生胃泌素,可能通过增加c-myc、c-fos等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刺激癌细胞的增殖。

  • 运动迟缓型便秘结肠神经系统胃泌素和P物质的分布观察

    作者:雷怀成;易建华;代全武

    目的 探讨结肠壁内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胃泌素和P物质(SP)在运动迟缓型便秘(DMC)中的神经病理变化。 方法 应用胃泌素和P物质的兔多克隆抗体,对手术切除的10例DMC患者的结肠不同段和8例正常结肠的神经丛内胃泌素和P物质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和相对半定量比较。结果 DMC患者结肠肌间神经丛胃泌素和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结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粘膜下神经丛胃泌素和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细胞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HE染色下,DMC结肠粘膜下有灶状炎症,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空泡变性、减少,甚至消失。 结论 DMC患者结肠壁内存在明显的神经结构变化,其运动迟缓可能与肠壁内胃泌素和SP肽能神经元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有关。

  • 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对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尚奎;吴印爱;刘献棠;何双梧;李锋

    目的观察胃泌素拮抗剂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38例常规化疗;治疗组46例除常规化疗外同时服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1 200 mg/d.两组患者每月定期随访1次.结果对照组患者1年内肝脏转移癌大径增加8.1±2.2 cm,死亡率为55.3%(21/38);治疗组患者肝脏转移癌1年内大径增加3.5±1.2 cm,死亡率为21.7%(10/4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胃泌素
  • 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剥脱术后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文亚渊;王代科;刘宝华;余佩武

    目的观察高选迷切加胃窦粘膜剥脱术(HSV+MA)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对实施该术的64例的3~6个月及5~8年临床随访结果及血液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3~6个月及5~8年VisickⅠ~Ⅱ级者分别为92.2%(59/64)和92.9%(26/28).术后胃酸及胃窦粘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胃液胆酸和细菌总量变化不大;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未发现溃疡复发,术后血液胃泌素、胃动素变化不显著,术后5~8年血浆生长抑素下降.结论 HSV+MA不仅能有效持久地降低胃酸分泌,减少溃疡复发,而且能保留胃窦和幽门功能,使胃内环境相对稳定,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理想术式.

  • 长春新碱对5肽胃泌素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谢斌;何双梧;王代科

    目的从细胞信号传导方面探讨长春新碱抑制胃泌素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噻唑氮蓝(MTT)比色分析法、3H-肌醇掺入法及Ca2+荧光测定技术和γ-32P-ATP掺入法,在体外观察长春新碱(VCR)对5肽胃泌素(PG)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影响.结果 PG+VCR组的SW480细胞活细胞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PG组相比P<0.01;PG+VCR组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及Ca2+浓度降低,与PG组相比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PG+VCR组膜蛋白激酶活性降低,与PG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长春新碱可能通过肌醇脂质信号通路而影响胃泌素促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增殖,从而为结肠癌的抗信息传导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生长抑素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机理

    作者:何双梧;赵言明;沈康强

    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8肽生长抑素(SMS 201-995,SMS)对移植瘤的作用及机理.结果∶SMS组及SMS+PG(5肽胃泌素)组移植瘤的体积、重量、瘤细胞内cAMP、DNA、蛋白质含量、S期和G2M期细胞数及增殖指数均显著低于PG组及对照组,P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0/G1期细胞数则显著高于PG组及对照组,P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本实验结果提示:生长抑素具有直接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又可抑制胃泌素对移植瘤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瘤细胞内cAMP、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瘤细胞从G0/G1期进入到S期和G2M期.这为大肠癌患者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进行内分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作者:戴钟英

    米索前列醇(misoprost01),是早进入临床的合成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商品名为喜克溃、米索普特,或MISO,Cytotec.米索前列醇(下简称米索)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用药后,基础胃酸、组胺、胃泌素及由食物刺激引起的胃液分泌量和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排出量均显著降低,且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因此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由于它对妊娠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能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导致胶原纤维降解,使宫颈软化,故80年代后半期,米非司酮与米索合用于早期及中期妊娠流产有明显效果,现已广泛用于临床.

  • 胃泌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亚娜

    胃泌素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及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胃泌素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但其促进胃癌发生的确切机制还有待研究.胃泌素在胃癌中已证实存在高表达,并可与其它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作为胃癌早期的筛查指标,但其应用于临床仍欠缺可靠的证据.胃泌素受体的靶向治疗已经在实验中证实有效,相信其在临床的应用将会成为将来研究的热点.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的关系

    作者:李丽娟;魏立兵;黄春玲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的关系.方法 检测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胃泌素,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查有无Hp感染,对比分析肝硬化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胃泌素变化,分析肝硬化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血清胃泌素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不同分级肝功能血清胃泌素有差异,肝硬化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肝硬化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Hp感染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六味木香丸治疗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机制

    作者:刘铎;吕露阳;曾锐;鲁建美;张吉仲;刘圆;张志锋;任艳

    目的 观察藏药六味木香丸对溃疡大鼠血清中胃泌素(GAS)、环氧合酶-2(COX-2)、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分析其抗溃疡机制.方法 通过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GAS、COX-2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NO、NOS、SOD及MD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六味木香丸高、中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GAS的含量;高剂量能明显抑制血清中COX-2、NO的含量;低剂量能明显升高血清中SOD的水平;六味木香丸各剂量对NOS和MDA的影响均不大.结论 六味木香丸抗溃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GAS的产生,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其抗炎机制可能是减少COX-2的产生,升高NO、SOD的含量,从而达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 “二神丸”中药物炮制前后对脾肾阳虚泄泻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和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

    作者:潘新;胡昌江;耿媛媛;赵玲;熊瑞;陈志敏

    目的:比较“二神丸”中两味药物炮制前后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的影响,拟阐明“二神丸”中药物炮制增强疗效作用机理.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阳性药物、生品“二神丸”、炮制品“二神丸”5组,通过复合因素造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并给药后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胃动素、胃泌素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中一氧化氮、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P<0.05);三个给药组均能调节三者趋于正常水平,且炮制品“二神丸”组对一氧化氮、胃动素和胃泌素的调节作用比生品“二神丸”组更明显(P<0.05~0.01).结论:“二神丸”中的药物炮制后对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胃动素和胃泌素的调节作用比生品“二神丸”组更为明显,提示复方“二神丸”中药物炮制后增强止泻作用可能是通过纠正异常的一氧化氮水平和消化道激素而达到的.

  •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的调节作用

    作者:杜永平;张月萍;汪受传;汪静;史健;隆红艳

    目的:研究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窦部和血清中胃泌素的调节作用.方法:模拟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儿宝颗粒治疗,用放免检测技术测定实验动物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的含量.结果:胃窦部胃泌素含量减少(P<0.05),血清胃泌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下丘脑胃泌素未测出;治疗组胃窦部胃泌素含量恢复正常.结论:儿宝颗粒能明显促进该模型胃窦部粘膜胃泌素的分泌.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

    作者:李文刚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Hp相关性PU患者80例,设为PU组,并给予根除Hp三联疗法,维持治疗2 w.另选健康体检合格者30例,设为对照组.PU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w结束后,对照组于体检当日分别检测血清Gas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T、CD8+ T)的百分率.结果 PU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as水平高于对照组(t=6.15,P<0.01),CD3+、CD4+、CD4+、CD+/C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27~6.50,P<0.01或P<0.05).PU组治疗2 w后阴转率为91.25%.转阴患者血清Gas水平低于治疗前(t=4.87,P<0.05),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3.13~4.79,P<0.05);血清Gas水平仍高于对照组(t=4.15,P<0.05),CD3+、CD4+、CD4+/CD8+水平仍低于对照组(t=3.37~4.61,P<0.05);但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PU组患者血清Gas与CD3+、CD4+/CD8+呈负相关(rGas-CD3+ =-0.43,rGas CD4+/CD8+=-0.57,P<0.01).结论Hp相关性PU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可能包括胃窦G细胞在内的胃黏膜细胞损伤及免疫防御系统破坏等,且可能是同步发生且相互影响的.

  •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王一平;刘小菁;杨丽;强鸥

    内容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收集49例经胃镜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和2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分别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清中胃泌素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HpIgG、IgA和IgM水平,根据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分为4组观察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HAC803、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影响,细胞增殖试验采用MTT法测定.结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139.6±38.17pg/ml)明显高于正常人(63.12±28.7pg/m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高HpIgG抗体滴度组(A组)和高HpIgA抗体滴度组(B组)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P<0.05),尤其是高HpIgA抗体滴度B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4组患者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都没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结论:受Hp感染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高滴度的HpIgG组和HpIgA组对胃癌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而此作用与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明确关系.

  • 胃痛贴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向未;罗丹;杨伟兴;魏岚

    目的::评估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保护胃黏膜屏障的机理。方法:将42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以胃痛贴外敷中脘穴+TDP灯照射综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清GAS、SS水平均有所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明显。结论:本疗法能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降低患者血清GAS、SS水平。我们推测,胃痛贴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血清GAS、SS水平,保护了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了溃疡的愈合。

  • 口腔运动干预改善早产儿吸吮能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灿然;张莲玉;章容;张玲萍;刘元玲;吴谢敏

    目的:通过口腔运动干预,观察早产儿生长发育临床指标及胃肠相关激素的变化,以评估口腔运动干预临床运用价值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入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早产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腔按摩组,非营养性吸吮组,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组.根据研究方案规范给予临床护理后观察各组胃肠道功能监测情况,包括患儿呕吐、腹胀、胃潴留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tolitis,NEC)发生率;各组临床指标监测情况,包括第7 d体重增长,第14 d体重增长,入院第20 d喂养效率(mL/min);出生后14 d胃肠道功能相关激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干预组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出生后14 d,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早产儿体重均增长明显(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升高(P<0.05);与非营养性吸吮组相比,口腔按摩组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组的体重增长明显,血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入院第20 d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进奶效率均明显提高(P<0.05);与非营养性吸吮组比较,口腔按摩组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组喂养效率增加(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训练,可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其作用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使早产儿营养适应更好以改善其吸吮能力和胃肠道功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1107 条记录 50/56 页 « 12...47484950515253...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