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神经网络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对气滞胃痛颗粒复方药材抗炎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作者:许雯雯;王帅;孟宪生;包永睿

    目的:建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分析方法,为中药复方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奠定基础.方法:在建立气滞胃痛颗粒全时段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拉丁超立方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药材随机采样成不同比例组,测定各组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TNF-α,IL-6,NO的抑制率,将药效信息与各组H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各色谱峰对抗炎活性的影响程度,再用BP神经网络进行拟合,建立谱效关系.结果:有25个色谱峰与抗炎活性密切相关,采用3层BP神经网络,以这25个色谱峰量化峰面积作为输入项,建立了气滞胃痛颗粒抗炎药效的神经网络模型.结论:该模型预测误差小于7%,能较好的拟合复方中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应用于复方中药谱效关系研究.通过谱效研究建立了评价气滞胃痛颗粒抗炎活性的新方法,是中药复方质量控制和寻找药效物质基础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 莪术醇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机制

    作者:黄岚珍;王娟;卢菲婷;杨飞城;陈旭;洪雪;蒋晓山

    目的:探讨莪术醇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莪术醇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莪术醇处理后HepG2细胞的周期分布,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莪术醇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2.5~10mg·L-1)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莪术醇诱导HepG2细胞发生G1期阻滞,伴随cyclin D1,CDK2,CDK8,pRB1,p27KIPl 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cyclin A1的水平则下调,cyclin E1和CDK4的表达不受影响,p53及其下游调控蛋白p21WAF1和Wip1表达水平增高.结论:莪术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通过激活p53与pRB通路,抑制cyclin A1基因的表达和上调p21 WAF1,p27KIP1以及CDK8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 补骨脂定抗实验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劲平;王小静;曾英;林清;莫新民;刘仕杰;杨军

    目的:观察补骨脂定抗去势雌鼠骨质疏松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月龄清洁级SD雌性大鼠60只,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骨脂定低、高剂量组(4,16 mg-kg-1)及阳性对照壮骨止痛胶囊组,每组12只.13周后取血和骨标本检测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病理形态学,血清E2,CT等指标.结果:补骨脂定能明显增加去势大鼠腰椎和股骨骨密度(P<0.05)和骨小梁面积率(P<0.05),增强股骨大抗弯强度(P<0.05),显著升高血清E2和CT水平(P<0.05).结论:补骨脂定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通过E2,CT等途径发挥作用.

  • 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抗流感病毒作用与机制研究

    作者:何婷;汤奇;曾南;苟玲;刘金伟;杨靖;于柳;王哲;龚锡平

    目的:体内、体外实验观察荆芥挥发油及主要成分薄荷酮、胡薄荷酮的抗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 N1)作用及其Toll样受体/干扰素(toll-like receptor/interferon,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制备流感病毒性肺炎模型小鼠,以预防和治疗方式给药,测定模型动物肺组织病毒滴度以评价药物体内抗H1N1效应.ELISA法观察药物对模型小鼠血清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IFN-a),干扰素-β(interferon-beta,IFN-β),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及病毒感染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上清液中IFN-β分泌水平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药物对病毒感染MDCK细胞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L-1R-associated kinase-4,IRAK4)与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表明,荆芥挥发油0.226 mg·kg-1、薄荷酮0.5 mg·kg-1及胡薄荷酮0.19 mg·kg-1治疗方式给药明显降低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荆芥挥发油0.226 mg·kg-明显升高感染小鼠血清IFN-α,IL-2含量;薄荷酮0.5 mg· kg-1显著提高血清IFN-β含量.薄荷酮0.5mg-kg-1、胡薄荷酮0.19mg·kg-1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小鼠血清IL-6含量.荆芥挥发油0.452,0.226 mg·kg-1及胡薄荷酮0.19 mg·kg-1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NF-α含量.体外实验显示,荆芥挥发油0.1g.L-1、胡薄荷酮0.1g·L-1显著升高感染细胞上清液中IFN-β含量,并使细胞IRAK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薄荷酮0.25 g· L-1使感染细胞IRAK4mRNA表达显著增强,但明显降低TLR3 mRNA表达.结论:荆芥挥发油、薄荷酮及胡薄荷酮治疗方式给药能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显示出体内抗病毒作用,但预防给药效果不明显.体内抗病毒感染机制与提高感染小鼠干扰素(IFN-α,IFN-β),IL-2水平,抑制IL-6,TNF-α分泌有关;细胞模型结果提示药物通过TLR3和TLR7信号通路影响IFN-β的表达.

  • 枸杞色素抑制脂多糖致大鼠葡萄膜炎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晋;赵飞飞;白双;郑婕;郑萍;戴贵东

    目的:探讨枸杞色素(lycium pigment)抑制脂多糖(LPS)致大鼠葡萄膜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枸杞色素(50,100,200 mg·kg-1)灌胃给药30 d后,足跖注射LPS建立大鼠葡萄膜炎模型.眼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房水蛋白、一氧化氮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眼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分别采用Western blot、酶联免疫(ELISA)和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病理学研究显示,枸杞色素(50,100,200 mg·kg-1)显著降低LPS诱导的葡萄膜炎大鼠睫状体基质附近炎性细胞浸润渗出;降低眼内房水蛋白和一氧化氮生成的增多,并提高ADMA产生的减少.枸杞色素(100,200 mg·kg-1)显著抑制LPS诱导葡萄膜炎大鼠眼组织iNOS表达的增加.此外,枸杞色素(100,200 mg·kg-1)还可提高LPS诱导的葡萄膜炎大鼠血清T-AOC,SOD和GSH-PX活力的降低,并相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结论:枸杞色素对LPS所致大鼠葡萄膜炎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调控眼部一氧化氮/ADMA的水平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 川楝子中肝毒性成分的快速筛查研究

    作者:赵筱萍;葛志伟;张玉峰;兰小红;张伯礼

    使用荧光探针FDA标记的HepG2细胞模型及细胞荧光显微图像自动分析法,对川楝子的23个化学组分进行快速筛查,发现5个组分具有明显毒性.对其中的2个组分进行液质联用分析,推测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制备并鉴定出其中3个成分的分子结构(meliasenin B,trichilinin D,1-O-tigloy-l-O-debenzoylohchinal).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这3个成分对HepG2细胞呈量-毒关系,提示川楝子中这些成分可能引起肝毒性.

  • 朱红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及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影响

    作者:林燕;戴淼可;何秀娟;李萍

    目的:观察朱红膏是否通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来促进创面的愈合.方法:收集阳证疮疡创面渗液8例,检测朱红膏对渗出物中明胶酶MMP-2,MMP-9酶活性的影响;在蛋白水平观察朱红膏对MMP-1,-2活性的影响;检测朱红膏对HSF细胞的细胞毒性及IC50及用药前后HSF细胞MMP-1,-2,-9的蛋白表达.结果:朱红膏对创面渗出液中MMP-2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1;对创面渗出液中MMP-9活性在lg·L-1时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但高于5g·L-1时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当汞质量浓度为320 mg· L-1时,朱红膏溶液能直接抑制MMP-1活性(P<0.01)和MMP-2活性(P<0.05);但当汞质量浓度为2.56~0.51 mg·L-1时,朱红膏溶液能增强MMP-1活性(P<0.05);同时当汞在0.51 ~64 mg·L-1时,朱红膏溶液能够增强MMP-2活性(P<0.01).朱红膏在DMEM的饱和浓度为39.6 mg·L-1,当汞质量浓度大于1.23 mg·L-1时有细胞毒性,HSF细胞IC50汞质量浓度为61.11 mg· L-1,在1.23,0.62,0.31 mg· L-1组均可促进HSF细胞MMP-1的蛋白表达(P<0.01);朱红膏1.23,0.62 mg· L-1组对HSF细胞MMP-2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作用不明显,0.31 mg·L-1组对MMP-2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作用不明显;在汞0.62 mg·L-1时,朱红膏可促进HSF细胞表达MMP-2(P<0.01);但在这3个汞浓度条件下,朱红膏均可降低HSF细胞MMP-9的蛋白表达.结论:朱红膏在高浓度情况下对创面渗出液的MMP-2,MMP-9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朱红膏含量依赖性增强;并直接抑制体外激活的MMP-1,MMP-2活性.但低浓度情况下却刺激正常成纤维细胞MMP-1,2蛋白的表达及体外酶活性;但对正常成纤维细胞MMP-9的表达表现出抑制效应.

  • 红景天、蛹虫草、大黄配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实验研究Ⅳ——改善肝脏脂质堆积作用

    作者:李娟;张晓琳;刘育英;陈玲;田金英;韩晶岩;张培成;叶菲

    探讨红景天、蛹虫草、大黄配伍(中药复方FF16)对高脂饮食诱导的IRF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雄性C57BL/6J小鼠经mHFD诱导形成IRF小鼠模型后,给予FF16或阳性药,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脂质堆积半定量评分;采用动态微循环观测系统,对肝脏微循环进行评价;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对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及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F16具有显著降低IRF小鼠的肝脏指数,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FF16能够改善IRF小鼠肝脏微循环障碍,使红细胞流速和红细胞切变速率分别增加了62.5%,49.7%,肝窦开放数增加了70.0%,白细胞滚动数目显著减少.FF16还可显著改善IRF小鼠肝脏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RS-2、脂代谢相关蛋白HSL的异常表达.因此,中药复方FF16具有治疗IRF小鼠NAFLD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肝脏脂质代谢以及改善微循环障碍相关.

  • 淫羊藿苷对骨髓间充质成骨性活性强于金雀异黄酮

    作者:周建;陈克明;葛宝丰;马小妮;郭晓宇;成魁;高玉海;闫丽娟;石文贵

    目的:比较研究金雀异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rat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rBMSC)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筛选佳的药物浓度;采用终浓度为1×10-5mol·L-1的金雀异黄酮和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进行干预;在药物干预后的第3,6,9,12,15天后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bosphatase,ALP)和3,6,9,12,15 d测定钙含量;第12天进行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在药物干预后第12,24,48,72,96 h Real-time RT-PCR检测OXS,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Collagen-Ⅰ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浓度为1 ×10-5 mol·L-1金雀异黄酮和淫羊藿苷可提高ALP活性高,增加Ca含量,调节骨代谢活性Runx-2,OXS,BMP-2和Collagen-Ⅰ mRNA的表达水平,淫羊藿苷比金雀异黄酮的成骨性作用更强一些.结论:在促进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性分化作用方面淫羊藿苷较强于金雀异黄酮.

  • 自消容子水提取物对大鼠的毒性作用及肝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程敏;汤俊;蒋丽群;郏自明;服部征雄

    目的:研究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中草药自消容子的水提取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主要毒性靶器官及其肝损伤作用的初步机制,探讨该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按传统水提醇沉法制备自消容子水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寇氏法计算该提取物对大鼠的LD50.设定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单次给药后观察7d,7d末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采用体外肝微粒体代谢方法进行实验,结合以上研究探讨其肝毒性机制.结果:自消容子水提取物灌服Wistar大鼠的LD50为(2.36 ±0.26)g·kg-1.不同剂量给药组大鼠均出现毒性反应,其中,血清转氨酶(ALT和AS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大鼠肝、肺脏有明显损伤,其程度亦呈剂量依赖性.研究还发现,肝组织结合吡咯在给药组大鼠均有形成且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同时,体外肝微粒体代谢实验也检测出吡咯代谢物,提示了肝代谢与毒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自消容子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作用;肝、肺是其主要的毒性靶器官;肝损伤作用机制与药材所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代谢活化及其组织共价结合有关.

  • 新疆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崔凤侠;章宸;姜勇;屠鹏飞

    研究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反相、凝胶等柱色谱分离技术,对新疆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新疆一枝蒿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5,4'-二羟基-3,6,7-三甲氧基黄酮(1)、R-(-)-vestitol(2)、小麦黄素(3)、金圣草黄素(4)、3-吲哚甲酸(5)、七叶内酯(6)、芹菜素(7)、木犀草素(8)、反式咖啡酸(9)、紫花牡荆素(10)、金腰乙素(11)和洋艾素(12).化合物2为首次从蒿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6,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 粗壮润楠中的木脂素类成分

    作者:卜鹏滨;里艳茹;姜明;王晓良;王芳;林生;朱承根;石建功

    通过萃取、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粗壮润楠树皮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结构为:异落叶松脂素9'-0-β-D-吡喃木糖苷(1),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 '-O-β-D-吡喃木糖苷(2),南烛木树脂酚9 '-O-β-吡喃木糖苷(3),(+)-(8S,8'S)-4,4 '-二羟基-3,3 ',5,5'-四甲氧基木脂烷-9,9'-二醇9-O-β-D-吡喃木糖苷(4),南烛木树脂酚(5),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6),(+)-(8S,8 'R)-3',4,4'-三羟基-3'-甲氧基木脂烷(7),(8S,8'R)-4'-羟基-3,3',4-三甲氧基木脂烷(8),(+)-愈创木素(9),异愈创木素(10),(-)-(7'R,8R,8 'R)-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2,7'-环木脂烷(11),翼梗五味子木脂素B(12),(-)-(7S,7'S,8R,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7,7'-环氧木脂素-9,9'-二醇(13),(+)-(7R,8R,7'E)-4-羟基-3,5'-二甲氧基-7,4'-环氧-8,3'-氧新木脂素-7'-烯(14),甘密树皮素B(15),桢楠素Ⅰ(16),(-)-松脂素(17)和(-)-丁香树脂酚(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活性筛选,在10 μmol·L-1时,化合物1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72.2%.

  • 白花地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阳;张春云;林挺;王光辉;曾德泉;郭志坚;邹秀红;陈海峰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中药白花地胆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地胆草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经结构鉴定分别为2-deethoxy-2β-hydroxyphantomolin(1),2β-hydr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2),2β-methoxy-2-deethoxyphantomolin(3),2β-meth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 (4),白花地胆草亭(5),柔毛地胆宁(6),苜蓿素(7),木犀草素(8),槲皮素(9),表无羁萜醇(10),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1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14),xylogranatinin (15),byzantionoside B (16),邻羟基肉桂醛(17),咖啡酸乙酯(18).结论:其中化合物9,11,14~18均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白芍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作者:孙东东;徐晓芳;崔九成;宋小妹;李祥

    该实验通过HPLC-ESI-Q-TOF-MS技术对白芍水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C18色谱柱(Hanbon LichrospherTM,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分析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并与相关文献数据比对,共鉴定出11个化合物.实验利用了HPLC的高效分离和MS的高灵敏检测优势,为阐明白芍水提部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依据.

  • 山香圆叶中黄酮苷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作者:马双刚;袁绍鹏;侯琦;李勇;陈霞;庾石山

    应用大孔树脂、聚酰胺、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技术对山香圆叶95%乙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的水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得到8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采用NMR等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野漆树苷(1),女贞苷(2),刺槐素-7-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刺槐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6)-o-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密蒙花新苷,4),木犀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金圣草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刺槐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蒙花苷,7),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8).其中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采用脂多糖(LPS)刺激RAM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2,3在1x10-5 mol.L-1浓度下,对LPS刺激RAW264.7细胞NO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33.7%和23.8%,提示化合物2,3具有较弱的抗炎活性.

  • 不同产地苍耳子U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洪燕;韩燕全;夏伦祝;桂洁;陈曦;孙艳华

    建立不同产地苍耳子药材U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比较全面的评价方法.实验采用UPLC-PDA检测法,测定了26个产地的苍耳子药材进行UPLC指纹图谱,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l00 mm,1.7 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 min-1;检测波长220 nm.建立了26个产地苍耳子药材的共有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对9个峰进行了指认;其中21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 26批药材可大致聚成6类;计算了各个指纹峰的主成分分值,6个主成分累计变量贡献值达到81.140%.该方法可用于苍耳子药材质量评价.

  • 滇桑叶中的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

    作者:杨宏勋;胡晓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从滇桑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分别为滇桑素G(1),桑查耳酮B(2),柘树咕吨酮M(3),柘树咕吨酮D(4),桑根呋喃B(5),桑辛素D(6),桑辛素C(7),桑辛素Ⅰ(8),去甲基桑辛素Ⅰ(9),桑查耳酮A(10),异补骨脂查耳酮(1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槟榔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志;陈其城;曹立幸;陈志强

    大量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槟榔具有驱虫、消积、利气利水、利湿除疸等功效.槟榔碱是其从棕榈科植物槟榔中提取的主要的保健和药理活性成分,对人体功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槟榔及槟榔碱的药理、生理作用、免疫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槟榔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降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代特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志宏;梅超;何雪辉;孙晓波

    降香是一味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降香具有舒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降香作为一种具有深入开发潜力的特色中药,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治疗.该文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降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体内代谢过程及配伍应用方面的研究报道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综述,旨在为降香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人参自毒物质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作者:赵东岳;李勇;丁万隆

    文章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筛选能够高效降解人参自毒物质的微生物菌株,并通过16S核糖体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显微形态特征鉴定降解菌株;通过液体培养结合GC-MS测定菌株生长情况及对自毒物质的降解效率,以明确其对自毒物质的降解特性.终成功从六年生人参根围土中筛选出5株人参自毒物质高效降解细菌,液体培养状态下均能以人工添加的自毒物质为碳源生长繁殖.该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参根围土中筛选自毒物质降解细菌具有可行性,筛选的降解菌株可用于老参地中自毒物质的消除.

  • 人参总皂苷对粘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谭世强;张爱华;许永华;张连学

    目的:测定人参总皂苷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体内蛋白质总含量及消化酶(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人参总皂苷的生态学作用.方法:在室内模拟粘虫的自然生长条件,采用载毒叶碟法饲喂4龄粘虫,通过Folin-酚试剂盒法测定粘虫体内蛋白质总含量,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α-淀粉酶活性,滤纸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结果:人参总皂苷能够显著降低粘虫体内蛋白质总含量,对粘虫体内消化酶(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差异性显著.处理组蛋白质总含量、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参总皂苷对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抑制率与人参总皂苷浓度呈正相关,即20 g·L-1组>l0g· L-1组>5 g·L-1组.结论:人参总皂苷对粘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和消化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引起粘虫表现拒食和生长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 茉莉酸甲酯对曼陀罗毛状根中主要莨菪烷类生物碱成分积累和释放的影响

    作者:孙际薇;张鸿;王凤英;孙一铭;孙敏

    目的:研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曼陀罗毛状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东莨菪碱和莨菪碱成分的积累和向培养基中的释放的影响.方法:1/2 MS液体培养C58C1农杆菌诱导的曼陀罗毛状根培养18 d后,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化学诱导子——茉莉酸甲酯,采用HPLC测定MJ处理后不同浓度梯度及不同时间段(0,3,6,9,12 d)曼陀罗毛状根中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含量以及其在培养基中的含量.结果:曼陀罗毛状根经MJ处理后3,6,9,12 d的东莨菪碱的质量分数分别达0.419,0.439,0.431,0.374 mg·g-1,分别是同时期未经MJ处理的1.36,1.42,1.17,1.12倍;莨菪碱的质量分数达1.493,0.817,0.723,0.698 mg·g-1,分别是同时期未经MJ处理曼陀罗毛状根的2.28,1.11,0.63,0.70倍.结论:MJ能显著促进曼陀罗毛状根中东莨菪碱成分的积累并向培养基中释放;MJ能显著促进处理3d和6d后曼陀罗毛状根中莨菪碱成分的积累并向培养基中释放.

  • 丹参分支酸变位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亚君;黄璐琦;蒋超;申业

    应用BlastX检索丹参毛状根的EST数据库,发现1条与分支酸变位酶(chorismate mutase,CM)高度同源的序列,克隆得到其全长cDNA,命名为SmCM1,Genbank登录号为KC784342.SmCM1全长948 bp,理论pI 6.41,与矮牵牛Petunia×hybriid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的CM1分别具有70%,72%,64%的相似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表明SmCM1在丹参叶中的含量较高,其次是茎,在根中的含量相对较低.酵母诱导子(YE)和离子(Ag+)联合诱导丹参毛状根后,SmCM1与莽草酸途径的关键酶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7-磷酸合酶(3-deoxy-7-phosphoheptulonate synthase,DAHPS)和分支酸合酶(chorismate synthase,CS)基因表达趋势呈协同变化.YE+ Ag+处理后3个基因皆上调表达,8h达到表达高峰,分别是对照的7.9,5.5,9.8倍,随后下调,36 h时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说明诱导处理之后糖代谢中间产物经莽草酸和分支酸途径合成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从而引起酚酸类化合物的过量积累.

  • 白木香枝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作者:张争;杨云;魏建和;陈旭玉;孟慧;汪孟曦

    目的:明确白木香枝枯病的病原菌,确定其是否能够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方法:通过形态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病原菌及其分类地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侵染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该菌可诱导沉香产生.结论:首次明确白木香枝枯病的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为利用真菌诱导白木香结香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过表达莨菪h6h基因提高颠茄东莨菪碱含量的研究

    作者:李金弟;秦白富;杨春贤;兰小中;吴能表;廖志华

    文章采用代谢工程方法培育东莨菪碱高产转基因颠茄.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颠茄,过量表达东莨菪碱合成途径中限速酶基因h6h(Hnh6h),卡那霉素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快繁炼苗后,田间栽培至果期.基因组PCR鉴定转Hnh6h基因颠茄.SPSS软件分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颠茄株高、顶宽、主茎粗、叶长、叶宽、分支数和鲜重等性状的差异;HPLC测定其根、茎、叶、果中莨菪碱及东莨菪碱含量;采用qPCR技术测定各组织Hnh6h基因表达量.结果所获得的5个转基因颠茄株系(A8,All,A12,C8,C19)都能同时检测到Kanr和Hnh6h基因,在非转基因颠茄中没有检测到这2个基因;与非转基因颠茄比较,转基因颠茄株系的株高、顶宽、主茎粗、叶长、叶宽、分支数和鲜重等都没有降低,且部分性状优于对照.转基因颠茄叶片中东莨菪碱含量高,且高于莨菪碱;不同转基因颠茄株系叶片中东莨菪碱含量依次为C8 >A12 >C19 >All >A8,C8的东莨菪碱质量分数(2.17 mg·g-l DW)比非转基因颠茄(0.42 mg·g-1 DW)提高4.2倍;在转基因颠茄根、茎、叶和果中都检测到Hnh6h基因表达,且在叶片中表达量高,非转基因颠茄没有检测到Hnh6h基因表达.因此,过表达Hnh6h基因能够打破颠茄的东莨菪碱生物合成的限速反应,从而推动代谢流向东莨菪碱合成方向流动,提高了东莨菪碱合成能力,终获得了东莨菪碱高含量的转基因颠茄.

  • 生脉注射液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汪祺;郑笑为;于健东;刘燕;戴忠;鲁静;林瑞超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中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家生产企业的生脉注射液样品及红参中间体进行化学成分指认.结果:生脉注射液主要色谱峰为红参中皂苷类成分,实验证明有20个皂苷类成分为8家生产企业及红参中间体共有成分.结论:建立了生脉注射液中皂苷类成分的检查方法,为研究注射剂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 正交设计法优选银杏黄酮凝胶骨架片处方工艺

    作者:郭迎新;李非;赵倩倩;徐璐;潘卫三;萧伟;杨星钢

    缓释片制剂以其特有的优点,已成为当前缓控释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针对普通银杏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存在的缺点,该文研制了银杏黄酮凝胶骨架片,并对制备该制剂所采用的骨架材料、黏合剂、填充剂的种类及用量进行了考察与评价,同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出佳处方.采用零级、一级、Higuchi及Ritger-pappas模型对药物总黄酮醇苷释放曲线进行拟合,进而探讨药物释药机制.

  • 健脾补肾方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的临床观察

    作者:于潼;谢利民;王文岳;徐颖鹏;李玉彬;张振南;韩良;李林溪

    为观察健脾补肾方预防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临床疗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门诊收集50例(73髋)塌陷前股骨头坏死病例(ARCO Ⅰ,Ⅱ,Ⅲa),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予健脾补肾方口服,并对其进行随访,以ARCO标准作为影像学分级标准,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的功能.经过平均4.2年(3~5.4年)的随访,73髋中塌陷12髋、未塌陷61髋(未塌陷率83.56%),ARCOⅠ期7髋均未发生塌陷(未塌陷率100%),ARCOⅡ期49髋塌陷9髋、未塌陷40髋(未塌陷率81.63%),ARCOⅢa期17髋塌陷3髋、未塌陷14髋(未塌陷率82.3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平均股骨头未塌陷生存时间为5年(4.8~5.2年),随访时间为3年时股骨头未塌陷率为92.5%,4年股骨头未塌陷率为74%,且趋于稳定趋势.Harris评分治疗前为71.93 ±11.25,治疗后为81.63±12.16,配对t检验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健脾补肾方能延迟或预防痰瘀阻络型股骨头坏死的塌陷,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为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有效方法.

  • 中药新药治疗儿科湿疹类疾病临床研究设计技术要点

    作者:钟成梁;张淳;胡思源

    该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及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科研实践,对中药新药治疗小儿湿疹类疾病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试验目的与试验设计、受试者的选择、治疗方案、试验流程、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试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认识,为中药新药治疗儿科湿疹类疾病的临床研究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以期为本病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借鉴.

  • 经方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熊兴江;王阶

    经方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前景广阔,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质以及血压难控因素等优势.该文系统回顾了经方在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病不同阶段、特殊类型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以及血压难控因素中的运用.认为经方起效的前提在于对其客观指征的深刻把握,在于对该病现代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深刻认识.

  • 黄芪注射液单次给药对雷替曲塞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邢蓉;周恺;宋佳伟

    研究黄芪注射液单次给药后雷替曲塞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雷替曲塞,联合用药组大鼠单次尾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5 min后,尾静脉注射雷替曲塞,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血样经相关处理后,进行HPLC检测.雷替曲塞与黄芪注射液合用后,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与单独注射雷替曲塞相比,AUC,t1/2β等药动学参数差异较小,经计算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单剂量注射黄芪注射液后给予雷替曲塞,雷替曲塞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并无显著性改变.

  • 中药材监督管理现状及思考

    作者:谢晓余

    该文简要介绍了中药材监督管理的现状,总结了中药材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中药材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彝药血满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薛咏梅;谢晓燕;王葳;王文静

    用HPLC对云南不同产地彝药血满草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1.14 ~5.7 μg,r=0.999 8,加样回收率99.8% ~ 101.3% (RSD l.7%).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血满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 基于网格采样的滁州市皇甫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作者:周良云;刘家水;杨青山;周建理;朱寿东;马卫峰;郭兰萍

    目的:对皇甫山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蕴藏量进行初步调查,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网格采样法设计调查方案,并结合GPS定位系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结果:皇甫山药用植物隶属103科,共313种.孩儿参、天葵、半夏等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大,分布面积广.结论:皇甫山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地理生态环境适合部分大宗药用植物生长,该地区可开发为中药材生产基地.

  • 前馈控制方法及其在丹红注射液醇沉工艺品质提升中的应用

    作者:严斌俊;郭正泰;瞿海斌;赵步长;赵涛

    该文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一种中药生产过程前馈控制方法,以减少原料质量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丹红注射液的醇沉工艺为例,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浓缩液性质、工艺参数与醇沉上清液性质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建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根据物料性质计算合适的工艺参数.比较了使用优化前后工艺参数进行醇沉得到的上清液质量.结果表明,使用前馈控制方法优化醇沉工艺参数能有效地控制上清液质量,有助于提高醇沉工艺上清液质量的一致性.

  • 丹红注射液醇沉关键工艺参数筛选方法

    作者:严斌俊;郭正泰;瞿海斌;赵步长;赵涛

    目的:建立一种多指标综合方法,用于中药生产工艺中关键工艺参数的筛选.方法:以丹红注射液的醇沉工艺为例,通过因素筛选实验设计,建立描述7个工艺参数(浓缩液水含量、乙醇浓度、醇料比、加醇速度、搅拌速度、静置温度、静置时间)对醇沉上清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丹酚酸B的浓度、保留率等10种指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以回归系数的绝对值之和综合评价各工艺参数的重要性.结果:确定了丹红注射液醇沉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为浓缩液水含量、乙醇浓度和醇料比.结论: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对工艺参数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

  • 基于紫外光谱的丹红提取液质量快速分析技术

    作者:严斌俊;刘爽悦;郭正泰;黄世超;瞿海斌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的丹红提取液质量快速分析技术,用于测定丹红提取液中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5个成分的含量.在丹参和红花药材的提取过程中取样得到提取液样品44个,扫描紫外光谱,并用HPLC测定5个成分含量.使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紫外光谱与5个成分含量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丹红提取液中5个成分的含量.该方法能快速分析丹红注射液生产过程中间体的质量,为丹红注射液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 丹参红花混煎液中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HPLC测定方法

    作者:厉瑶;郭正泰;龚行楚;瞿海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红花混煎液中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4.6 mm×100 mm,1.8μm);以甲酸-500 mmol·L-1甲酸铵-水(0.5:10:90)为流动相A,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280 nm(丹参素、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380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流速0.5 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丹参红花混煎液中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质量浓度分别在3.51 ~ 84.2,3.48~83.5,1.90~ 45.6,2.47 ~59.3,37.9~909.6 mg·L-1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 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02%,102%,98.5%,101%.建立的HPLC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质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刘爽悦;李文龙;瞿海斌;赵步长;赵涛

    目的: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建立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在线采集丹参和红花2种药材混合提取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图,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差重法为参照,采用偏小二乘回归(PLSR)法分别建立迷迭香酸、丹酚酸B、紫草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固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校正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CV)和交叉验证均方根偏差(RMSECV)分别为:迷迭香酸0.9093,0.012 1 g·L-1;丹酚酸B 0.915 2,0.251 g·L-1;紫草酸0.901 9,0.017 7 g·L-1;羟基红花黄色素A 0.747 7,0.038 1 g·L-1;固含量0.931 4,0.359.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丹红注射液原料药材提取过程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紫革酸和固含量的快速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定量校正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及质量在线监控研究

    作者:黄红霞;李文龙;瞿海斌;赵步长;赵涛

    目的:建立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并用于提取过程质量在线监控.方法:采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仪在线采集过程光谱数据,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提取过程轨迹,并采用主成分得分、Hotelling T2和DModX监控图实时监控提取过程质量.结果:应用建立的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能及时发现提取过程异常情况.结论:基于NIR光谱技术的过程轨迹在线质量监控方法为实现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