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黄丝郁金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作者:李青苗;张春梅;张美;舒光明;唐雪梅;夏燕莉;雷加伦

    目的:了解黄丝郁金生长发育规律,为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定期取样进行调查测定.结果:根据郁金各器官生长变化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将郁金的个体发育分为5个时期,即出苗期、苗期、叶丛期、块根膨大期和块根充实期.郁金一生形成8片叶,叶面积在苗期增加较慢,叶丛期迅速增加.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而增加,苗期和叶丛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到叶部,块根膨大期主要分配到根茎,块根充实期主要分配到块根.结论:可根据黄丝郁金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特点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 白芍总苷对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陈刚;邓小红;郭莉霞;刘建辉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剂量(10,30,100,300 μg·mL-1)的TGP作用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2 h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20 min或1 h,Western blot方法分别观察NF-κB抑制蛋白IκBα在胞浆中的含量及NF-κB亚基p65在胞核中的含量,同时检测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结果:TGP显著增加了LPS刺激后的巨噬细胞胞浆中IκBα蛋白的含量,同时显著减少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含量,并对LPS诱导的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GP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F-κB的活化,其机制与TGP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阻遏NF-κB p65蛋白的核转移和抑制NF-κB与DNA的结合密切相关.

  • 正清风痛宁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张斯汉;周远大;何海霞

    目的:研究2种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两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2只家兔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湖南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受试制剂)或西安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拟合处理数据.结果:2种药物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7max分别为(0.81±0.34)h和(0.60±0.30)h,Cmax为(11.16±0.58)μg·mL-1和(11.90±1.44)μg·mL-1,AUC0→t为(61.58±6.70)μg·h·mL-1和(60.56±6.67)μg·h·mL-1,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7±15.63)%.结论:2种正清风痛宁肠溶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 丹参毛状根化学成分稳定性研究

    作者:吕冬梅;袁媛;张东;黄璐琦;梁日欣;邱德有

    目的:研究丹参毛状根的化学物质稳定性,为进一步探索丹参毛状根作为原料药的可行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PCR扩增10批丹参毛状根的rolA基因,HPLC指纹图谱分析10批丹参毛状根的化学成分稳定性.结果:PCR结果表明,外源基因rolA在10批样品的基因组DNA中均可以检测到;通过对丹参毛状根的指纹图谱研究,10批毛状根的相似度均在0.970以上.结论:不同批次丹参毛状根样品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不显著.

  • 杭菊花挥发性成分的表征分析

    作者:郭巧生;王亚君;杨秀伟;徐文斌

    目的:分析5种栽培类型杭菊花(早小洋菊、迟小洋菊、大洋菊、异种大白菊和小汤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种栽培类型杭菊花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早小洋菊、迟小洋菊、大洋菊、异种大白菊和小汤黄挥发油中分别检出179,167,209,211和270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了54,56,60,55和65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73.40%,64.14%,65.19%,53.55%和62.89%.结论:5种栽培类型杭菊花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1,3,3-三甲基环己-1-烯-4-甲醛、冰片、α-姜黄烯、α-甜没药萜醇、顺式石竹烯、桧脑、安息香酸苄酯、β,β-二甲基苯丙酸甲酯、2,4-癸二烯醛和二十一烷;其中桧脑含量高,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11.96%,10.51%,10.95%,13.28%和10.77%,为5种栽培类型杭菊花挥发油中具特征的成分;其次是β,β-二甲基苯丙酸甲酯,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1.51%,1.86%,2.52%,4.89%和2.51%.杭菊花栽培类型不同,挥发油中化学成分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各有区别,结果为杭菊花栽培类型的确立提供了化学方面的佐证,亦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物质基础.

  • 广东凉茶颗粒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宝丽;姚新生;何蓉蓉;栗原博

    目的:研究广东凉茶颗粒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拘束模型组、维生素C 250 mg·kg-1给药组、广东凉茶颗粒500,250 mg·kg-1给药组.18 h拘束负荷后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分别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和血浆丙二醛(MDA)水平,HPLc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Griess化学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和荧光酶标仪测定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结果:与拘束负荷模型组相比,广东凉茶颗粒可以明显降低因拘束负荷引起的小鼠血浆ALT活性(92.75±1.91 vs 39.29±2.56,32.69±1.46)U·L-1,保护拘束负荷诱发的应激性肝损伤.此外,广东凉茶颗粒有效地提高应激小鼠肝组织中ORAC指数、GSH含量、GSH-PX及GST活性,降低MDA和NO水平.结论:广东凉茶颗粒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来自于减少拘束负荷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和改善组织脂质过氧化过程.

  • 大黄对糖尿病大鼠血管病变保护机制的研究

    作者:田风胜;李振彬;王元松;苏秀海;李文东;王晓蕴;李烨

    目的:探讨大黄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保护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抽取24只分为模型组(12只)及大黄煎剂组(12只),另取12只不造模大鼠为正常组.大黄煎剂组给予生药10 g·kg-1灌胃,其余两组每日给予同等容量纯净水灌胃.8周后,取血测定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取胸主动脉环观察不同累积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对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血管收缩的抑制率.另留取一段胸主动脉制备病理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黄煎剂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抑制升高的血浆ET-1(P<0.05);升高NO的水平(P<0.05);但均达不到正常组的水平(P<0.05).模型组血管环对NE的收缩反应明显强于正常组及大黄煎剂组(P<0.05),且大黄煎剂组对NE的收缩反应亦强于正常组(P<0.05).在相同Ach浓度下,模型组及大黄煎剂组胸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作用明显弱于正常组(P<0.05),而大黄煎剂组强于模型组(P<0.05).大黄煎剂组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P<0.05).结论:大黄具有降低大鼠ET-1及升高NO的作用,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且能够抑制ICAM-1及VCAM-1的表达,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 HPLC测定中药成分溶度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作者:贺福元;周宏灏;罗杰英;邓凯文;扶瑾;皮凤娟;吴德智;戴儒文

    目的:创立HPLC测定中药成分溶度参数的理论与方法.方法:运用色谱理论及Hildebrand-Scatehard溶解度理论创立HPLC法测定化合物的溶度参数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溶度参数的咖啡因验证该理论并对大黄类成分进行测定.HPLC条件,色谱柱为Alltech Apol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咖啡因270 nm,大黄类成分254 nm;柱温25℃;进样体积10μL.结果:建立了保留时间与溶度参数关联的数学表达式,用此测得咖啡因的溶度参数为28.31 J1/2·cm-3/2,与文献28.84 J1/2·cm-3/2基本一致,用此法测得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溶度参数依次为39.70 J1/2·cm-3/2,39.08 J1/2·cm-3/2,38.37 J1/2·cm-3/2,36.42 J1/2·cm-3/2.结论:HPLC法能同时测定多个成分的溶度参数,这为研究中药的配伍溶解规律,单味中药剂改工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斜方复叶耳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方伟;阮金兰;王仲;蔡亚玲

    目的:对斜方复叶耳蕨Arachniodes rhomboidea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方法:采用不同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和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6个黄酮醇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2)、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素-3,7-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山柰素-3-O-β-D-芸香糖苷(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夏枯草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其在居群间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廖丽;郭巧生;刘丽;刘敏

    目的:探讨夏枯草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及其在不同居群、不同部位间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响应面法确定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居群、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液固比为25:1,以35%的乙醇在86℃水温下回流提取3.5 h,可获得夏枯草总黄酮的佳提取效果.不同居群总黄酮含量变异幅度为2.16%~10.29%;叶片中总黄酮含量高,根中低;果穗去除种子后总黄酮含量平均高出27.6%.结论:响应面法对夏枯草总黄酮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不同居群间总黄酮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

  • 采用聚酰胺除辛芍冻干粉针中赤芍提取物鞣质的工艺研究

    作者:苏红;兰燕宇;马琳;黄勇;王爱民;王永林

    目的:研究注射用辛芍冻干粉针聚酰胺法除鞣质工艺.方法:以有效成分芍药苷转移率、鞣质检查、局部刺激性和小鼠异常毒性试验为评价指标,通过聚酰胺除鞣质吸附、解析工艺优化,比较传统除鞣质法和聚酰胺除鞣质法除鞣质效果.结果:聚酰胺法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鞣质,芍药苷的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而且异常毒性显著降低,制剂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结论:聚酰胺法除鞣质为中药注射剂除鞣质技术提供了实验依据.

  • 委陵菜抗糖尿病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作者:赵川;乔卫;张彦文;卢滨;段宏泉

    目的:以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结合提取分离方法鉴定委陵菜降血糖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将委陵菜的95%乙醇提取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得到各提取部位,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考察各部位的抗糖尿病作用,并对其中抗糖尿病强的部位进一步分离纯化,进一步检测化合物的抗糖尿病作用.结果:委陵菜F部位与委陵菜黄酮给药后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委陵菜F部位与委陵菜黄酮具有明显的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委陵菜黄酮降血糖作用强于阳性对照药盐酸苯乙双胍.结论:F部位是委陵菜降血糖的有效部位,委陵菜黄酮是委陵菜降血糖的有效成分.

  • 均匀设计法筛选广藿香有效部位巴布剂的基质处方

    作者:汪小根;邹玉繁;陈瑜珍

    目的:筛选广藿香有效部位巴布剂的基质处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和透皮速率为评价指标,各基质及其用量为因素和水平进行U17(1711)的实验,得出优配比组成.结果:巴布剂佳配比为卡波姆U10-聚丙烯酸钠(Noverite TM7 s)-甘油-山梨醇-高岭土-柠檬酸-三氯化铝(1.0:5.0:20:2.0:2.0:0.25:0.2).结论:该基质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适宜的释药速率以及与广藿香提取物良好的相容性.

  • 氨液水解法用于提高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工艺研究

    作者:刘玫;周晶;张庆伟;刘芳

    目的:探讨氨试液水解法用于提高黄芪甲苷含量的佳工艺条件;比较氨解前后黄芪总皂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氨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氨解前后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浓氨试液与药材的配比对氨解程度的影响为显著.佳氨解工艺参数为:浓氨试液与药材配比1:5,氨试液浓度为2%时,于90℃水浴回流2 h,黄芪甲苷含量较原药材提高约16倍.比色法结果显示氨解前后黄芪总皂苷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氨解法可显著提高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且氨解过程并未影响黄芪总皂苷的含量.说明该法可使其他类型的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对缺氧/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

    作者:袁拯忠;朱陵群;庞鹤;单泽松;王硕仁;高永红;牛福玲

    目的:研究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对缺氧/复氧损伤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4 h复氧12 h损伤模型.用0.128,0.064,0.032 μmol·mL-1栀子苷,0.028,0.014,0.007 μmol.mL-1黄芩苷和0.024,0.012,0.006 μmol.mL-1小檗碱分别作用于损伤的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象定量分析技术检测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p65的表达,计算平均吸光度和平均面积,比较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计算核移位百分率和细胞核与细胞浆的透光度比值比较NF-κB核移位的变化.结果: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和核移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所有给药组的平均吸光度值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给药组的平均面积均低于模型组(P<0.01).所有给药组的核移位百分率低于模型组且高于正常组(P<0.01,P<0.01).所有给药组细胞核与细胞浆的透光度比值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等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能够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其保护机制之一是抑制NF-κB蛋白表达和核移位.

  • 44种中药中1,2,3,4,6-五-O-倍酰-D-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王维聪;王潮;宋学英;赵文华;王桥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44种中药中1,2,3,4,6-五-O-倍酰-D-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D-glucose,PGG)的含量.方法:以乙醇-水溶液(50:50)为提取剂,在50~60℃的温度下超声1 h,从中药中提取PGG;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2.5%醋酸水溶液(18:82),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PGG在1~150 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五倍子、牡丹皮、赤芍、白芍等17种中药中均含有PGG,且在五倍子、牡丹皮、赤芍、白芍中PGG含量较高.结论:本实验用简单快捷的方法考察了44种中药中PGG的含量,并准确测定了五倍子等17种含PGG中药中PGG的含量,为从中药中分离、纯化PGG以及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 黄芩温度敏感凝胶剂的研究

    作者:宋成君;王莹;王春艳;田蕾;刘艳君;张瑞斌

    目的:研制黄芩温度敏感原位凝胶.方法:采用搅拌子法测定相转变温度并测定黏度,从而确定处方.测定了凝胶的眼刺激性.采用荧光示踪法观察了眼部滞留时间.结果:确定质量分数20%的泊洛沙姆407和10%的泊洛沙姆188作为黄芩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基质.黄芩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对兔眼无刺激.凝胶的眼部滞留时间是(150±8)min.结论:黄芩温度敏感原位凝胶达到了滴入眼内形成凝胶并且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

  • 桔梗配方施肥方法研究

    作者:王玲;付志文;董其亭;蔡爱民

    桔梗 Platycedon grandiflorurn(Jacq)A.DC,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桔梗原产中国,多生于海拔200~850 m的干燥向阳山坡、林缘及灌丛间[2],主产我国东北至华南.

  • 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作者:向增旭;高山林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w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凉风散热之功效[1],是中医常用药.药用植物多倍体具有药效成分含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2].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多倍体诱导,诱导效率高,嵌合体少[3].本研究利用生物技术,在离体组织水平上进行出金银花同源四倍体的诱导,以期为选育金银花四倍体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 骨痹通巴布剂的药物释放与透皮行为研究

    作者:李军红;杨锡;金日显;李曼玲;刘淑芝

    骨痹通由雪上一枝蒿等5味中药组成,功能温经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用于治疗腰、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等,疗效肯定.

  • 冬虫夏草寄主幼虫人工饲养初期的成活率研究

    作者:刘飞;伍晓丽;曾纬;尹定华;陈仕江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侵染蝙蝠蛾属Hepialus幼虫而形成的虫菌结合体,性平味甘,具有补肺益肾的功效[1],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主产于我国的四川、青海、云南、西藏和甘肃等省区.

  • 双黄连片对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朝;刘静;史瑞娜;曹永孝

    双黄连是由双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所组成的中成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1],常用的双黄连制剂有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含片,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

  • 柿叶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刘军;郎爱东;聂磊

    柿叶为柿科植物柿树Diospyros kaki Lf的新鲜或干燥叶片[1].研究证明,柿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抗氧化、软化血管等作用[1-3].

  • 巫山淫羊藿药材及饮片中朝藿定C含量测定

    作者:贾魁荣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淫羊藿项下规定了总黄酮及淫羊藿苷的含量限度,但作者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发现,巫山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极低,达不到药典要求,不足以全面反映此种饮片质量.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感额日郭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

    作者:常永卓;陈显慧;温爱平

    克感额日郭滴丸是由诃子、川楝子、栀子、土木香、苦参等7味药经提取制成的新型蒙药制剂,具有清瘟解毒、解表、止痛功能,用于治疗瘟病初期,感冒发烧、咳嗽、全身酸痛、头痛、咽喉肿痛、胸肋刺痛等症,部颁标准蒙药分册收载其片剂,但无含量测定项.本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克感额日郭滴丸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较为满意.

  • 羊蹄甲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尚小雅;刘威;赵聪伟

    根据近30年的文献报道,羊蹄甲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甾体类、萜类等,有些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的全新化合物.此属中的多种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广泛被用来治疗糖尿病、抗菌消炎、镇痛、止血和利尿等.作者综述了羊蹄甲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并按化学结构类型进行分类,为进一步开发应用此属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 加味三棱丸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雌二醇生成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傲;徐晓玉;王慧;陈刚

    目的:探讨加味三棱丸(SLW)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雌激素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LW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异症在位内膜细胞,RT-PCR检测子宫肌瘤组、给予SLW含药血清前后内异症组类固醇类产生因子-1(steroidgenic factor-1,SF-1)、小鸡卵清蛋白上游启动转录因子(chicken ovalbumin upstream-transcription factor,COUP-TF),17-β-羟甾类脱氢酶1(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1,17-β-HSD 1)和17-β-羟甾类脱氢酶2(17-beta-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2,17-β-HSD 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上述各组SF-1和COUP-TF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对照组SF-1,17-β-HSD 1 mRNA及SF-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内异症内膜组,而COUP-TF,17-β-HSD 2 mRNA及COUP-T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以内异症在位内膜为对照,给予对照组SLW 5.0,2.5 g·kg-1·d-1大鼠含药血清(体积分数为0.1)作用48 h后,COUP-TF mRNA和蛋白、17-β-HSD 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F-1 mRNA和蛋白、17-β-HSD 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SLW 1.25 g·kg-1·d-1组COUP-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1蛋白和17-β-HSD 1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F-1,17-β-HSD 2 mRNA的表达却无明显改变.结论:加味三棱丸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分泌雌二醇的水平,与其抑制SF-和17-β-HSD 1,增强COUP-TF和17-β-HSD 2的表达密切相关.

  • 通幽清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吕永慧;汪运鹏

    目的:探讨通幽清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疗效.方法:按罗马标准Ⅱ选择58例C-IBS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28例给予替加色罗(6 mg,bid),治疗组30例给于通幽清颗粒冲剂,疗程为4周,观察比较用药前后IBS症状评估(Bristol评分、腹胀、腹痛、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精神方面),通过结肠运输试验了解结肠动力改善情况,比较二者的有效率及治疗后仍选择原来药物的比例.结果:在治疗前后2组患者IBS症状评分,二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结肠动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及治疗后仍选择原来药物的比例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幽清能快速明显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大便性状、减轻腹痛腹胀、增加大便次数、改善精神状态、增加结肠动力,是治疗C-IBS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秦汉间影响药物剂量大小医学因素分析

    作者:张卫;张瑞贤;韩垚

    1 药物剂量的定义与度量衡药物剂量也就是中医临床的使用药量,既指每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也指在方剂中药与药间的比较分量.

  • 2种不同模式中药适宜性区划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兰萍;黄璐琦;蒋有绪;潘耀忠;朱文泉;孙宇章;曾燕;吕冬梅;刘旭拢;张晴

    目的:比较不同的区划模式在中药资源区划研究中的适用情况.方法:分别采用"模型模式"及"模板模式"2种模式完成道地药材--苍术挥发油组分积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对区划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得到2张苍术挥发油组分积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论:2种区划模式均能很好完成中药资源的区划研究,但其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及特点有所不同."模型模式"以统计分析所建立的相关模型为区划的依据,整个分析过程中人为因素少,区划的结果较客观,但建模过程较复杂;"模板模式"区划过程简单明了,人为因素多.2种模式均要求操作者有良好的专业背景,能全面掌握区划对象本底资料.

  • 关注中药与原植物"同名异物"现象——倡议将原植物中文名与中药名分离

    作者:蔡少青;陈虎彪;冯毓秀;陈道峰;赵中振;李萍;黄璐琦;王天志;秦路平;刘塔斯

    一个中药名既代表"中药"又代表"植物体",也属于"同名异物"现象.原植物名与中药名相同造成的"同名异物"使作为科学术语的中药名称的内涵不固定,缺乏严谨性,易产生歧义和误解,不便应用.因此,倡议对与中药名相同的植物名进行更名,即给原植物另取别的名称,而与中药名分开.原植物中文名的更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笔者提出5条更名原则和建议更改植物名称的中药100种,列出建议采用的植物名称,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关专家和广大同行关注并斧正.

  • 细辛的内服用量与毒性

    作者:常章富

    中药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ieboldii Miq.vat.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ieboldii Miq.的全草.对其用量与毒性的认识,是历代医药学家争论不已的问题,今笔者不揣浅陋,也就此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 对清热药抗感染作用研究的思考

    作者:张瑜;李康清

    祖国医学把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中药称之为清热药.而里热证主要是由于外邪人里化热,或因内郁化火所致的一类证候,与现代医学的各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炎症相似[1].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