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 외과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610
  • 国内刊号: 31-17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林言箴;李宏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乳腺癌组织VEGF-C mRNA的表达对腋淋巴结阴性病人的预后价值

    作者:梁春立;于静;王军臣;符雪莲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及其在腋淋巴结阴性病人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将13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分为腋淋巴结阳性(axillary node positive,ANP)组(66例)和腋淋巴结阴性(axillary node negative,ANN)组(73例).用原位杂交方法在组织芯片上检测VEGF-C 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广谱角蛋白(AEI/AE3)在腋淋巴结阴性(axillary node negative,ANN)组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结合随访结果判断其预后价值.结果:VEGF-C mRNA在腋淋巴结阳性(axillary node positive,ANP)组中的表达(53.0%)显著高于ANN组(27.4%)(P=0.001).ANN组中,有14例病人腋窝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灶,微转移率为19.2%(14/73);有微转移的病人其原发灶中VEGF-C mRNA表达率(50.0%)高于同组无微转移病人(22.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ANN组中VEGF-C mRNA表达与肿块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正相关,与ER、ki67和cerbB-2蛋白表达及病人年龄无关.经中位时间56个月的随访,ANN组中共有7人出现远处转移,均为VEGF-C mRNA表达者.结论:VEGF-C mRNA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在ANN乳腺癌病人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ANN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提示其预后不佳.

  • 乳腺磁共振扩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差异的比较研究

    作者:谢洁林;汪登斌;陈克敏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病人健侧乳腺与正常人乳腺及良性病变病人的健侧乳腺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探讨不同类型乳腺的ADC值差异,绝经后与未绝经者乳腺的ADC值差异,分析不同因素对乳腺ADC值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共84例对象被纳入本研究,全部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及X线摄片检查.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39例为乳腺癌病人,45例为正常对照者或乳腺良性病变病人的乳腺,其中已绝经者29例.根据Wolf分型,将84例乳腺分为致密型、分叶串珠型和退化型.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1 000 s/mm2及600 s/mm2,同时测量乳腺组织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致密型与退化型乳腺、分叶串珠型与退化型乳腺之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病人健侧乳腺与正常及良性病变病人的健侧乳腺,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取不同b值时,ADC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ADC值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结论:ADC值随乳腺类型的不同,及是否曾患乳腺癌而有所变异;ADC值还随行MRI时所采用不同的b值而改变.

  • 转录因子E2F-4的表达与乳腺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俞斌;张伟;单宏超;楼晓楼;谭清玉;顾岩;刘文勇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转录因子E2F-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其预后等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2F-4的表达,半定量分析E2F-4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生存时间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乳腺小叶及导管上皮细胞之E2F-4表达呈阴性;65例乳腺癌中33例(50.8%)呈E2F-4高表达;E2F-4高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E2F-4作为肿瘤的相关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E2F-4的高表达可能是评判乳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 小RNA干扰VEGF-C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体外研究

    作者:顾斐;邹强;倪泉兴

    目的:利用质粒pSilencer3.0-H1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因经小RNA干扰(siRNA)的表达载体,体外研究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增殖及凋亡作用,为乳腺癌VEGF-C基因靶向RNA干扰治疗的可行性作初步探讨.方法:构建3组针对VEGF-C的pSilencer3.0.VEGF-C/siRNA表达载体和1组阴性对照序列.测序鉴定后.将脂质体介导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VEGF-C基因的表达.挑选干扰效率强的一组表达载体.以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siRNA干扰的VEGF-C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体外作用.结果:经测序鉴定,VEGF-C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后,检测显示VEG-C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降低,抑制率高达854%,细胞体外生长缓慢,72 h后凋亡率达60%.结论:针对人VEGF-C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能抑制VEGF-C的基因表达.促进了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的凋亡,可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

  • 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浩;姚琪远;邹强;王红鹰;丁锐;花荣

    目的:探讨腔镜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手术方法及安全性等问题.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的16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病人用SEPS腔镜器械行皮下单纯乳腺切除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07 min;平均术后住院5.8 d;术后1例血肿,3例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腔镜下乳腺切除术能达到常规手术无法取得的美容效果,且较为安全.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治疗上,腔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UbcH1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银平;殷志强;陈雪华;季福;刘炳亚;孙婧璟

    目的:探讨UbcH1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分别运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癌细胞系和乳腺癌组织芯片中检测UbcH10的表达;统计学分析UbeH10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bcH10在MCF-7、MDA-MB-231、MDA-MB-435s等乳腺癌细胞株中均呈阳性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中,UbcH10的表达阳性率为0.00%(0/8);而在乳腺癌组织中,总体阳性率为61.25%(49/80,P<0.0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0.42%(29/48,P<0.05).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pe 2,HER2)阴性和阳性组织中UbcH10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67%和91.67%(P<0.05),HER2的表达水平与UbcH10表达呈正相关.UbcH10表达与组织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ER、PR、BCL2(B-cell CLL/lymphoma 2)、P53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UbcH10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存在明显差别,且其表达与HER2表达呈现正相关关系,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的潜在标记物,并有望成为乳腺癌靶向治疗中新的靶点.

  • "棉絮征"或"假脂瘤征"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王启堂;王炳高;栾晓东;齐春华;曲延刚

    目的:探讨乳腺癌"假脂瘤征"或"棉絮征"(下称:"棉絮征"),并研究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57例出现"棉絮征"的乳腺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同"酒窝征"、"橘皮征"进行比较.结果:"棉絮征"的出现频率为7.1%,其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100%;在乳腺癌各TNM分期中,以属I~Ⅱ期居多,其病理学基础是癌细胞索浸润脂肪组织,影像学表现为肿瘤毛刺侵入脂肪组织.结论:同"酒窝征"、"橘皮征"一样,"棉絮征"也可以视为乳腺癌的又一典型临床体征.该体征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有较高诊断价值.

  •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陆熊熊;郑民华;王明亮;李健文;张丰;冯波;马君俊;计骏;刘炳亚;陆爱国

    目的:研究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17,ADAM1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直肠癌及60例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ADAM17在结肠直肠癌及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DAM17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直肠癌组织的ADAM17基因表达高于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0.66±O.14比0.26±0.12,P<0.01),ADAM17蛋白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之表达阳性率为79%,在正常结肠直肠黏膜组织中之表达阳性率为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AM17高表达与结肠直肠癌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ADAM17在结肠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此情况与结肠直肠癌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相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判断结肠直肠癌病人预后的标志物.

  • 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蔡忠方;楼晓楼;刘文勇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人行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总管结石者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后取石;对乳头狭窄者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者行EPBD治疗;对胆管中段狭窄者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对乳头肿瘤和肝门胆管癌行胆管内支架治疗(EMBE).结果:69例(94.5%)ERCP获得成功.其中未发现异常者7例其中胆总管结石41例,39例经1~3次内镜取石后取净其中乳头狭窄10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其中胆总管中段狭窄4例,2例行ENBD成功;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2例,行EPBD治疗1次成功;乳头肿瘤和肝门胆管癌各1例,行EMBE治疗后黄疸减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者3例.治疗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4/73).结论:ERCP能及早查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并予相应有效治疗.

  • 乳腺癌改良根治一期乳房再造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探讨

    作者:雷玉涛;侯宽永;赵红梅;穆颖;李比;夏有辰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一期乳房再造术后近期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2月~2007年12月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一期乳房再造病例.全组病例行乳房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方法:一期行单蒂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术3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和假体植入6例,单纯假体植入术12例,乳房扩张假体植入术11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例乳房局部血肿,1例术后10个月发生腹部切口疝:边缘局部坏死7例,乳头乳晕发生部分坏死2例,其中1例皮瓣坏死范围大导致假体露出.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4.4%(11/32).结论: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性手术一期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发发生率较高.乳癌改良根治手术时,要注意皮瓣及乳头乳晕区切除的宽度和剥离皮瓣的厚度:移植皮瓣时要注意移植的肌肉组织血运是否完整和有无遗留的微小血管未结扎;乳房再造术仅植入扩张器者,因局部张力小,对皮瓣血运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桥本甲状腺炎的外科诊疗体会(附98例报告)

    作者:刘春萍;李治;石岚;黄韬

    目的:总结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98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检查发现95例中有甲状腺结节,其中32例结节内伴钙化.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15例示甲状腺癌,26例示细胞增生活跃,1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为甲状腺腺瘤,1例为淋巴瘤,40例为桥本甲状腺炎,3例为毒性甲状腺肿.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42例为单纯性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淋巴瘤者分别为49、4、2及1例.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术前,应行颈部B超、穿刺细胞学及甲状腺免疫功能检查;诊断不明者需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为选择合适的术式提供依据.

  • Atrogin-1基因过表达对肌肉细胞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袁磊;吴国豪;张波

    目的:构建含Atrogin-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研究Atrogin-1过表达对骨骼肌细胞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PCR合成两端含酶切位点的Atrogin-1cDNA全长,酶切后多次重组使之克隆到慢病毒核心载体FG12中:经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后,用它感染小鼠成肌细胞,构建稳定株,将细胞进行分化,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Atrogin-1蛋白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Atrogin-1慢病毒载体中含有大小、序列正确的片段,感染该病毒的小鼠成肌细胞裂解液中能检测到Atrogin-1蛋白的高表达,且显示细胞明显萎缩.结论:成功构建了含Atrogin-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该载体可使小鼠成肌细胞过表达Atrogin-1蛋白,引起肌肉细胞萎缩.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万华;吴雪卿;葛彦;李欣荣;陶颖娜;冯佳梅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对7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病人,给予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以外治法(箍围、引流、手术、乳痈扩创、挂线、冲洗、乳头矫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后病理分析、疗效观察及长期随访,评估中西医内外合治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结果:"浆乳方"联合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治愈率达98.61%(71/72),复发率为1.4%(1/7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愈率较高,复发少,并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值得推广.

  • 乳腺癌保乳治疗后乳房外形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王启堂;王炳高;王翠平;栾晓东;赵辉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治疗(BCS)后的乳房外形,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乳腺癌BCS后的乳房外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非外上象限组的乳房外形明显优于外上象限组;肿块≤2 cm组的乳房外形明显优于>2 cm组;乳腺区段切除组的乳房外形明显优于乳腺象限切除组;≤50岁组乳房外观差的出现率明显高于>50岁组;放疗可影响乳房外形;CEF方案(环磷酰胺加表阿霉素加氟尿嘧啶)化疗对乳房外形的影响不大;放疗与化疗的顺序改变对BCS后乳房外形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病变部位、肿块大小、手术方式、年龄、辅助治疗等是影响乳腺癌BCS后乳房外形的主要因素.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技巧

    作者:曹旭晨

    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认为乳腺癌是全身疾病已成共识.手术治疗趋势也从过去"可耐受的大治疗"到目前"有效的小治疗",局部治疗日趋人性化,目前已进展到保乳及探讨保腋窝阶段.

  • 青年期乳腺癌的处理

    作者:李亚芬

    临床上,青年期乳腺癌往往指年龄<35岁的病人.乳腺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病人发生的乳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罹患乳腺癌的年龄越小,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越差,病人的预后就越不良.

  •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沈坤炜;陈小松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早应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目前通过新辅助治疗使肿瘤降期,达到可手术的目的,同时也改善病人的预后,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

  • 解读乳腺癌前期病变

    作者:邹强

    乳腺癌前期病变(precursor lesions)是外科医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涉及对其诊断和处理,尤其是首次治疗不当会带来不少麻烦,所以有必要再次提出讨论.

  • 腔镜技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姜军

    微创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是20世纪后期外科学重要的发展之一,其具有代表性是腹腔镜技术.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已作为外科治疗方法的首选.

  • 肝门部胆管癌合并重度黄疸者行肝叶切除后并发症的诊治

    作者:史长涛;蔡常春;吴力群;张炳远;邱法波;张顺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和生物学行为,在根治性手术中50%~100%需要联合肝叶切除[1].对合并重度黄疸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行联合肝叶切除,其术后并发症诊治情况目前国内未见单独报道.

  • 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克力木;张成;牛伟亚;于文庆;凯塞尔;艾克拜尔;阿扎提;高峰;艾合买江

    胃间质瘤是胃黏膜下肿瘤,大多数胃黏膜下肿瘤是平滑肌瘤或良性间质瘤,但仍需广泛切除,仅凭活检难以与平滑肌肉瘤、恶性间质瘤鉴别[1].

  • 超声引导下高渗糖水注射法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鸣;裔海鹰;包家林

    单纯性乳腺囊肿为乳腺良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乳房内有大小不同、软硬不一的圆形囊性肿块,多见于中年妇女,其产生是由于病变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有明显的顶浆分泌并潴留于导管内形成囊肿[1].

  • 微波固化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邹汉青;王水;刘晓安

    微波固化作为微创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探讨其是否可造成乳腺癌组织完全坏死,成为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我们对6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微波固化,处理后即行手术切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现报道如下.

  • 妊娠期胆石症的诊治体会(附37例报告)

    作者:石瑜

    妊娠期中,胆囊炎、胆石症是仅次于阑尾炎的常见外科疾病,可引起早产、自发性流产、产期死亡等并发症[1].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 纤维蛋白胶和自制负压瓶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舟

    乳腺癌根治术后常发生皮下积液、淋巴漏、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导致切口延期愈合.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2003-2006年我们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2例病人中,应用纤维蛋白胶喷洒创面和自制负压瓶引流的方法.取得显著效果.

  • 胸大肌切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志安;王文强;王华

    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02年5月开展了胸大肌切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施行48例,并与同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进行比较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 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志峰;陈钟

    近年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各国学者都希望通过对肝干细胞的研究为各种难治性肝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 乳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王银平;殷志强;孙婧璟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机体其他各类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稳态控制等特性.一个干细胞便可发育为完整的生物机体或组织器官.

  •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一期再造的临床应用

    作者:谭清玉;张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西方化,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高峰提前至40~50岁,甚至早于西方国家发病年龄.同时,乳腺癌也是死亡率增长快的癌症之一[1].

  • 巨大乳腺恶性分叶状肿瘤一例

    作者:汪成;李蓉;包家林;董佳生

    病例:女,16岁.右乳肿块迅速增大3个月入院.病人发病前有乳晕区有黄豆大小结节,玩耍时局部碰撞后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红、肿、热、痛.

  • Poland综合征合并对侧乳房皮肤血管瘤及乳腺癌一例报道

    作者:金贻婷;邹强;王红鹰;周坚;劳正胤

    病例:女,41岁,发现左乳肿块1月余入院.入院检查:双乳不对称,左前胸壁及上肢见大片暗红色斑(见图1a),部分压之褪色:左乳外侧3点方向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一2.0 cm×1.5 cm肿块,质硬,部分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左侧腋下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 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一例报道

    作者:陈杰;彭承宏;吕文杰;沈柏用;邓侠兴;刘一云;李宏为

    病例:女,43岁,上腹不适半年余.CT示在肝下方、升结肠后方、右肾前方间隙有占位,考虑肠系膜来源肿瘤可能;B超检查示右腹部混合性肿块,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 组织的血液灌流和微循环障碍(4)

    作者:周凤鑫

    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使新陈代谢能不断地进行;体内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也有赖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流动.

  • 休克时微循环状态与细胞功能障碍(5)

    作者:周凤鑫

    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及其机制一、休克时微循环的时相变化1.代偿期:也称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1)微循环的变化: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微动脉和微静脉收缩,血管自律运动增强,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使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真毛细血管网血流量减少和血流速度变慢,血液通过直捷通路和开放的动静脉吻合支回流.

外科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