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中超声的妇科临床应用

    作者:王丹莹;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孙大为;郎景和

    二十世纪80年代起,术中超声以其高分辨率、高频率、实时传感器、多重频率传感器以及灵活可变的探头应用于各学科手术中.术中超声能确定术中病变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更高,逐渐成为了外科手术辅助应用设备.本文针对该项术技术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郝焰;吴青青;卢丹;吴霞;魏薇;段爱红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需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78例,术中经腹腔镜手术剔除可探及肌瘤,随后采用腹腔镜超声进行残存肌瘤扫查、定位,引导术者剔除肌瘤.结果 腹腔镜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前,剔除肌瘤数与术前超声提示肌瘤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各个部位(前壁、后壁、宫底及宫颈)及子宫肌层各个部位(肌壁间、粘膜下及浆膜下)剔除肌瘤数大多小于术前超声提示,其中肌壁间及粘膜下有显著性差异.应用腹腔镜超声扫查、定位后,剔除肌瘤总数多于术前超声提示的肌瘤数,且有显著性差异;子宫各部位及子宫肌层各部位术中剔除肌瘤总数均多于术前超声提示肌瘤数,前壁及肌壁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前阴道超声所探查到小肌瘤中位直径为1.5 cm,腹腔镜超声所探查到小肌瘤中位直径为1.2 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超声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提高肌瘤检出率,减少术后肌瘤的残留及复发.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大玉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探查后,分别实施肝胆肿块切除手术,统计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状况。结果:50例患者均经腹腔镜超声行肝胆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显示,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超声检查具有快捷、简单、准确的优势,及时探查病灶状况,具有较强的灵敏度,能够提高肝胆手术的成功率。

  • 浅谈介入超声在胆道外科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高绍华;刁学耘;高爱华

    介入超声是现代超声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超声已经由简单的诊断手段变成现在具备集影像与病理相结合、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重要诊疗工具.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介入超声在识别胆道疾病中更加直观、立体,本研究将对近年来介入超声在诊断胆道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介入超声在胆道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昕;徐涛;时红光;李博;于彦章;赵华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2010年54例肝胆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检查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确定手术解剖入路与实施.结果:所有腹腔镜手术切除病例均由腹腔镜超声辅助确定肝切除线,在LUS引导下行肝组织离断术,3例术中超声检查发现胆总管小结石,3例发现多发性肝囊转开腹.另51例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结论:腹腔镜术中超声具有定位准确、直观等特点及盲点病灶的探知能力,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郭树明

    目的 研究并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选取该院在2009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肝胆疾病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腹腔镜肝胆手术(联合腹腔镜超声诊断),观察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该院收治的100例肝胆疾病患者,都进行肝组织离段手术治疗,在腹腔镜超声诊断下都发现肝切除线;在手术中,有5例患者发现胆总管小结石,4例患者出现多发性肝囊转开腹.结论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的临床应用中,一方面手术定位比较准确,直观性较强,另一方面还具有较强的盲点病灶的发现能力,因此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腹腔镜超声在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伟

    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是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超声设备.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Yamakawa第一次使用直径5 mm,长30cm的超声探头通过腹腔镜来观察胆囊结石和胃癌,由此开创了LUS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尝试.此后LUS专用探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超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LUS具有了实时显像、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成像等多项功能,至20世纪90年代,LUS逐渐为欧美和日本的腹腔镜手术医师所广泛接受.

  • 腹腔镜超声影像技术引导机器人辅助腹部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朋;牟培源;周宁新;白媛媛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影像技术引导机器人辅助腹部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肝内胆管结石3例,结石性胆囊炎3例,肝占位8例,肝门部胆管癌7例,胰腺占位4例,脾功能亢进3例)实施腹腔镜超声引导机器人辅助腹部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超声探查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以选择手术方式,引导手术路径并评价效果,术后采用超声、CT增强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及生物化学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8例患者腹腔镜超声引导机器人辅助腹部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生化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术后超声检查射频消融区无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未见强化,超声、CT、MRCP检查胆管未见明显异常,CT体积测定射频消融范围占脾脏体积的数值分别为43%、45%、49%.结论:腹腔镜超声可在机器人辅助腹部手术中起引导定位作用,并且可以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随着机器人手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超声将成为实施该项手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峰;牟培源;周宁新;周丁华;白媛媛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7-09/2008-04我院对15例肝癌患者的20个肝内肿瘤实施了腹腔镜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肿瘤直径2.5-7.3(平均4.5) cm. HBV(+)10例, HCV(+)1例, 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1例,胆囊结石9例. 其中1个癌灶12例, 2个癌灶1例,3个癌灶2例. 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 1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8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 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40.2±12.3 min, 平均总手术时间98.7±28.5 min, 平均总出血量145.3±82.8mL. 患者术中、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4-12 mo, 4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 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 均采用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第3次定期复查时, CT诊断原发性肝癌复发, 外科医生建议行肝移植术, 其余13例随访至今均存活.结论: 在RFA治疗肝癌过程中, 腹腔镜超声引导技术已成为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 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王峰;牟培源;周宁新;周丁华;白媛媛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联合应用.方法:2007-09/2008-11我院对25例肝癌患者的43个肝内肿瘤在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直径2.7-7.5(平均3.8)cm.本组中,HBV(+)14例,HCV(+)2例,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6例,胆囊结石13例.其中1个癌灶14例,2个癌灶3例,3个癌灶4例,4例多发.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25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有4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和3例肝内新发病灶又采取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全部病例中,1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为39.3±12.1 min,平均总手术时间95.5±25.8 min,平均总出血量148.5±84.3 mL.在经皮超声引导下,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28.3±10.3 min,平均总手术时间50.2±11.5min,治疗后超声检查肝周、腹腔未见明确积液.患者术中、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有3例CT提示原发性肝癌复发,外科医生建议行肝移植,其余22例随访至2008-11均存活.结论:腹腔镜超声和经皮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使患者的远期疗效比较满意.

  • 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腹部肿瘤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高楠;牟培源;白媛媛;周宁新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腹部肿瘤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1例患者(肝门部胆管癌16例,肝占位15例,胰腺占位9例,腹膜后占位1例)行腹腔镜超声引导机器人辅助腹部肿瘤微创治疗.肿瘤治疗前经腹腔镜超声全面探查肿瘤精确部位、数量及其与邻近组织关系,术中实时引导肿瘤治疗路径,治疗后即刻经腹腔镜超声初步评价疗效.术后用超声、增强CT/MRI及血生化等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1例患者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均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腹部肿瘤微创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其中10例患者在腹腔镜超声扫查下发现术前未预期病情,改变原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纠正率24.39%(10/41).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超声、增强CT/MRI均未见异常改变,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状况满意.结论: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腹部肿瘤微创治疗中不仅可引导手术方式选择,而且有助于提高术中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延长无瘤生存时间,从而更利于提高机器人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

  • 腹腔镜超声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德;彭和平

    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手术中超声检查,普通的术中超声技术(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IOUS)自80年代后,在世界各地广泛地应用于包括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外科的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术中对肝脏内部结构的检查和显象,对肝脏的外科手术有显著的指导作用,随着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术中超声和腹腔镜相结合而形成的腹腔镜超声技术已经成为腹腔镜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腹腔镜的单纯表象的局限性,被公认为是决定手术方式和指导手术操作的必要依靠,掌握和应用腹腔镜超声技术对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超声的优势

    作者:邱枫;刘佐军;孙海涛;韩洋;张腾;牛旭;冯章东;韩威;刘佳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LUS)与CT、MRCP及经腹超声在诊断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准确率方面的差异,及与超声科医师辅助完成相比,外科医师独立完成LUS是否有助于提高检查效率.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颈管胆道探查(LTCBDE)的患者共42例,均行术中LUS检查.其中26例由外科医师独立完成(外科医师组),16例由超声科医师协助完成(超声医师组).通过术中胆道镜探查验证结果,记录两组扫查的时间及准确率,并将LUS、CT、MRCP及术前经腹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LUS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2.9%,优于CT(73.8%)及经腹超声检查(23.8%,P<0.05);LUS的准确率高于MRCP(8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医师独立扫查时间少于超声科医师协助[(8.5±3.0)min比(13.2 ±4.6)min,P<0.05],两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3%比93.8%,P>0.05).结论 LUS诊断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由经过规范超声培训的外科医师独立完成LUS更有助于检查效率的提高.

  • 腹腔镜超声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专家共识(2017)

    作者:中国肝胆外科术中超声学院

    20世纪90年代,超声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融合促使了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und,LUS)的出现.LUS缩短了超声传感器与病变的距离,降低了对超声深度的要求.这样临床不但可使用较高频率提高超声扫描的分辨率,还可避免腹壁和肠内气体等对超声波声束的干扰,获得高度清晰的扫描图像[1-2].

  • 腹腔镜射频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癌23例

    作者:王江华;陈先祥;蔡庆和;吴黎明;刘小波;涂华华;马泽君;周波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23例特殊部位肝癌在全麻下行LRFA,其中原发性肝癌19例,转移性肝癌4例,单发肿瘤15例,多发8例,肿瘤直径(3.8±1.1)cm,热辐射损毁范围一般超过肿瘤直径0.5 ~1 cm.结果 23例均安全完成LRFA,单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9.2±4.3)min,手术时间(98.7±21.5)min,出血量(80.6±21.8)ml.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瘤体完全消融率达100%.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 (21/23)、80.9% (17/21)、76.4%(13/17).6例术后复发,复发率26.1%(6/23),复发时间术后2~18个月(平均7.5月);10例死亡: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5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对于特殊部位肝癌LRFA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郝焰;吴青青;卢丹;郑萍;吴霞;周琦;盛洁;魏薇;段爱红;李慧;李斯静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2月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数目≤5个,肌壁间肌瘤直径≤6 cm,浆膜下肌瘤直径≤10 cm,按术者不同分为腹腔镜超声组(研究组)及腹腔镜组(对照组),终完成随访研究组86例,对照组96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尽可能剔除肌瘤,研究组经腹腔镜超声探查,发现的肌层残留肌瘤尽量剔除.术后3、6、9、12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术后3个月B超提示子宫肌瘤,定义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术后3个月B超提示正常,术后6个月或之后B超提示子宫肌瘤,定义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结果 研究组剔除可视及器械可探及的不可视肌瘤后,经腹腔镜超声发现存在残留肌瘤37例(43.0%),共80枚,剔除肌瘤58枚.研究组剔除肌瘤明显多于对照组[中位数4枚vs.2.5枚,Z=-2.413,P=0.016].研究组残留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残留率23.3% (20/86) vs.39.6% (38/96),x2=5.570,P=0.018;复发率11.6% (10/86) vs.27.1% (26/96),x2=6.829,P=0.009].结论 腹腔镜超声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安全地减少术后肌瘤残留及复发.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汪磊;李宏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 LUS )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 laparoscopic anatomical hepatectomy ,L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李惠利医院微创外科2008年9月~2011年9月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32例临床资料。肝内胆管结石14例,原发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4例,肝局灶性增生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6例。术中使用LUS检查,帮助了解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手术解剖入路,确定肿瘤分期、切缘,良、恶病灶和周围肝内管道之间的关系。结果27例(84%)按原定手术计划完成手术,2例(6%)根据LUS发现及时更改了手术计划(1例为左肝内胆管结石遗漏胆总管小结石,1例Ⅴ段原发性肝癌患者遗漏肝脏Ⅵ段直径6 mm卫星灶),3例(9%)因LUS发现肿瘤无法切除终止手术。结论 LUS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和彻底性,发现术前影像检查的漏诊或误诊以指导手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值得推广。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谢德红;陈大志;李鹏;李立新;樊华;贺强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腹腔镜下肝切除、肝囊肿开窗及复杂胆囊切除等手术156例,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进行辅助检查,了解手术解剖入路结构及肿瘤分期.结果 在19例肝切除及39例肝囊肿开窗手术中,腹腔镜超声在手术中标示重要肝内及肝外管道的走向及指导切除,在15例复杂胆囊切除中指导精确定位及进一步辨别可疑恶性占位.结论 腹腔镜超声能够在腹腔镜肝胆外科手术中进行准确定位、指导治疗,对解决腹腔镜手术中外科医生触觉反馈减弱问题,提高手术效果有一定临床价值.

  • 腹腔镜超声在后腹腔镜治疗复杂性肾囊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跃力;刘齐贵;罗丁;曹伟;窦坤;姚建忠;赵谦;李坤林;陈训如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是临床治疗肾囊肿的常规方法,但对复杂性肾囊肿[1],如分隔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出血性囊肿、钙乳性囊肿、囊肿合并感染、肾盂旁囊肿以及诊断不明的肾囊肿的治疗却较为困难.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腹腔镜超声(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LUS)引导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复杂性肾囊肿1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腹腔镜在消化系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王昭法;谷祖涛;张黎明;王秋生

    长期以来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病人开腹探查明确分期,不仅切除率较低(约50%),手术并发症较多(15%~20%),有一定的死亡率(0~10%),而且病人痛苦大,花费高,使免疫力本已低下的肿瘤患者承受不必要的创伤打击,对不能切除者更是得不偿失。即使是术前各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认为可以切除的腹部恶性肿瘤,在开腹探查时也有20%~30%因腹腔内隐匿的种植播散、肝及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而失去治愈性切除的机会[1]。腹腔镜探查,特别是联合应用腹腔镜超声诊断技术在检查腹腔内隐性转移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直接进行织织活检大大提高肿瘤分期水平,而且可以选择合适的病人直接实施腹腔镜短路手术、埋置化疗泵之类的姑息性治疗,从而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探查,并进而减少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和花费。Callery MP等对2~3种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能切除的50例肝胆胰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腹腔镜探查和腹腔镜超声波检查,结果发现仍有22例(44%)因发现隐性转移灶而不能切除[2]。另据Hunerbein M等报告,腹部超声(US)、CT、MRI评价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腔内肿瘤转移灶总的正确诊断率为60%~90%,但对较小的转移灶,正确诊断率分别降至53%、68%、63%,如转移灶小于1cm,其正确诊断率则分别降至20%、49%和31%。在其389例腹腔镜分期的病人中共有158例(111例单纯靠腹腔镜探查发现了腹腔内肿瘤播散或肿瘤不能切除,以及5例良性病变,腹腔镜超声补充诊断出9例肝转移、15例第一站远处淋巴转移和5例不可切除的肿瘤,以及13例良性病变)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腹探查,使正确诊断率提高了41%[1]。下面将着重就腹腔镜在消化系恶性肿瘤分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其优越性、局限性、应用前景作一简要阐述。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