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O2激光治疗化脓性肉芽肿20例

    作者:梁英

    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7个月至63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病变部位于手指8例,足趾和面部各4例,婴儿脐部、女性乳房、颈部、唇部各1例.肿块大小0.3 cm×0.5 cm×0.4 cm至1.5 cm×0.8 cm×0.9 cm.

  • 康复诊断名称标准化初探(六)

    作者:姚瑾;刘玉莉;孙文胜

    (上接第6卷第1期)83.0 躯干软组织消耗 soft tissue wasting of trunk83.1 不涉及乳房肿大的躯干肿胀 swelling of trunk,excludes hypertrophy of breasts83.10 躯干肿瘤 tumours of trunks83.2 躯干皮肤色素沉着 pigmentation of skin of trunk

  • 巧用奶嘴解除产褥期乳头凹陷所致乳胀

    作者:李丹梅

    母乳喂养是婴儿理想的食物,由于母乳喂养的产前宣教还不充分,尤其对乳头扁平或凹陷的产妇产前未能及时纠正,产后母乳喂养就变得很困难.再加上剖宫产后切口疼痛影响早开奶、早吸吮.上述因素很容易导致产后乳胀.临床上,针对扁平和凹陷乳头多采用护乳贴(俗称人工奶头)协助哺乳.这种护乳贴较短小,对乳房较大、皮肤较松的母亲效果较好,而对于乳房较小、皮肤张力较大的母亲,效果就不理想.

  • 隆乳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与心理护理体会

    作者:闫丽

    隆乳术又称乳房隆起整形术,是整形外科施行较多的常见手术之一.适用于乳房扁或体积过小、胸部外观较平坦的中青年女性.通过手术隆起乳房,改变其外形和对称性,使平坦的胸部变得丰满,从而创造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增强其自信心.因此,深受胸部缺乏曲线美的中青年女性的欢迎.

  •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致乳房麻醉1例

    作者:陈超;刘万莲

    患者,女,31岁,因左尺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1.2年.入室测Bp:126/93 mm Hg,P:125次/分,SpO2:98%,右前臂开放静脉,滴入林格氏液350 ml.常规左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刺到骨质,诉左前臂麻胀感,回吸无血,注入1.5%利多卡因15 ml,含肾上腺素0.08 mg,注射过程中诉左手麻胀感.15分钟测左上肢失去自主功能,阻滞平面竟包括左乳房,而桡侧中段切口轻微不适,未辅助用药.术中测Bp:120/91 mm Hg,P:118次/分,SpO2:99%,麻醉平稳,手术顺利.

  • 吗叮啉致乳汁分泌1例

    作者:孙华玲;姜宏志

    1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G1P1,停止哺乳10d.因腹胀,上腹部隐痛10d自服吗叮啉10mg,每日3次(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91)卫药准字X-191号),治疗7d后,患者感乳房发胀,并出现溢乳现象,量少,无其他不适感.查体:神志清,一般情况好,双侧乳房外观正常,无红肿及桔皮样改变,未触及结节,挤压乳房有少许乳汁溢出,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B超: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嘱其停用吗叮啉5d后溢乳现象消失.

  • 彩超诊断乳腺导管内原位癌1例

    作者:崔甦夫

    患者女,60岁.右侧乳房乳头间歇性少量血性溢液15天.查体:右侧乳房未见乳头偏向收缩或内陷,挤压乳晕区,可见乳头单孔微量淡粉色液滴,乳晕区未扪及包块.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ESAOTE BIOMEDICA AU4彩色超声诊断仪,10MHz线阵探头,在右乳距乳头6.0mm处,主输乳管内,可见一纵径2.62mm,横径3.25mm,中等回声结节.结节形态欠规整,略呈椭圆形,表面不平滑,界限清楚.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均未显示彩色血流.结节有蒂与主输乳管管壁相连,蒂稍粗,宽径1.20mm(如图).用力挤压乳晕区,结节体积略缩小,纵径1.97mm,横径2.38mm,结节回声略增强.彩超诊断:右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 乳头溢液的影像诊断进展

    作者:欧阳忠南

    乳头溢液的定义是直接从乳腺导管排出的真性引流物.乳头溢液的颜色包括乳白色的、清亮的、脓性的、草黄色的、粉红色的以及血性的,它是妇女常见的一种主诉.常常是乳房病变的初征象.尤其是非哺乳期乳房的自发性乳头溢液被认为是一种异常,需要检查确诊.

  • 超声弹性成像观察正常成年女性乳腺组织

    作者:宋宇;夏稻子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正常成年女性乳腺组织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41名正常成年女性,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1名)、中青年组(10名)、中年组(10名)和老年组(10名),以弹性成像技术观察乳腺组织,采用乳腺整体5分评分法测量乳腺的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中央区、内带、中带和外带)和胸壁肌层的弹性成像评分.结果 弹性评分:脂肪组织<腺体层<胸壁肌层.腺体层的弹性评分随年龄增加而增大(P<0.05),而脂肪层和胸壁肌层的弹性评分不受年龄影响.除青年组外,乳腺中央区的弹性评分低于其他分区(P<0.05),而内带、中带与外带间的弹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评判正常成年女性乳腺组织的硬度,半定量评价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组织的差异.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乳房
  •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内钙化的特征性分析

    作者:王文;米成嵘;解玉君;李卫勇;李圆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分析乳腺肿块内钙化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51例高频超声检查具钙化显像的乳腺疾病患者,其中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21例,全部病例均获病理诊断.结果根据钙化大小将病变内钙化分为三种类型:①微钙化;②粗钙化;③弧形钙化.进一步将微钙化分为a.小斑点状钙化;b.珍珠状钙化;c.簇状钙化.30例恶性病变,其中微钙化29例,粗钙化仅1例;良性21例中,微钙化13例,粗钙化4例,弧形钙化4例,微钙化多发生于恶性病变中,而粗钙化和弧形钙化则多出现于良性病变中,两组具有显著差异(χ2=12.22,P<0.001.在有详细记录的42例微钙化中,恶性肿块钙化多呈团簇状分布(22/42),良性钙化多为单一或松散分布的珍珠状和斑点状(12/42),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χ2=16.44,P<0.001 );另有7例(7/42)恶性病变亦显示松散分布的斑点状钙化.结论簇状钙化是乳腺癌的特征,单一或松散分布的珍珠状钙化、粗钙化及弧形钙化多为良性病变,值得注意的是斑点样钙化为良恶性病变所共有,单一或稀少松散分布多为良性病变,两个或以上较为聚集出现时应结合其他二维征象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等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乳腺计算机X线摄影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作者:封任冬;李绍林;啊家应;李慧

    目的: 比较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系统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2006-01~2007-06 CR检查300例和2007-07~12 FFDM检查300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图像质量,统计受检者的照射剂量,比较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优势.结果: CR和FFDM同时清楚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血管及腺体和导管等结构分别为45.5%(300例)和99.2%(300例);检查时间(包括图像采集及后处理时间),FFDM为5~10min/人,CR为15~20min/人;摄影条件,FFDM为26~30kV,26~60mAs,CR为30~45kV,36~100mAs;FFDM照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为0.5~2.0mGy,CR照射剂量(乳房压迫厚度5cm,有滤线栅)1.0~2.5mGy.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75%、80%,与CR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FFDM的图像质量、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患者吸收剂量及FFDM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R,更有利于乳腺检查.

  • 乳腺MRI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李晶英;赵殿江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产生极大威胁.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青年人发生非肿块样乳腺癌的比例更高[2].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MRI 检查软组织分辨率极佳,除可以显示形态学变化外,还能进行功能成像、提供血液动力学特点和生化代谢分析,且不受乳腺致密度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乳腺 MRI 技术的逐渐发展,尤其是动态增强乳腺容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的完善, MRI 在诊断乳腺病变中具有独特的优势[3].非肿块样强化(non-mass-like enhancement,NMLE)病变缺乏典型的影像表现,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且病理类型广泛,是乳腺影像诊断的重点及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对 NMLE 病变的研究及报道较少,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对 NMLE 病变的病理及影像学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 乳腺肿瘤血供的超声评价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邹璐璐(综述);周军(审校)

    1971年,Folkman[1]首次提出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是恶性肿瘤生长的依赖因素。肿瘤血管生成是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发生及发展的必需条件。微血管密度(MVD)是目前公认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可靠指标,它反映了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相互抗衡的结果[2]。Biesaga等[3]研究证实,MVD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然而MVD是术后病理结果,无助于藉此术前评价肿瘤的新生血管情况并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超声成像技术具有实时、无创、无辐射、患者耐受力好、引导针吸细胞学穿刺活检和指导临床确定手术方案等优点,可以在术前间接评价肿瘤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4]。本文对目前几种评价乳腺肿瘤内血管生成活性及血流分布情况的超声成像技术作一综述。

  • 乳腺癌影像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明文龙;袁少勋;谢建明;刘宏德;顾万君;孙啸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1],对乳腺癌的早期预防、精确诊疗和预后分析能力迫切需要提高.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快速发展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分型、预防警示及预后判断奠定了基础.初,乳腺癌按照基因表达谱差异分为 4 类分子亚型,但这种分型方式受到基因分析的成本、设备和技术要求等的限制,很难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分类[2].因此,临床上通常借助免疫组化法替代基因分析,但免疫组化法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鲁棒性较差,且其分类结果与基因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也较差[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分类方法,以实现乳腺癌的精准分类[4].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周谊;张群霞;冉海涛

    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是否转移是临床评估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传统 ALN 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对乳腺癌的分期起决定性作用[1];但易导致严重术后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在评估患者 ALN 分期及制订治疗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但 SLNB 手术创伤大,且需结合准确的术前定位及精确的病理诊断结果,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可有效诊断 ALN,避免不必要的 SLNB.本文拟对诊断 ALN 转移的影像学检查方案进行综述.

  • 改良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制备及超声表现

    作者:刘玉玺;孙业全;王苗苗;张明;贺浩;刘峰

    目的 现行方法建立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多用于观察其生物学表现,不适于探索新的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改良制作方法建立新型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材料与方法 采用组织块包埋法将VX2传代瘤株种植于30只雌性兔左侧第3只乳头的乳垫内,每周采用触诊法和常规超声查看肿瘤及淋巴结生长情况.待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后切除乳腺癌组织.第4周随机摘取15枚淋巴结,采用病理学观察淋巴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将游标卡尺与超声测量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其差异.结果 2周后,26只实验兔可触及乳腺内质韧的类圆形结节;超声呈低回声,边界欠清,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约3周后,23只实验兔的左侧腋窝处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率为88.5%,造模成功率为76.7%.超声与病理两种方法测量淋巴结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法建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周期短、成功率高、方法简单,能够为研究新疗法提供动物模型;常规超声能够实时监测肿瘤的生长状况,操作方便、快捷.

  • 超声造影评价基于吲哚菁绿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琬璐;周群芳;宋竹清;唐家伟;李叶阔

    目的 超声造影可以评价组织内部血流灌注情况,对评价肿瘤疗效具有重要价值;吲哚菁绿(ICG)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光热治疗试剂.本研究拟应用超声造影评价ICG诱导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 用BALB/c小鼠建立4T1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荷瘤小鼠分为:①对照组:瘤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②单纯激光组:肿瘤区域激光照射,2 W/cm2,4 min;③单纯ICG组:瘤内注射40 μgICG溶液;④ICG+激光组:瘤内注射40 μg ICG溶液,激光照射,2 W/cm2,4 min.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超声造影对基于ICG的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B超检查肿瘤体积及内部回声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超声造影显示各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良好,治疗6h后再次超声造影可见,ICG光热治疗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明显减少,而其余各组肿瘤区域血流灌注无明显改变.光热治疗24h后,肿瘤超声回声减低,肿瘤体积缩小19.6%;治疗48h后,超声回声进一步减低,肿瘤体积缩小76.6%,与其余各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治疗24 h和48 h后,肿瘤回声无明显改变,48h后肿瘤体积略有增大.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光热治疗后肿瘤大量坏死,其余各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用于评价ICG乳腺癌光热治疗效果,表现为肿瘤血流灌注减少,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

  • 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反应性

    作者:张彦;陈翠京;刘星;史秀云;邵云;杨蕾

    目的 探讨超声术前评价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残存病变病理反应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0例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术前超声检查的乳腺癌患者,参考Miller&Payne反应性分级将患者的病理反应性分为5级,5级为病理完全缓解,其余为浸润癌残余,4级和5级为组织学显著反应,并以此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术前超声测量残余癌大直径与病理测得残余癌大直径呈显著正相关(r=-0.7797,P<0.01).超声对化疗后浸润癌残余判断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50.0%,准确性为86.7%,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50.0%;超声对化疗后组织学显著反应判断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4.4%,准确性为85.0%,阳性预测值为81.2%,阴性预测值为86.4%. 结论 超声对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浸润癌残余和组织学显著反应的评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新辅助化疗后术前无创性评价乳腺癌的病理反应性.

  • 乳腺肿瘤高频彩超及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良西;朱向明;李国杰;容尚勤;张伟

    目的 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高频彩超、超声造影(CEUS)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82例原发性乳腺肿瘤患者于术前行常规高频彩超检查,观察病灶灰阶图像特征及血流特征;启动造影模式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分析病灶增强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肿瘤内MVD,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恶性组肿瘤血流Adler分级低于良性组(P<0.05);超声造影显像特点:恶性组血管数量多且粗细不等,良性组血流束细窄、平直;恶性组TTP低于良性组,PI及AUC高于良性组(P<0.05),MVD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肿瘤MVD计数随血流Adler分级升高而升高,CDF1血流丰富程度与MVD呈正相关(r=0.456,P< 0.01); PI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超声造影能客观评价乳腺肿瘤血供,术前应用CDFI结合超声造影在体检查肿瘤血管,可为早期诊断乳腺肿瘤提供信息.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章春泉;刘燕娜;罗永辉;王继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腺病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9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结节患者,共116个结节,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UE检查,分析患者术前UE检查的应变率比值(SR).结果 116个结节中,乳腺纤维腺瘤75个,乳腺腺病结节41个.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结节的SR分别为2.01±0.45、1.40±0.42;以SR=1.535为临界点,判定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2%、72.5%、77.6%.结论 UE应变率比值法在鉴别诊断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腺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211 条记录 10/111 页 « 12...78910111213...1101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