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在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魏莉;孟宪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US-CNB)在乳腺叶状肿瘤(PT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患者预后。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US-CNB明确诊断或倾向性诊断为PTB的57例患者的超声与病理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7例PTB患者中,US-CNB诊断46例为良性PTB,8例不除外交界性PTB可能,3例为间叶源性恶性肿瘤,需除外恶性PTB;术后病理48例诊断为良性PTB,6例为交界性,3例为恶性;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 US-CNB诊断PTB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100.00%,符合率为96.49%,漏诊率为4.17%,误诊率为0,Youden指数为0.96,Kappa值为0.8345。结论 US-CNB诊断PTB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与病理图像分析

    作者:孟焱;张丹;李燕东;马建月;翟林

    目的:分析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与组织结构的特点,探讨超声对其术前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7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图像的相关资料,观察病变的组织结构和乳腺各层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声像图表现,确定本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分型,记录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结果7例患者中乳头状癌2例,黏液癌3例,淋巴瘤2例。乳头状癌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侵犯间质,癌组织呈乳头状,致密;乳腺黏液癌见癌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原发乳腺淋巴瘤均为局灶性病变,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乳腺的超声分型分别为脂肪型3例,腺纤维1型1例,腺纤维2型3例。2例乳头状癌呈低回声,其中1例体积较大呈膨胀性生长;2例黏液癌为中低回声,后方衰减不明显,1例因钙化伴声影;淋巴瘤似无回声,呈类囊样。结论特殊类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组织结构及声像图表现不同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提高对少见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

    作者:王缉寒;李智贤;廖新红;李艳宁;陈圆圆;王斯达

    乳腺癌早出现和常见的转移途径为淋巴结转移.术前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预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常规超声作为一种方便可行的检查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估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但其准确性有限,且受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1].与传统超声相比,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中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技术能够较好地量化组织的固有特性,并提供客观、可重复测量的数据[2],用于测量肌肉、肌腱、腹部器官、乳腺、前列腺等组织硬度,评估感兴趣组织的机械特性.孟洁等[3]研究发现,VTQ技术对于乳腺内直径≤1cm的小病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但对于VTQ技术准确评估并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国内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VTQ技术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 MRI诊断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

    作者:宋承汝;程敬亮;孙梦恬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以"右乳肿块1年余"入院,无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不适,肿块逐渐增大.体格检查:右乳外上及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约6.0 cm×6.5 cm,质硬,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无压痛.双乳头无内陷及湿疹样变.双乳皮肤无橘皮征、酒窝征.双腋下及双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示右乳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腺体层明显增厚,层次不清,结构紊乱.外上象限可探及导管扩张,壁薄,内透声差,部分呈囊袋样、网络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Ⅰ~Ⅱ级血流信号(线状,走行自然).诊断为右乳外上象限多发导管扩张,其内透声差,BI-RADS分级3级.钼靶X线:双乳腺体呈ACR4致密型,右乳腺体密度较高,体积较左乳大,右乳外上及内侧见团块状影(图1A),未见钙化.

  • 超声光散射成像测量大血红蛋白浓度与乳腺癌HER-2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胡中倩;张炽敏;李嘉;李岭;王玲;高启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测量乳腺癌大血红蛋白浓度(MHC)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1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行超声光散射成像测定肿块MHC,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检测不同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的乳腺癌标本HER-2表达,分析乳腺癌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MHC的变化特点及MHC与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80例患者中,HER-2阳性81例(45.0%),阴性99例(55.0%),不同病理类型、发病年龄及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分析OPTIMUS检测结果,HER-2(+++)组和HER-2(++++)组乳腺癌MHC均显著高于HER-2(-)组(P<0.05),随着HER-2表达量的增高,MHC显著增加.结论 乳腺癌MHC与HER-2过度表达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制订乳腺癌治疗策略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BI-RADS4类乳腺病变

    作者:陈圆圆;刘军杰;魏晏平;丁雪明;李智贤;田桂湘;曾健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32例BIRADS4类乳腺病变,根据病变血流Adler半定量分级及弹性评分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绘制ROC曲线,比较BI-RADS分类及校正BI-RADS分类.结果 132例病灶中,良性病灶75个,恶性病灶57个.CDF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48.00%,准确度为65.15%;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61.33%,准确度为72.73%.校正BI-RADS分类诊断4类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明显高于BI-RADS分类的0.760 (Z=2.963,P<0.01).结论 CDFI联合UE可以明显提高对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

  • 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万文博;王知力;李俊来;李昶田;史宪全;罗渝昆

    目的:分析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资料与方法纳入行超声引导下乳腺真空辅助旋切术的280例患者共切除486个结节,观察术后手术创区血肿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86个结节均完全切除,术后24 h复查47个手术创区可见直径≥1.0 cm的血肿,术后6个月基本吸收完全。对血肿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结节大径≥2.5 cm者、同时切除≥2个结节者、结节位于乳晕深部或腺体边缘者、乳房体积较大且较松弛者、月经期手术者、术后有效加压时间<12 h者、术中未使用止血药物者的血肿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技术能对乳腺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有效切除,术后并发血肿与结节大小、部位、切除数目、乳房形态、月经期手术、术后有效压迫时间及术中使用止血药等因素有关。

  • 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与18F-FDG PET/CT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相关性及联合应用价值

    作者:于鹏;王瑞民;徐白萱;田嘉禾

    目的:分析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图像及超声BI-RADS分级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大SUV(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的相关性,并以病理或长期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在103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中,良性46例,恶性57例;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的Pearson相关系数r=0.464(P<0.01);所有患者中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7%、73.91%、80.95%、84.99%;BI-RADS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0%、69.60%、79.42%、91.38%;在BI-RADS 3~4级的患者中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0%、71.40%、66.65%、90.91%;BI-RADS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0%、46.40%、51.60%、86.67%。结论 SUVmax与超声BI-RADS分级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对于BI-RADS 3~4级病例, BI-RADS分级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降低,PET/CT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潜力。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BI-RADS分类与雌、孕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刘军杰;陈圆圆;李智贤;曾健;韦康来;王斯达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征象,探讨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原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分析3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DC的超声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边缘毛刺征、纵横比、微钙化、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部血流、弹性评分及BI-RADS分类,术后行免疫组化检测ER、PR、CerbB-2表达,分析BI-RADS分类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①边缘有毛刺征的IDC肿块ER、P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边缘无毛刺征者(x2=7.618、6.178,P<0.05),有微钙化的IDC肿块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微钙化者(x2=4.827,P<0.05),血流分级Ⅱ~Ⅲ级的IDC肿块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0~I级者(x2=4.07,P<0.05);②ER、PR、CerbB-2表达阳性的IDC的BI-RADS分类明显高于ER、PR、CerbB-2阴性者(P<0.05).结论 边缘毛刺征、微钙化、血供丰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工作中有可能将ER、PR、CerbB-2阴性乳腺癌的BI-RADS分类低判.

  • 非肿块型与肿块型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研究

    作者:李亚帅;王知力;李晔;何艳

    目的 探讨非肿块型与肿块型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的差异,分析非肿块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非肿块型和18例肿块型乳腺癌患者,术后所有病理标本均行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测定癌细胞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比较非肿块型和肿块型各指标表达差异.结果 非肿块型乳腺癌中导管原位癌12例,约占63.2%;肿块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2例,约占66.7%.非肿块型和肿块型乳腺癌的HER2、ER、PR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肿块型乳腺癌Ki-67阳性率低于肿块型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肿块型乳腺癌的HE染色特征与肿块型乳腺癌存在重叠,两组间Ki-67表达存在差异,证明两者在生物学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

  • 纤连蛋白在乳腺病变的组织表达差异及与病灶弹性模量的相关性

    作者:李亚帅;王知力;李晔;何艳

    目的 探讨纤连蛋白(F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及与病灶剪切波弹性模量值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行乳腺切除术或真空辅助旋切活检,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或乳腺良性肿瘤,且在活检前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的120例患者,其中恶性组及良性组各60例.患者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并记录病灶弹性模量值的大值(Emax)、小值(Emin)、平均值(Emean)和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比值(Ratio).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N(阴性或阳性).比较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组织间FN染色结果及两组病灶间弹性模量值的差异,分析FN的表达与各弹性模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良性病变中以纤维腺瘤为主(41例),恶性病变中以浸润导管癌为主(52例).恶性组60例在细胞外基质中FN均呈阳性,而良性组病灶细胞外基质中27例呈阴性,两组在细胞外基质中F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细胞中F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Emax、Emean与Ratio均大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E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外基质中FN的表达与各弹性模量值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FN在良、恶性乳腺肿瘤细胞外基质中的表达存在差异,良、恶性肿瘤的弹性模量值不同,但肿瘤的硬度与细胞外基质中FN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

  •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灿;张海娴;李丽霞;唐丽玮;孙芳;崔广和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15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TNBC组(12例)和非TNBC组(141例),比较两组超声及DOT图像特征.结果 TNBC组与非TNBC组的超声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5.00%和8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62,P<0.05);TNBC组血红蛋白总量(HBT)、血氧饱和度(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非TNBC组HBT、SO2及DOT BI-RADS分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9%、90.07%、9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4、0.000、0.536,P>0.05).结论 TNBC在常规超声图像上无特征性表现,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结合DOT有助于提高TNBC的诊断准确率.

  •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与手动超声及钼靶诊断乳腺疾病的对照研究

    作者:贺梅婷;勇强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155例患者共165个乳腺结节接受钼靶、手动超声及ABVS检查,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计算ABVS、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手动超声、ABVS及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5.8%、97.6%、87.9%,手动超声和ABVS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钼靶检查(x2=6.356,P<0.05).手动超声、ABVS、钼靶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5%、93.2%、88.7%,94.5%、96.1%、91.9%,86.1%、83.5%、90.3%,96.4%、97.1%、95.2%.手动超声及ABVS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显著高于钼靶检查(x2=4.368、3.569,P<0.05),手动超声与ABVS间无显著差异(x2=1.313、0.893,P>0.05);三者联合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钼靶检查(x2=6.525、4.816、3.868,P<0.05).ABVS的冠状切面上,毛刺状及卫星状边界诊断恶性病变的特异度为98.4%.结论 ABVS在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可以提供补充信息,ABVS的诊断敏感度与手动超声相似,但高于钼靶检查.

  •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联合磁共振成像对乳腺肿物的诊断

    作者:杨伟萍;练斌;丁战铃;黄艳;李航;金观桥;韦长元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与MRI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物的54例患者,均行弹性超声及MRI检查,通过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定肿物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的应变率比值(SRR),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区分乳腺肿物良恶性的佳临界值,比较超声SRR、MRI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物的准确度。结果良性组SRR为2.24±1.28,与恶性组的4.96±1.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 P<0.05)。通过ROC曲线确定超声SRR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佳临界值为2.41。超声SRR、MRI、SRR联合MRI应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准确度分别为81.48%(44/54)、85.19%(46/54)、96.30%(52/54);超声SRR与MRI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联合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超声SRR、MRI的诊断准确度(χ2=6.000、3.967,P<0.05)。结论超声SRR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鉴别诊断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提供更有价值的量化指标,同时结合MRI诊断可减少误诊和漏诊。

  •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作者:李世玉;张群霞;王志刚;李攀

    目的 分析浸润性乳腺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与P63及Calponin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30例术前行乳腺肿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术后经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P63、Calponin免疫组化结果.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定性及定量指标与P63及Calpo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边缘毛刺征与P6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直径增大与Calpon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钙化灶及峰值强度与P63及Calponin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血流分级、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穿支血管、局灶性充盈缺损、灌注模式与P63及Calponin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指标与P63及Calponin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可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 超声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陈香梅;钟洁愉;孙德胜;王金锐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与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超声特征,为临床鉴别诊断两者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63例GLM和43例DCIS患者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资料,结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方法对GLM、DCIS患者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GLM组65个病灶中,47个病灶(72.3%)术前超声BI-RADS分类为4A类,55个病灶(84.6%)边缘模糊,43个病灶(66.2%)存在成角,51个病灶(78.5%)表现为实质回声不均匀,所有病灶均未发现钙化,38个病灶(58.5%)后方回声增强,51个病灶(78.5%)周围水肿、回声增强;DCIS组43个病灶中,13个病灶(30.2%)为4A类,28个病灶(66.7%)表现为低回声肿块,22个病灶(51.2%)存在微小钙化,所有病灶均未发现周围组织水肿.GLM组与DCIS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LM血供比DCIS丰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表现有助于临床鉴别GLM与DCIS,对指导临床诊治有一定的价值.

  •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联合不同硬化剂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应用

    作者:李伟兰;陈彩云;罗樱;劳国权;张海春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联合不同硬化剂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为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治疗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单纯性乳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注射高渗糖水治疗(A组);40例行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B组);35例行单纯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对照组).比较3组术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7.50%和82.86%,A组和B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不良反应高于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后注射高渗糖水、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乳腺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其中高渗糖水硬化治疗不良反应轻微,适用范围广,更值得推广应用.

  • 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

    作者:刘健;曾凌青;赵小波;高砚春;侯令密;谢婷

    目的 评价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肿瘤转移性和炎性腋窝淋巴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临床高度疑似原发性乳腺癌或乳腺炎的40例患者,乳房内均可触及肿块并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常规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纵横比及回声特点;然后在肿块周边皮下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采用超声造影成像观察同侧腋窝淋巴结的位置及增强情况,记录腋窝淋巴结的开始增强时间及增强特点;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乳腺癌和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造影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共检测到41枚前哨淋巴结(SLN),其中13例检出的19枚SLN表现为快速、均匀的高增强,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内炎症细胞浸润;其余27例患者中,5例SLN未显示,22例淋巴结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灌注缺损区,缺损区始终不增强,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内见癌转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SLN开始显影时间为(8.27±2.19) min,明显长于乳腺炎组的(2.46±0.4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小于2,而炎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大于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肿块周围皮下注射SonoVue可以使SLN成像,经皮淋巴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肿瘤转移性和炎性增大的腋窝淋巴结有重要价值.

  • 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的相关性

    作者:王知力;孙璐;胡亚卓;李晔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及胶原纤维含量的差异,分析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的116例拟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的乳腺病变患者进行剪切波弹性检查,并对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标本行Van Gieson(VG)染色,采用Image-Pro Plus 5.1软件进行胶原纤维的定量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弹性模量大值、平均值及病灶与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比值(140.43±70.16)kPa、(63.11±33.68)kPa、3.49±1.95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的(54.64±48.53)kPa、(34.52±25.23)kPa、2.25±1.48(t=5.329、4.382、4.487, P<0.01)。恶性病变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大于良性病变(t=8.437, P<0.01)。弹性模量大值与胶原纤维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0.746, P<0.05)。结论乳腺病变的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含量密切相关,胶原纤维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乳腺巨大周围型导管乳头状瘤1例

    作者:封任冬

    1 病例简介患者女,56岁,发现右侧乳房肿块2年,进行性增大伴疼痛2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右侧乳房触及一大小约15 cm×12cm×10 cm的肿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中、压痛.局部皮肤红肿、溃疡,伴黄色液体流出,偶有血液流出.乳头无凹陷,无溢液.颈部及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3.69 μg/L,甲胎蛋白3.62 μg/L,铁蛋白331.10μg/L,糖类抗原(CA) 19-9 984.30 U/ml,CA125 238.8 U/ml,CA15-3 47.82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59μg/L.淀粉酶55 IU/L,血糖6.8 mmol/L,C反应蛋白20.7 mg/L,其他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值范围.

2211 条记录 11/111 页 « 12...891011121314...1101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