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与CTA在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志远;石卫东;刘美含;陈恩琪;姜微

    大动脉瘤的影像检查有超声、CTA、MRA、DSA等方法.由于MRA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且要求患者严格制动,DSA检查费用高且属有创、并有一定的禁忌症,故临床对动脉瘤的诊断通常采用超声及CTA检查[1].目前,国内外在超声及CTA对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针对一种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或对单一动脉瘤的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研究[2],而对三种大动脉瘤在这两种检查的对比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A的大动脉瘤检查结果,分析两者在动脉瘤诊断中的优势及限度,探讨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 成人肺结核的CT诊断

    作者:黄兴;李祎

    肺结核是常见的胸部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成人原发肺结核增多以及免疫损害患者合并肺结核增加,使肺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且使影像表现很不典型,而CT、HRCT在肺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回顾分析65例临床证实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希望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

    作者:孙肖爽;闫东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Caplan于1980年首先报告[1],国内自1991年以来陆续有报道[2].TOBS起病凶险,致残率及死亡率高[3],本文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4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如下,并讨论TOBS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

  • 40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临床与影像学研究

    作者:邢影;徐忠信;刘松岩;邬英全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表现,但近年来其诊断上存在泛化倾向.为提高对SAE的认识,我们结合文献,对40例SAE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 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雅利;蒋超;聂莹雪

    目的:总结分析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2年8月来收治的肥厚性硬膜炎10例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7例为HCP(hypertrophiccranialpachymeningti-tis,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为HSP(hypertrophic spinal pachymeningtitis ,肥厚性硬脊膜炎),2例为HP(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 ,肥厚性硬膜炎)。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0~78岁,均为慢性起病,1例伴有系统性血管炎,1例患者20 y前曾行额窦骨瘤清除术,2例伴有双侧乳突、中耳炎,1例伴双侧乳突炎及上颌窦炎。7例HCP与2例HP患者均有头痛,其中2例伴有发热、1例患者出现抽搐、7例伴有脑神经受累、1例患者有共济失调;该例HSP患者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二便急,性功能下降。对9例患者行腰穿检查,其中蛋白增高者6例,细胞数增高者4例。对7例HCP与2例HP患者行颅脑与颈髓MRI平扫+增强检查,均见硬脑膜强化,小脑幕、大脑镰、颅底、颞部、鞍上池、小脑蚓等部位均可受累,其中以大脑镰、小脑幕强化为明显,2例并存颈椎管内硬脊膜增厚强化,1例HSP行腰椎增强MRI,可见L5-S1硬脊膜增厚强化。对7例HCP与2例HP患者给予激素治疗1 w后头痛与脑神经麻痹症状明显好转,1例HSP患者接受激素治疗后脊髓受压症状及尿便障碍稍有好转。结论 HCP与HP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及脑神经麻痹,HSP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痛及脊髓受压症状。头部及脊髓MRI检查具有特征性,激素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作者:张海鸥;吴军;陈准菁;王春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尖端血循环障碍致中脑、丘脑、颞叶、枕叶及小脑多部位不同程度的梗死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起病凶猛,抢救治疗难度大,致残率及死亡率高[1],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院自1999~2003年收治的8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 父女同患结节性硬化1例报告

    作者:蒋一杨;邓方;冯加纯

    结节性硬化综合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各种非神经组织错构瘤及良性肿瘤性病变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早由Von-Recklinghausen报告,而后由Boureville进行更详尽的描述,故又称Boureville病[2].除骨骼肌、周围神经及脊髓外,所有分化于3个胚层的组织或器官如脑、皮肤、肾脏、眼、肺、心脏、肝脏、骨骼等均可以累及.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容易误诊.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结节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本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脑出血1例报告

    作者:王戬萌;吴江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高增殖疾病[1],临床表现以红细胞增多为主,同时伴有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2,3].基于上述特点,PV伴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而出血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PV,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等进行总结.

  • 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王湘庆;戚晓昆

    脊髓血管畸形并非常见病,但它引起的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症状常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和独立生活能力,甚至有17.6%患者因之死亡。而早期诊断与治疗能保留甚至恢复部分脊髓功能,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传统脊髓血管畸形分类是根据病理形态,随着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和核磁共振技术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多根据选择性血管造影的放射图像进行分类。现将其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介绍如下。

  • MRI诊断带蒂原发性肝细胞癌一例

    作者:陈志仁;李凤霞;姜春子;方浩

    1 病 例 患者,男,40岁。乙肝病史多年,20 d前偶然发现右上腹部肿物,伴疼痛,呈间断性钝痛,无黄染,近日疼痛加剧,食欲下降。体检:右上腹可触及巨大肿块,质硬,活动度差,上界不清,伴触痛,无反跳痛。B超:右上腹肝区见巨大肿块,呈不均匀回声,上界不清,下界突入腹腔。诊断:右上腹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AFP>400 ng/ml,HBsAg阳性。MRI检查:肝脏下方紧靠肝右叶后段见腹腔内巨大肿块,T1W为等或稍低信号,低信号以中心为主,T2W为中等偏高或高信号,中心以高信号为主,大小约为16 cm×15 cm×14 cm,周边见不完整包膜,T1W及T2W均呈低信号,注入Gd-DTPA后见肿块周边中等强化,中心有散在片状强化;冠状位T2W见肿块与肝右叶下缘局部无间隔,信号与正常肝组织信号相近。诊断:考虑带蒂外生性肝细胞癌,腹腔内肉瘤可能性小。手术所见:肿瘤位于肝右叶脏面,大小约为16 cm×15 cm×14 cm,向腹腔突出,有假包膜,呈蒂样生长,蒂长约2.0 cm左右,肿块为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包裹,分离切除瘤体。病理诊断:肝细胞癌,部分呈低分化。 2 讨 论 大体上原发性肝细胞癌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小肝癌;根据生长方式病理又分型为膨胀型、浸润型、混合型和特殊型,特殊型包括带蒂外生型和肝内门静脉癌栓形成而见不到实质肿块。带蒂外生型肝细胞癌非常少见,如果不结合病史,仔细观察其影像学特点,特别容易与腹腔肿瘤、肝肾间隙肿瘤、后腹膜肿瘤混淆,但如果仔细观察肿瘤与肝脏的密切关系,有蒂与否(很少见到),肿瘤有否假包膜,肿瘤信号改变,加之结合临床有否乙肝病史、AFP浓度,可做出考虑或提示诊断,后需手术及病理证实。

  • 浅析胸部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寿明;李豪胜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9例患儿均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然后,观察这些患儿病变的位置和范围及其病灶部位的影像表现。结果:在这3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有25例患儿为单侧肺炎(有14例患儿的病灶在右侧,有11例患儿的病灶在左侧),有14例患儿为双侧肺炎。其中,有20例患儿为单叶段病变,有19例患儿为多叶段病变。这些患儿病灶部位的影像表现为,有7例患儿有斑片状影,有16例患儿有大片实变性影,有21例患儿有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有7例患儿出现肺不张,有5例患儿出现胸腔积液,有5例患儿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这些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变特点为单侧病变多于双侧病变,右肺病变多于左侧病变。患儿病变的影像表现为:为大片实影的多,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的次之,也有的双肺散在斑片影。结论:用胸部螺旋CT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诊断的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浅谈应用CT诊断胰头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丽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CT诊断胰头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胰头癌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T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并将影像学资料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术前CT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患有胰头癌的患者有35例,检出率为97.2%。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患有胰头癌的患者有36例,检出率为100.0%,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学分析,应用CT检查胰头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7.2%,误诊率为2.8%。结论:临床上可将CT检查作为早期诊断胰头癌的重要方法,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用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诊断的效果探析

    作者:陈作泉

    目的:探讨用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60例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然后,观察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及其病灶部位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这60例患者经病理活检均被确诊患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对这60例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结果为,有59例患者被诊断患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诊断的准确率为98.3%。在这59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为均匀增强,占50.84%,有27例患者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为区域增强,占45.76%,有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为无增强,占3.4%。结论:用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并可准确判断其肿瘤的特点。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特点的分析

    作者:王旭华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2例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检查结束后,对这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学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这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病灶为单发,其病灶位于其右侧基底节区,占位征象不明显.另1例患者的病灶为多发,其病灶分别位于其右侧海马体-基底节区(病灶的体积为:4.0cm×3.0cm×2.0cm)和右侧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深部(病灶的体积为:5.0cm×3.0cm×3.0cm).进行T1WI扫描的结果 显示,这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表现均呈类圆形的低信号或等信号.进行T2WI扫描的结果 显示,这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表现均呈类圆形的高信号或等信号.进行FLAIR扫描的结果 显示,这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表现均为高信号,且边界清晰.进行DWI扫描的结果 显示,这2例患者病灶的影像表现均为高信号.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与脑膜瘤、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均有相似之处.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 肺曲霉病40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百灵;何白梅;张乐蒙;王丽静;李秀英

    目的:探讨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4月经病理确诊为肺曲霉病住院患者40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40例肺曲霉病患者中,曲菌球23例、侵袭性肺曲霉病17例.合并有基础疾病者36例(90.0%):其中,肺结核15例(37.5%),支气管扩张6例(15.0%).肺曲霉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32例(80.0%),咳痰25例(62.5%),咯血24例(60.0%0.影像学表现多样,肿块结节型23例(57.5%),渗出型12例(30.0%)空洞样病灶12例(30.0%),"洞中球征"和"晕征"各8例(20.0%).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检出,手术切除后病理检出26例(65.0%),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检出12例(30.0%),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检出2例.本组病例中,26例在病理诊断前被初诊误诊,误诊率高达65.0%,初诊为肺结核13例(32.5%),肺癌8例(20.0%),细菌感染3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2例.26例(65.0%)经外科手术切除,随访均无复发;10例(25.0%)经抗真菌药物治疗,9例痊愈或显效.结论:肺曲霉病多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反复间断咯血为主,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曲菌球和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治疗方法均有不同.肺曲霉病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外科治疗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 青老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影像学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张振华;杨潮萍;刘秀丽;项蓉;王宁;常丽华

    目的 探讨青老年脑梗死致病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青老年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年龄的差异,分为青年组(≤45;n=40)和老年组(≥60;n=80),根据TOAST分型,分析青老年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危险性因素.结果 ①根据TOAST分型:老年组大动脉硬化型患者55例,心源性栓塞型患者16例,小动脉闭塞性患者8例,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②其中危险因素比较,老年组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外动脉堵塞及烟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机组患者(P<0.05).③影像学检查显示,基底节脑梗死患者56例,脑叶脑梗死患者32,小脑叶脑梗死10例,多发性脑梗死12,烟雾病脑梗死3例.结论 青老年脑梗死有着鲜明的影像学特点,高血压、糖尿病、葡糖糖耐量异常是引起老年人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外动脉堵塞、烟雾病是青年出现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生活中,要控制好这些发病的重要因素.

  • 三光气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点(附44例分析)

    作者:张永;汪华学;何先弟;刘学刚;刘超;陈余清

    目的 探讨三光气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1-01安徽省宿州市发生三光气泄露事件的中毒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结果 刺激反应9例,无明显胸部影像改变;轻度中毒22例,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症状、咳痰,胸部影像以肺纹理增粗、局灶性腺泡结节样渗出为主;中度中毒6例,主要表现为胸闷、咳嗽咳痰、轻度发绀及窦性心动过速等;重度中毒7例,主要表现为胸闷、发绀、窦性心动过速及循环衰竭,中度及重度患者的胸部影像以弥漫性团片状渗出、实变为主.胸部影像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程度不一致性.结论 急性三光气中毒患者胸部影像学改变以局限及弥漫的斑点、斑片渗出为主,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及时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信息.

  • 脑胶质母细胞瘤242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董祥慧;戚基萍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发病特点、病理学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照。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并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标本242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病理学特征观察,并结合CT和MR检查的影像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位于大脑229例,小脑9例,脑干2例,椎管2例;肿瘤所发生的部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位于大脑半球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等;病变位于小脑主要表现为头晕、共济失调或行走不稳;椎管内肿瘤常表现为感觉运动障碍。免疫组化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均呈强弱不等的阳性,Ki-67、CD34均高表达,其它标记物表达各不相同。 CT和MR检查示界限不清的占位性病变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胶质母细胞瘤额叶、颞叶高发,肿瘤大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复发。

  •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1例

    作者:林黎娟;马宝祥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我院收治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现报告如下,并着重分析此病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张录林;詹志民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及X线表现及两种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果 98例患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其病灶位于右肺的共有59例,位于左肺的有28例,同时位于两侧肺野的有11例.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都以肺组织实变为特点,胸部平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浸润(74.5%),而CT扫描主要表现为肺组织不均匀的高密度阴影(79.59%).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相比胸部平片,CT能更好的显示肺内病灶及相关合并症的特征.结合影像学、症状、体征以及抗体检测对临床医师及时明确的诊断支原体肺炎有重要的意义.

461 条记录 11/24 页 « 12...891011121314...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