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拉莫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及重性抑郁症耐受性与敏感性的文献分析

    作者:汪作为;方贻儒;GAO Ke-ming;张少平;Joseph R.Calabrese

    目的 分析拉莫三嗪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耐受性与敏感性.方法 选择符合急性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关于拉莫三嗪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以不良事件引起治疗终止发生率为拉莫三嗪的耐受性指标,以皮疹和头痛为敏感性指标.分别计算拉莫三嗪(200 mg/d)事件发生率相对于安慰剂事件发生率增加(ARI),以及拉莫三嗪(200 mg/d)治疗相对于安慰剂治疗所致1例不良事件发生前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H);显著性检验以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 (1)难治性精神分裂症4项、双相抑郁4项、难治性双相抑郁1项和重性抑郁症3项临床试验被分析;(2)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及难治性双相抑郁、重性抑郁症的急性治疗期,与安慰剂比较,拉莫三嗪(200 mg/d)相关不良事件引起治疗终止NNH(95%CI)依次为323(-23~20)、-47(-17~60)、-34(-10~22)和-32(-14~158)例,皮疹依次为133(-51~29)、-46(-18~83)、51(-16~10)和-31(-15~1208)例,头痛依次为-26(-11~61)、-168(-16~19)、-28(-6~9)和53(-24~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包括0).结论 拉莫三嗪单药或增效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抑郁和重性抑郁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 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作者:潘轶竹;王刚;项玉涛;司天梅;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方贻儒

    目的 比较分析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全国13家精神科医院和机构中的1 478例抑郁症患者,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使用MDQ及HCL-32筛查轻躁狂症状的出现,使用MINI建立符合DSM-Ⅳ的诊断,并采用两两比较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对两类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双相障碍Ⅰ型和双相障碍Ⅱ型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比例分别为7.9%(118/1 487)和12.9%(191/1 487).(2)抑郁症患者每年抑郁频繁发作(>4次/年)占7.6%(90/1 178),抑郁发作伴随肥胖、睡眠和体质量增加占15.2%(179/1 178),抑郁发作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占13.4%(158/1 178),终身抑郁发作(1.9±2.6)次,首次发作年龄(34.6±12.5)岁,双相障碍Ⅰ型以上指标分别为29.7%(35/118)、39.8%(47/118)、38.1%(45/118)、(3.9±4.1)次、(28±10.5)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P<0.01);双相障碍Ⅱ型抑郁发作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占28.8%(55/191)、终身抑郁发作(2.5±3.0)次、首次发作年龄(28.8±10.9)岁,与抑郁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P<0.01).结论 双相障碍Ⅰ型和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表现出不同的抑郁临床特征.

  •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和心境障碍问卷筛查双相障碍或抑郁症自杀风险可行性分析

    作者:刘艳红;陈林;司天梅;郑启文;陈大方;杨甫德;段艳平;苏允爱;方贻儒

    目的 探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和心境障碍问卷(MDQ)筛查双相障碍或抑郁症自杀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访谈(MINI-SCID)评价1478例双相障碍或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依据MINI-SCID对自杀意念进行自杀风险分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L-32和MDQ用来筛查双相障碍及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可行性,筛选与自杀风险相关的条目.结果 1478例患者中,692例(46.8%)无自杀风险,271例(18.3%)为低自杀风险,284例(19.2%)为中自杀风险,231例(15.6%)为高自杀风险.不同自杀风险患者的HCL-32和MD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障碍Ⅰ型中不同自杀风险患者的HCL-3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不同自杀风险患者的MD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相障碍Ⅱ型中不同自杀风险患者的HCL-32和M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L-32量表中的1(需要的睡眠比平时少)、29(喝咖啡比平时多)、31(喝酒比平时多)、32(比平时服用更多的药物)项(OR分值别为1.382、1.623、1.817、1.354,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24~ 1.698,1.116~2.359,1.242~2.658,0.960 ~1.909),MDQ中2(容易发脾气,经常大声指责别人,或与别人争吵、吵架)、4(比平时睡的少,而且不想睡)、13(花钱太多,使自己或家庭陷入困境)项(OR分值别为1.265、1.330、2.382,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6 ~1.590,1.066 ~1.660,1.721~3.297)均进入自杀风险相关因素模型.HCL-32和MDQ评估双相障碍Ⅰ型自杀风险相关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62.结论 HCL-32与MDQ筛选双相障碍Ⅰ型自杀意念相关危险因素尚可,但对于双相障碍Ⅱ型及抑郁障碍效果不佳.

  • 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脑默认网络的研究

    作者:王鹏;薛志敏;张会然;吴国伟;曹龙龙;胡爱民;刘畅;贺忠;刘哲宁

    目的 通过对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字母匹配任务(n-back任务)下脑负激活网络的分析,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工作记忆缺陷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14例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病例组)和20名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临床评估和字母匹配任务(n-back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组内和组间统计分析得到两组的任务相关负激活脑区分布,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韦氏智测数字符号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71.93±15.81比87.80±14.81,P=0.005),并在0-back任务正确率(0.87±0.17比0.97±0.04,P=0.051)和2-back任务正确率(0.64±0.19比0.77±0.18,P=0.050)上较对照组显示出较强的降低趋势.两组的负激活脑区分布与人类脑默认网络基本一致,病例组在双侧楔前叶、左侧后扣带比对照组存在更强的负激活(未校正,P<0.001,像素集合>40).结论 默认网络的异常可能是双相障碍的生物学特征,可能与患者的工作记忆损害有关.

  • 儿童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戚艳杰;郑毅;何凡;张浚;贾军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北京安定医院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出院时年龄<18岁、入院时或出院时曾经诊断双相障碍患者的诊断稳定性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向前条件”方法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年间曾诊断为双相障碍患者共342例,总住院次数400次,共有800项诊断(包括入院诊断和出院诊断);342例患者双相障碍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66.7%(228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相障碍诊断稳定性与住院次数[OR=4.912,95%可信区间(CI)2.520~9.577,P=0.000]、幻觉妄想症状(OR=2.841,95%CI1.670~4.836,P=0.000)、躁狂状态(OR=0.365,95%CI0.215~0.619,P=0.000)显著相关.结论 儿童双相障碍症状不典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较常见,诊断稳定性主要受住院次数、幻觉妄想症状及躁狂状态影响.

  • 双相障碍患者社会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陀柠瑜;刘铁榜;杨海晨;荣晗;张建;沈其杰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状态下双相障碍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采用社会认知功能测验对不同临床状态的双相障碍患者(躁狂组29例,缓解组36例)、双相障碍一级亲属(亲属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情绪识别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失言察觉、暗示理解任务)进行评定,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躁狂组社会认知测验成绩[情绪识别总分(90.1±19.0)分、失言察觉(18.2±10.4)分、暗示理解(6.6±1.1)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4.9±9.8)、(28.4±8.1)、(7.3 ±0.8)分],均P<0.05;缓解组及亲属组情绪识别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失言察觉[缓解组(22.0±9.3)分、亲属组(24.3±7.4)分]、暗示理解[缓解组(6.4±0.7)分、亲属组(6.7±1.3)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情绪识别能力受损为状态性,而心理理论能力受损可能具有特质性;遗传或家庭教养可能对患者心理理论能力有影响.

  • 不同年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与多巴胺D2、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作者:马小红;王英成;李涛;黄颐;刘协和;吴斌;师建国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及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在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在临床主治医师诊断后,由研究者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的定式检查提纲(SCID-P)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面检,共选择符合标准的105例BD患者,并将患者的发病年龄以≤25岁为早发组,>25岁为晚发组;(2)对入组患者和对照组(128名健康人)按常规方法提取DNA,然后对DRD2、COMT基因定型;(3)各组间构成比差异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DRD2、COMT基因多态性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发病年龄大于25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RD2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36, P=0.04).结论 DRD2基因与发病年龄较晚的BD可能存在关联.

  • 利培酮与锂盐预防双相I型障碍复发的长期随访对照研究

    作者:刘铁榜;高欢;陆亚文;郭金宏;杨孔军;杨海晨;荣晗;沈其杰

    目的 通过与锂盐对照,观察利培酮对双相Ⅰ型障碍复发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13例病情缓解至少3个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门诊按治疗药物随机给予利培酮(56例)或锂盐(57例)维持治疗.采用精神状况检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及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17项,HAND17)等观察两组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复发情况,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辅助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1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801±326)d.利培酮组缓解率为38%(95%可信区间为27.2~48.8),平均缓解时间(603±288)d;锂盐组缓解率为64%(95%可信区间为56.3~71.5),平均缓解时间(783±221)d.利培酮组缓解率低于锂盐组(u=3.838,P<0.05),复发时间早于锂盐组(t=2.392,P<0.05).结论 利培酮对双相Ⅰ型障碍预防复发的总体效果不及锂盐.

  • 双相障碍高发家系候选染色体区域的连锁分析

    作者:董芳;蔡焯基;胡正茂;姜涛;罗炯;聂长杰;黄青;凌四海;刘敏;夏昆;王传跃

    目的 探索定位双相障碍易感基因.方法 采集7个双相障碍高发家系,共90例家系成员,患者27例.选择6个染色体区域中的30个微卫星标记初步扫描,初步扫描结果阳性的区域选取12个微卫星标记精细扫描.GENEHUNTER2.1软件行连锁分析.结果 初步扫描D21S263、D21S1252和D22S423位点nonparametric logarithm of odds(NPL)值分别为1.64、1.41和1.40.精细扫描D21S262位点和D21S1920位点家系成员法和同胞对法计算NPL值分别为1.44、1.52、1.54和1.89.结论 21q22.11-13和22q13.1可能存在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

  •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及其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磊;马燕桃;朱玥;张卫华;司天梅;于欣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认知功能状态,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15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单相组)、13例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组)和15名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睡眠,并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对患者睡眠特征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双相组睡眠潜伏期延长(P=0.004),睡眠效率下降(P=0.007);单相组睡眠效率下降(P=0.038),觉醒次数(P =0.019)增加,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P=0.035),第1期(S1)睡眠时间(P =0.028)及睡眠百分比(P=0.015)均增加,第2期(S2)睡眠百分比增加(P=0.014),第3期(S3)睡眠时间(P=0.002)及睡眠百分比(P=0.002)均减少,快速动眼睡眠(REM)潜伏期延长(P=0.019).单双相组相比睡眠监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知功能评估方面,单相组学习评分与REM睡眠时间、REM睡眠百分比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0.69,P值分别为0.034、0.020),与REM睡眠潜伏期高度负相关(r=-0.74,P=0.009);记忆评分与S2睡眠百分比高度负相关(r=-0.65,P=0.029),与REM睡眠潜伏期高度负相关(r=-0.72,P=0.012).双相组睡眠指标与学习、记忆评分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睡眠结构紊乱,单相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紊乱;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指标与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可能存在差异.

  • 奎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

    作者:李华芳;马崔;王刚;谢世平;王晓萍;许秀峰;于欣;顾牛范

    目的 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并且根据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总分≥20分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奎硫平(每日2次口服,大剂量达800 mg/d)或碳酸锂(每日2次口服,大剂量达2000 mg/d)治疗,共观察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YMRS总分的改变(末次观察值结转).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等.结果 共随机分配155例患者(奎硫平组为78例,碳酸锂组为77例).意向性治疗人群共154例(两组各77例).奎硫平和碳酸锂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42.9 mg/d和1377.7 mg/d.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YMRS减分值分别为-18.2分和-15.9分.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的有效率(78%)明显高于碳酸锂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和69%.奎硫平在大剂量达800 mg/d的情况下耐受性较好,其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便秘(35%)、头晕(15%)和腹泻(10%);碳酸锂组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17%)、便秘(13%)和呕吐(13%).碳酸锂组中有3例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其中有1例为严重不良事件;奎硫平组无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的研究者.结论 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 脉络裂囊肿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作者:李少成

    患者男,28岁.8年前无明显诱因慢性起病,表现为少言寡语,被动懒散,脾气暴躁,打骂家人,行为紊乱,睡眠差,曾先后两次住当地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同时口服利培酮和抗抑郁药治疗,利培酮12mg/d,好转出院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无原因多次出现冲动自伤、自杀行为,自感身体虚弱,眼睛疼痛怕见光,任何情况下坚持戴墨镜;30 d前无明显原因欲跳楼自杀,声称自己快要死了,并以头撞墙,遂就诊于我院.门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未定型,于2006年6月26日收住院.

  • 长期高剂量碳酸锂合并氯氮平治疗致小脑萎缩一例

    作者:刘雨生;曹菊芳;周晓琴

    患者男,59岁. 22岁时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曾用阿米替林100 mg/d或氯丙嗪400 mg/d或碳酸锂1.5 g/d合并氯氮平175 mg/d治疗.末次住院于1998年8月27日痊愈出院.出院后坚持服用碳酸锂1.5 g/d合并氯氮平300 mg/d.2002年4月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及讲话重复等.6月11日出现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门诊医生将碳酸锂减至1.0 g/d,氯氮平减至100 mg/d.7月16日复诊时其家属诉未遵医嘱,仍按原剂量服药.患者并出现行走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答非所问、记忆力下降,于7月22日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 碳酸锂与阿米替林合并致低血钾一例

    作者:刘雨生;袁国桢;姚建军

    患者男,52岁.1993年至2002年2月因下岗后渐起情绪低落、有自杀行为与情感高涨、兴奋话多等交替反复发作多次,间歇期正常.曾5次住我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以抑郁发作为多.患者既往曾用吗氯贝胺、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碳酸锂合并多塞平,氯丙嗪合并碳酸锂等治疗,均未曾出现过异常反应;无药物过敏史,无低血钾史,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和低血钾病史.

  •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林雁;谢光荣

    由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以下简称情感障碍)的症状受发育性因素影响,症状易重叠于其他儿童期障碍等原因,常给儿童精神科医师对其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易导致漏诊和误诊[1,2].然而,据报道,在情感障碍患者中有20%~54%首次发病在青少年期,有近10%的病例在12岁以前就已起病[2,3],故儿童情感障碍已并非罕见.为此,我们就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流行病学1.患病率:由于采用的诊断标准与研究方法不一,致使报道的患病率也颇不一致,但大多数的意见认为其患病率至少不低于成人[1,2,4].Carlson在对14~16岁青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躁狂发作的终身患病率可自0.6%至13.3%,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未应用统一的时间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3];Lewinsohn调查了14~18岁的在校学生发现,情感障碍终身患病率为1%,但还有5.7%的学生有阈值下症状[1];Bochereau等[5]报道青少年躁郁症的患病率为1%.

  • 双相情感障碍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传朋;王学义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BPD)是1种严重、慢性或终生性疾病.据报道,BPD患病率为1.2%2.4%,约占人群的1.3%,占所有心境障碍的20%~50%.美国BPD患者约为300万,其患病率虽低于抑郁症,但高复发率(高达90%)、高致残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突出.死亡率也相对较高,约25%~50%患者有自杀未遂史,10%~15%自杀身亡,居各类精神障碍之首.当然,BPD所特有的严重后果并不仅如此,认知功能损害也是BPD的重要特征[1].现将近年来关于BPD认知功能损害的文献作一综述.

  • 治疗师角度下双相障碍强化门诊干预项目的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吴丹萍;苑成梅;孙霞;卢卫红;叶尘宇;王勇;吴志国;洪武;王宇;宋蕊;薛莉莉;方贻儒

    目的 探讨治疗师角度下双相障碍强化门诊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for bipolar disorder,IOP-BD)的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招募新近缓解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IOP-BD干预,共有3组团体治疗,每次团体治疗结束后对10名治疗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录音.采用主题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访谈录音转录为逐字稿并进行编码分析,再将结果反馈给治疗师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团体成员个体因素和治疗过程相关因素会影响双相障碍患者IOP-BD的疗效.治疗师认为那些积极参与并能有所反馈,内心真正接纳自己罹患双相障碍且病程短、家属调节能力强的患者获益更多;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节奏的把握和引导也会影响疗效,而这些与其专业背景有关.结论 治疗师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掌握好治疗节奏,并对参与程度低、病程长、不接纳自己患病等的患者加以引导,增加IOP-BD疗效.

  •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脑皮质功能连接的脑磁图特征

    作者:贾凤南;汤浩;史家波;毕昆;花玲玲;陈建准;阎锐;韦秋香;卢青

    目的 探讨单相、双相抑郁患者静息态下皮质间功能连接脑磁图特征的差异.方法 对12例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组)、27例单相抑郁患者(单相抑郁组)和21名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磁图扫描.采用同步似然性(synchronizationlikelihood,SL)值评估脑皮质功能连接,比较3组受试者θ、α1、α2、β及y频段各感兴趣脑皮质区半球内及半球间SL值,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两两样本post-hoc检验.结果 双相抑郁组较单相抑郁组及对照组左枕叶内部θ(0.249±0.087、0.181±0.029、0.196±0.032,F=8.511,P=0.001),α1(0.200±0.051、0.164±0.020、0.175±0.028,F=5.292,P=0.008)及α2(0.200±0.047、0.175±0.025、0.183±0.025,F=4.721,P=0.013)频段,右额叶内部β(0.186±0.027、0.166±0.024、0.159±0.026,F=4.195,P=0.020),γ(0.151 ±0.020、0.128±0.019、0.133±0.019,F=5.521,P=0.006)频段SL值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双相抑郁组β(0.076±0.013与0.087±0.011,P=0.009)、γ(0.062±0.010与0.069±0.010,P=0.020)频段左右额叶间SL值增高,而单相抑郁组γ(0.057±0.013与0.050±0.005,P=0.009)频段右额叶-右顶叶顶区SL值下降.结论 双相抑郁患者较单相抑郁患者额-顶-枕区功能连接进一步损害,额叶及枕叶内部局部功能连接差异可能是区分单相、双相抑郁的特征之一.

  • 以抑郁或躁狂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功能水平回顾性分析

    作者:粟幼嵩;陈俊;洪武;王勇;黄佳;李豪喆;王凡;吴志国;汪作为

    目的 了解首次发病类型不同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甲状腺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全国26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符合ICD-10中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1 479例以抑郁为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抑郁首发组)和2 085例以躁狂/轻躁狂为首次发病的双相障碍患者(躁狂/轻躁狂首发组)的临床特征,比较1 277例6个月内未服用碳酸锂的调查对象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其中195例患者处于缓解期,1 082例患者处于躁狂/轻躁狂发作期或混合发作期.结果 抑郁首发组女性患者比例、产后抑郁比例、既往抑郁发作次数、抑郁发作短持续时间、过去12个月抑郁发作天数高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既往轻躁狂/躁狂发作次数少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抑郁首发年龄小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躁狂首发年龄大于躁狂/轻躁狂首发组(t/χ2=12.544,5.741,-9.269,-6.039,-5.379,6.281, 3.966,-6.160,P<0.05或P<0.01).缓解期躁狂/轻躁狂首发组甲状腺素水平高于抑郁首发组[(75.65± 2.10)nmol/L与(67.82±2.01)nmol/L,t=5.536;P<0.05],发作期躁狂/轻躁狂首发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抑郁首发组[(4.84±1.36)pmol/L与(4.57±1.08)pmol/L, t=4.823;(1.86±0.03)nmol/L与(1.70±0.03)nmol/L,t=9.900;(13.13±0.24)pmol/L与(12.44±0.22)pmol/L, t=13.674;P<0.05或P<0.01].结论 以抑郁和以躁狂为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且具有不同的甲状腺素水平,可能需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指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 双相障碍抑郁期与缓解期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研究

    作者:赖顺凯;钟舒明;赵辉;王颖;贾艳滨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患者基底节豆状核脑生化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方法对29例双相障碍抑郁期患者(双相障碍抑郁组)、22例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双相障碍缓解组)和24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检测3组基底节区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e,NAA)、胆碱和肌酸3种代谢物水平,分别计算NAA/肌酸和胆碱/肌酸的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临床特征与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双相障碍抑郁组(1.5±0.2、1.5±0.1)、双相障碍缓解组(1.5±0.1、1.5±0.1)左侧、右侧豆状核NAA/肌酸值低于对照组(1.7±0.3、1.7±0.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14,P=0.005;F=7.811,P=0.001)。3组间双侧豆状核胆碱/肌酸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总病程、发作次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评分)与脑生化代谢物水平比值不相关。结论双相障碍抑郁期及缓解期患者均存在双侧基底节豆状核神经元代谢功能降低,豆状核神经元功能下降可能是双相抑郁的神经影像学内表型。

600 条记录 5/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