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病耻感与希望水平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玉莲;尹冬青

    目的 探讨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病耻感与希望的特征,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 运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和Herth希望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5例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在贬低-歧视贬低感量表得分为(2.57±0.27)分,与量表均值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4.83±5.72)分,贬低-歧视贬低感与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希望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家属存在明显病耻感和较高希望水平,病耻感是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通过提高家属的希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人格及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

    作者:李华;顾艳虹

    目的 探讨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人格、应对方式的差异,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心境障碍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30例单相抑郁(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及30例双相情感抑郁以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测量.结果 单相抑郁组MMPI的D、Si因子得分高于双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在Hs、D、Hy、Pt、Sc差异,均高于中国常模临界分值60分.单相抑郁组CSQ的自责因子得分高于双相情感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避、求助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相抑郁组患者性格内向,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过敏,情绪抑郁、焦虑、脆弱,与人交往时保持距离,害怕情感接近,害怕丧失自我控制.有应对方式不良的特点,较少的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更多地采用自责的应对方式.

  • 社区综合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邓良华;刘青梅;唐立岩;许世欢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防治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24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n=119)和研究组(n=125)。对照组维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长期社区综合干预。在入组时、第6个月末和第12个月末分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广玉

    目的:了解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喹硫平合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5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用药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进行BPMS评定.结果:总疗效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较轻.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安全有效.

  • 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广玉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碳酸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碳酸锂和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BRMS 评分及 TESS 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BRMS 总分为(7.4±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7±3.5)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躁狂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TE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躁狂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与 MAO基因关联分析

    作者:汪栋祥;江开达;钱伊萍;张野;禹顺英;江三多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和单胺氧化酶B基因与伴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性障碍间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将66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性障碍患者,以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区分为两组,伴精神病性症状为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不伴为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并采用Amp-FLP技术作了MAOA(CA)n、MAOB(GT)n和MAOB(TG)n三种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分析.结果: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性障碍在MAOA(CA)n基因座上的124 b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MAOB(GT)n基因座上的172 bp、178 b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而182 bp等位基因频率增高;MAOB(TG)n基因座上的199 b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而205 bp等位基因频率增高,这种减少和增高经Z检验确认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Woolf法分析后得出MAOB(TG)n基因座上的205 bp等位基因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呈显著性正关联(RR=3,P<O.05).结论:MAOB(TG)n基因座上的205 bp等位基因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正关联,可能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风险因子.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宝贵;王龙;杜远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患者64名,其中女性28名,男性36名.采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每周5次,共干预10次,两周时间完成.于治疗前及2周后应用连线测验(TMTA),符号编码,词语学习(HVLT-R),视觉记忆(BVMT-R),Stroop-单词、颜色及色词,持续操作测验2D、3D及4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6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后比较,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男女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显示所有测验指标,即连线测验词,持续操作测验2D、3D及4D成绩,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双相情感障碍男女组的组间比较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男性患者的视觉记忆(BVMT-R)及持续操作测验2D、3D及4D成绩均明显优于女性患者(P<0.05),而连线测验(TMTA),符号编码,词语学习(HVLT-R),Stroop-单词、颜色及色词成绩比较男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患者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 代谢综合征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房艳艳;周伟;孙娜;孙乐乐;张勤峰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招募临床缓解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212例,按照是否伴有代谢综合征分为研究组(伴有代谢综合征)和对照组(未伴有代谢综合征).两组采用杨氏躁狂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不自主运动量表、巴恩斯静坐不能评定量表、UKU副作用评定量表、自知力评估量表、大体社会功能评估量表、WCST评估并比较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0.66%,多因素回归显示:研究组比对照组患者有更多的住院次数、更严重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更差的自知力、整体功能和执行力.结论:代谢综合征(MS)不利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预后,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针对性护理.

  • 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并发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叶泽文;罗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并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4例发生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的糖尿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并发糖尿病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程、精神药物使用时间上有极显著差异(t=2.04~3.02,P<0.01)、糖尿病药物的选择上有显著差异(x2=5.43,P<0.05).在性别、文化、家族史,糖尿病症状、血糖水平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并发患糖尿病的患者各有其临床特点,但并发糖尿病的几率大致相等,诊断糖尿病时的血糖水平一致,情感障碍患者并发糖尿病时降糖药物的选择范围更宽.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同伴支持服务的效果分析

    作者:孙红立;葛茂宏;胥爱萍;高伟博;赵永红;王程辉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同伴支持服务的效果.方法:将72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同伴组和对照组,均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在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基础上,同伴组接受同伴支持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分别在入组时、4周末应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等方法评定患者.结果:①4周末,两组YMRS、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P<0.01),且同伴组YM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4周末,两组GQOLI-74量表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分均显著高于人组时(P<0.01),且同伴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I-74总分均明显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同伴支持服务有助于快速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康复措施.

  • 1例双相情感障碍伴恶性疟疾患者的护理报告

    作者:何成添;邹彩媚;蔡红涛

    目的:总结1例双相情感障碍伴恶性疟疾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护理要点包括护理评估、隔离与防护、体温护理、风险护理、药物及心理护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引起疾病的传播及恶化,康复出院.结论:精神科特殊病例要对症护理,及时探查病因,做好预防性隔离.

  • 麻痹性痴呆以双相情感障碍为首发症状1例

    作者:黄金荣;杜莉辉;肖丽平

    1病例
      患者男性,46岁,已婚,个体经营者,因睡眠少、自夸、乱花钱1个月就诊。

  • 临床路径对3种常见精神疾病出院统计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洪祥;刁艳云;李雪艳;刘娜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统计指标的影响,观察临床路径在住院精神疾病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住院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向情感障碍3种常见病,剔除不符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条件者后,根据是否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分为临床路径组与对照组,分别统计其住院日数、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30日再住院率、住院费用、出院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路径组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统计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双向情感障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有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减低住院费用,但是对于治疗有效率、30日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影响.

  •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晓燕

    目的:观察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67例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抑郁程度、躁狂症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躁狂量表(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躁狂及抑郁状况,且安全性好.

  • 单双相抑郁注意功能的对照研究

    作者:张明;关念红;陈敏华;张晋碚;刘海润

    注意功能障碍,但损害存在差异,双相抑郁的注意功能损害较轻.

  •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早期阶段青年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作者:邹文锦;邓文皓;林鄞;张晓菲;崔立谦;曹莉萍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D-Ⅰ)青年患者早期静息态脑BOLD信号的低频振幅(ALFF)改变.方法 对30例病程<2年的BD-Ⅰ型青年患者(BD组)及30名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3.0T MR静息态扫描,组间ALFF差异采用SPM8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ALFF值与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贝克躁狂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D组左枕中回-枕下回-颞中回、左颞上回、左侧小脑前叶ALFF强度明显降低,双侧后扣带回-右楔前叶、右顶下小叶ALFF强度增高,其中左侧小脑前叶ALFF值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79,P=0.039).结论 BD早期阶段患者静息态神经元活动强度存在异常,并与情绪状况存在相关性.

  • 双相障碍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中局部一致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博;王菲;徐克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狂躁期患者感到或表现出异常开心、有活力、易怒,常会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对睡眠的需求也往往会减少;抑郁期患者会哭泣、缺乏与他人眼神交流、对生命萌生负面看法,也有自杀的可能.研究表明,病史长达20年以上的患者,其自杀风险超过6%,自残风险为30%~40%[1].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致力于本病病因学、神经生理学及病理学研究,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晰.目前认为认知缺陷是BD患者的普遍表现,这种缺陷归属于功能性、结构性及代谢性改变,尤指前额叶皮层区域、海马、杏仁核及其间的连接;还包括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或促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失衡导致的脑基线水平下降,致使对待压力刺激的重建生理学能力减低[2].

  •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感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玉莲;尹冬青;吴炜

    目的 调查住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疾病发作期病耻感特征,及其与抑郁和躁狂发作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0例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为(2.60±0.31)分、病耻感应对量表得分为(2.77±0.27)分,均高于量表中点分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严重程度与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r=0.219)、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r-0.284)呈正相关,躁狂严重程度与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r=-0.275)、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得分(r=-0.302)呈负相关.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作期存在较高的感知-病耻感水平,病耻感应对方式更加退缩;处于抑郁临床相的患者病耻感感知、病耻感情感体验更加明显,而应对方式更加消极,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 远程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禹;李峥

    对远程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起源和意义、技术方法、效果评价及应用策略等,旨在为远程医疗在国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双相障碍Ⅱ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海燕;温盛霖;康庄;岳计辉;王宏

    目的:应用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研究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方法以30例双相障碍Ⅱ型患者为研究组,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韦氏记忆测验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患者入院时收集其临床特征,包括发作次数、病程、精神病性症状、家族史,并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在韦氏记忆测试中,除再认和背数外,患者在其他分测试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在Stroop测试、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上,患者的各项因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受损(P<0.05),在连线测试上,患者耗时长于健康对照组(P<0.05),患者在小学连线B测试中的错误数多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发作次数和视觉再生、背数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完成分类数负相关(P<0.05);HAMD评分和视觉再认、触觉及记忆商数负相关(P<0.05)。结论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注意、执行和记忆功能。患者发作次数多、抑郁程度严重,记忆功能受损越明显;发作次数还与执行功能受损有关。

600 条记录 3/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