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位不当所致并发症3例报告

    作者:闵立成

    股A受压致静脉血栓1例.患者,男,66岁,因患右肾囊肿入院在全麻下行肾囊肿切除术.取左侧卧位,诱导顺利,麻醉平稳,手术开始后约20分钟,护士发现患者右下肢静脉高度怒张,紫绀,足背动脉摸不清,立即停止手术,进一步检查发现左侧肢体固定夹顶端恰好抵在患者右股三角区内,立即将其移开,静脉怒张迅速好转,足背动脉恢复正常.

  •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32例

    作者:周密;王超楠;陈雷;李明轩;单海丰;李章木;邓洪儒

    目的 总结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下肢深静脉血栓于复兴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中造影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术后患肢的腿围变化来评估下肢静脉的再通情况.随访包括症状的缓解程度、下肢静脉彩超来评估吸栓后血管的通畅程度.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了吸栓/喷药-吸栓,吸栓术后行球囊扩张成形术者19例,12例行支架植入,所有患者术后即刻症状缓解明显.AngioJet血栓抽吸术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32/32),患肢腿围由术前(49±0.4)cm下降至术后(38±0.6)cm(P<0.05).平均手术时间(1.2±0.3)小时,尿激酶平均剂量(16.1±2.2)万U.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下肢静脉彩超及下肢腿围检查均超过3个月,经评估后下肢静脉通畅.结论 AngioJet是一种将药物溶栓和机械吸栓相结合的清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非常有效的系统,具有微创、高效、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球囊扩张作为补充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但是需要严格选择适应证,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经皮穿刺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王爱林;徐福军;徐恒;韩圣辉

    患者,男性,56岁.因左下肢突然肿胀3天于2011年11月28日急诊入院.查体:左下肢高度肿胀,皮肤发绀,左大腿较右大腿增粗6 cm,左小腿较右小腿增粗4cm.入院诊断: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发现左髂股静脉未见显影.

  • 大隐静脉静脉石一例

    作者:申志新;高海玲;李国强;李佩瑞

    患者女,58岁.因左大腿内侧肿物5年余,于2005年7月25日就诊.自述肿物增大不明显,较硬,局部无红肿及破溃,偶有疼痛,局部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左大腿内侧膝关节上方约20 cm处可见皮肤微隆起,局部无红肿及溃疡,下肢静脉无明显充盈及曲张,于皮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2 cm×1.0 cm质硬肿物,边界清,光滑,有一定活动度,轻压痛,但无放射痛.

  • 双下腔静脉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佟铸;谷涌泉;李建新;郭连瑞;李学峰;黄居义;郭建明;汪忠镐;张建

    患者女,51岁,主因双下肢肿胀伴心悸及胸闷3d.经下肢静脉超声及胸部强化CT诊断为急性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中经左股静脉行下腔静脉造影,发现下腔静脉沿椎体左侧上行,于肾静脉开口上方水平转向脊柱右侧.于是行右股静脉穿刺,经双侧股静脉穿刺处鞘管同时行下腔静脉造影,发现双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在L1椎体水平、左肾静脉在L2椎体水平分别汇入右侧下腔静脉和左侧下腔静脉,双侧下腔静脉在L1椎体上缘水平汇合成总下腔静脉,在总下腔静脉放置滤器1枚.术后给予抗凝等治疗.术后3年随访,患者长时间活动或站立后双下肢轻度肿胀,余无明显不适.

  • CT诊断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波;田为中;窦小峰

    患者男,35岁.因"左下肢增长、增粗、肿胀并静脉瘤样改变及左足肥大35年"就诊.查体:左下肢较对侧增粗,左小腿外侧皮肤见大片红斑,压之褪色,呈海绵状感;局部皮温高,皮肤粗糙呈皮革样,部分可见溃疡结痂,另可见浅静脉显著扭曲、扩张.左足、趾粗大畸形.CT检查:左下肢骨骼较对侧增长、增粗,软组织较对侧肥厚,皮下脂肪层内见增多、扭曲、扩张的血管影,动脉期时下肢静脉提前显影,股动脉及股静脉较对侧明显增粗(图1~6).CT诊断为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 肺动脉切开取栓治疗急性大块肺栓塞1例

    作者:林博云;肖祥胜;谭松涛;黄旭杰

    病人 男,20岁.因双上肺浸润性结核,右下肢静脉、下腔静脉血栓住我院内科.2005年12月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血栓上端平第1腰椎上缘,予抗凝和抗结核治疗.

  • 新生儿经上、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比较——115例病例分析

    作者:胡晓静;张玉侠;曹云;姚莉莉;陈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cutaneous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从外周可见的血管进行穿刺,将导管留置到中心静脉的方法,广泛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新生儿静脉营养以及应用刺激性药物的血管通路,至少46%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住院期间需要留置PICC[1].在上肢静脉穿刺留置PICC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管异位的情况,而下肢静脉分支少,故而成为第二选择.现就本院NICU近年来115例新生儿上、下肢静脉穿刺留置PICC的情况进行探讨.

  • 缺血性卒中患者餐后高血糖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冯立丹;钟池;张锐;李文;张晓红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餐后高血糖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前循环轻度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中2 h血糖水平(2-h plasma glucose,2hPG)将餐后高血糖患者设为实验组(90例),血糖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7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形态、结构,测量下肢静脉管径及峰值流速,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hPG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髂总静脉、髂内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的内径大于对照组,实验组髂总静脉、髂内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的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伴餐后高血糖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变慢,内径也相应变大,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

  • 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前彩超检查下肢静脉价值研究

    作者:郭辉;郝建华;陈静;范晓燕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介入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股骨头坏死介入术231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术前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发现异常346例,占14.9%;其中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122例(35.3%),单纯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04例(30.0%),下肢静脉血栓67例(19.4%),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53例(15.3%);下肢静脉血栓包括小腿肌间静脉血栓38例(56.7%)、股静脉血栓13例(19.4%)、股静脉及腘静脉血栓8例(11.9%)、胭静脉血栓4例(6.0%)、胫后静脉血栓4例(6.0%).结论:股骨头坏死介入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有重要价值.

  • 盆腔表皮样囊肿一例

    作者:上官景俊;刘吉华

    患者女,38岁.B超发现盆腔内不均匀低回声包块,无明显临床症状.下肢静脉曲张数年.妇科及骨科体检未见明显异常.B超引导穿刺抽出豆腐渣样物质,涂片示少许皮肤及横纹肌组织,内见角化物.CT检查:左侧可见跨闭孔不规则形态低密度病灶,边缘清楚,密度均匀,CT值2.2 HU.病灶大截面径线盆腔内部分8.0 cm×5.3 cm,盆腔外部分7.5 cm×5.3 cm.病灶周围正常组织明显受压移位,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MR检查:病灶为长T1、长T2液体信号,冠状面上病灶盆腔内外部分通过闭孔相连,呈哑铃状(图2).

  • 陈淑长教授治疗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经验

    作者:闫英;陈淑长

    陈淑长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中医周围血管病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近20多年来专门从事周围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在周围血管病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陈教授治疗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短期内效果明显,远期疗效也较为肯定,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 新生儿经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王舞妮;孙墅;邓彩弟

    目的 探究新生儿通过上肢静脉和下肢静脉放置PICC导管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实验组经下肢静脉进行PICC置管,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50%).实验组患儿的PICC置管的出血量(1.12±0.53)mL和操作耗时(23.25±8.8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1.74±0.57)mL和耗时时间(34.79±10.74)min,并且实验组的留置时间(22.98±5.25)min也明显长于对照的留置时间(17.47±4.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来说,下肢静脉置入中心导管的效果要好于上肢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具有安全可靠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上肢静脉与下肢静脉输液的选择

    作者:杨丽;李楠;马里静;苗丽

    目的 探讨上下肢静脉输液的区别应用,以便更好地配合临床抢救及其它特珠诊断用药.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20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成2组,每组10例.即上肢静脉组和下肢静脉组,比较2组静脉输液情况.结果 下肢静脉组达到有效药浓度的时间明显低于上肢静脉组.结论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上下肢静脉输液可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 下肢静脉造影术的诊断价值与进展研究

    作者:傅兰兰;荣阳;胡晓丹;刘冰

    目的:研究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6例共342条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其中顺行性造影196例计232条,单纯性一侧逆行造影90例计110条.结果:浅静脉曲张78条,浅静脉曲张伴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4条,静脉曲张伴深静脉血栓46条,静脉曲张伴深静脉伴功能不全130条,先天性发育异常4条.结论:下肢静脉造影检查能明确地确定病变部位,显示血管病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围生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邓翼业;韦德湛

    目的:探讨超声对围生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41例围生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资料,这些患者后来均经手术、静脉造影、MRI或临床确诊.结果:围生期共诊断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41例,2D图像显示41例患者管腔内有不同程度血栓,呈低或强回声,其中右侧胫后静脉血栓12例,左侧胫后静脉血栓25例,双侧胫后静脉血栓2例,左侧腓静脉血栓1例,左侧胫前静脉血栓1例;合并左侧股总静脉血栓3例:合并左侧腘静脉血栓2例.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围生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6例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治愈14例,好转12例。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关键词: 下肢静脉 血栓 护理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焦旸

    目的 探讨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60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获得了一期康复.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的良好恢复至关重要.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杨;章平升;周秀;周志惠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浠水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下肢静脉造影证实的18例双下肢静脉病变,其中左腿11例(5例血栓,6例静脉瓣功能不全),右腿7例(3例血栓,4例静脉瓣功能不全)声像图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检查出的下肢静脉疾病18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左腿5例、右腿2例;右腿浅静脉血栓1例.共9例深、浅静脉血栓,漏诊左腿股深静脉1例,确诊8例,超声确诊符合率88.9%(8/9).检查出下肢深、浅静脉瓣功能不全11例,其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右腿1例、左腿2例.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右腿3例、左腿4例.左腿小隐静脉瓣功能不全1例,超声确诊符合率100%(11/1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准确性较高,无创伤及辐射,可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 综合护理对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作者:戴敏;李恒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共84例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髋膝关节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包括住院时间、输血、便秘、术后早期活动例数;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活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便秘及输血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膝关节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下肢DVT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259 条记录 3/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