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薄荷油对中老年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苓;刘明明;范隆;齐得州;王天龙

    目的 探讨薄荷油对中老年患者(≥40岁)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及首次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8~10月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并返回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中老年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进入PACU后在两侧鼻翼涂抹薄荷油,B组患者不涂抹,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类型等信息.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h内首次发生恶心呕吐的时间,按照1、2、6、12、24h5个时间段统计PONV发生情况.结果 165例患者纳入,A组85例,B组80例.A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17.6% vs.36.2%,P=0.006),首次发生时间显著晚于B组[(21.1±0.9)h vs.(17.3±1.2)h,P=0.007].结论 薄荷油可降低中老年患者PONV的发生率,延缓PONV的发生.

  • 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探讨

    作者:王希芝

    目的 针对在麻醉恢复室中通过全身麻醉以后发生呼吸异常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在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患有该症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其中,选取其中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采用相关的麻醉护理,剩下39例患者作为对比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麻醉恢复室中的麻醉护理以后,总的护理效率为100.00%(39/39),对比组患者的通过常规的护理以后,总的护理效率为6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2,P=0.004,P<0.05),观察组患者通过麻醉护理以后,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均要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在麻醉恢复室中通过全身麻醉以后发生呼吸异常的患者进行相应的麻醉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力,使患者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降低,使患者能够有效的渡过麻醉恢复期.

  • 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在PACU并发症比较

    作者:伍宏;严谨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胆囊炎、胆石症患者1 754例,按术式不同,分为LC组和OC组.采用Roberta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指标,对腹腔镜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在PACU内发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循环呼吸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恶心呕吐的发生率LC组明显高于OC组(P < 0.01);疼痛的发生率OC组高于LC组(P < 0.05);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SAⅢ级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SAⅠ、Ⅱ级患者,尤其是LC组.结论 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需注意消化道症状,剖腹胆囊切除术加强疼痛的观察和处理.对ASAⅢ级以上的患者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需加强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和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 麻醉恢复室整体护理对全麻手术肿瘤患者心理影响分析

    作者:郑淑琼;王玲平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整体护理对全麻手术肿瘤患者心理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麻醉恢复室2014年4月—2017年4月全麻手术肿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对全麻手术肿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于其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艳玲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对应护理措施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1/50),低于对照组的20.0%(1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为(25.30±12.20)min,短于对照组的(44.50±14.6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20例一般满意,27例十分满意.对照组中,15例一般满意,25例十分满意.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低于实验组的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苏醒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探讨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低温的护理

    作者:冯锦英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患者全麻术后体温的变化,研究全麻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低温的护理,防止低温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收治我院的60例进行脊柱手术的全麻患者,分别对患者术前及进入麻醉恢复室时的体温进行监测,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停留时间、复温时间及发生寒颤的几率。结果进入研究的全麻患者70%出现术后低温。结论加强…对麻醉恢复室患者的体温护理,有利于减少低温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缩短在此的停留时间及发生寒颤的次数。

  • 麻醉恢复室患儿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与防治

    作者:李树新

    探讨麻醉恢复室小儿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与防治。对本科麻醉后恢复室84例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低氧血症是患儿麻醉术后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小儿较成人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术后要充分复苏,正确评估呼吸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和给予有效正确处理,使小儿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防治低氧血症的发生。

  • 全身麻醉苏醒后患者转运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旭静;王晓艳;乔伟

    全身麻醉苏醒后患者的转运是恢复室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对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麻醉恢复室转运的1060例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士素质培养、转运前护理、转运中护理、搬动时护理及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监测治疗护理体会及临床分析

    作者:蔺兰;马晶;丁学民

    目的 评价麻醉后监测室的临床意义,谈谈此项目工作的体会.方法 420例全麻人PACU监护,男121例,女299例,1个月~82岁,气管插管静脉-吸复合麻醉289例(68%),全凭静脉复合麻醉131例(32%).结果 患者在PACU留观时间1~4 h,386例患者占(91.9%)在1 h内达到出PACU的标准,安全返回病房,34例(占8.1%)患者因病情原因停留时间较长,此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和意外主要有心律失常、低血氧症、恶心、呕吐,拔管后呼吸抑制和躁动等.结论 监护设备完善、急救物品齐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管理规范是确保和提高PACU患者监测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 麻醉恢复室建立的重要性

    作者:刘莹

    由于在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等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患者的保护性反射也未完全恢复,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建立麻醉恢复室(PACU),则能为所有麻醉和镇静患者的苏醒提供良好的密切监护,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同时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提高手术台的利用率.

  • 全麻患者在术后恢复室的安全防护

    作者:周小红

    全麻术后苏醒期间,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患者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窒息、坠床、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 [1],给患者造成痛苦或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这些安全隐患是可预测和防范的,并可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将其降低到低程度,提高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性 [2].我院术后恢复室采取了相关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

    作者:邱健春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患者非计划拔管(UEX)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术后插管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行PACU常规风险管理模式,研究组实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比较两组UEX发生率、RPN评分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UEX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入室时、恢复室观察、离室时,研究组RPN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结论:全麻患者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UEX事件的发生,保证PACU患者的安全,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 恢复室镇痛与术中瑞芬太尼的相关性

    作者:徐建青;张静

    目的 分析恢复室镇痛与术中瑞芬太尼的相关性.方法 在电子病历数据库中检索5 594例恢复室患者的数据,记录恢复室镇痛药物和术中瑞芬太尼的使用情况,并采用计数资料实施病例-对照研究.结果5 594例患者中,205例(3.66%)在麻醉恢复室接受镇痛药物治疗.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瑞芬太尼应用比例分别为87/205和1 224/5 389(OR =2.51,95% CI=1.87~3.36,P=0.000).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共205个“对子”(OR=1.67,95% CI=1.12~2.80,P=0.011).结论 在一定程度上麻醉恢复室镇痛与术中瑞芬太尼可能有关.

  • 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模式SIMV与PSV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孔令锁;杨玥;王赏;刘肇芳;陈兰仁

    目的:通过对全麻术后呼吸机中间歇同步指令性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的比较,评估两种有创机械通气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全麻患者,在手术结束前20min时停用肌松药,手术结束时不予肌松药拮抗,保留气管导管送麻醉恢复室(PACU),随机将患者分配到SIMV模式治疗组(S组)和PSV模式治疗组(P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后辅助通气初始(T0)、5min(T1)、10min(T2)、15min(T3),四个时间点分别记录患者呼吸机参数、心率和血压一次;分别于手术结束前、拔出气管导管前和离开PACU前行动脉血气分析一次。结果两组血气分析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0点两组的吸气值峰压(P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PIP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与P组比较,在T1、T2、T3监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的拔管时间较S组明显缩短。结论两种通气模式对在恢复室苏醒期患者的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均无影响,但PSV机械通气模式能显著降低患者气道压力,缩短拔管时间明,苏醒过程中更为平稳。

  • 规范交接流程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

    作者:叶育婷

    通过对全麻术后患者交接流程改进、管理、监控等技术细节的分析,探索围手术期患者交接过程的科学管理模式,为全方位地提高围手术期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以大化地提高患者对所获得的医疗服务满意度.

  • 电子复苏信息系统在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

    作者:张鑫杰

    目的 应用电子复苏信息系统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在恢复室运用电子复苏信息系统采集患者信息及录入数据,对患者进行复苏管理.结果 运用电子复苏信息系统加强了对复苏室患者资料的处理与保存,降低手工操作的繁琐,减少护理差错,提高复苏室护士的工作效率,且为患者资料的回顾分析、经验总结以及科学研究等提供便利.结论 在恢复室使用电子复苏信息系统可以弥补手工书写复苏护理记录单的缺陷;使护理工作标准化;减少护士手工书写记录的时间;便于工作量的统计及教学、科研、病案讨论;提高复苏护理质量管理和控制水平.

  • 麻醉恢复室潜在危险因素及对策

    作者:代小娟;王炬;范里莉

    目的 分析在麻醉恢复室(PACU)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PACU复苏的患者186例.结果 认为发生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氧血症、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苏醒迟缓、吞咽反射迟钝、躁动、低体温等神经系统;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方面.以及疼痛的发生率较高.讨论由于麻醉后麻醉药物的残留,呼吸循环方面的不稳定,术中出血、输液引起的低体温等,需要PACU的护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灵活机制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技术,又能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使惠者安全度过复苏期.

  •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

    作者:单筠凌;李春蕊;温玉梅

    目前,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恢复期间的精心护理,是配合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此阶段要求麻醉恢复室责任护士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不断提高应急反应水平,掌握麻醉基础知识,以配合医生的治疗.这对减轻患者痛苦、加强麻醉后的恢复管理、提高麻醉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术后麻醉期间应注意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 126例腭咽成形术后麻醉恢复的护理

    作者:温玉梅;李春蕊

    腭咽成形术是在临床已确诊属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时采取的一种手术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麻醉恢复室自2000年5月已接受术后麻醉恢复患者126例,并成功对其进行了术后麻醉恢复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 麻醉恢复室常见全麻后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杜文丽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接收的4332例全身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性47.1%,女性52.9%,平均年龄(40.4±20.5)岁(4岁~82岁),平均停留时间43min(20~270min)。结果99.9%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病人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6.5%)、术后寒颤(5.2%)、低氧血症(5.1%)、术后躁动(2.2%)、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5%)等。结论术后1h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330 条记录 3/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