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宇航;史晓红;许文凯;秦望森;周再贤;张培荣;王勇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缺血-再灌流损伤的机制.方法 20例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术患者,根据复苏后有无自主循环分为缺血组(8例)和再灌流组(12例),并于复苏前,复苏后即刻,15min、30min时分别测定其血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中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再灌流组MDA浓度较心搏骤停前明显增高,尤以30min时增高显著,且明显高于缺血组,SOD浓度较心搏骤停前明显下降,尤以复苏后即刻下降显著,且明显低于缺血组.缺血组实施心肺复苏术前后MDA、SOD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MDA和SOD在缺血-再灌流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态监测血中MDA、SOD浓度对评估心肺复苏期间患者的再灌流损伤程度有参考价值.

  • 院内复苏Utstein模式的临床应用

    作者:廖晓星;苏全冠;马中富

    目的对国外推荐的院内Utstein模式的适用性及影响复苏预后有关因素等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部门一年内心肺复苏抢救的情况.结果①2000年中山医科大学附一院急诊科内执行心肺复苏抢救228例;属于心源性起病者64例,6例(9.4%)存活出院;心源性患者中以室颤为初始心电图者21例,4例(19.0%)存活出院.②心源性发病、以室颤为初始心电图、气管插管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开始复苏间期、开始使用肾上腺素间期、开始除颤间期越短,预后越好.结论①此模式在应用于本部门的心肺复苏研究过程中体现出较好的可行性.②为了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对确诊为心搏骤停的患者应尽早开始复苏、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室颤患者应尽早行电击除颤、经基本生命支持尚未实现自主呼吸者宜行气管插管.

  • 4 564例心脏停搏院前复苏结果分析

    作者:徐绍春

    心搏骤停者院前复苏率是评估某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院前复苏率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性地对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所属市区11个分站在1998年急救的全部4564心搏骤停者,用Utstein模式进行资料报告方法进行统计并对成败进行分析,以求客观上反映上海市心搏骤停者的院前复苏率,通过分析成败原因,为寻找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途径而努力。 一、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地对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所属市区11个分站在1998年急救的全部4564心搏骤停者病历,用Utstein模式进行资料报告方法进行统计[1],其中有91例由外伤引起不列入统计、98例因已出现僵硬等体症不可能复苏也不列入统计,符合统计要求的共4375例,统计性别、年龄、心搏骤停者有否目击者、救护车到时是否在作CPR、心搏骤停者心电图表现、现场复苏成功人数、现场复苏成功者入院人数及出院人数、呼救-到达现场间期的测定,复苏成功者与未成功者比较。 心搏骤停的判断依据为意识丧失、大动脉脉搏消失、心电图表现为心室纤维颤动(VF)、无脉搏心电活动(PEA)或直线。现场复苏成功的判断依据为自主循环恢复、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或心室率基本正常的其他心律。 心搏骤停病员中男2238例,女2137例,平均年龄63岁,病因为心血管疾病3018例、其他疾病1357例。 二、结果 需要复苏的4375例,心电图表现为VF的有402例,占9.2%;表现为PEA的有626例,占14.3%;表现为直线的有3445例,占76.5%,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为11.3min,46例复苏成功者心电图表现为VF的有8例,占17.4%;表现为PEA的有6例,占13.0%;表现为直线的有32例,占69.6%;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为8.3min,现场复苏成功组和未成功组有显著差别(见表1)。需要复苏的4375例心搏骤停者,后有46例恢复自主循环,现场均有目击者,现场复苏率为1.05%,其中1例恢复健康出院。1.本组心脏停搏病例心电图表现VF的较少,不到10%,多数表现为PEA或心电静止与美国洛杉矶医学院近期报导相似[2]。这与呼救-到达现场间期较长有关,平均为11.3min。因为随着时间的延迟,很多VF将演变为心电静止。然而从本组院前急救自主循环恢复的46例,分析中可以看出自主循环恢复前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PEA或心电静止,这也说明心脏停搏,尤其是虽然心电图出现PEA或心电静止,复苏还是有可能,决不能轻易放弃积极的抢救,这点也与洛杉矶医学院报导相一致。

  • ACD-CPR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

    作者:何庆;万智;汪林

    自从1992年第一个心脏泵出现以后,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ACD-CPR)作为代替标准CPR的高级心肺复苏方法之一,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为了比较ACD-CPR和标准CPR对院前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随机照对试验,研究心脏泵是否具有在院前应用的价值.

  • 临床路径对急救小组心肺复苏质量效能的改进

    作者:张军根;付卫林;钱利娜;鲁美丽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急救小组复苏效能的改进效果.方法 设计心搏骤停院前救治临床路径,通过模拟病例对杭州市急救中心一线急救小组实施培训,对培训前后的各项救治指标进行测评、比对.结果 符合条件的45个急救小组培训前现场实施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开通静脉的仅8(17.8%)、5(11.1%)、6(13.3%)组,前3 min中断按压时间(102.13 ±13.68)s,辅助人员球囊成功通气比例0.37±0.09,现场心电取证、告知签字仅8组(17.8%)、6组(13.3%),复苏与取证能同时进行的仅2组(4.4%).培训后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开通静脉分别达到45组(100%)、43组(95.6%)、43组(95.6%),按压中断时间缩短到(69.73±7.66)s,成功通气比例0.57±0.12;现场心电取证、告知签字取证分别达到了40组(88.9%)、43组(95.6%),复苏取证同时进行达到了36组(80.0%).结论 院前心肺复苏质量低下,临床路径是急救小组实现院前心肺复苏从高风险低效能到低风险高效能转变的有效工具,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值得推广运用.

  • 中毒性心搏骤停

    作者:陆一鸣;周伟君

    中毒引起心搏骤停相对少见,但也可以是40岁以下人群发生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

  • 致心律失常性急性药物中毒的防治

    作者:黄建群;由田

    急性药物中毒在急诊科未诊患者中占5%~10%.其发病时,在院前或来诊后主要表现为急性心律失常、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发生心搏骤停,可称为致心律失常性急性药物中毒.下面就临床常见的致心律失常的几类药物中毒及其救治进行探讨.

  • 坏死性凋亡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搏骤停后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林庆明;唐夏泓;林世荣;陈本敦;陈锋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搏骤停(CA)后大鼠脑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3(RIP1和RIP3)表达的影响.方法 该实验在福建省急诊医学研究所完成.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sham组(n=8)、CA组(n=8)和MSCs组(n=8).通过窒息法诱导CA后进行心肺复苏(CPR),复苏后1h,MSCs组和CA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06/0.5mL MSCs与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CPR后3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荧光显微镜下检测MSCs在脑内分布,脑组织HE染色观察皮层坏死神经元,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RIP1和RIP3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CPR后3d,MSCs组NDS明显高于CA组[72.5(71.5,73.2)与63.0(62.5,64.1),Z=3.376,P=0.001],DAPI标记的MSCs主要分布在脑皮层,MSCs组皮层坏死神经元明显低于CA组[(29.6±5.9)%与(57.2±6.4)%,t=8.922,P<0.01],MSCs组脑组织RIP1和RIP3表达水平均低于CA组[RIP1:0.227(0.193,0.243)与0.599(0.535,0.629),Z=3.151,P=0.001;RIP3:0.217(0.203,0.274)与0.543(0.533,0.555),Z=3.361,P=0.001].结论 MSCs移植可能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从而改善CPR后大鼠神经功能.

  • 经食道超声观察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高燕;傅向阳;吕俊豪;刘品明;李公信;叶文胜;丁明学;魏向荣;肖雪华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6例心搏骤停患者均为2000~2001年心内科患者,男性5例,女性1例.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用变频多平面食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观察心脏改变.结果所有6例病人,在胸外按压阶段,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主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为(59.0±13.0)cm/s.在放松阶段,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平均为(60.0±20.0)cm/s.在按压末左室内径明显减小为(32.1±7.1)mm,放松末增大为(42.1±12.9)mm(P<0.05).按压末左室容积为(39.0±8.9)ml,放松末(68.8±21.7)ml(P<0.05).按压频率为100次/min,心排血量为(2.8±0.8)L/min.按压时有创血压为60~80/10~30mmHg,指端血氧饱和度可达98%~99%.结论在实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食道超声可清楚地显示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左室容积减小,产生前向血流,支持心泵机制.

  • 对院前心肺复苏效果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梁实;陈清;张文武;张豪;周文;肖建鹏;陈宏标;贾清旺;赵小斐;余益民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做过CPR的1376例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行回顾性调查,用EpiData软件建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变量为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影响CPR效果的因素.结果 对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第一目击者急救是保护因素,OR=2.21(P<0.01,95.0%C/=1.356~3.602);与女性比较男性是危险因素,OR=0.515(P<0.01,95.0%CI=0.320~0.826);20~29岁组较≥81岁组ROSC可能性大,OR=3.241(P<0.05,95.0%CI=1.146~9.138);CPR术前心跳骤停时间是危险冈素,OR=0.913(P<0.01,95.0%CI=0.887~0.948);与心脏静止比较,室颤是保护因素,OR=5.092(P<0.01,95.0%CI=2.927~8.861);电击是保护因素,OR=3.384(P<0.01,95.0%CI=2.033~5.635);肾上腺素0~4 mg组ROSC可能性高于≥5 mg组,OR=3.255(P<0.01,95.0%CI=1.606~6.597).对生存到院--2~12岁和13~19岁组生存到院可能性分别比≥81岁组高,OR=12.818(P<0.05,95.0%CI=1.299~126.508)和OR=10.505(P<0.05,95.0%CI=1.161~95.058);CPR前CA时间是危险因素,OR=0.862(P=<0.01,95.0%CI=0.82~0.906);室颤患者生存到院的可能性较心脏静止患者高,OR=7.330(P=<0.01,95.0%CI=3.962~13.560).结论 院前CA患者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PR前ECG、第一目击者急救、电击、CPR前CA时间、肾上腺素剂量、性别、年龄分组.院前CA患者生存到院独立影响冈素有CPR前ECG、CPR前CA时间、年龄分组.

  • 窒息法与室颤法复苏模型心脏损伤的比较研究

    作者:何宇敏;赵燊;黄子通;方向韶;徐雯

    目的 对比大鼠窒息法和室颤法心搏骤停模型在复苏后不同时期心脏的损伤及恢复情况.方法 动物模型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病理生理实验室完成;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组制作窒息法与室颤法诱导8 min心搏骤停的心肺复苏模型及假手术组,于复苏成功后4、24、72 h行心肌HE染色、心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心脏彩超的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E染色4h室颤组肌溶解较窒息组明显,72 h二组肌纤维排列紊乱;RCR4h室颤组低于窒息组,24 h恢复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彩超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颤组4h低于窒息组(29.68% vs.42.16%,P=0.031),24 h室颤组与假手术组无异,而窒息组72 h方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 h两组左室前壁厚度均较假手术组增加(2.41 mm vs.1.72 mm,P=0.013; 2.61 mmvs.1.72 mm,P=0.00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室颤模型在复苏后早期心肌损伤较窒息模型严重;中间期两种模型均有所恢复,且室颤组较窒息组更早恢复;复苏后后期两组均出现代偿性心肌肥厚,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薛继可;冷巧云;高玉芝;陈寿权;李章平;李惠萍;黄唯佳;程俊彦;章杰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按Utstein模式要求登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CPR病例,比较不同因素分组的CPR效果,对可能影响CPR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25例CPR病例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24 h存活、出院存活、神经功能良好出院存活分别为187例(25.8%)、100例(13.8%)、48例(6.6%)、23例(3.2%).创伤性、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是影响ROSC的独立预测因素;创伤性、心源性、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是影响24 h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CA前状态、心源性、首次监测心律、CPR持续时间是影响出院存活和神经功能良好出院存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肾上腺素使用剂量≤5 mg是影响ROSC的有利因素,创伤性是不利因素.心源性、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是24 h存活的有利因素,创伤性是不利因素.心源性、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是出院存活和神经功能良好出院存活的有利因素,CA前为疾病终末期、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不利因素.

  • 川芎嗪联合高渗盐对心搏骤停大鼠脑复苏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慧利;余为治;刘易珏;黄亮

    目的 研究川芎嗪联合高渗盐对心搏骤停大鼠复苏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探讨脑复苏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32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川芎嗪组、高渗盐水组、川芎嗪联合高渗盐水组.窒息导致心搏骤停模型复制成功后,实验各组于复苏即刻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川芎嗪、高渗盐水、川芎嗪联合高渗盐水,比较各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动脉血及脑匀浆丙二醛(MDA)、脑干湿重比(D/W)、平均动脉压(MA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脑海马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高渗盐组、川芎嗪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时间(P<0.05)明显改善,10 min、30 min和60 min的平均动脉压明显提高,24、48 h较对照组明显改善NDS(P<0.01),大鼠48 h存活率显著提高,大脑干湿重比值增加(P<0.05)及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联合用药组较川芎嗪组、高渗盐组上述观测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及川芎嗪组1 h动脉血MDA明显降低(P<0.05),48 h脑匀浆MDA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较川芎嗪组1小时动脉血、48 h脑匀浆MDA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盐组1 h动脉血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脑匀浆MDA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渗盐组较川芎嗪组ROSC时间、ROSC后60 min MAP、24和48 h NDS、大脑干湿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川芎嗪联合高渗盐能减轻大鼠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脑组织损伤,改善脑功能;联合应用两药可提高疗效.

  • 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脑复苏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鼎铁;滑利民;贺明;陈莉;肖莉

    1961年,在美国匹兹堡会议上,脑复苏首次被加入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体系中,CPR就演变为目前的心肺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在第十三次全国复苏与中毒学术会议上,专家也指出,心搏骤停急救复苏的重点是脑复苏.

  • 干细胞动员促进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的修复

    作者:朱军;李茂琴;方向韶;黄子通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与AMD3100动员自身骨髓干细胞治疗复苏后脑缺血损伤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建立窒息法心肺复苏大鼠动物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4组:G-CSF单独动员组、G-CSF+ AMD3100联合动员组、单纯复苏组和假手术组.通过NDS评分、纸带移除实验、头颅MR扫描影像分析等方法评价干细胞自体动员对复苏后神经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TUNEL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变化.结果 复苏后3d时,G-CSF+ AMD3100组NDS评分(61.4±10.7)显著高于单纯复苏组(49.9±10.4) (P<0.05),纸带移除时间为(85.5±28.9)s,显著短于单纯复苏组(148.1±23.8)s与G-CSF组(118.5 ±30.4)s (P<0.05);脑MRI显示的脑损伤严重程度两个干细胞动员组低于单纯复苏组;G-CSF+ AMD3100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0.23±0.06)显著低于G-CSF组(0.34 ±0.08) (P<0.05),而两者均显著低于单纯复苏组(0.44±0.09)(P<0.05).在复苏后3d与6d,G-CSF+ AMD3100组脑组织中VEGF质量浓度(pg/mL)分别为(106.2±23.3)与(79.9±18.4),G-CSF组脑组织VEGF质量浓度(pg/mL)分别为(50.6±13.7)与(73.9±16.6),均显著高于单纯复苏组(23.1±10.2)与(36.2±12.8)(P<0.05).G-CSF+ AMD3100组在复苏后3d时的脑毛细血管密度(351.8 ±67.9)个/高倍视野,显著高于G-CSF组(301.4 ±77.3)个/高倍视野与单纯复苏组(250.4 ±48.0)个/高倍视野(P<0.05).在复苏后6d时,G-CSF组的脑毛细血管密度较3d时明显升高,为(348.4 ±76.7)个/高倍视野(P<0.05),G-CSF+ AMD3100组为(344.1±65.7)个/高倍视野,与3d时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干细胞动员显著改善了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状况,联合动员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加显著且恢复时间早于单独动员.干细胞动员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VEGF分泌及损伤区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 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在小鼠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宋凤卿;陈蒙华;谢露;田晓芬

    目的 比较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在小鼠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3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食道快速起搏心窒诱发室颤、建立心搏骤停模型,起搏开始后4 min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n=10/组):对照组(Sal-gro)、加压素组(Vas-gro)、肾上腺素组(Epi-gro),分别经动脉注射药物(生理盐水、加压素0.4 U/kg和肾上腺素0.04mg/kg)1次,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10min无效则放弃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小鼠连续监测心电和血压60 min,观察血压、心率、呼吸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加压素与肾上腺素组小鼠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10,10/10和3/10,P<0.05,P<0.01).加压素与肾上腺素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素组小鼠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全部出现自主呼吸,而加压素组小鼠只有4只出现自主呼吸(P<0.05).肾上腺素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加压素组和对照组小鼠(P<0.05,P<0.05).结论 加压素和肾上腺素均可显著提高心搏骤停小鼠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但0.04 mg/kg的肾上腺素对自主循环恢复后小鼠呼吸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明显优于0.4 U/k的加压素,其机制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磷酸肌酸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晏平;陈寿权;李章平;章杰;薛继可;王万铁;黄唯佳;程俊彦;李惠萍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心肺复苏(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及外源性磷酸肌酸(CP)干预的影响,研究大鼠CPR后心肌损伤机制及外源性CP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常规剂量CP组(C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0.5g/kg,2 h后再次给药1.0g/kg)、大剂量CP组(D组,胸外按压时首次给药CP 1.0g/kg,2 h后再次给药2.0g/kg).每组动物8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搏骤停(CA)-CPR模型,ROSC后24 h取心肌标本待测.以脱氧核糖核昔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以免疫组化法检测ROSC后24h的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CPR后24h B,C,D各组心肌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Bcl-2/Bax值均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心肌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均明显上升(P<0.01);与C组比较,D组的凋亡指数及Bax,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Bax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可明显抑制窒息型大鼠CPR后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以大剂量时更明显.

  • 护士在心肺脑复苏配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玫

    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心搏骤停的急救措施,也是护理人员配合抢救治疗研究的热点问题.护士是CPCR各项急救技术实施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为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多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护士在CPCR配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双黄连注射液静滴致死1例

    作者:雷华国

    患者,女,56岁,农民,因发热、咳嗽7天于1999年11月17日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双黄连注射液40ml加入5%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60滴,滴入液体5min时,患者出现心悸、气急、胸闷、窒息感.当地医生给予肌注异丙嗪注射液25mg后急送我院抢救.查体:血压为0,脉搏摸不到,呼之不应,颜面青紫,呼吸音消失,心音听不到.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心搏骤停.立即给予吸氧,心肺复苏术,静注肾上脉素等药物抢救1h,无效死亡.

  • 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南;张东;王育珊;刘忠民;卢俊英;陈颖

    目的 提高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临床特点的认识,为其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72例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心搏骤停地点、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心搏骤停原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OS)发生率,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部位及个数,复苏成功率,存活出院率以及出院时脑功能分类评分(CPC).结果 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ROSC)患者男女比例为1.18:1,院内和院外分别为55例和17例,比例为3.24:1.心搏骤停地点分布:院内以ICU、急诊室和手术室为主,共计41例,占74.55%(41/55);院外以来院途中和救护车中为主,共计11例,占64.71%(11/17).心搏骤停首次监测到的心律类型中可电击心律和非电击心律分别为38例和32例,比例为1.12:1;心搏骤停原因中心脏源性和非心脏源性因素分别为37例和35例,比例为1.06:1.72例心搏骤停ROSC患者中16例在24 h内死亡,56例心肺复苏成功,但其中51例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SIRS,42例相继合并NODS占75%(42/56),死亡27例占64.29%(27/42);受累器官依次为:脑38例(90.48%),心35例(83.33%),肺28例(66.67%).在56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MODS(-)组14例全部存活出院,MODS(+)组42例中存活15例,共计存活出院率为40.28%(29/72).MODS(-)组14例全部为CPC 1分,MODS(+)组CPC 1~2分7例、CPC 3~5分35例.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功能分类评分和存活出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SIRS发生较为普遍,随之合并MODS的发生率高,且心脑功能障碍位居受累器官前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影响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773 条记录 5/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