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牵引成骨术重建下颌牙槽骨缺损的研究现状

    作者:尹雪莱;张陈平;徐立群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通过切开骨组织,保留附着骨膜及伴行血管,应用牵引装置缓慢牵拉,使截骨间隙中形成新骨,从而达到延长或重建骨组织及其周围软组织目的的技术[1].牙槽牵引成骨技术是利用牵引成骨原理,缓慢牵拉附着有黏骨膜的游离端骨段(牵引盘),使牵引盘和基底骨段之间的牵引间隙形成新骨的技术.

  • Monobloc牵引成骨术在颅面成骨发育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臧梦青;归来

    1 Monobloc牵引成骨术应用概况颅面成骨发育不全是由颅骨、颅底及中面部多条骨缝过早闭合而引起的颅面部发育畸形,包括Crouzon、Apert、Pfeiffer和Carpenter等综合征,其中以Crouzon和Apert综合征为常见[1,2].1978年,Ortiz-Monasterio应用额面部整块前移手术对Crouzon综合征畸形进行了矫正,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3],但也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4],有文献报道术后颅内感染率可高达30%[3,5].ressier[7]认为Monobloc手术较IJe Fort Ⅲ手术操作简单,且可以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和矫正效果,但大多数的医生都因为其严重的并发症从而选择了更加安全的手术方式.

  • 面中部牵引成骨术矫正综合征性面中部后缩畸形

    作者:滕利;Andrew A Heggie;Anthony D Holmes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术治疗面中部后缩畸形的可行性.方法2001至2002年对4例Crouzon、Apert和Marfan综合征,并伴面中部后缩畸形的患者,分别行Le Fort Ⅲ内置式延长器(2例)、Le Fort Ⅲ水平外置式延长器(1例)、monobloc水平内置式延长器(1例)治疗,于截骨后4 d开始牵引延长,速度为每天1 mm.结果按计划完成牵引,面中部前移8~20 mm.面中部后缩畸形明显减轻,双侧对称,尤其眶、鼻根部效果更佳,随访4个月至1年,效果稳定.结论骨牵引成骨术具有传统的植骨加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能较大范围前移面中部,是矫正各种发育不良造成的严重面中部后缩畸形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 改良LeFort工骨切开和正畸前方牵引矫正骨性上颌后缩一例报告

    作者:叶翁三杰;东耀峻;任露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和正畸前方牵引治疗骨性上颌后缩的可行性。方法一例16岁女性骨性上颌后缩患者,前牙反 。经术前正畸后,先行改良LeFort Ⅰ骨切开术+颏成形术,但不前移上颌骨,而是通过面具进行前方牵引。结果骨性上颌后缩得到明显改善,反 解除,SNA由77.35°矫治到80.25°。结论 改良LeFort Ⅰ骨切开术结合正畸前方牵引是治疗生长发育停止后骨性上颌后缩的的一个有效手段。

  • 影响牵引成骨术的若干因素

    作者:祝为桥;王兴

    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效果和难以替代的优点已成为治疗四肢骨和颅面骨缺损和发育不良的重要技术.疗程长是DO的主要缺点,为此众多学者用不同方法对DO过程干预,得到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 颅颌面部牵引成骨装置的种类、特点及其新进展

    作者:李岩峰;胡敏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用于颅颌面骨牵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后,随着新材料的运用以及牵引成骨装置(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evice,DOD)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DO在颌面外科实验与临床的应用范围才日益扩大[1].

  •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瑞智;张林

    多种疾病导致下颌骨前部缺损,使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口腔的生理功能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修复下颌骨颏部的缺损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回顾了进几年来一些修复下颌骨缺损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的情况.

  • 颌骨牵引成骨在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中的应用

    作者:王兴;林野;伊彪;李自力;梁成;周彦恒

    目的探讨采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的临床应用,牵引器设计等有关问题。方法使用德国Martin公司及国产两种不同设计之升支牵引器,完成了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患者矫治手术11例,平均年龄14.1岁,大23岁,小4.5岁。长牵引成骨30 mm,短15 mm,牵引矫治过程中配合正畸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行LeFort I型截骨术及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等。结果 11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无1例感染或成骨不良等并发症发生,1例牵引3d时因牵引器故障重新更换了牵引器,继续完成了牵引。部分患者牵引过程中有疼痛,口唇麻木等一时性反应,通过改变牵引速度与频率自行缓解。结论牵引成骨技术是目前矫正此类畸形的佳选择,较传统外科方法不仅简化了治疗程序,降低了创伤及手术风险,而且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 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牵引成骨矫治

    作者:王兴;梁成;伊彪;周彦恒;林野;王晓霞

    目的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5例患者其中7例系双侧颞下颌关节(TMJ)强直致重度小下颌畸形伴重度OSAS,3例系单侧TMJ强直伴OSAS,5例为先天发育性或外伤导致的小下颌畸形伴OSAS.双侧牵引12例,单侧牵引3例.每例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头影测量及睡眠多导图仪检查. 结果 15例27侧下颌骨小牵引距离9 mm,大30 mm,平均20.4 mm,所有病例牵引过程顺利,牵引区成骨良好,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其中术前重度5例,中度2例,轻度4例均治愈.4例术前重度术后变为轻度.后气道间隙由治疗前的平均4.5 mm,增加到12.4 mm.SNB角(蝶鞍点与鼻根点、下颌槽座点三角之间形成的角)由术前平均66度增加到术后的75度.患者在牵引过程中自觉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平均随访12个月,效果稳定,未见复发.结论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不仅可有效矫治小下颌畸形而且可治疗其伴发的OSAS,且方法简单,风险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稳定,是迄今为止治疗此类疑难疾患为有效的方法.

  • bFGF在牵引成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富民;南欣荣

    牵引成骨术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技术,在颅颌面外科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有关牵引成骨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其分子机制仍未得到满意的阐明.近年来,学者们对细胞因子在牵引成骨过程中的作用做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在牵引成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bFGF在牵引成骨术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与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变化

    作者:刘振东;刘亚江;高敏伟;黄祖发;廖小军;石磊

    背景:近年来,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骨组织领域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糖代谢紊乱是引起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所有大鼠建立左胫骨骨折牵引成骨模型,胫骨延长0.3 mm/d,持续14 d。
      结果与结论:牵引结束后,X 射线摄片显示实验组糖尿病模型大鼠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微骨柱排列紊乱,初始基质前沿浅染。ELISA 法检测实验组血清和双侧骨痂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骨钙素明显降低(P <0.01)。提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牵引骨痂生成障碍,而骨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的原因。

  • 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期牵引成骨术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护理

    作者:叶国凤;邵丽红;魏崇烈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牵引成骨延伸了外科医生有限的视觉范围,突破了传统外科手术的界限,利用不断更新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直观地给出三维图像,并在三维图像上进行切割、旋转、设计并模拟手术过程,预览手术的成果并作出接近于真实手术的决定[1].肿瘤、损伤等原因可引起颌面骨缺损和畸形,理想的重建不仅重建外形,更重要的是恢复功能[2].目前下颌骨因肿瘤致缺损后修复的方法很多,应用较成熟的是血管化自体腓骨和髂骨移植修复,但其对供区的损伤较大[3].CAD分期牵引成骨术虽治疗周期长,见效慢,但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恢复良好.我科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9例因肿瘤所致半侧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CAD分期牵引成骨的方法进行重建修复,目前9例患者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均恢复良好,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牵引成骨术配合语音训练治疗唇腭裂术后上颌骨发育不良及提高语音效果研究

    作者:戴群;肖芳;李东方

    目的 探讨口内入路牵引成骨术配合语音治疗对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2009年在南昌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9~12岁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良畸形患者21例采用高位Le FortⅠ型截骨术,将上颌骨完全断离,安装口内牵引器,术后3个月开始语音训练,定期接受发音指导和语音测评,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通过语音治疗,发音改善明显.结论 骨牵引成骨术用于矫治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良,可早期解除上颌骨畸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再配合语音治疗可有效提高语音效果.

  • Pierre Robin序列征患儿术后24 h内撤机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婧;谷亮;陆巍峰

    目的 探讨Pierre Robin序列征患儿术后24 h内撤机拔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择南京儿童医院SICU所收治的67例Pierre Robin序列征手术患儿,调查患儿行牵引成骨术后是否可于24 h内成功脱机拔管,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llampati分级、术前三凹征、喂养困难,3个因素是Pierre Robin序列征行牵引成骨术的患儿术后是否可于24 h内成功脱机拔管的影响因素,与性别、早产、合并腭裂、营养不良、术前合并肺炎、气管解剖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erre Robin序列征行牵引成骨术的患儿,根据上述的危险因素决定是否可于24 h内尝试脱机拔管,以提高患儿术后脱机拔管成功率,尽可能避免再次插管带来的相关风险.

  • 内置式牵引成骨术治疗复杂领面畸形的口腔护理方法

    作者:闫虹;那薇;吴洁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利用骨创伤愈合的机制使其产生新骨,更好地解决了骨周围软组织不足与骨不连、骨缺损之间的矛盾.该手术创伤小,复发率低,效果肯定.我科对23例采用内置式牵引成骨手术和口腔正畸方法联合矫治领面畸形患者,采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面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rhBMPs对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DO成骨的影响

    作者:蒋朝华;胡学庆;唐友盛

    目的 研究在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DO)中应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s)对成骨的影响,探讨下颌骨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 12只山羊双侧下颌骨行DO,山羊及左右下颌骨随机化分为实验侧、对照侧,一只山羊作为正常标本.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 mm,实验侧应用rhBMPs,延迟期为3 d,牵引速率为1.5 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 mm.3、5、7、12周行大体、X线、骨密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延长幅度达到20 mm,自固定期3周开始观察,牵引间隙新骨的再生形成及成熟改建仍是连续的骨愈合过程.固定期5周时,大体及X线观察表明实验侧已形成良好的骨皮质连续性,密度近于正常骨,而对照侧牵引间隙中间区却存在骨不连或间隙存在.组织学显示DO过程仍然是膜内成骨,对照侧牵引间隙中央可见中央区纤维连接、软骨改变,周边区可见新骨组织形成.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显示实验侧在5周时接近正常骨,与对照侧有显著差异.骨密度随时间递增,实验侧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侧.本实验条件下在5周后拆除牵引器较为可靠.结论 较大速率DO的骨再生形成也是一个连续的膜内成骨过程.rhBMPs在较大速率和较大幅度DO中的应用能够加速骨的再生和愈合速度,可以缩短临床疗程并达到较大的延长幅度.

  • 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对山羊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作者:蒋朝华;李圣利;唐友盛

    目的 研究较大速率牵引成骨术(DO)对山羊下牙槽神经(IAN)的影响,探讨下颌骨较大速率DO的可行性.方法 9只山羊双侧下颌骨行DO,术中预置牵开间隙3.5 mm,延迟期为3 d,牵引速率为1.5 mm/d,分3次牵引,延长幅度为20 mm.3、5、7、12周行X线、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下牙槽神经管周壁完整,血管神经束表面光滑,外观未见神经损伤,牵引完成后初期(3周),IAN表现为较为广泛的Waller变性,中后期(5~7周)神经有再生修复改变,神经内膜及束膜完整,12周时已趋于正常,亦无纤维化改变.结论 下颌骨DO术中预置间隙(3.5 mm),缩短延迟期(3 d),适当提高牵引速率和频率(1.5 mm/d,3次/天),IAN的退行性变是可逆的.

  • 牵引成骨术在矫正中面部发育不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徐海淞;穆雄铮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nsis,DO)是通过某种牵张装置,使骨切开处的骨组织受到缓慢而稳定的牵引和张力,激活细胞的增殖与合成功能,促使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增长和伸直骨骼的目的.这一技术初用于四肢骨的延长[1],近年来引入整形外科及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它的出现和应用为中面部发育不良畸形的矫正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并取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疗效.

  • 颅颌面牵引成骨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娴娴;穆雄铮

    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是近年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颅颌面外科应用广泛.随着临床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已在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得到了推广.

  • 牵引成骨术在面中部及上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晓虎;沈国芳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在颌面部首先应用于下颌骨的延长.1992年McCarthy等首次报道了4例口外牵引延长下颌骨的病例,为颌骨重建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于面中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与长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使之在上颌骨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自1993年以来陆续有一些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唇腭裂、外伤、手术以及颅面综合征引起的面中部或上颌骨缺损的报道.近年来亦用于偏颌畸形、半侧颜面发育不全及其它不对称牙颌面畸形、各种原因造成面中部后缩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治疗.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