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陆兆炯;刘福建;贾秋红;关航;石磊

    目的 探讨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7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非同步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随访2年以上.结果 72例经治疗后,急诊止血率达97.2% (70/72),近期再出血率为1.4% (1/72),曲张静脉消失率达100% (72/72).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套扎治疗后8.3% (6/72)有轻度胸闷、胸痛;硬化治疗后有20.8% (15/72)出现不同程度胸闷、胸痛,有11.1% (8/72)出现发热.所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能短期内消失.随访2年,曲张静脉复发率为13.9% (10/72),63.9% (46/72)有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远期再出血率为11.1% (8/72),有1.4%(1/72)出现食管狭窄.死亡率为11.1% (8/72),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者.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序贯治疗具有急诊止血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及远期疗效较好.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覃永旗

    目的:研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4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确诊之后便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出血的患者35例,占77.7%,胃底出血的患者10例,占22.3%;单纯静脉曲张食管患者30例,占66.7%,单纯静脉曲张胃底患者3例,占6.6%,胃底食管累及的患者12例,占26.7%.对上述病例均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其中,药物治疗4例,占8.9%;手术治疗15例,33.4%;介入栓塞术6例,占13.4% ;内镜下治疗10例,占22.3%.经过治疗后,显效10例,占22.2%;有效28例,占62.2%;无效7例,占15.5%,总有效率占84.4%.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发病急、失血量大、死忘率高、医疗费用昂贵、预后患者身体素质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1].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王新谷;欧莲花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致病因素,尤其是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已确诊的101例住院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胃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同时进行HP检查,分析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肝硬化病因、HP感染的关系.结果 PHG的发生率为37.6%,PHG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关,在肝功能Child-PughA、B、C级之间,不同病因肝硬化之间,是否感染HP之间,PHG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硬化病人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阳性有关(P<0.01),而与门静脉高压关系不大.结论 PHG的发生与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分级和HP感染关系不明显,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关.肝硬化病人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能与HP感染有关.

  •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10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达军;罗超;陈维顺

    目的 探讨组织粘合剂内镜下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10例患者经注射治疗后9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90%,1例患者出现术中大出血死亡.结论 经内镜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沈冬梅;沈洁;石胜利

    目的 探讨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的配合技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6年以来1~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34食管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精准断流术,同时加强护理配合,助手护士术前做好注射针的测量及医用组织胶及聚桂醇预注准备,术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精准将注射针刺入需治疗的曲张静脉,快速注胶后迅速撤针.结果 34例患者中注射3~5个点31例,6个点3例,治疗操作过程顺利,均未发生堵针和术中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院1个月后发生再出血1例(2.94%).结论 内镜ESVD治疗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安全有效,良好的术中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

  • 聚集解决护理模式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出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谭庆红;严健芬;钟运莲;李思珍;史娜

    目的:观察聚集解决护理模式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聚集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防再出血效果、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游离肝静脉压(FHVP)、肝静脉楔压(WHVP)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变化、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预防再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WHVP及HVPG水平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脾静脉内径(D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脾静脉流速(Vpv)及流量(Qpv)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集解决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再出血,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体会

    作者:邓桃枝;韩向阳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80例,分为3组,对照组68例,常规剂量治疗组72例,序贯治疗组40例.结果 止血成功率对照组60.29%,常规剂量治疗组84.72%.序贯治疗组92.50%,各组之间有统汁学意义(P<0.005);近期再出血率对照组26.83%,常规剂量治疗组6.56%,序贯治疗组5.41%,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率也有一定差异.结论 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止血成功率及近期再出血率优于未使用此药物,两种剂量生长抑素序贯治疗能更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因此对于常规治疗不能止血的患者应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12-24h仍不能控制出血的患者建议提早进入序贯治疗.

  • 内镜联合药物诊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叶营;孙相钊;蔡春调;张俐;莫如聪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内镜联合药物诊治的效果及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4例肝硬化EG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术(EI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采用组织黏胶内镜注射联合EIS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生长抑素和心得安治疗。统计静脉曲张类型、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止血成功后是否再出血把患者分为未出血组和再出血组,统计两组的再出血危险因素。采用行×列表χ2检验及其分割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00%。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l)、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2)、GOVl+GOV2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93.55%、66.67%、68.57%,其中GOVl的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P<0.05);GOVl、GOV2、GOVl+GOV2的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9.68%、35.42%、37.14%,其中GOVl的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类型,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内径、Child-Pugh评分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浓度和血钠浓度是保护因素。结论内镜联合药物诊治肝硬化EGVB的效果明确,其中以GOVl的疗效为显著。影响肝硬化EGVB再出血的因素众多。

  • 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作者:莫志华;王振常;黄晶晶;樊文慧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柔肝化纤颗粒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静脉自由压(FHVP)、肝静脉楔压(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血流动力学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结果柔肝化纤颗粒治疗前后肝静脉自由压(FHVP)、脾静脉内径(Dsv)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前后肝静脉楔压(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脾静脉流速(Vsv)及流量(Qsv)、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患者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的血流灌注,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脾脏剪切波速预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价值

    作者:包明稳;李汉英;董常峰;邱智辉;秦晶;黄婷

    目的 探讨脾脏剪切波速(SWV)值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乙肝肝硬化患者35例(肝硬化组),以同期3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FRI)测量两组肝、脾脏剪切波速(SWV).以肝硬化组患者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肝、脾SWV值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其对EV的预测价值.结果 肝硬化组肝、脾脏SWV值[(1.95±0.35)m/s、(3.10±0.58)m/s]均高于对照组肝、脾脏SWV值[(1.24±0.28)m/s、(2.04±0.28)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及重度EV患者肝、脾脏SWV值均明显增高,肝硬化组脾脏SWV值预测中-重度EV曲线下面积为0.904,大于肝脏SWV值预测中-重度EV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结论 脾脏SWV值和肝脏SWV值均可作为预测肝硬化EV的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方法,其中脾脏SWV值预测能力更佳;二者对临床肝硬化合并EV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超声双重造影在判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作者:王康健;沈浩霖;杨舒萍

    目的 探讨口服造影剂和静脉注射超声双重造影(DCUS)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8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2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DCUS观察两组食管下段双层黏膜和黏膜下层厚度(以下简称黏膜厚度)、胃壁静脉及胃周围静脉曲张情况.结果 ①DCUS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和95.2%;②观察组中轻度曲张者黏膜厚度为(5.82±0.56)mm,中重度曲张者黏膜厚度为(8.31±0.42)mm,均大于对照组黏膜厚度(2.80±0.7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US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操作简便易行,有望成为临床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新方法.

  •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后早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周嘉宁;魏志;孙自勤

    目的 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共17所二级甲等及其以上级别医院中,于199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住院并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的患者,共3 289例,按照剔除标准,终筛选出2 531例,通过回顾病例搜集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内镜资料,各项检验结果(肝功能,生物化学,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整理出相关数据,根据EVL术后1个月内有无再出血分为有出血组和无出血组,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独立y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 531例患者实施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率为6.6%,病死率为12.0%.终得出性别(P=0.014),静脉曲张条数(P=0.203),凝血酶原时间(P=0.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0.014),白蛋白(P=0),总胆红素(P=0.01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P=0.004),白细胞(P=0.342),肝性脑病(P=0.021),腹水(P=0.027),Child-Pugh分级(P=0),Child-Pugh评分(P=0),胃底静脉曲张黏合剂注射(P=0.521),胃底静脉曲张(P=0.32),分流(P=0.174),套扎点数(P=0.001),第几次套扎(P=0.024),治疗前呕血次数(P=0),黑便次数(P=0.008),治疗前呕血量(P=0)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经过回归分析,得出男性,Child-Pugh评分>7.2,治疗前呕血量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独立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浓度> 31.5 g/L为保护因素. 结论 EVL对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有较好疗效.在所有分析的因素中,男性、Child-Pugh评分、治疗前呕血量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白蛋白浓度> 31.5 g/L为保护因素.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薛翠英;王小华;宋慧芳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5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善宁微量泵持续泵入,B组给予国产醋酸奥曲肽微量泵持续泵入,C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果比.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54%,84.00%,81.1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92)%,(8.00±2.00)%,(15.09±1.89)%;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0.07,13.71,2.16;善宁、国产醋酸奥曲肽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48.67,340.43.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 216例肝硬变患者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冯爱娟;王宗海;陈东风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20年(1982-01-2002-10)临床确诊为肝硬变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病人共216例.男性164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49.5岁(13~86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变174例,酒精性肝硬变29例,胆汁性肝硬变10例,血吸虫肝硬变3例.肝硬变代偿期35例,失代偿期181例,临床表现为呕血、暗红色血便或黑便,呕吐物或大便潜血阳性.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研究

    作者:刘爱民;张盛;吴涛;潘永林;吴玲霞;杨丹;雷德安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45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择期TIPS手术,于左肝静脉与门静脉主干之间分别置入100mm×10mm或100mm×8mm金属支架,对胃冠状静脉采取弹簧圈栓塞,术后观察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本组4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愈率为86.7%,好转率为13.3%, 有效率为100%.结论 TIPS 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作为一种新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死亡事件的相关因素

    作者:靳权;曲广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患者院内死亡事件的相关因索.方法:对因GEV入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与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374例患者中有36例在院内死亡(占9.6%).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的血清胆红素[44.5(18.8)vs25.7(8.6)μmol/L]、血清肌酐[203.3(123.8)vs97.2(44.2)μmol/L]水平及出现肝性脑病(PSE)的几率(50%vs 2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内镜检查后24小时内再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4%和5%.结论:血清肌酐和胆红素水平、出现PSE及初次内镜治疗24小时内发生再出血是GEV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

  • 思他宁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作者:陈笑芬

    近年来,思他宁广泛用于临床,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我科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思他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47例,其中男36例,女11例,年龄32~70岁,平均53.8岁.均系肝硬化致门脉高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38例,酒精性肝硬化9例.出血形式为呕血并黑便34例,黑便13例,出血量均在1 000ml以上,其中2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表现,血红蛋白<70g/L,收缩压<90 mmHg,心率>100次/min.1.2治疗方法:首剂思他宁250 μg加生理盐水20 mL缓慢冲击注射,继而以生理盐水48 ml加入3 nmg思他宁以250μg/h微量泵维持,泵入过程中不可中断,并给予相应的输血、保肝、调节免疫、补充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出血停止后以125μg/h维持24h后停用.

  • 无痛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高元平;郝卫刚;易文全;秦莉;王轶佳;胡晓静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后,治疗组在无痛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对照组于清醒状态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食管及胃蠕动情况和视野清晰度,并记录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食管及胃蠕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野清晰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下组织胶注射联合套扎术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体会

    作者:潘光栋;杨建青;蔡敬铭;刘强;诸光平;袁林;肖亿;谭盛强;刘振;卢欣;李孝成;刘林森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科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12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应用超声刀和血管闭合切割系统(Ligasure),行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2例均在处理脾蒂前夹闭脾动脉,其中10例完成腹腔镜手术(其中7例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2例中转开腹.1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0~300 min,平均210min;术中失血200~1000ml,平均480ml;术后住院时间8~15 d,平均9d;术后发生少量(<300 ml)胸腔积液2例,少量(<300 ml)腹水2例,轻度(<10 ml/d)胰瘘1例,均未作特殊处理,带管出院后1个月好转拔管,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4~20个月),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用超声刀预夹闭脾动脉,联合应用超声刀和Ligasure进行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是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成功的关键技术要领,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断流术体会

    作者:杨波;张耀东;孙向华;李军辉

    病例资料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30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2~68岁,平均50岁.乙肝后肝硬变引起门静脉高压症26例,乙醇性肝硬变3例.免疫性肝硬变1例.经胃镜提示均有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有出血或再出血倾向,均有明显或重度的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症.外周血白细胞(2.1~3.2) ×109/L,血小板计数(26~56) ×109/L.其中肝功能Child A级8例,B级19例,C级3例.均在全麻下接受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取左肋缘下弧形切口进腹后观察肝脏体积大小、硬变程度、腹水情况,以及侧支血管情况,修正术前评估选择手术方式.

471 条记录 21/24 页 « 12...16171819202122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