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柔肝化纤颗粒逆转肝纤维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覃伟华;王振常;黄晶晶;陈松林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逆转肝纤维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阿德福韦酯,10mg/次,1d/次,口服.治疗组23例柔肝化纤颗粒(生黄芪15g,薏苡仁45g,泽兰30g,虎杖、黄精、杞子各20g,巴戟12g,内金20g,鳖甲、生牡蛎各30g,黑枣15g,杏仁、陈皮各10g,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12g/次,分早中晚3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肝功能、肝纤维化、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肝功能指标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逆转肝纤维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柔肝化纤颗粒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的作用

    作者:覃伟华;王振常;黄晶晶;陈松林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安络化纤丸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比较患者的血清氨基酸谱以及药物氨基酸谱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BCAA/AAA分别为(2.8±0.2)和(2.5±0.3),治疗组回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治疗后为(33.1±4.0),对照组为(42.5±3.8)(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氨基酸水平(TCA)、蛋氨酸(Met)水平分别为(609.1±45.6),(5.1±2.9),优于对照组的(1399.4±1127.6)、(3.7±1.4)(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够有效纠正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异常,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治莉;邓杨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普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胰高血糖素(GLU)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ET-1、NO、GLU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ET-1、NO、GLU水平,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柔肝化纤颗粒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脏MMP-2、TIMP-2的影响

    作者:王振常;杨删;黄晶晶;吕健林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抑制剂( TIMP-2)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SPF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病理模型组( B组)、柔肝化纤颗粒组(C组)、大黄虫丸组(D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E组),后4组均建立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而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柔肝化纤颗粒、大黄虫丸、秋水仙碱灌胃,治疗5周、10周后分别取大鼠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MMP-2及TIMP-2。结果治疗5周、10周时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炎性反应活动度计分、肝纤维化程度计分均明显升高( P <0;.05),C、D、E组均较B组明显降低( P <0.05),其中C组下降较D、E组明显( P <0.05),而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A组比较,B组MMP-2、TIMP-2、MMP-2/TIMP-2均明显增高( P <0.05);与B组比较,C、D、E组MMP-2、TIMP-2表达、MMP-2/TIMP-2明显降低( P均<0.05),C组下降较D、E组更明显( P <0.05),而D、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通过调节TIMP-2/MMP-2比例发挥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熊明鹏;王振常;黄晶晶

    目的:评价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支持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TBIL、PT、ET均明显改善(P<0.05),B、C组比A组改善更为明显,而C组比B组明显改善(P<0.05);3组ALT也均明显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HBV DNA无明显变化(JP<0.05),但B、C组血清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C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8周后3组HBV DNA阴转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高.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与G-CSF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及内毒素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作者:王振常;黄晶晶;柳明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灌服柔肝化纤颗粒,同时于第4周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途径移植,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及肝功能指标ALT、AST、ALB、TBIL变化.结果:联合组能明显改善肝功能(P<0.05),降低肝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联合治疗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有效促进肝再生.

  • 中药复方柔肝化纤颗粒干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变化

    作者:韦冬珏;叶冬梅;张凤英;周莹;王振常

    背景:中药复方柔肝化纤颗粒已证明能显著改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能否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改善肝脏微循环尚不明确.目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中药复方柔肝化纤颗粒全方及不同拆方组合对模型大鼠肝脏微循环障碍失衡的影响及差异.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在第4周造模结束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为6组:模型组、大黄蟅虫丸组,柔肝化纤颗粒组1:柔肝化纤颗粒全方灌胃;柔肝化纤颗粒组2:予补肾养肝方灌胃;柔肝化纤颗粒组3:予益气健脾方灌胃;柔肝化纤颗粒组4:予化痰解毒方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灌胃;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各组分别按0.1 mL/kg灌胃给予相应的药液,1次/d,共给药12周.结果与结论: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肝间质出现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将正常肝小叶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说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造模成功;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明显偏高,且肝硬化程度越高,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增高越明显(P<0.01),而肝动脉始增时间、肝静脉始增时间的缩短越明显(P<0.05或P<0.01);③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各用药组肝动脉始增时间、肝静脉始增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0.01);④与黄蟅虫丸组相比,柔肝化纤全方组的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静脉始增时间较黄蟅虫丸组延长(P<0.01);⑤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复制了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采用中药复方柔肝化纤颗粒全方干预治疗后,能够调节模型大鼠肝脏微血管的流速,促进肝脏微循环的血流灌注量,有助于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主要通过降低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水平有关.

  • 对比分析柔肝化纤颗粒抗肝纤维化前后的指标变化

    作者:黄瑞华;王振常;黄晶晶;杨删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抗肝纤维化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在Tbil、ALT、AST、Alb以及PT等各项指标上和治疗前相比均改善明显( P<0.05),在HA、LN、PCIII、IV-C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具有较为突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治疗效果好。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临床观察

    作者:莫志华;王振常;黄晶晶;杨删;樊文慧

    目的:对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肌苷、维生素C、甘利欣、肝泰乐等药物,进行西药常规保肝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C-IV、PCⅢ,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血清纤维化治疗前后指标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柔肝化纤颗粒对两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笔比较中,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肝肾阴虚的效果较好。柔肝化纤颗粒有抑制肝纤维化、降低过氧化脂质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将肝纤维化明显的改善。

  • 柔肝化纤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肝纤维谱的作用机制分析

    作者:覃伟华;王振常;黄晶晶;陈松林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肝纤维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GSH-PX、MDA及S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A、LV、PcⅢ与CⅣ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通过抗炎保肝、抗氧化应激以及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作者:莫志华;王振常;黄晶晶;樊文慧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治疗12个月时HBeAg及HBV DNA阴转率、治疗前后HBV DNA变化情况、组织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L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后ALT水平及ALT复常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eAg及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5.91%及70.4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9.13%及86.96% (P <0.05);两组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HBV 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显著,其可能通过影响HBV DNA而具有一定的病理学作用.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临床研究

    作者:莫志华;王振常;黄晶晶;樊文慧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0例,均给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FHVP、脾静脉内径(Dsv)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WHVP、HVPG、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脾静脉流速Vsv及流量Qsv、HR、MA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患者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的血流灌注,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ACT 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振常;朱智德;杨删;王婷

    目的 研究柔肝化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法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及大黄(庶)虫丸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卵泡抑素(FS)、肝组织病理学、激活素A(ACT A)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病理模型组大鼠相比,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组纤维化分级、ACT A的表达、肝细胞的凋亡低于模型组;各治疗组血清FS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CT A和FS表达有关,从而减少肝细胞的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振常;黄晶晶;夏兰;黄瑞华

    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活性物质(ET-1、NO、GLU)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前增快.治疗组TBIL、PT、ET-1、NO、GLU含量在用药后均降低,ALB在用药后升高,与同组用药前及对照组用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流、改善肝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有关.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观察

    作者:黄晶晶;黄鸿娜;潘哲;王振常;毛德文;李民杰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激素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口服并予常规的护肝等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s)、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等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主要肝功指标TBil、ALT、AST、GGT明显下降,Alb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除GGT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Glo、IgA、IgM、IgG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PTs、PT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PCⅢ、Ⅳ-C、LN、H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激素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丛毓;王振常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ALT、AST、TBIL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ALB均明显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HA、LN、C-IV、PCⅢ、脾脏厚度均明显下降或缩小(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门静脉内径、MP明显减小(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具有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 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FS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删;王婷;王振常

    目的:研究柔肝化纤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秋水仙碱及大黄鹰虫丸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血清卵泡抑素(F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病理模型组大鼠相比,柔肝化纤颗粒治疗组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纤维化分级低于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血清FS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FS表达有关.

  •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覃伟华;王振常;黄晶晶;陈松林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按照奇偶数字编号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及其他常规保肝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超声影像学指标、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 A )、层黏连蛋白(L N )、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两组治疗后 HA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超声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超声影像学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 HBV DNA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 HBV DNA浓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HBV DNA转阴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意义。

  • 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作者:莫志华;王振常;黄晶晶;樊文慧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柔肝化纤颗粒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静脉自由压(FHVP)、肝静脉楔压(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血流动力学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结果柔肝化纤颗粒治疗前后肝静脉自由压(FHVP)、脾静脉内径(Dsv)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前后肝静脉楔压(WHVP)、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静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脾静脉流速(Vsv)及流量(Qsv)、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患者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从而减少门静脉的血流灌注,且能显著降低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鸿娜;黄晶晶;王振常;毛德文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5.71±1.37)×109、血红蛋白为(120.26±27.32)g/L、血小板计数为(89.86±8.26)×109,脾长径为(11.17±2.33)cm,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