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位三管引流防治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220例

    作者:李德祥;邓俊晖;陈超;钟晓华;王丽艳;黎笑媚;王志伟;吴印爱

    目的 研究低位三管引流预防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22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术(治疗组),术中经肛门放置双管引流,经肛旁于骶前腔内放置双套引流管.选取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205例经左下腹壁于盆腔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作对照组.对照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吻合口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8.18% (18/220),2.27 % (5/220);对照组分别为7.80%(16/205),8.78%(18/205).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漏发生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低位三管引流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 直肠癌低位及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体会

    作者:宝福洲;瞿智祥;杨宝和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保肛术后较常见且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逐渐增多,其发生率亦有所增加.

  • 经肛门内窥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远柬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对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30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经术后5-8年随访,28例未见复发和转移,3例发生直肠狭窄、大便困难,2例复发.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上缘距肛缘的距离,以及肿瘤的大小、有无转移来选择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潘辅全;王日普;段珊;韩华;曾祥勇;陈宁;丘龙;熊伟

    目的分析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应用以及对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低位直肠癌患者39例,应用美国CDH圆型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端端吻合(Dixon术).结果 39例中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5.1%);吻合口狭窄3例(7.7%);术后局部复发3例,其中吻合口复发1例,2例为盆腔复发,总的局部复发率为7.6%.结论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吻合器技术可提高低位直肠癌肛手术成功率.其无论生存率或生活质量均优于腹会阴切除术.

  • 210例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俊平;王洪斌

    目的:通过对低位和出口产钳助产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分析,分析其常见并发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10例行低位及出口产钳术的分娩孕妇进行回顾分析,将同期的正常阴道分娩230例孕妇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阴道裂伤、宫颈裂伤、产后出血、阴道壁血肿以及会阴伤口裂开等母体损伤发生率,头皮血肿、头面部皮肤损伤、颅内出血及骨折等胎儿损伤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结果产钳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母体损伤率、胎儿损伤率、新生儿的 Apgar评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手段,可有效减少产钳对母体和胎儿的伤害,保证母婴健康安全。

  • 3种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南琼

    目的 比较3种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38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作为TME-PANP组,51例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作为Dixon组,57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术)作为Miles组,比较各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年发放生存质量评分量表(PAC-QOL)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术后1年评估患者排尿功能及男性患者性功能,并比较各组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 3组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比较(P<0.05),均有显著差异,TME-PANP组短,其次为Dixon组,Miles组长.术后1年,3组生活质量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TME-PANP组PAC-QOL评分低,其次为Dixon组,Miles组高;TME-PANP组术后排尿功能、射精功能Ⅰ级的比例分别为71.05%、68.18%,明显高于Dixon组(43.14%、35.48%)和Miles组(22.81%、22.22%) (P< 0.05),勃起功能Ⅰ级的比例为63.64%,高于Miles组(25.00%)(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组间术后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ME-PANP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男性性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PPH钉合器在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均;曹永宽

    目的:探讨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距离肛门2~7 cm,直径0.5~3.0 cm的直肠癌患者使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对病灶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以确认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结果26例肿瘤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20~50 min,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无吻合口瘘和直肠周围感染。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13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4例。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住院3~5(4.0±0.7)d。分别随访0.5~1年,2例于术后半年局部复发,再次采用PPH钉合器行局部切除;2例术后1年全身广泛转移,对症治疗后3个月内死亡;2例死于肺心病,2例死于高血压脑梗死;20例生存≥1年。结论 PPH钉合器治疗高龄中低位直肠癌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和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 高龄 PPH
  • 直肠癌LAR/ULAR术后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效果研究

    作者:武佐威;唐之韵;甘志明;汪晓东;李立

    目的 探讨LAR/ULAR术后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3月本中心收治的直肠癌行LAR/ULAR根治术1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吻合口漏和肠梗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胃潴留、尿潴留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天数、拔除胃管时间、拔除血浆引流管、拔除尿管、下床、饮水、进流食、术前及术后WBC、嗜酸粒细胞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LAR/ULAR根治术后,预防性使用复方苯乙哌啶是安全的,能降低吻合口漏及肠梗阻发生率.

  • 直肠癌根治术低位吻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许晓芳;耿协强;张力峰;秦艳花

    低位直肠癌是指癌肿位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即癌肿距离肛门7 cm以内.近年来,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越来越多,但术后容易发生吻合口瘘.随着吻合器的应用,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及预防性回肠造口术,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实施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的同时,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经过良好的综合护理,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尽快适应,恢复自信,更好地回归社会.现将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肛门护理

    作者:张立新;戴桂兰

    1 临床资料2002年8月~2005年11月,我院共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其中6~8cm 33例,4~6cm 20例,2~4cm9例.年龄43~81岁.

  •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郭绍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故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对于低位(齿状线以上6--7cm)直肠癌病人,采用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为佳选择,也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术式,需切除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结引流区,包括肛提肌、肛门括约肌,做永久性人工肛门.该手术切除范围广,容易达到根治目的,但易损伤邻近器官;手术时间长(腹部、会阴两处进行手术),易导致感染;因此对术中配合要求极高.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对21例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临床效果基本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上颌低位尖牙矫治的应力释放

    作者:李毕超

    上颌尖牙唇侧异位萌出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可能是因牙列拥挤导致.由于唇侧异位萌出的尖牙低位程度不一,传统固定矫治技术认为当尖牙低位严重时,矫治弓丝不可直接将其纳入,否则会导致邻牙压低局部开牙合,甚至出现牙合平面的切斜等.Damon系统则建议矫治早期尽量将错位牙纳入全牙列矫治,目前仅有文献报道尖牙异位的平均高度为(10.5±3.8)mm,而无唇侧异位萌出尖牙平均高度的研究,萌出的尖牙低位程度不一,能否将其直接纳入全牙列矫治,需要谨慎对待.本文综述了将低位尖牙纳入矫治系统后,尖牙及邻牙的应力释放情况,以期为临床矫治低位尖牙提供指导.

  • 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挂线术后的护理

    作者:董敏

    目的探讨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挂线术后的护理,并且给予关于此疾病护理的参考。方法对术后56例肛瘘患者,制定减轻疼痛的护理措施来实施护理。结果对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舒适的度过了手术后的一段时间。结论目前对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挂线式的治疗,并且采取合理而安全的护理手段,才能使患者感到满意。

  • 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王艳华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低位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1年内死亡率、2年内复发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手段应用于低位肠癌患者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情绪,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同时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作者:张驰;胡祥;张健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技巧与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5-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进行腹腔操作(TME+括约肌间游离),然后行经肛行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再施行结肠肛管吻合完成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理学分期和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学预后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的追踪,采用Wexner评分系统和Kirwan分级评价术后肛门的排便功能.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4月18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12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8例患者行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4例行次全内括约肌切除术.4例T3期的患者行侧方淋巴结廓清,均保留左结肠动脉、下腹神经和盆腔神经.手术时间为(290±35) min,术中出血量为(124±8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7±8)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0~4枚.远端切缘距离为(2.0±0.5)cra,切缘均为阴性.12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1)d,住院时间为(20 ±3)d,术后住院时间为(12±3)d.患者术后分期:pT1期3例,pT2期5例,pT3期4例;pN0期10例,pN1期1例,pN2期1例;Ⅰ期8例,Ⅱ期2例,Ⅲ期2例.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1个月.患者术后1、3、6个月大便次数分别为(12±7)次、(9±5)次和(5±3)次;Wexner评分分别为(15±3)分、(13±4)分、(10±3)分.12例患者术后1个月Kirwan分级满意1例、不能控制排气3例、偶尔排稀便8例,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3例、3例、6例;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分别为10例、2例、0例.结论 腹腔镜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选择.

  • 同时性结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后一期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

    作者:杨亮亮;任黎

    目的 探讨同时性结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后行一期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乙状结肠癌,肠周多发淋巴结,肝转移灶5个,2个转移灶直径较大分别为4.5 cm和3.6 cm;结肠镜病理学检查提示腺癌.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行mFOLFOX6化疗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后肝转移灶明显缩小,遂行结肠癌原发灶联合肝转移灶一期切除术,具体手术方式为开腹肝部分切除+3D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予常规应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术后行mFOLFOX6辅助化疗.观察指标:转化治疗后行肿瘤标志物检测、腹盆腔CT及腹上区MRI等检查,观察肝内转移灶大小变化,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术中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生命体征等.术后观察患者肝功能、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结果、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患者出院后每月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及B超、胸部X线片检查至2014年1月,每半年行腹盆腔CT、腹上区MRI及肠镜等检查,并通过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9月.结果 患者术前进行4个周期化疗,经转化治疗1个月余,肝内2个较大转移灶直径缩小至3.2 cm和2.0 cm,肿瘤标志物CEA下降为95.9 μg/L,CA19-9下降为252.4 kU/L,达到手术要求.患者顺利完成结肠癌原发灶联合肝转移灶一期切除术,手术时间为280 min,术中出血量为250 mL,未输血,清扫淋巴结14枚,均未见转移,另见癌结节1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1天ALT和AST分别为1 147 U/L和2 631 U/L,术后第7天分别为101 U/L和37 U/L.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第3天肛门排气,第7天拔除引流管,第9天出院.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吻合口瘘、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学诊断:乙状结肠溃疡型腺癌T3N1cM1期(合并肝转移性腺癌).患者术后第40天行方案为mFOLFOX6和口服卡培他滨的辅助治疗.患者随访30个月,生命质量良好,无复发转移出现.结论 初始不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经转化治疗后行一期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手术安全可行,治疗效果好.

  • 依据美国癌症联合会解剖学分期科学制订低位直肠癌手术方案

    作者:姚宏伟;刘荫华

    与中、高位直肠癌比较,低位直肠癌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更高.其中低位直肠独特的解剖和缺乏可明确界定的解剖层面是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术前准确对低位直肠癌进行临床分期是外科医师制订佳治疗方式的前提.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准确判断低位直肠癌分期、规划可行的手术层面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提高Ro切除率尤为重要,并将成为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远期生存的保证.

  • 不翻转体位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二良;贺万斌;杨旭洋;魏明天;王自强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Lloyd-Davies截石位,不翻转体位行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7例行不翻转体位腹腔镜ELAPE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会阴部切除术时,不翻转患者体位为俯卧折刀位,而采用改良Lloyd-Davies截石位.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 (1)手术情况:27例患者均完成不翻转体位腹腔镜ELAPE,手术时间为(198±51) min,术中出血量为(85±66) mL.27例患者中,5例发生术中并发症,其中肠穿孔 1例,术中成功修补;骶前出血1例,术中采用纱布压迫,成功止血;左、右侧盆丛神经损伤1例,未予特殊处理;左侧盆丛神经+左侧髂内静脉损伤1例,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血管损伤术中成功修补;右侧血管神经束损伤1例,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血管损伤采用超声刀成功止血.术中无肿瘤部位穿孔L发生.27例患者术中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枚(9~ 22枚),其中≥12枚15例,<12枚12例.(2)术后恢复情况:27例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78±21)h,术后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为(83±21)h.27例患者中,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 Ⅰ级1例(会阴部渗液>100 mL),Ⅱ级7例(肺部感染3例、乳糜漏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血尿1例),均予保守治疗好转.全组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27例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7 d(6~8 d).(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27例患者中,环周切缘阳性1例,阴性26例;环周切缘中位距离为0.7 cm(0.1~1.1 cm);肿瘤病理学T分期:T2期14例、T3期12例、T4期1例,N分期:N0期18例、N1期6例、N2期3例.(4)随访和生存情况:27例患者中,25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随访期间,5例患者出院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持续肛周疼痛2例,未予特殊处理,无明显缓解;性功能障碍3例,未予特殊处理,随访观察.25例患者中,发生肿瘤相关死亡2例,非肿瘤相关死亡1例,其余22例患者均生存;无肿瘤局部复发患者;肿瘤远处转移8例,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3例,脑转移1例.结论 采用改良Lloyd-Davies截石位,不翻转体位行腹腔镜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可一期关闭盆底腹膜.

  • 高速涡轮钻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维;冯桂花;王玉萍

    目的::通过比较高速涡轮钻法与骨凿劈冠去骨法在不同类型下颌低位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找更为有效的、微创的拔除下颌低位阻生齿的方法。方法:选择下颌低位阻生智齿120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高速涡轮钻与常规骨凿劈冠去骨法,牙挺挺出。结果:对于下颌低位阻生齿高速涡轮钻法在操作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患者术中感受、术后反应等方面更具有优异性。结论:对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高速涡轮钻法较骨凿劈冠去骨法去除阻力更简便、容易操作、术后反应较轻。

  • 伴下沉乳磨牙和锥形侧切牙的双尖牙发育缺失:个案报道

    作者:Carolina Steiner-Oliveira;Maria Beatriz Duarte Gavi(a)o;Marines Nobre dos Santos;王琪

    继发恒牙缺失伴发滞留乳磨牙低于骀平面很少见.由于乳牙往往不能自动脱落而令这种情况愈加糟糕.通过对一个11岁女童的临床检查发现:4个第二乳磨牙滞留下沉,所有第二双尖牙发育性缺失并伴有上颌锥形侧切牙.对此病例采取了拔除下沉乳牙后佩戴可摘矫治器以保持缺隙和垂直向关系的治疗方案.

141 条记录 7/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