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宿主遗传因素

    作者:孔晓飞;张欣欣;陆志檬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与人类宿主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人类基因组关系进行综述,包括免疫反应相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甘露糖结合蛋白(MBP),此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启动子基因的多态性,16q24.3基因不平衡等也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宿主遗传因素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起重要作用,涉及机体对病毒免疫应答的全过程.

  • 甘露糖结合蛋白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月华;鞠晓红;孙艳美;陈爽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病原体棘阿米巴是一种机会致病原虫,具有多种毒力因子.目前研究表明,引起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发病的关键始动因子是甘露糖结合蛋白,其可介导棘阿米巴黏附在宿主角膜细胞上,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病理变化,并逃避免疫细胞的降解.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分子发病机制,为寻找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依据.

  • 中国人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第1外显子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作者:施红;王福生;金磊;雷周云;张冰;刘明旭

    目的为了阐明中国人甘露糖结合蛋白(MBP)的基因突变对健康的影响和与疾病的关联,须测定中国人MBP基因的第1外显子的基因序列.方法应用PCRP物直接经310型全自动遗传分析仪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测定了中国人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第1外显子核苷酸序列,检测到密码子54的纯合和杂合的点突变,未检测到密码子52和57的点突变.结论我们检测出中国人MBP基因第1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密码子54基因的突变.

  • 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作者:晏泽辉;邓国宏;王宇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宿主对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在HBV感染发病和疾病进展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诱导的蛋白10(IP-10)、雌激素受体α(ESR1)、甘露糖结合蛋白(MBP)、维生素D受体(VDR)等基因的多态性与HBV感染的关系.同时就乙型肝炎的宿主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 051胰弹力酶是一甘露糖结合蛋白:参与胰腺炎的全身反应

    作者:

  • 与HIV-1感染相关的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施红;王福生;王哲;金磊;褚福亮;王昌青;洪卫国;崔为国;刘明旭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初步探讨MBP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856例个体(汉族606例、维吾尔族250例)的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检测MBP基因外显子1区域第52、54、57密码子部位的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并随机抽样经DNA直接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在健康人群中,MBP-5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汉族为0.189,维吾尔族为0.121.该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这两个民族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两个民族在健康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和突变基因频率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5.53,P=0.022).汉族的HIV-1感染组、高危对照组和相应的健康人群之间,MBP-54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高危对照组与健康人群相比,MBP-54基因的突变频率差异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HIV-1感染组与高危对照组以及与相应的健康人群相比,MBP-54基因的突变频率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所检测的人群中,均未发现MBP基因的第52、57密码子部位有基因突变.结论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MBP-5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以及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维吾尔族人群中MBP基因第54密码子突变可能与HIV-1的易感性相关,确切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 MBP基因突变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王福生;施红

    1概述宿主抗感染能力取决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防御功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免疫应答又受到宿主的遗传因素控制,换言之,遗传因素直接与机体对某些病原体的遗传易感性有关.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binding protein,MBP)是人体肝细胞产生的一种血清凝集素(或调理素opsonin),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组成部分,可能发挥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作用[1].如果血浆中的MBP浓度过低,导致机体的相关免疫功能缺陷,常常发生病原体感染.目前已初步阐明它们与MBP等位基因突变有关[2,3].近年来还发现,MBP基因突变可以影响机体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易感性[4],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 甘露糖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陆晨;侯丽娜;岳华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C型凝集素.MBP通过结合病原生物表面的甘露糖等糖基受体发挥调理吞噬作用和(或)通过MBP途径激活补体,在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MBP的基因突变干扰了MBP的二级结构,产生无功能的蛋白,致使血清中MBP含量降低.研究表明,MBP基因突变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三例艾滋病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易感基因型分析

    作者:金磊;王福生;洪卫国;施红;鞠连才;雷周云;王业东;周先志;王冶;赵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易感基因CCR5、CCR2和SDF1等基因位点的突变可干扰艾滋病的发病进程[1,2]。其中CCR5-△32基因突变似乎是重要的因素,它的纯合子突变可降低HIV传播的危险性,杂合子突变可以延缓艾滋病的发病进程,CCR2-64I和SDF1-3′A基因突变也可延缓艾滋病的发病;而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binding lectin , MBL)的纯合子突变则增加个体对HIV的易感性。因此,有关HIV易感基因的研究成为艾滋病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我们在以往研究[3,4]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艾滋病患者的HIV易感基因进行了检测,结合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初步分析了HIV易感基因型与艾滋病病程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杨军;李成荣;李永柏;李若馨;黄惠君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第54号密码子GGC→GAC变异与川崎病(KD)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对中国汉族160例健康儿童及95例川崎病患儿的MBP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中国汉族健康儿童MBP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的中国香港地区华人及丹麦高加索人群无统计学差异.川崎病患儿MBP基因GGC/GA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5.2% vs 25.0%,P<0.05),而GGC/GG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1.6% vs 73.8%,P<0.05).川崎病患儿GA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5.8% vs 13.8%,P<0.05),而GG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4.2% vs 86.2%,P<0.05).结论川崎病发病受遗传背景影响,与 MBP第54号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 人精子膜甘露糖结合蛋白的研究--蛋白的定位

    作者:丁之德;Hansen S;Thiel S;Hjort T;Jensenius JC

    作者运用生物素标记的山羊抗人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Goat Anti-human Macrophage MannoseReceptor,AMMR)IgG对人获能精子膜上的甘露糖结合蛋白进行定位,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AMMRIgG组阳性率显著高于运用正常山羊(Normal Goat,NG)IgG的对照组:AMMR IgG组的阳性率大约在70%(69.41%)左右,而NG IgG组小于10%(9.24%).AMMR IgG组中,荧光结合部位主要在精子的顶体后区、赤道区及颈部,而NG IgG对照组中除少量精子显微弱的荧光外,绝大多数呈阴性结果.精子膜上甘露糖结合蛋白的定位研究可能对受精过程中精卵识别机制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 甘露糖结合蛋白

    作者:龚如军;刘志红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MBP水平分析

    作者:顾进;许运堂

    目的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CIC阳性组和CIC阴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MBP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原理测定MBP含量.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B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CIC阳性组MBP水平明显低于CIC阴性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BP水平下降,从而激活补体能力减弱,易导致CIC的形成.

  •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突变与感染性疾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福易;马欣;朱传武

    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 binding protein,MBP)或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是一种钙依赖性糖结合蛋白,属于凝集素家族,可与甘露糖残基结合,参与细胞表面识别,广泛存在于人的肝脏和血液中,是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的重要组成部分.MBP的功能及基因结构和感染性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倍受关注.

  • MBP基因突变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福易;马欣;朱传武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是一种Ca2+依赖性C型凝集素,由肝脏分泌,可与甘露糖丰富的病原体表面及巨噬细胞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可识别大多数G-和G+细菌及病毒、真菌等,发挥调理素及诱导巨噬细胞的作用,并能激活补体,导致病原体裂解.亦可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人MBP基因突变,干扰MBP的二级结构,产生无功能的蛋白质,引起血清MBP水平低下和调理缺陷,减弱细胞吞噬作用.研究表明,MBP基因突变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以及HIV、细菌感染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慢性HBV感染者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HBV基因型的关系

    作者:高建平;郑瑞丹;朱青川;林震群;洪伍华;李庆端;陈哲;蔡秀珍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多态性及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HBV)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360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66例无症状HBV携带者组(ASC组)、1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CH组)、112例肝硬化患者组(LC组)和65例对照组]的MBP基因第54号密码子多态性和HBV基因分型进行检测.结果 ASC组和轻、中型CH组均以B基因型占优势,MBP基因GGC/GAC基因型频率和GA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CH组、代偿期LC组、失代偿期LC组均以C基因型占优势,MBP基因GGC/GAC基因型频率和GA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失代偿期LC组突变率高(37.7%).结论 该地区乙型肝炎人群以B和C基因型为主;MBP基因第54号密码子突变与HBV感染的慢性化无明显关系,而与HBV C基因型及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病进展有关.

  • 河北唐山汉族人群VDR和MBP基因交互作用与肺结核发病的相关性

    作者:冯福民;郝金奇;陈怡;孙淑丰;郑国颖;陈刚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和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汉族成年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汉族成年人新发肺结核患者182例和成年健康体检者190例组成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分别以PCR-RFLP、特异引物PCR方法分析VDR和MBP基因多态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VDR基因Taq Ⅰ、Apa Ⅰ、Fok Ⅰ及MBP基因P52、P54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29.1%、49.2%、8.6%、6.7%和6.1%、28.2%、46.1%、3.9%、6.3%.携带P52突变型基因为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Fok Ⅰ Ff与ApaI Aa、Fok Ⅰ Ff与P52突变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OR及其95%CI分别为2.170(1.198~3.931)和6.063(1.324~27.756).同时携带Fok Ⅰ Ff与ApaI Aa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性提高2.5倍.结论 VDR基因Fok Ⅰ杂合子与ApaI杂合子或MBP基因P52突变型之间均存在协同作用.

  • 中国五个民族的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特点及意义

    作者:施红;王福生;金磊;刘明旭;洪卫国;杜清友;雷周云;侯静;施明;邢利和

    目的分析中国5个民族人群中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binding protein, MBP)基因多态性特点,并比较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MBP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中国5个民族的955份样品的MBP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将22份汉族人样品的PCR产物直接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报告了中国汉族人MBP基因第1外显子及其两侧附近的DNA序列;5个民族MBP基因密码子54(MBP-54)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汉族0.181、维吾尔族0.128、蒙古族0.181、藏族0.179和彝族0.181;5个民族的MBP-54基因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汉族人群相比,维吾尔族的MBP-54等位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MBP-54等位基因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所有人群中未检测到密码子52和57基因突变。结论在所调查的5个民族中,存在较高比例的MBP-54基因突变,MBP基因的缺失并不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联。

  •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在IgA肾病肾组织免疫沉积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龚如军;刘志红;陈朝红;刘栋;黎磊石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binding protein, MBP)基因第54号密码子GGC→GAC变异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0名正常健康成人;147例IgAN患者,其中77例为单纯IgA伴C3沉积(A组),70例为IgA、IgG、IgM伴C3、C1q沉积(AGM组)。使用PCR-RFLP法分析MBP基因型;同时应用ELISA法对58例IgAN患者和32名正常人血清MBP浓度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MBP不同基因型与其血清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MBP基因GAC型等位基因与IgAN的大量免疫沉积明显相关(OR=1.95,95% CI:1.06~3.58)。(2)无论在A组还是在AGM组,GAC等位基因携带者中起病时有前驱感染史者均显著多于GGC纯合子(P<0.05)。(3)不同人群中,GGC/GGC型血清MBP水平均明显高于GGC/GAC型(P<0.0001),GAC/GAC型血清MBP水平接近于0。结论 IgAN患者肾小球免疫沉积物的类型与MBP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不同个体先天性防御屏障功能的差异在IgAN肾小球免疫沉积多样性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突变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童福易;甘建和;陆芹;曹文贵;沈秀娟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 binding protein,MBP)基因变异与慢性及重型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冈扩增和DNA测序方法检测了64名健康人和52例慢性乙肝及62例重型乙肝患者MBP基凶第1外显子的DNA序列,然后与GenBank中参照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人群中MBP基因仅存在密码子54突变,而无密码子52、57的突变.健康人、慢性乙肝和重型乙肝组密码子54突变率分别为14.1%(9/64)、15.4%(8/52)和35.5%(22/62),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型乙肝组密码子54突变率则分别显著高于前两组(X2=7,79,P<0.01;x2=5.89,P<0.05).结论 该地区乙肝人群MBP基因仅存在密码子54突变,突变与乙肝慢性化无明显关系,而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故监测MBP基因突变可作为重型肝炎判断预后的一个可行性指标.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