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作者:徐利飞;李慧;牛文民

    目的:观察探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其相关机理.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用头皮发际微针疗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 7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微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 穴位皮下埋线治疗面肌痉挛观察及护理

    作者:黎健红;蓝琼好;欧颖梅

    目的:观察穴位皮下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25例用穴位皮下埋线治疗,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总有效率96.0%.结论:穴位埋线并实施整体护理可取得较佳疗效.

  •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60例

    作者:夏明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多以眼肌间断抽动为主,逐渐缓慢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面肌痉挛6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针刀配合火针治疗面肌痉挛1例

    作者:吴昊旻;王应印

    笔者用针刀配合火针治疗面肌痉挛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病例
      师某,女,因“反复右侧面肌抽动2个月余”就诊。2015年3月2日开始出现右下眼睑抽动不适,于外院就诊时确诊为面肌痉挛,行头颅MR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器质性病变,予以营养神经药物口服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无改善。起初单纯右侧眼轮匝肌偶尔跳动,后跳动频繁,并逐渐加重发展到时有同侧嘴角抽动,严重时睁眼困难,无明显情志诱因,偶有失眠。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为精血亏虚,邪气乘虚而入,导致面肌抽搐。证属气虚血瘀,风寒上扰。治以益肝肾,调气血,祛风邪,通经筋为主。针刺以局部和远道选穴为原则,用0.5寸毫针排刺右侧下眼睑。另取穴右侧太阳、阳白、颧髎、地仓用常规针刺,用补法,右侧面肌抽动部位小幅度高频泻法,左侧合谷提插泻取法,双侧三阴交、足三里提插补法。治疗2周后改善不明显,第3周在针刺治疗基础上选用毫火针点刺右侧面肌抽搐的部位和眼轮匝肌,共治疗3次。第4周开始停止针刺,采用0.4mm×25mm的刃针分别从右侧地仓穴和颊车穴进针,顺肌束沿皮下呈扇形扫散通透剥离,隔天治疗,共治疗4次,并选用特质骨减压针在翳风穴附近行骨减压治疗2次,每周1次,术中局部少量渗血。第5周治疗结束后面肌抽动基本消失,偶有上眼睑处跳动,随后2个月内工作劳累及用眼过度后也无复发或加重情况出现,生活工作如常人。

  • 脐疗配合吊针治疗面肌痉挛气血亏虚型36例

    作者:张利珠;刘园;张彤

    目的:观察脐疗配合吊针治疗面肌痉挛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用脐疗配合吊针治疗2个月。结果:治愈2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脐疗配合吊针治疗面肌痉挛气血亏虚型疗效显著。

  • 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40例

    作者:刘璇;徐向青

    目的:观察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给予解痉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解痉汤治疗湿热蕴肝型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 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作者:巫华俊

    目的:观察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针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63例除不行刺络拔罐治疗外,取穴、针刺方法及治疗周期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30次后总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治愈率70.6%,6个月复发率5.9%;对照组总有效率84.6%,治愈率47.7%,6个月复发率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刺络拔罐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 面肌痉挛的地西泮阻滞治疗与疗效观察

    作者:任曙光;徐贻斋;徐析

    临床发现不仅面神经受血管压迫可以引发面肌痉挛,其他如炎症、肿瘤、剧烈的情绪波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引发面肌痉挛.痉挛多由眼睑开始,渐累及更多的表情肌,也有累及镫骨肌者,痉挛呈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多不能自愈.我门诊采用面神经阻滞,患者仰卧,头偏向健侧,在乳突后缘中点下穿刺.

  • 面神经脉冲射频、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冲击波治疗面肌痉挛研究

    作者:胡雪松;董绍兴;陈黎跃;李世福;沈兵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是疼痛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面部的不自主肌肉抽动,其原因多数认为是由于炎症或病毒使局部神经血管痉挛,以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引起面神经麻痹.我科治疗方法主要有针刺、威伐光联合高压氧治疗(传统疗法),2014年10月以后,引入面神经脉冲射频、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新疗法),本文详细介绍该联合疗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科就诊的HFS的60例病人随机采用传统疗法和新疗法各30例,随访、观察并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应用面神经脉冲射频、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 面神经根梳理并部分结扎治疗面肌痉挛

    作者:魏成忠;欧阳海鹰

    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各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疗效的差异较大。即使目前报告较多的针对病因所开展的微血管减压术及面神经根牵拉术,其治愈率也仅为80%。为探索更为科学有效地治疗方法,作者根据阻断或减弱神经传导功能而达到治愈面肌痉挛的想法,采用神经根梳理并部分结扎的方法治疗该病11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由于开展时间短,病例数尚少;以往尚无开展此类手术的报告,在此仅供同行参考。……

  • 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方法与疗效研究

    作者:周敬

    目的:探讨分析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术后护理方法 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显著,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MRTA指导下的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高峰;杜奇勇;刘旭东;徐杨;贺宇;张皓;邓觉龙

    目的:评价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成像指导下的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术前行MRTA的HFS患者51例的治疗经验及疗效.结果:51例中痊愈39例(76.47%),明显缓解6例(11.76%),部分缓解3例(5.88%),无效3例(5.88%).结论: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指导下的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确切,MVD手术有必要常规应用MRTA.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

    作者:李义俭

    目的:研究面肌痉挛患者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疗效,同时对手术效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随访成功的面肌痉挛患者共计3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随访时间3年,对手术无效、缓解以及治愈等情况进行综合记录,对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微血管减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之后患者痊愈无效2例,占比5.88%,缓解5例,占比14.70%,痊愈27例,占比79.41%;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耳鸣1例,听力下降2例,面瘫5例;随访期间复发5例,行再次手术1例.听力下降、耳鸣以及面瘫等术后并发症均在随访期间恢复.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显著,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明伟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4例患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研究组给予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28例患者中,有效人数为27人,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26例患者中,有效人数为22人,总有效率为84.62%,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1.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3例),且研究组患者术后无复发(0%),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7±2.6)d,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8例),术后有3人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11.5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针刺结合针刀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利多;周定波;司马雄翼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针刀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32例针灸推拿科及神经内科门诊面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患者采取的是针刺结合针刀的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在患者经过两个治疗疗程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之后,有37.5%的患者治愈,53.1%好转,9.4%未见任何好转,本研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0.6%.结论 通过针刺结合针刀治疗患者面肌痉挛的方式效果显著.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针刺 针刀
  •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在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闫爱学;赵冬梅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在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采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35例三叉神经痛及25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评估分析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术中视野显露效果均满意,共发现责任血管58例,其中三叉神经痛组33例,面肌痉挛组25例.三叉神经痛组治疗有效率94%,随访期间复发2例,复发率6%.面肌痉挛组治疗有效率100%,无复发.两组之间有效率无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提高了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椎动脉冗长症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杨灵犀;孙恺;郑江华;谢云杰;张海涛;段德义;王翀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疾病,其特征是面部肌肉间歇痉挛性抽搐,可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愈[1].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血管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区域而导致面运动神经核团功能变化[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于2018年1月16日收治1例原发性HFS合并椎动脉冗长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 浅析循证护理在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作者:陈政昱

    目的 研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在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于2017年10月12日至2018年4月26日门诊接受A型肉毒素治疗的47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及患者实际护理意愿划分组别.研究组(n=240)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加强健康宣教;对照组(n=230)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A型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通过加强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力,了解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处理方式及治疗全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 面神经绞扎手术治疗眼睑并面肌痉挛

    作者:王东林;郑秀华;郑秀云;刘娜;苏燕

    目的:观察运用面神经绞扎手术治疗眼睑并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面神经绞扎手术治疗眼睑并面肌痉挛29例(34眼),其中单侧发病24例,双侧发病5例.结果:术后随访27例(32眼),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平均25.6个月;其中25眼完全缓解,占78.1%,5眼明显缓解,占15.6%,2眼部分缓解,占6.3%.有轻度并发症,可自然恢复,未见任何后遗症.结论:面神经绞扎手术安全有效,为眼睑并面肌痉挛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解痉散治疗面肌痉挛对照研究

    作者:唐军华

    面肌痉挛为原因不明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目前临床尚缺少特效疗法[1,2].本文自1998年以来,应用中药解痉散对本病进行辩证施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面肌痉挛 解痉散
1344 条记录 66/68 页 « 12...6061626364656667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