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癌远端直肠系膜内DNA含量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丁志杰;单吉贤;都姝妍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内DNA含量,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直肠癌切除标本的癌组织、远端3 cm,5 cm处直肠系膜以及10例正常结肠系膜中的DNA含量、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间DNA指数(DI)、增殖指数(PI)及S期细胞百分比(SPF)等指标.结果:癌组织、癌远端3 cm,5 cm处直肠系膜中异倍体率及PI,SPF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远端直肠系膜中异倍体率与癌组织无显著差异;不同范围内的远端系膜中异倍体率、PI及SPF无显著差异.结论:直肠癌远端3 cm,5 cm处直肠系膜中存在着DNA含量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异常改变,呈现出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有必要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直肠癌系膜中CK20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刚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直肠系膜中CK20表达的检测,探讨直肠癌区域转移及微转移的规律,为临床直肠癌术式的选择及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直肠癌TME术后5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直肠系膜及盆筋膜壁层中CK20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分析CK20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CK20高表达(78%),肿瘤平面和直肠系膜近端可表达,直肠系膜远端(20%)和盆筋膜壁层表达(6.38%)程度较低.CK20表达与肿瘤形态、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而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原发部位无关.结论: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时常规行TME是必要的.

  • 直肠及其系膜神经分布

    作者:王凤燕;姚学清;蔡观福;吴伍林;林锋;李勇;王俊江;吴德庆;邹会达;廖华

    目的:研究直肠及其系膜神经的走行、分布及神经纤维的来源.方法:在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与测量:于手术显微镜下,自系膜及直肠壁游离神经,剥离神经外膜,分离神经束并追踪各分支;采用防腐固定的直肠及其系膜标本进行Sihler神经染色并观察.结果:直肠及其系膜神经分为3丛,其主干分别伴直肠上动脉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支、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走行.神经分布相互重叠.Sihler染色结果支持相关神经的形态学特征.结论:直肠及其系膜神经伴相邻血管走行,神经分布密集,重叠分布区广泛.

  • 直肠癌腔内超声新进展

    作者:周伟;詹维伟

    直肠癌的准确分期对手术及其是否需要辅助治疗非常重要.术前分期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准确评估影响预后和复发的两个重要因素,即直肠壁的浸润深度(T分期)以及直肠系膜的淋巴结有无转移(N分期)[1].

  • 伴发直肠腺癌的肛周Paget病肺转移一例

    作者:冷炎;王兴国;周建华;王纪芳;刘润华

    患者男,65岁.因肛门突出物2年,10个月前因肛门瘙痒就诊,诊断为痔,行手术切除,术后伤口一直未愈,排便困难逐渐加重,肛门疼痛.5个月前再次行手术治疗,病理示良性病变.术后症状未缓解,肛门疼痛剧烈,坠胀,大便排出十分困难,仅排稀水样便.体检:截石位3、5、7、11点位置肛缘隆起突出,8、7、4点位置见3处较大溃疡,长2~3 cm,隆起物及肛周5 cm范围扪及质硬包块,活动度差,有触痛,肛管、直肠仅能勉强通过小指,直肠下段扪及半环形质硬肿块,不能探及上缘.腹股沟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差.盆腔CT示肛周左侧有一类圆形软组织影,肛周脂肪模糊,直肠系膜内见多个圆形高密度灶,肛管及直肠腔隙消失,有高密度充盈,未见上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根治术中的合理切除

    作者:狄建忠;樊友本;张频;杨喆;黄玉耀;郑起;张惠箴;陈洁晴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导致复发而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探讨直肠痛淋巴结转移规律与直肠痛根治术的合理切除范围.方法:2004年9月-2005年9月十本院普外科胃肠专业组的接受直肠痛根治术27例患者,系膜淋巴结及侧方淋巴结分为10组,送检.结果:共取出淋巴结555个,癌浸润99个,其中肿瘤旁267个,癌浸润72个;肿瘤近端165个,癌浸润21个;肿瘤远端75个,无癌浸润;侧方48个,癌浸润6个.44%有淋巴结转移,11%发生侧方淋巴结转移,盲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旁为主,癌浸润淋巴结肿瘤旁占72.7%,近端为21.2%,侧方6.06%,肿瘤远端未见癌浸润淋巴结. 结论:直肠痛的淋巴转移以肿瘤旁为主,为保肛低位直肠癌远端切除1~2 cm是可行的.

  • 直肠癌直肠系膜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涂小煌;王烈;宋京翔;黎成金;王瑜;邹忠东;陈少全

    目的研究直肠癌直肠系膜的结构及其在直肠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解剖本院近2年来72例直肠癌术后的新鲜标本,测量肠系膜下动脉的长度;观察直肠系膜结构、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及肿大淋巴结情况;病理检查送检淋巴结、系膜边缘及肠残端.结果直肠系膜内的淋巴结主要集中于直肠肿瘤周围2 cm区域,直肠上动脉分叉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3个区域,各区域淋巴结阳性率为78.6%、34.3%、8.9%,而直肠反折上肿瘤各区淋巴结阳性率79.8%、40.5%、23.7%.但左结肠动脉到直肠上动脉分叉处的较长沿途中,淋巴结肿大、转移极少,直肠系膜呈中厚侧薄的结构,直肠下端近隔膜处的裸区实质上就是直肠下端直肠系膜与直肠之间通过疏松结缔组织相连的区域,并不是真正的裸区.结论直肠癌D3手术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是完全必要的,手术时下一支的乙状结肠动脉及其所供血的结肠可作为直肠癌切除的上切缘,"裸区"存在对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有重要意义.

  • 宫内节育器移位盆腔一例

    作者:徐玉美

    患者,30岁,孕3产1.1995年产后3个月在当地乡卫生院放置T型宫内节育器.2000年1月18日因停经2个月余来本院妇产科门诊就医,诊断为早孕.X线透视提示T型节育器在盆腔位置较高处.对患者行人工流产加取器术,吸宫术经过顺利,吸出绒毛与停经月份相符,但术中未感有节育器.因此,术后又行X线透视,再次提示在盆腔内有T型节育器影.追问病史,患者诉曾于1998年8月在乡卫生院行人工流产,当时节育器亦未能取出,自以为已脱落.故决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于2000年2月23日月经干净后3-d来院,在X线透视下用探针探测宫腔深7-cm,节育器呈倒T型,与探针间距约4-cm,摄正位片1张,确定节育器不在宫腔,可能异位于宫壁或盆腔,遂住院.于2000年3月2日上午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节育器在子宫峡部右侧后壁,其横臂一端位于子宫浆膜下,一端穿孔达右侧卵巢;纵臂穿孔达直肠系膜,3处均粘连成一团.左侧附件正常.将粘连处分离后取出节育器,手术经过顺利,关腹.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53例分析

    作者:苗建海;刘广

    53例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53例患者无吻合几瘘、骶前静脉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尿潴留及性功能丧失.局部复发2例占3.8%(2/53),肝转移2例占3.8%(2/53),死亡3例占5.7%(3/53).1年生存率94%(50/53),中位生存期25.2个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使直肠癌患者更容易达到治愈局部控制,保留性功能和膀胱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低位直肠癌使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郑伯安;邓高里;董全进;陈永伟;屠世良;徐慧英

    发生于距肛缘3~6cm的直肠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谓之低位直肠癌[1].虽然近年来随着吻合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吻合器的广泛使用和直肠系膜前切除术的推广,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逐年提高,但由于低位直肠癌的特殊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其他部位肠癌明显为高.

  • 直肠系膜Castleman病1例

    作者:刘立民;靳杯;程石

    患者女,53岁,因“绝经2a,阴道血性分泌物5d”入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及宫腔镜检查发现盆腔肿物位于直肠系膜,故转入我科治疗.既往健康,无腹部外伤史.体格检查:心肺未及异常,腹平坦,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不亢进,双下肢无水肿.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宽系膜切除术的比较及临床分析(附170例报告)

    作者:郝伟秀;宋信英;路建华;陈进录

    目的比较、分析及探讨不同部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6年1月以来的17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及临床分析.结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组病死率1.69%、吻合口瘘发生率20.34%、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1.86%、切口感染率5.08%,术后肿瘤复发率4.23%.宽系膜切除术(WMF)组病死率为0,吻合瘘发生率1.9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92%,切口感染率1.9%,术后肿瘤复发率3.08%.结论根据不同部位的直肠癌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WME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TME组.

  • 直肠系膜全切除术

    作者:魏少忠;张克亮;谢敏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一直是临床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直至上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Heald等提出"直肠系膜全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这一概念后,才从理论到实践阐明了通过手术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可能性及有效性.

  • 水刀分离技术及其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斌;张国志

    "水刀"(water-jet)实际上就是让水在高压下做切割工作,也称为"高压水流切割工具",长期以来主要用于工业材料的精确切割.1982年Papachristou利用工业水刀行肝叶切除术,开创了水刀在医学中的应用历史.1990年德国的Rau教授开始了医学专用水刀的实验与临床应用.水刀由于具有高度灵活的组织选择性和无热损伤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整形外科等领域,如在保留下腹神经的直肠系膜全切术、保留交感神经的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胶质瘤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中均取得了优于传统手术的疗效[1~7].随着水刀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逐渐成熟,国外已有少量文章报道其在腮腺外科中的初步应用,在适当的压力范围内不损伤面神经和减少出血,本文现对其综述如下.

  • 直肠筋膜对直肠癌诊治及预后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黄雅萍;陈楠;许卫

    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肠系膜及系膜筋膜是否受累与直肠癌的手术方式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1-6]:当肿瘤外侧缘距离手术切缘≤1 mm或在距切缘≤1 mm直肠系膜内观察到癌灶或转移淋巴结(即直肠环周切缘癌浸润,circumferential mar-gin involvement,CMI),是直肠癌局部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文献[7]指出,直肠癌CMI的远处转移率会达到37.6%,局部复发率会升至16%,因此术前准确判断肿瘤的侵犯程度不仅可以为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对术前是否需要放化疗及判断放化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T和MRI是目前活体显示直肠系膜及其筋膜的主要影像学手段,是直肠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形态学依据,因此笔者对直肠筋膜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直肠系膜1例

    作者:胡振武;胡圣望;何芳

    笔者在制作教学标本时发现1例具有直肠系膜、且伴乙状结肠与直肠异位的尸体,报道如下.

  • 直肠系膜的解剖特点及其在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玲珑;兰宝金;池畔;郑鸣

    目的将直肠系膜的解剖特点应用于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方法在标本上解剖观测直肠系膜、有关内脏神经丛及分支的定位,对15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后局部复发率比较.结果①直肠系膜中、上段较厚,下段逐渐变薄至(2.1±1.2)mm,有(1.59±0.47)cm长的系膜与直肠肌层连结紧密;②保肛组与非保肛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8%与6.5%.结论根据直肠系膜及内脏神经的解剖特点进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明显地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质量.

  • 直肠系膜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目的:以直肠系膜为中心,探讨直肠癌手术切除术的佳的解剖层次.方法:应用尸体标本27例、新鲜尸体标本10例、临床取材标本10例,分别进行解剖、测量及灌注.结果:直肠系膜是由直肠周围包裹在盆脏筋膜周围之内的脂肪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成.直肠系膜上端与乙状结肠系膜相连续,下端与直肠肛管相连接,盆腔内的生殖管道,髂内血管,盆自主神经及盆腔侧壁的肌肉均为壁层筋膜覆盖,外面是一层光滑的盆脏筋膜,长8~10 cm,宽6~8 cm,直视下清晰可见脂肪、毛细血管等.结论:直肠系膜是被盆筋膜脏层完整地包裹着的脂肪、血管和淋巴即称为直肠系膜,是一独立的解剖单位;从常规病理可见直肠系膜是由脂肪、血管和淋巴组织组成;MRI及VCH上直肠系膜清晰可见.

  • 直肠系膜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侯宝华;徐达传;简志祥;区金锐;陈伟

    目的:明确直肠系膜的内容、形态学特点及毗邻关系.方法:对35具尸体材料进行解剖,运用大体解剖、组织学、透射电镜和核磁共振等方式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直肠系膜是包绕在直肠周围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其上端与乙状结肠系膜相延续,下端在直肠肛管连接处明显变薄后止于该处;在直肠的前腹膜反折以上由腹膜覆盖在盆脏筋膜的外面,反折以下盆脏筋膜的前面有Denonvilliers'筋膜.结论:直肠系膜是包绕在袖套样盆脏筋膜之内(包括盆脏筋膜在内)的直肠周围所有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神经及脂肪组织等共同构成的独立解剖结构.

    关键词: 直肠系膜 应用解剖
  • 直肠周围筋膜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玲珑;兰宝金;郑鸣;池畔

    目的: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0侧成人防腐固定的盆腔标本上解剖观测直肠系膜、Denonvilliers筋膜及直肠周围腔隙的结构特点.结果:1、直肠系膜中上段较厚,与直肠连结疏松,有纤维束伸入直肠壁;下段逐渐变薄至(2.1±1.2) mm,并有(1.59±0.47) cm长的系膜与直肠肌层连结紧密,末端借致密结缔组织与肛提肌相连.2、Denonvilliers筋膜薄而致密,薄处为(1.4±0.5) mm.64%的筋膜有细小纤维束伸入前列腺、精囊腺(或阴道)之间.3、未见明显呈束状结构直肠侧韧带.结论:直肠系膜及Denonvilliers筋膜是包裹直肠的独立结构,沿骶前间隙及直肠两侧壁锐性分离可完整游离直肠系膜,但直肠下端的系膜与直肠壁、Denonvilliers筋膜与前列腺(或阴道)之间结合紧密,分离时应慎重.

73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