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urviv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在胸腺肿瘤中的意义

    作者:管伟;黄杰;范国华;林慧庆

    目的:探讨survivin、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胸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和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胸腺增生、22例非侵袭性胸腺瘤、25例侵袭性胸腺瘤、9例胸腺癌中survivin、MVD的表达.结果:在4组胸腺肿瘤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18.7%(3/16)、50.0%(11/22)、84.0%(21/25)、88.9%(8/9),MVD的值分别为2.812 5±2.197 54、6.181 8±3.837 61、10.440 0±4.708 86、33.222 2±9.444 28.survivin的阳性率和MVD值与Masaoka分期有关(P<0.05),与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无关(P0.05.随着survivin表达程度增强,MVD值表达增高(P<0.05).结论:Survivin和MVD在胸腺肿瘤的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两者将有助胸腺瘤侵袭性的分析判断,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 恶性胸腺瘤外科治疗

    作者:万仁平;罗德源;黄淼龙;姜月平

    目的:总结恶性胸腺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8例恶性胸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术前估计切除困难或术中危险性很大者应先建立体外循环防止意外,术中尽量切除肿瘤,术后放疗.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股-股转流体外循环下及上腔静脉旁路循环改道引流成功切除并置换受侵犯血管各1例.结论:术中常规方法处理易出意外,在保证安全前提下采取不同方法尽量切除肿物,术后辅以放疗能明显提高生存期.

  • 先天性胸腺囊肿1例

    作者:廖昕;陈卫国;牛艳坤;程勇

    胸腺肿瘤包括良、恶性胸腺瘤、胸腺癌、胸腺类癌、胸腺淋巴瘤及胸腺囊肿等,其中以良、恶性胸腺瘤为常见.胸腺囊肿少见,先天性胸腺囊肿更为罕见[1-4].本院近遇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 18F-FDGPET/CT发现胸腺鳞癌并多发肝转移两例报告

    作者:曹素娥;焦举;邹琼;朱姝;杨婷;张勇

    胸腺鳞癌在临床较为罕见,18 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像术/计算机 X 线体层扫描(PET/CT)应用于胸腺鳞癌亦较少报道。该文报告2例中老年男性患者,均因肝内多发转移灶行18 F-FDG PET/CT 检查,发现胸腺病灶,病理均证实为胸腺鳞癌。2例患者的胸腺病灶体积均较大,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见密集钙化灶,轻至中度强化,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实性成分FDG 摄取较高,2例患者预后均较差。该2例患者的诊治提示,胸腺鳞癌的18 F-FDG PET/CT 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供解剖及功能方面的信息。18 F-FDG PET/CT 在胸腺鳞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测复发、转移及预后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 射波刀治疗18例胸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同彪;吕琳;刘秋华;陈羽娜;甘芷川;闭雪瑶

    目的 分析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胸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射波刀治疗18例胸腺癌患者,胸腺癌肿瘤计划靶体积为30~262 cm3,中位为180 cm3,计划靶体积为肿瘤体积外放3~8 mm,分割3~5次,总照射剂量为36~60Gy,中位剂量为45 Gy,65%等剂量面必须包括95%以上肿瘤计划靶体积.18例患者全部采用肿瘤内或肿瘤边缘外2 cm范围内组织植入金标的同步呼吸追踪技术,治疗后2个月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无Ⅲ级血液学毒性及Ⅳ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CT复查示CR 1例,PR 10例,SD 5例,PD 2例,RR为61.1%,DCR为.88.9%.Ⅰ级放射性肺炎12例,Ⅰ级放射性食管炎2例,Ⅰ级骨髓抑制6例,Ⅱ级骨髓抑制3例.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胸腺癌患者,射波刀治疗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低,但长期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 肝转移性胸腺瘤自发破裂1例

    作者:陈元;蔡丽萍;刘轩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2011年5月在我院健康体检,X线胸片提示纵隔增宽,胸部CT检查发现前纵隔约4.5 cm肿块影(图1).患者自诉既往无明显症状,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超声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于2011年6月行纵隔肿块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为A型胸腺瘤(图2),根据Masaoka分期系统,肿瘤分期为2A期.患者术后接受放疗,照射野包括瘤床外2 cm;采用前正中野+两背部斜野,剂量分配为4:1:1;采用10 MV X线直线加速器分次治疗,50 Gy/6周,2 Gy/次.放疗后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疲乏、轻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未出现骨髓抑制现象.

  • 原发胸腺淋巴瘤的 CT 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金贤德

    目的:探讨原发胸腺淋巴瘤的 CT 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胸腺瘤患者的 CT 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 CT 表现与胸腺癌及侵袭性胸腺瘤的 CT 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20例原发胸腺淋巴瘤中,CT 平扫显示结节状突起9例,密度较均匀8例,肿块向两侧生长13例。原发胸腺淋巴瘤CT 增强扫描示包绕血管征16例,瘤内小囊肿样改变10例,强化值<20 HU 15例,与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 CT 增强表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胸腺淋巴瘤的 CT 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与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相鉴别,是该病的较好的诊断检查方法。

  • 恶性胸腺瘤5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陶峰;王群;徐松涛

    目的评价不同分期恶性胸腺瘤的手术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7例胸腺瘤患者按Masaoka法分期,Ⅱ期19例,Ⅲ期32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其中肿瘤完全切除34例,姑息性切除14例,探查活检9例.结果 54例患者接受术后随访,失访3例,随访时间1~10年.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41,P<0.05),但10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肿瘤完全切除、姑息性切除、探查活检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9.41,P<0.01).结论预后与肿瘤分期及手术切除肿瘤程度有关.尽可能广泛切除肿瘤,并辅以术后放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 胸腺瘤二次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成功1例

    作者:冯毅;王平;蔡魏魏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4岁.因左眼睑下垂伴胸闷气喘2个月,于2003年3月16日入院,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胸部CT及胸片检查发现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入院后给予吡啶斯的明60mg,每天3次,口服强的松,每天15mg,1周后病情好转且稳定.

  • 胸腺上皮肿瘤WHO新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方志欣;毛志福;林辉;韦海明

    目的 探讨胸腺上皮肿瘤(TET)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70例TET患者的肿瘤切片用WHO(2004年版)组织学分型标准进行重新分型,同时回顾性总结T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组织学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组织学分型以AB型20例(28.57%),B2型16例(22.86%)多见;而B1型胸腺瘤仅5例(7.14%),发现1例化生性胸腺瘤.胸腺瘤B1、B2、B3型伴发重症肌无力(MG)者较多见,共16例(48.48%),其它型合计为7例(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7,P=0.059). 临床分期从Ⅰ期到Ⅳ期病例数的增加基本与病理组织学分型从胸腺瘤A型到胸腺癌的分布增加相一致,临床分期与组织学分型显著相关(t(approx)=5.539,P=0.000).结论 胸腺上皮肿瘤WHO新组织学分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ET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

  • 胸腺脂肪瘤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孟红;吴宁;丁兀兀;刘倩

    目的 探讨胸腺脂肪瘤(Thymolipma)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胸腺脂肪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前纵隔,包膜完整,呈淡黄、实性;显微镜下肿瘤由分叶状胸腺组织和成熟的脂肪组织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被纤细的纤维性被膜所包绕.结论 胸腺脂肪瘤为胸腺少见良性肿瘤,在诊断上需要与胸腺的脂肪瘤、纵隔脂肪肉瘤及胸腺瘤等进行鉴别,该肿瘤预后良好.

  • 88例中青年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利欢;王卫;余琦;李文珊;李月敏;李宁

    目的 探讨中青年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9医院收治的88例经病理证实的50岁以下中青年胸腺瘤伴M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88例患者中,肿瘤大小多在5 cm以下者,占70.5%,WHO分型以B2型为主,占46.7%,Masaoka分期以Ⅰ、Ⅱ期为主,占77.3%,MG分型以Ⅱb型多,占63.7%.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2%和87.5%.WHO分型中A、AB、B1、B2型与B3型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4.1%(P=0.419),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和83.3%(P=1.000).Masaoka分期中Ⅰ、Ⅱ期患者与Ⅲ、Ⅳ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和94.7%(P=0.461),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和60.0% (P=0.015).结论 中青年胸腺瘤伴MG患者与其他年龄患者相比,其临床病理特点无特殊,生存率较高,Masaoka分期与预后有关.

  • 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作者:王宇鹏;宁莉莉;屈波;韩玲;胡永进;许建辉;杜学明

    目的:探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评价。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Ⅲ~Ⅳ胸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NP方案);B组17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果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RR)分别为66.7%和47.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3%和6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升高值分别为(12.22±4.67)、(6.12±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 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提高率分别为66.7%、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2015年 WHO 肺、胸膜、胸腺及心脏肿瘤分类(胸腺)解读

    作者:方三高;李晟磊;陈岗

    2015年3月,由来自29个国家或地区的157位专家共同编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 IARC )发行的第4版《WHO 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1](以下简称新版)正式出版,位列IARC 发行的人类肿瘤组织学和基因分型系列的第7卷。新版以严格疾病导向的方式对诊断标准、病理特征和相关的遗传学改变进行了描述。作为权威而简明的参考书,为肿瘤学家和病理学家提供了国际标准,是研究和设计治疗反应监测及临床结果不可或缺的指南。全书412页,包含超过800幅彩色图像和表格,参考文献多达3000条。与2004第3版分类[2](以下简称旧版)相比,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调整和简化了一些肿瘤的分类、名称及变异型,收录了12年来该研究领域尤其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y interest group ,IT-MIG)的新研究成果[3-5]。在胸腺肿瘤章节,大的变化是将胸腺瘤一些主要类型重新定义为恶性。本文通过学习和解读,姑且算作同行评议(peer review ),重点介绍新增内容。

    关键词: 胸腺肿瘤 WHO 分类
  • 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孟庆军;孔繁义;宋翔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胸腺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适应证及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经剑突下及双侧肋弓下胸腔镜胸腺切除术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51例,年龄42 ~ 70 (34.0±11.0)岁,合并重症肌无力者6例.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无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全胸腺切除术,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全胸腺心包前纵隔脂肪切除术.手术时间60 ~ 120 (85.0±18.0) h,出血量20 ~ 50 ml,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 ~ 3 (2.0±0.7) d, 术后住院时间5~10(7.0±1.5)d.术后病理:胸腺瘤45例,胸腺癌6例,胸腺囊肿32例,胸腺脂肪瘤1例,胸腺增生1例.术后随访时间1 ~ 12个月.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疗效判断标准,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术后完全缓解1例(16.7%),药物缓解5例(83.3%).所有患者术后至2017年7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部分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术方式.

  • 经左胸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40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靖康;宋心雨;黄海涛;王俊华;秦华龙;姚杰

    目的 探讨经左胸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40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4 (12~72)岁.均于胸腔镜下经左胸行全胸腺切除术,其中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全胸腺及前纵隔脂肪和心包脂肪垫切除术.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为胸腺增生18例、胸腺瘤15例、胸腺囊肿3例,4例胸腺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 MGFA)疗效判断标准,2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完全缓解率38.09% (8/21),药物缓解率42.86% (9/21),无明显缓解率19.05% (4/21);术后随访1~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行胸部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左胸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切除彻底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部分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方法之一.

  • 胸腺脂肪瘤一例

    作者:高珂;刘早阳;鲍观友;章培

    患者男,43岁.因吞咽时有异物感行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前上纵隔1.53 cm×2.00 cm大小软组织块影,边界不清,密度较低(图1).查体:双眼睑无下垂,胸部无特殊阳性体征,四肢肌力正常.拟诊胸腺肿瘤.于2004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前上纵隔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前上纵隔胸腺部位,约5 cm×6 cm×3 cm大小,不对称分二叶,包膜完整、质软、黄白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切除包块,重量48g.病理诊断为胸腺脂肪瘤(图2).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 胸腺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

    作者:张志庸;陈涛;崔玉尚;李单青;李力;徐晓辉;郭峰;李泽坚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胸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和术后辅助治疗的认识,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1961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43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43例患者中完全切除15例,部分或大部分切除23例,开胸探查肿瘤活检5例. 结果所有肿瘤均无完整包膜并侵犯周围器官,依次为心包、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胸膜、膈神经和肺.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经6个月至18年的随诊,随访率83.72%(36/43),术后1年内死亡8例,2年内死亡4例,术后5年和8年分别死亡2例和1例.按寿命表法计算1、3、5和8年存活率分别为68.29%、56.67%、41.56%和27.71%. 结论胸腺癌与恶性胸腺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预后诸方面均有明显不同,胸外科医师应予以区别; CT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彻底切除肿瘤以及受侵的组织和器官,甚至切除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胸腺癌术后除放疗外,还需要进行全身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第3代化疗药可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

  • 机器人辅助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含露;刘伦旭;陈龙奇;车国卫;林一丹;王子豪;郑羽;耿英才;王福强;袁勇;马林;王允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胸腺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胸腺肿瘤和重症肌无力患者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38±11)岁;行机器人辅助经剑突下胸腺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使用4孑完成手术,镜孔位于剑突下方,双侧锁骨中线肋缘下为1#和2#臂操作孔,3#臂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5或第6肋间隙,胸腺肿瘤患者行全胸腺切除,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扩大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6.0±34.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6±4.3)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2.2)d.无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胸、围手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机器人辅助经剑突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章雪飞;吉春宇;谷志涛;方文涛

    背景与目的 胸腺肿瘤中尚无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与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胸科医院2012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9例胸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在不同分期及组织学类型间的差异,研究术前及术后血清Cyfra 21-1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在局部晚期(T4期)(P<0.001)、胸腺癌(P<0.001)患者中,术前血清Cyfra 21-1水平显著升高,且当术前Cyfra 21-1≥1.66 ng/mL时,其对术后复发有提示意义.分析患者随访的血清Cyfra 21-1,将2.66 ng/mL作为cut-off值时,提示胸腺肿瘤复发的敏感度为0.667,特异度为0.925,阳性预测值为0.462,阴性预测值为0.966.结论 术前患者血清Cyfra 21-1水平较高,有助于提示肿瘤分期较晚、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或可提示术后复发的风险升高.在随访时结合血清Cyfra 21-1检测,将可能有助于提高复发患者的检出率,改善预后.

228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