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联合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35例

    作者:王长义;王志建;刘兆月;张占五;周卫东;于千;何昆仑;吴敬彰

    后尿道断裂是骨盆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目前,临床上对于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的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时机尚存在争议.我院199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5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并发后尿道断裂的患者采取急诊尿道吻合或尿道会师,同时对骨盆骨折采取复位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35例男性患者,年龄26~59(43.12±4.20)岁.车祸伤33例,坠落伤1例,挤压伤1例.其中耻骨联合分离24例(开放伤1例),耻骨碎骨片嵌入尿道2例.伤后尿道均完全断裂.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伴颅脑损伤2例,多发肋骨骨折1例,下肢骨折2例.

  • 重症胸外伤合并休克的补液治疗体会

    作者:刘通;岳光华;张千易;禹京勇

    重症胸部创伤是指创伤造成胸部及其内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以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重症胸部创伤的治疗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复苏是决定急诊抢救成败的一个关键.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作者:林翔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措施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方法,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结果 本组75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存活61例,抢救成功率为81.33%;死亡14例,死亡率为18.67%,死亡原因为严重创伤、出血量较大迅速死亡,均为未来得及手术或没有手术条件患者.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救治成功的保障.

  • 第3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Internet网上病例讨论)

    作者:朱志宏

    朱志宏医生: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zhihongzhu@sohu.com) 病例介绍:患者男,67岁,被汽车撞伤20分钟后,于2001年3月5日上午11时10分急诊。患者意识清楚,血压6.67/4.00 kPa(1 kPa=7.5 mmHg),脉搏116次/min,呼吸22次/min,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头颅无畸形,头部无血肿,无头皮裂伤,胸廓左侧畸形,挤压试验阳性,腹部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左肩及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立即查血常规、血型,配血,予双通道静脉输入平衡盐、706代血浆,静滴止血药物等处理。X线片示左侧第3、4、5、8肋骨多处骨折,无明显血气胸;左侧肩胛骨、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左侧髂骨翼、髋臼及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右侧髂骨耻骨支及坐骨支骨折。11时50分左右患者的呼唤反应明显变迟钝,再开一路静脉通道补液,10分钟后患者意识有所好转,但很快又转入浅昏迷。继续给予补液并开始输血,此时患者血压波动在14.00/6.67 kPa~8.00/4.00 kPa。14时,患者处于深昏迷,腹部明显膨隆,阴囊及阴茎水肿,呼吸明显减弱,给予气管插管。床旁B超检查多次均提示腹腔内无实质脏器破裂,无游离液体,左侧胸腔无积液。行颅脑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23时05分患者呼吸、心搏骤停,经抢救无效于23时35分死亡。患者来院后共输入平衡盐6 000 ml,706代血浆3 000 ml,新鲜血浆1 800 ml,新鲜红细胞悬液2 600 ml,血小板400 ml,4%NaHCO3 375 ml,总计输入液体约14 000 ml,尿量700 ml。Rotstein O D医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总医院外科(ori.rotstein@uhn.on.ca) 对于创伤患者的早期治疗主要是控制出血和快速恢复血容量,但是输入血液制品是否一定就比输入胶体溶液效果好,还存在一些争论。根据本人的研究结果,单纯输入胶体溶液4小时后,心脏功能、心排血量、肝脏功能显著下降;而输入红细胞可以显著提高动脉血压及血红蛋白和氧气的运输。但在创伤性休克状态下无法进一步改善心血管及肝脏功能,因此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除了液体复苏之外,还需要使用药物来保护和恢复心血管及肝脏功能。快速补液是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基础。向静脉内输入液体会引起较硬的导管和柔软的静脉之间、输入的液体流和静脉里的血流之间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当中央静脉系统压力显著增高时,单纯提高灌注压力无法有效地提高输液流量。同样,在使用小静脉输液时,只能使用小的静脉输液针头,要想提高补液速度则必须使用两条独立的静脉通道。当由于水肿导致的组织压力增高时,单纯提高灌注压力也不能使血管间隙得到充足的灌注。在失血性休克的复苏中,如果存在活动性出血,那么大量的输入生理盐水会导致出血量的增加,从而降低生存率。输入晶体溶液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出血速度。

  • 急救护理流程在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作者:高秀梅;胡焕琴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1],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急诊护理.急性颅脑外伤是是急诊创伤中的一个常见疾病,50%以上伴有并发症,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伤情重,变化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很高的死亡率[2],在急诊工作中如何做好急救护理相当重要.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应用限制液体复苏的效果

    作者:张继刚

    目的:探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应用限制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1月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216例,运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予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手术输液量、失血量、术后1h血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中,观察组输液量和失血量以及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h血红细胞比容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液体复苏运用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效果较好,患者手术输液量、失血量、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短,有效改善血红细胞比容,止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一例

    作者:范松源;吴东文;侯卫东;赵乃顺;李文杰;郭元元;李建

    患者男,50岁,因车祸致意识障碍、四肢出血、严重畸形,由120救护中心在车祸现场进行头部、四肢伤口包扎,骨折夹板固定,吸氧,建立静脉输液后送来我院,入院当时患者意识昏迷,面色苍白,头、胸、四肢损伤伴出血,体温35.5 ℃,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测不到;同时开通三路静脉通道,迅速补液,暴露伤处,完善影像学检查后直接由急诊推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有明确活动性出血的给予伤口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无效时采用止血带止血.诊断:(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颅脑损伤:①脑挫裂伤;②头皮挫裂伤;(3)重度胸部损伤:①双肺挫伤;②右侧第5、6肋骨骨折;③右侧血气胸;(4)全身多发骨折:①右肱骨粉碎性骨折;②右手第二掌骨骨折;③右手食指近节骨折;④右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⑤左侧肱骨开放粉碎性骨折;⑥左侧髌骨骨折;⑦左侧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⑧左下肢毁损伤;(5)右上肢2%浅Ⅱ度烧伤.静脉补液纠正休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胸外科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纠正呼吸困难,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急诊手术,一期行伤口清创、缝合,左肱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由于左下肢皮肤、肌肉严重缺损,神经、血管、肌腱毁损,骨质大部分缺失,左足呈紫黑色,末梢血运无,行左股骨下段截肢术.

  • 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一例

    作者:范松源;吴东文;侯卫东;赵乃顺;李文杰;郭元元;李建

    患者男,50岁,因车祸致意识障碍、四肢出血、严重畸形,由120救护中心在车祸现场进行头部、四肢伤口包扎,骨折夹板固定,吸氧,建立静脉输液后送来我院,入院当时患者意识昏迷,面色苍白,头、胸、四肢损伤伴出血,体温35.5 ℃,脉搏12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测不到;同时开通三路静脉通道,迅速补液,暴露伤处,完善影像学检查后直接由急诊推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有明确活动性出血的给予伤口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无效时采用止血带止血.诊断:(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颅脑损伤:①脑挫裂伤;②头皮挫裂伤;(3)重度胸部损伤:①双肺挫伤;②右侧第5、6肋骨骨折;③右侧血气胸;(4)全身多发骨折:①右肱骨粉碎性骨折;②右手第二掌骨骨折;③右手食指近节骨折;④右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⑤左侧肱骨开放粉碎性骨折;⑥左侧髌骨骨折;⑦左侧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⑧左下肢毁损伤;(5)右上肢2%浅Ⅱ度烧伤.静脉补液纠正休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胸外科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纠正呼吸困难,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急诊手术,一期行伤口清创、缝合,左肱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由于左下肢皮肤、肌肉严重缺损,神经、血管、肌腱毁损,骨质大部分缺失,左足呈紫黑色,末梢血运无,行左股骨下段截肢术.

  • 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6例分析

    作者:杨保根

    骨盆骨折大出血发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常可引起死亡.1998年对骨盆骨折大出血6例治疗中,进行髂内动脉结扎术,控制盆腔出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观察与急救护理

    作者:李美蓉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突然遭受严重创伤而发生剧烈疼痛,致使微动脉收缩,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重要脏器的毛细血管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组织细胞缺氧,微循环衰竭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血压下降、心率呼吸加快、脉搏细弱、四肢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此类疾病多见于交通事故、挤压伤、撕脱伤、坠落伤、大面积烧伤、自然灾害等.因此及时、准确的观察与急救是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我院2010 年抢救了76 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现将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

    作者:郑华;牛琼

    目的:探讨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97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经多学科协同会诊,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于急诊科手术室及时处理严重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死亡19人,其中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9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3例,死于ARDS 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血气胸及肾衰各1例.结论:伤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早期多学科会诊,于急诊科手术室及时处理严重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可减少和防止严重并发症及器官衰竭,降低死亡率.

  • 加压输血器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鲁丽新;乔玉环;赵霞

    在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组织灌流的前提下,尽快手术止血是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关键.临床上多采用加压快速输血补液,但以往采用的人工双手挤压法有护士工作强度大,血袋受力不均匀、红细胞受损严重及输血速度不够快等缺点,影响了抢救的成功率.在4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过程中,使用了加压输血器进行快速输血补液,使抢救成功率明显增加,现报告如下.

  • 肾上腺素对低温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心功能影响

    作者:贺元辰;历志;魏旭峰;王辉山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对低温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巴马香猪10头,将猪随机分为低温休克+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5)和低温休克+肾上腺素组(研究组,n=5).检测两组实验猪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心排出量.结果 研究组在休克稳定后1 h(T1)、核心温度降到33℃(T2)、核心温度降到30℃(T3)、核心温度降到28℃(T4)时,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猪在T1、T2、T3时间点的心率、心排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只有在T4时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度在30℃时,肾上腺素可保持对心脏功能的正性肌力作用,在28℃时,肾上腺素对心脏正性肌力作用无效.

  • 参附注射液致哮喘急性发作一例

    作者:冯圣娇;宋斌;廖金平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车祸伤致胸部、右髋部疼痛6 h"于2012年10月18日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7.2 ℃,脉搏:109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6/56 mmHg.右侧胸部压痛,可及明显骨擦感,心肺腹部查体无殊,右髋部压痛,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四肢查体无殊.胸部及骨盆CT示: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耻骨上、下肢骨折.诊断: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肋骨骨折;骨盆骨折.

  • 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综合性抢救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亚邦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综合性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102例患者进行了综合性抢救。抢救结束后,观察这102例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经综合性抢救,这102例患者中有96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的成功率为94.12%,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82%。结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综合性抢救可有效地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其死亡率。此抢救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浅谈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研究现状

    作者:韦璐彬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重疾病.此病患者的病情严重、复杂且进展迅速,其死亡率较高.对此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是挽救其生命、改善其预后的关键.现结合相关的文献,就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研究综述如下.

  •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创伤109例临床体会

    作者:鲁振东

    目的 总结急诊抢救严重多发创伤的临床体会.方法 近年来对109例严重多发创伤早期救治的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现场抢救中死亡9例,急诊室抢救中死亡7例,另93例收入病房,入院后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81.7%.结论 严重多发创伤在院前和急诊室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 创伤性失血陛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刘越璋

    失血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并发症,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多半发生于多发性骨折、广泛软组织撕脱伤、挤压伤和深度大面积烧伤等.我科于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25例,现报告如下.

  • 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晓雄;叶恭水;帅学军;朱捷;李大鹏;岳春河

    目的评价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治愈率.方法总结1998-01~2003-09急诊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病人49例,对病人年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休克程度、复苏开始时间、输入液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常规液体复苏(n=27)与限制性液体复苏(n=22)的疗效及ARDS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 965±524)mL,治愈率为77.8%,死亡率为22.2%,其中ARDS发生率为18.5%,死亡率为6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089±328)mL,治愈率为86.4%,死亡率为13.6%,其中ARDS发生率为9.1%,死亡率为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可降低ARDS发生,提高治愈率.

  • 三种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晓雄;丁宁;帅学军;朱捷;叶恭水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救治效果.方法 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救治HTS患者73例,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27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5例)和高渗盐溶液复苏组(21例),对三组患者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组液体输入量为(3012±497)mL,限制组液体输入量为(2156±541)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渗组液体输入量为(2235±503)mL,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限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高渗组与常规组复苏前血乳酸值、碱剩余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2 h及24 h血乳酸、碱剩余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治愈61例(83.6%),死亡12例(16.4%),发生ARDS 11例,MODS 15例.三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高渗盐溶液复苏方法治疗HTS可明显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液体复苏方法.

117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