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预后以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细茶;王雪舟;黄明珠;彭晓华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延长与新生儿预后以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为改善胎儿预后、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致残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用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的孕妇120例,根据第二产程时间将她们分为Ⅰ组(产程时间<1h)50例、Ⅱ组(产程时间1~2h)50例和Ⅲ组(产程时间>2h)20例.在3组产妇胎儿娩出后均采集胎儿脐动脉血,采用美国产i-STAT 300手掌式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并统计3组Ⅱ-Ⅲ度羊水污染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例数和脐动脉血气指标情况.结果:Ⅰ组的Ⅱ-Ⅲ度羊水污染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例数分别为0例(0.00%)、(9.90±0.303)分、5例(10.00%),Ⅱ组的分别为19例(38.00%)、(9.34±0.92)分、21例(42.00%),Ⅲ组的分别为20例(100.00%)、(6.00±2.36)分、18例(90.00%),3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脐动脉血气指标PH值(酸碱值)、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和BE(剩余碱值)分别为(7.31±0.06)、(29.85士6.29)mmHg、(58.19±5.77)mmHg和(-5.00±1.74)mmol/L,Ⅱ组的分别为(7.23±0.06)、(25.86士5.56)mmHg、(63.04士7.26)mmHg和(-8.18士3.20) mmol/L,Ⅲ组的分别为(6.98±0.17)、(21.62士4.30)mmHg、(71.52士6.90)mmHg和(-14.69士2.91)mmol/L,Ⅰ组与Ⅱ组的PaCO和BE存在显著差异(P<0.05),Ⅰ组与Ⅲ组的PH值、PaO2、PaCO和BE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的PaQ、PaCO2和BE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第二产程时间与新生儿预后及脐动脉血气密切相关,早期干预缩短第二产程,有助于提高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与致残率.

  • 针药结合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连方

    目的:应用韩氏神经电刺激镇痛仪(HANS),伍用安定、曲马多,观察对分娩疼痛的缓解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探讨有效、简便、可推广的分娩镇痛方法.方法:270例足月、单胎、正常初产妇在宫口开大2~3 cm时行胎心监护正常后,随机分为六组:HANS+安定(10 mg iv)、HANS、安定(10 mgiv)、HANS+曲马多(100 mg im)、曲马多(100mg im)和对照组.将HANS两对电极片分别对称贴于夹脊穴和次穴,频率2/100 Hz交替,呈双相对称波型,强度14~30 mA.采用目测模拟(VAS)疼痛评分法,疼痛程度分4级,分别在镇痛前、镇痛后1 hr、Ⅰ程末期及Ⅱ程进行评分,分娩后进行再评分,比较各组间VAS评分、产程、胎心监护、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产后出血等指标.结果:①HANS+安定组镇痛有效率(有效+显效)高为90.3%,其次,HANS+曲马多组为78.9%,HANS组59.8%.②两组针药结合组在镇痛后1 hr、Ⅰ程末期及Ⅱ程时VAS评分均较镇痛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各期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③两组药物组VAS只在镇痛后1 hr比镇痛前有显著降低(P<0.01).Ⅰ程末期及Ⅱ程时安定组与镇痛前相同,曲马多的VAS评分有明显升高.④HANS组VAS在镇痛后1 hr和Ⅱ程时比镇痛前有明显下降(P<0.01),Ⅰ程末也有下降(P<0.05).⑤各组比较,HANS+安定组VAS在镇痛后1 hr和Ⅱ程时均明显低于其余五组(P<0.01),Ⅰ程末曲马多组及HANS+曲马多组无统计学差异,但仍显著低于其余三组(P<0.01).⑥各组产程长短、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脐动脉血pH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分娩镇痛应用电刺激镇痛仪加少量镇静镇痛药物(安定或曲马多),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又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对胎儿亦无不良影响,因此,HANS伍用安定、曲马多可作为有效、安全且适合我国国情、便于推广的分娩镇痛方法.

  • 彩色多普勒评价胎儿脑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加速度的价值

    作者:曹渝荣

    多普勒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伤、可重复的方法,对于监测胎儿胎盘循环及胎儿颅脑循环有十分重要意义.能及时、有效地纠正胎儿的循环障碍,确保胎儿宫内安全.资料与方法本组选择在我院行孕期健康体检及在妇产科分娩的孕妇175例,正常组140例,异常组35例,年龄22~30岁,平均26.8岁,孕龄17~42周.依不同的孕期分出7组.正常组无妊娠合并症,末次月经准确,停经月份与孕龄相符.异常组包括妊高症,羊水减少,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胎儿宫内窘迫.仪器使用Apogee-CX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配3.5MHz及7.5MHz扇形机械扫描探头.设定多普勒取样容积3mm.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加速度(AC),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MIN),阻力指数(RI),RI=(PSV-EDV)/PSV,搏动指数PI,PI=(PSV-EDV)/MIN,流速单位cm/s.孕妇取平卧位,常规检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径、头围、腹围、胎盘及羊水情况,估测胎龄.选择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的标准切面,力求使声束与血流方向平行,各指标取不同时相测4~5次,取均值.

  •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脐动脉血硫酸脱氢表雄酮浓度的变化

    作者:卢丽萍;潘莉莉;卢杰平;孟涛;曲陆荣

    产时胎儿缺氧对胎儿是一种急性应激,在应激状态下胎儿各器官功能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尤以肾上腺功能变化明显.人类胎盘在妊娠期可产生大量的雌激素,而雌激素的前体主要来源于胎儿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大量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因此,胎儿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必然引起DHEA-S生成量的变化.现将产时宫内窘迫胎儿脐动脉血DHEA-S及皮质醇(cortisol)浓度的改变报道如下:

  •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作者:虞人杰;王俊怡;刘淑芳;徐小静;刘霞;朱建宏;岳丽琴;李莉娜;岳少杰;曹云;王来栓;朱小瑜;杨传忠;叶鸿瑁;童笑梅;刘云峰;张巍;马建荣;张雪峰;李龙;李明珠

    窒息缺氧胎盘血流阻断时为保证心脑供血会导致心输出量重新分布而引起其他脏器的损害,窒息持续加重时形成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并导致心脑损害[1]。窒息酸中毒引起新生儿主动脉舒张压下降,促使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脏灌注及全身灌注不足,不仅心脏缺血缺氧加重,还进一步累及各器官的灌注压而发生损害[2-6]。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多中心研究,更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常规或指南。在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资助下,全国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协作组(简称协作组)成立,提出结合Apgar评分和出生时脐动脉血pH诊断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标准[7],并根据此标准进行了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8-9]。研究结果认为该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7]较全面,且更深入,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现对该诊断标准进行解读,以指导临床实施。

  • 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陈自励

    新生儿重度窒息系指母儿通过胎盘的血气交换发生障碍引起胎儿严重缺氧和酸中毒,导致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抑,出生后Apgar评分0~3分,脐动脉血气显示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pH<7.00.这类患儿通常无自主呼吸,伴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是产房常见的新生儿急症.其抢救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和美国儿科学会(AAP)2000年新版新生儿复苏教材(TNR)[1]和国内有关文献[2]中已有详尽叙述,本文重点讨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中临床医生常问及的几个问题.

  • 正常母婴血清T3 T4含量的配对测定

    作者:袁恩武;王全先

    目的建立本地区母婴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或T3)、总甲状腺素(TT4或T4)水平的正常参考值,为鉴定孕期甲亢或甲低及预测新生儿是否甲低提供一个生理性数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正常未孕妇女和88对正常母婴血清T3和T4水平.结果①母血和脐血中T3和T4水平均无性别差异(P>0.05).②母血、脐血与正常对照组间的T3、T4两两比较,除脐血与对照组的T4差异较小(0.02<P<0.05)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①按x±1.96s计算的参考值范围与按;±t 0.05,γ·Sx计算的95%可信区间相差较大,故使用时待商讨.②妊娠期母体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影响虽有限但不可低估.

  • 胎儿脐动脉血流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霞

    围产医学是多学科协作,在孕产妇和胎婴儿疾病防治科研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起逐步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围产医学是将孕产妇和胎儿视作一个整体,更重视特胎儿生理和病理的一研究,改变了过去以孕妇为中心,胎儿为孕妇体内的寄生物的观念,更注意胎儿健康素质,它是研究母子关系的一门科学.近30余年来,近代医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围产医学和围产保健工作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有了迅速的进步,取得显著的效果.它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监护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以及产科处理上的改进.胎儿医学的发展是围产医学有别于传统产科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胎儿监护技术的应用又是胎儿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围产医学的初期目标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中期目标是降低母婴病率及远期致残率,终目标是提高人口素质.因此,对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监护十分重要.

  • 妊娠晚期盆底肌锻炼对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作者:洪雄新;张斯汉;李观强;江白玲;陈光玉

    目的:评估妊娠晚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分娩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375例初产妇,随机入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4例孕妇按照要求进行盆底肌锻炼直至临产前,而对照组171例孕妇则不进行该锻炼,两组孕妇均进行孕妇常规体检和保健,待分娩后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对新生儿进行 Apgar 评分。结果实验组脐动脉血 pH 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5±0.09)、(28.8±0.22)mm Hg、(53±3.5)mm Hg,而对照组相应指标为(7.21±0.12)、(36.5±0.36)mm Hg、(48±2.8)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pgar 评分在7分以下和8分以上新生儿比例、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例也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规律盆底肌锻炼缩短第二产程的持续时间、减少新生儿缺氧、窒息的风险。

  •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预后探讨

    作者:李世敏;刘博;许莹

    分娩是一个复杂过程,产程长短、孕妇精神及体力状况、脐带因素(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受压、打结等)、胎盘老化等因素均对胎儿及新生儿预后造成不同影响.Apgar评分是评价新生儿娩出后呼吸、循环、生理反应及肌肉张力等临床状况的指标,但特异性较差.为确切了解新生儿体内的实际缺氧程度和酸碱失衡情况,近年来提出脐带动,静脉血气分析,成为判断胎儿窒息具价值的客观指标,可以反映切断脐带前胎儿机体内的血气和酸碱状态 [1,2].脐动脉血气值是反映胎儿组织代谢状态的好指标,用来判断酸碱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现就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预后研究综述如下.

  • 滞留于离体脐带的脐动脉血血气研究

    作者:钱夏柳;周水生;谢美贤

    [目的]研究滞留于离体脐带的脐动脉血血气结果,为临床采集脐血标本及结果分析提供指导。[方法]分娩后即刻剪下两端钳夹的脐带段15 cm~20 cm,在此脐带段分别于分娩后即刻、15 min、30 min 采集脐动脉血并检测血气。[结果]共采集25例(75份标本),将3个时点的血气结果进行分析,分娩后15 min、30 min 与即刻血气 pH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分娩后15 min、30 min 与即刻二氧化碳分压(PCO 2)、氧分压(PO 2)、剩余碱(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H 值随着滞留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建议临床上脐血血气标本应在婴儿分娩后立刻采集,如因条件限制,无法立即采集者则应考虑延后采集对结果的影响。

  • 羊水胎粪污染与胎粪吸入综合征

    作者:余加林

    1 胎粪污染羊水国外报道,所有的出生新生儿中,羊水的胎粪污染率为5%~15%,其中5%发生胎粪吸入性肺炎,后者中30%需要机械通气,死亡率5%~10%[1],国内报道羊水污染率达19.12%[2].许多临床医生将羊水胎粪污染认为是胎儿窘迫的标志,但很多人则持有异议.国外(1994年)有报道[3],对比8136例胎粪污染与34573例无胎粪污染的预后发现,前者围生期死亡率较后者增加4倍,脐动脉血pH<7.00者增加2.5倍,剖宫产率从7%增加到14%.故对该问题的临床意义需要正确认识,以便正确处理.

  • 胎儿头皮血或组织pH值测定及意义

    作者:王德智

    张光王于教授 1962年Saling首先介绍采取胎儿毛细血管血的技术,并用微量血进行pH测定,证实胎儿血pH值能反映胎儿状况.1980年我院采用改良采血方法后,用于产时监护,测得胎儿头皮血pH值的范围为6.989~7.390,比母动脉血pH低0.127,比胎儿脐动脉血pH高0.043.胎儿头皮血pH与脐动脉血pH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Y=0.805,P<0.0005),表明胎儿头皮血pH测定,能够反映胎儿宫内缺氧的程度.pH<7.20为酸中毒,pH 7.20~7.25为可疑,pH>7.25为正常.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神经肽与神经降压素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敬;曹海英

    对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HIE诊断与分度标准,轻度16例,中度与重度各12例.对照组:出生时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40例,男 21例,女19例.两组胎龄均为37~42周,出生体重2500~4000g. 方法:①两组均于断脐后即刻从母体端留取脐动脉血3.5mL,并于生后第1d(24h内)、3d及7 d取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20℃保存备检.②血浆神经肽(NPY)、神经降压素(NT)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③脑血流动力学检测:HIE组于生后24h内外周静脉取血后即刻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25例同期出生的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比较. 统计学方法: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用直线相关分析.

  • 脐动脉血乳酸水平诊断围生儿缺氧的价值

    作者:刘卫;冯秀君;吕响红;綦美花;李健;牟晓峰;杨志斌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探讨乳酸水平在预测围生儿缺氧酸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2月~2006年3月分娩的492例新生儿为对象,依据脐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分为两组,对照组427例,观察组65例,应用接受者运行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urve ROC)分析,对脐血乳酸诊断酸血症(pH<7.20)、代谢性酸中毒(BE<-6 mmol/L)及新生儿低Apgar评分(1、5 min<7分)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乳酸诊断酸中毒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41(P<0.01),以>3.94 mmol/L为界值时,诊断酸中毒其敏感度65.4%,特异度93.3%,诊断符合率88.57%.脐血乳酸预测围生儿结局(酸中毒/低Apgar评分)的AUC为0.838(P<0.01),以>3.94 mmol/L为诊断界值时,诊断敏感度58.3%,特异度90.9%,符合率88.61%.结论:脐动脉血乳酸水平对产时缺氧酸中毒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产时羊水粪染、不良胎心宫缩图、低Apgar评分等高危新生儿,可筛查高乳酸血症,以判断围生儿预后,指导早期干预.

  • 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与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关性

    作者:王惠玲;刘晓丽

    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其发病率在2%~17%之间.自孕37周随孕周增加而增加,胎膜早破可出现羊水污染和羊水清亮两种情况.羊水污染是胎儿缺氧的一个指标.近年来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EPO)与缺氧的关系有研究报道.我们选择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和无羊水污染的新生儿脐动脉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测定,分析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胎儿缺氧的关系.

  • 脐动脉血气指标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振宗

    目的 研究新生儿生后脐动脉血气参考值,以指导早产儿临床对窒息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在本院分娩的398例足月新生儿生后1 min内行脐动脉血血气测定,并分析其与Apgar评分、脏器损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pH值的降低,新生儿脏器损伤发生率逐渐增高.脐动脉血pH、Apgar分别与缺氧性脏器损伤呈显著负相关,pH、Apgar值愈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愈高.结论 低Apgar评分结合脐动脉血pH<7.0有助于诊断新生儿窒息.血气分析结果为诊断早产儿窒息的主要指标之一.

  •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文英

    目的 研究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30例窒息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行1~5 min Apgar评分和出生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Apgar评分越低,脐动脉血pH值、PaO2值也越低,PaCO2值越高;②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明显相关(P<0.01),但两者不完全一致.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上脐血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更具特征性,临床上若能把两者有机结合,则能为临床正确及时诊断新生儿窒息提供可靠依据.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赵亚琴;孟超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妊娠需分娩镇痛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为0.1%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组为单纯0.1%罗哌卡因组,每组30例.当产妇官口开至3 cm时D组采用的负荷剂量为0.1%罗哌卡因+0.5 μg/kg右美托咪定10 mL;R组采用的负荷剂量为0.1%罗哌卡因10 mL;而后接输液泵由产妇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输液泵内为0.1%罗哌卡因,设置输液速度为8~10 mL/h,间隔时间为15 min.分别记录硬膜外穿刺前(T0)、注药后10 min(T1)、注药后30 min(T2)、注药后60 min(T3)、胎儿娩出即刻(T4)、胎儿娩出后10 min(T5)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respiratory rate,R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胎心率及各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D组镇痛、镇静效果显著优于R组(P<0.05);两组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对产程的影响、脐带血血气分析值、胎心监测及胎儿娩出后1、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足月待产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时,其镇痛、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且对母婴无明显影响.

  • 脐血pH值与新生儿预后的临床分析

    作者:魏健前;陈筱波

    目的 探讨胎儿脐动脉血pH值对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70例产妇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根据1 min Apgar评分分为对照组(441例,>7分)和研究组(窒息组,129例,≤7分);根据羊水性状分为正常组、轻度粪染组(Ⅰ°~Ⅱ°粪染)和重度粪染组(Ⅲ°粪染).抽取脐动脉血测定pH值,结合羊水性状,评估胎儿脐血pH值与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脐血pH值低于对照组(P< 0.01).羊水正常组和轻度粪染组胎儿脐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正常组和轻度粪染组与羊水重度粪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脐血pH值与Apgar评分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脐血pH值可以直接反映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和评估新生儿预后,对提高存活儿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