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兰州市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作者:汪香琳

    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妇女子宫颈、阴道、外阴疾病对提高女性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本市妇女子宫颈、阴道、外阴疾病患病情况,现将本市2 522例20~62岁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妇女生殖保健提供依据.

  • 聚焦超声仪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红娟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09年8月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44例,年龄24~75岁,平均35.2岁.病程<3年8例,3~10年32例,>10年4例.根据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1987年制定的新分类法[1]分为硬化性苔藓18例,鳞状上皮增生26例.

    关键词: 超声疗法 外阴疾病
  • 波姆红外线光疗仪治疗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体会

    作者:尹利华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宫颈疾病、阴道疾病、外阴疾病三大类.我院妇科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对扶余县及周边部分妇女进行了预防性普查普治工作,检查人数为6964人,其中宫颈糜烂510例,阴道炎410例,外阴炎(外阴搔痒)192例,外阴白斑20例,外阴溃疡10例.前庭大腺囊肿30例,尖锐湿疣96例,宫颈肥大201例,宫颈息肉108例.患病总人数为2577例,发病率为37.00%.

  • 幼女外阴感染疾病病因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祁宏遐

    幼女外阴疾病是儿童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外生殖器感染作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于该病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常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而使病情迁延不愈.本文就其病因分析探讨.以利于临床护理,旨在为疾病的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

  • 急性女阴溃疡1例分析

    作者:胡微微;汤正好;奚敏;江红;臧国庆

    急性女阴溃疡是一种发生于青年女性外阴部的非接触传染性的急性溃疡,病因不明.因其常伴有全身症状,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1例,分析如下.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42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护理

    作者:朱雪峰;陈静;吴华娟;吴淑萍;李振鲁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护理方法.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皮肤护理,治疗中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治疗后详细指导患者的居家自我护理.42例患者经过3~4次ALA-PDT治疗后,瘙痒基本消失,皮损明显改善,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在ALA-PDT治疗前、中、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 老年妇女外阴癌及外阴营养不良与p53突变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杨树君;徐增祥;陈诵芬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外阴癌组织中p53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外阴癌发生及临床发展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老年妇女外阴鳞状细胞癌(外阴癌)68例及老年妇女外阴营养不良38例病例蜡块包埋组织中p53、HPV的表达情况,并选用15例外阴正常皮肤作为对照. 结果 p53、HPV在老年妇女外阴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4%、45.6%,老年妇女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为18.4%、55.3%,老年妇女正常外阴皮肤无阳性表达.外阴癌与外阴营养不良、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及P<0.01). 结论老年妇女外阴癌组织中p53、HPV阳性表达率较高.p53突变在老年妇女外阴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危型HPV的感染促进外阴癌的发生.

  •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p16蛋白表达异常与外阴白色病变发病的关系

    作者:李广太;曹京红;付玉静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D1、p16蛋白表达异常与外阴白色病变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外阴白色病变组织34份,其中硬化性苔藓(LS)12份,鳞状上皮增生(SH)18份,SH合并LS4份;另选择正常外阴皮肤组织11份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yclinD1、p1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外阴白色病变发病的关系.结果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显著高于正常外阴皮肤组织(9%,P<0.05);LS和SH组织中,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与正常皮肤组织(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和SH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和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clin D1与p16蛋白作为调控细胞增殖周期的重要因子,前者的高表达致两者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可能是外阴白色病变发病的原因之一.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研究

    作者:李成志;王智彪;陈文直;卞度宏;曹友德;赵建武;文爽;田耘博;李香进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超声监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观察7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聚焦超声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局部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阴白色病变组织(石蜡切片)中,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抗原决定簇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CD34)及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MBP)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瘙痒症状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达94.7%.治疗后局部皮肤的表皮完整,真皮组织有一过性的充血、水肿,水肿的高峰期在治疗后的24~48 h,以后逐渐消退,至治疗后7~10 d恢复正常.治疗后1个月复查,外阴白色病变部位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形态,并有色素沉着,局部表皮保持完整.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均逐渐恢复正常,基底层细胞色素沉积,真皮内的微血管明显增多,且管腔形态正常,浸润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外阴皮肤内CD34、MBP等的阳性表达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方法.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成志;卞度宏;汪炼;王华琴;曹友德;殷年刚;赵纯亮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并初步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共76例,采用聚焦超声进行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局部瘙痒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阴道镜检查方法观察体征的变化.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后平均随访28.3个月(24~60个月),有39例患者治愈(27例为鳞状上皮增生型,12例为硬化性苔癣型),总治愈率为51%(39/76),总有效率达95%(72/76),累计复发率为36% (26/72).对复发病例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再次聚焦超声治疗,同样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18例复发后再治疗患者中,6例完全恢复正常,12例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76例患者中,4例(2例鳞状上皮增生型,2例硬化性苔癣型)于治疗后2~4 h出现治疗区皮肤少量水疱,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另有2例(1例鳞状上皮增生型,1例硬化性苔癣型)在治疗后2周出现治疗区局部皮肤浅表溃疡,经抗炎、对症及促表皮生长等治疗3周后痊愈.76例患者经24~60个月的临床观察未发现有远期并发症.不同的麻醉方式及不同的病理类型对聚焦超声治疗效果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程越短、年龄越小,聚焦超声治疗的临床效果越好.结论 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安全有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外阴疾病 超声疗法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900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焦鲁霞;胡丽娜;熊正爱;冯丽华;张勇;田耘博;陈文直;王智彪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聚焦超声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05年8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941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鳞状上皮增生型498例(占52.9%),硬化性苔癣型342例(占36.4%),硬化性苔癣伴增生(混合)型101例(占10.7%).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0.8岁.平均病程为6.2年(3个月~45年),于治疗后6、12个月评价其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以治愈及有效例数计算有效率).结果 941例患者中900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治疗后6个月,临床治愈434例(占48.2%),有效420例(占46.7%),无效46例(占5.1%),治疗后6个月的有效率为94.9%.治疗后12个月的有效率为83.7%.治疗后12个月有101例患者再次出现明显的外阴瘙痒症状(占11.2%),再次给予聚焦超声治疗,其中90例达到临床有效.900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阴道周围组织(尿道或直肠)损伤等并发症,但有50例患者(5.6%)在治疗中及1周后出现皮肤水泡及局部浅表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全部愈合.结论 聚焦超声是当前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外阴疾病 超声疗法
  • 女性外阴色素减退性损害118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一玲;沈宏;施桂芬

    女性外阴疾病病种较多,其中以皮肤黏膜色素减退性损害为表现者常见,临床医师常笼统诊断为"外阴白斑".我们就1993年-2003年5月间以外阴色素减退损害为主诉病理检查的118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了解该种表现的疾病病种分布及临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 聚焦超声治疗583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裴娇娇;常淑芳;孙江川;张潇元;丹阳;唐远红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4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聚焦超声治疗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583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并发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总有效率为97.43%,复发率28.65%,并发症发生-9.09%.其疗效与患者是否接受再次巩固治疗有关,接受巩固治疗的患者其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并发症的发生与治疗方式有关,使用CZF300机型高功率短时间治疗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CZF-1机型低功率长时间治疗者(P<0.001).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可靠,采用多次巩固治疗及低功率长时间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竹红菌素结合红外线对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治疗与体会

    作者:闫玲;刘颖新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病因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多见于30~60岁妇女,恶变率2%~5%,是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现在对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病因不明,迄今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其发生可能与外阴局部潮湿、阴道排出物刺激及对外来刺激反应过度有关.

  • 联合应用阴道探头及表浅探头诊断盆底及外阴疾病临床分析

    作者:曹宁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阴道探头及表浅探头诊断盆底及外阴疾病临床.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5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盆底及外阴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受试者均在该院行外科治疗,术前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探头行阴道三维超声扫描观察患者盆底形态学及外阴创伤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表浅探头联合扫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三维超声结果与外科手术结果符合率,并观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且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超声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器官脱垂超声影像学表现:静息状态阴道两侧不对称且未完全闭合,两侧肛提肌对称性欠佳或不对称,回声不均匀,缩肛动作状态腔内缩小、肛提肌裂孔缩小,Vasaval动作状态阴道腔增大,肛提肌裂孔形态不规则且明显增大,可见脱垂回到阴道子宫回声.压力性尿失禁超声影像学表现:静息状态阴道腔未完全闭合,两侧不对称明显,阴道"蝴蝶"形态消失,肛提肌肌肉周围结缔组织疏松、缩肛状态肛提肌出现轻度增厚或不增厚,肛提肌裂孔缩小,Vasaval状态阴道腔持续增大、肛提肌侧支不对称、肛提肌无变化或厚度轻度降低.结论 联合应用阴道探头及表浅探头诊断盆底及外阴疾病准确性较高,有助于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外阴疾病超声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外阴白色病变的诊治进展

    作者:贾安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以外阴奇痒、破溃、剧痛、皮肤变化为特征,治疗困难,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1],国外统计其发病率为1/300~1/1000,占外阴疾病的50%.该病从幼年到老年均可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左右.外阴白色病变为慢性过程,病程长者可达数十年.现就其病因、病理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相关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胡秘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NNEDV)临床上也称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女性外阴肛门生殖区域皮肤顽固性瘙痒及烧灼感、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外阴病损区皮肤、粘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皮肤出现粗糙、萎缩、皲裂为主要体征的常见慢性疾病.这类疾病于不同年代对该病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经易名,过去这类病变归类于外阴营养不良.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摒弃“慢性外阴营养不良”,采用新分类法,包括外阴硬化性苔藓(LS)、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H)和其他皮肤病.因该病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对患者生活及心理带来极大困扰.

  •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钟丽君;王霞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r,NNEDV)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ISSVD)将NNEDV分为三类:①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 of vulvar,VSH);②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of vulvar,VLS);③其他皮肤病(other dermatoses).

  • CO2激光初治外阴尖锐湿疣的评价与单次疗效预测

    作者:李晓川;朱兰;顾宇;金杭美;王常玉;徐涛;郎景和

    目的 评价CO2激光初治外阴尖锐湿疣的疗效,探讨单次疗效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观察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家医院初诊为外阴尖锐湿疣并接受CO2激光治疗的患者,收集人口学和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160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随访,失访16例,失访率9.1%.C02激光单次治愈131例,单次治愈率82%;总体治愈150例,治愈率94%;5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1%,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病变面积>8cm2、阴道受累、失业是单次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术前疼痛是保护因素.建立单次疗效预测模型:Logit(P0)=-1.511+1.573X1+1.679X2+3.254X3-1.685X4(X1~X4分别代表病变面积>8cm2、阴道受累、失业和疼痛),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P<0.01),P0的佳分界值为0.35.以此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6%、91.6%、60.7%和90.9%.结论 CO2激光是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安全有效的方法,单次疗效预测模型对临床决策有指导意义.

  • 浅谈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作者:唐玉玲

    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宫颈疾病,阴道疾病、外阴疾病三大类.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5年10月对哈市及外县部分妇女进行了预防性普查普治工作,检查人数为22374人,其中宫颈糜烂4510例,阴道炎1907例,外阴炎(外阴搔痒)992例,外阴白斑90例,外阴溃疡10例.前庭大腺囊肿30例,尖锐湿疣496例,宫颈肥大301例,宫颈息肉131例.患病总人数为8467例,发病率为37.84%.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