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蒽醌类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结构分析

    作者:张梁;楼志华;陶冠军;蔡宇杰;石贵阳

    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igs是一种药用真菌[1],主要寄生在箭竹属Fargesia Franch和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2].野生竹黄的提取物中具有许多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文献已报道的活性成分有:竹红菌素甲、乙,脂肪酸及其酯,甘露醇[3],六孢素[4]和羟基蒽醌[5]等化合物.笔者通过竹黄菌的深层培养后得到发酵液[6],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和反相C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个色素组分,利用化学试剂显色反应以及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色素进行结构鉴定.

  • 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乙素在细胞中含量的检测

    作者:丁慧颖;王颖;顾瑛

    目的 研究光敏剂孵育时ECV304细胞和培养液中竹红菌乙素(HB)的含量,以及HB在细胞和培养液中的光漂白.方法 体外培养ECV304细胞,HB的孵育浓度分别为10、30 μg/ml,每个浓度组再分为照光组和未照光组.未照光组HB孵育2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HB的荧光分布;然后分别用乙酸乙酯萃取细胞和培养液中的HB后用吸收光谱测定HB的含量.照光组用532 nm激光照射,采用上述方法测量细胞和培养液中HB的含量,并进行HPLC图谱分析.结果 HB的孵育浓度为10、30 μg/ml,孵育浓度增加细胞中HB浓度并不随之成比例增加,激光照射使细胞和培养液中的HB都发生了光漂白.结论 利用HB的浓度吸收光度值的标准曲线,可以估算出细胞中以及光照后HB的含量.

  • 竹红菌素光动力学作用中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作者:丁慧颖;顾瑛

    竹红菌素由于其显著的光诱导抗肿瘤和抗病毒的作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竹红菌素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皮肤等疾病.光动力学作用导致靶细胞损伤的机制中坏死和凋亡起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文献中一系列结构修饰的竹红菌素对产生活性氧物质(1O2,O2 OH·)和对提高光动力学疗效的影响,还总结了竹红菌素光动力学过程中结构修饰对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双光子激发竹红菌素光动力学治疗研究

    作者:戴维德

  • 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实验

    作者:刘学兵;王志刚;许川山;康娟;李攀;张勇;冉海涛

    目的 制备一种载光动力药物的脂质超声微泡,测定物理特性,并观察其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效果及过程.方法 采用机械振荡的方法 制备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并测定其粒径大小、分布、Zeta电位和包封率、稳定性及超声辐照后药物释放情况.采用不同超声模式观察微泡在兔VX2肝肿瘤的显像效果及过程.结果 载药微泡的粒径为(1052.4±322.7)nm,Zeta电位为+(21.1±7.4)mV,包封率为(88.1±4.6)%,超声辐照能够促使微泡释放药物,对兔VX2肝肿瘤的显影效果好.结论 载竹红菌素脂质微泡包封率高、微泡能够释放药物、显像好,符合理想的药物载体,为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位光动力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33例疗效观察

    作者:顾红媛

    目的:观察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66例外阴白斑疾病患者,外用药物后并进行光照(光源为照明白炽灯)30分钟,1天1次。其中33例使用竹红菌素软膏,1次/d。对照组33例使用0.05%氯倍他索软膏,1次/d。疗程均为60天。结果:竹红菌素软膏能明显改善患者痒痛等症状,使外阴皮肤黏膜颜色、弹性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结论:竹红菌素软膏治疗外阴白斑疾病有可靠疗效。

  • 竹红菌素加用黑光灯照射治疗增生性疤痕127例临床观察

    作者:薛东运;李华;滕学洲

    增生性疤痕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持续加压疗法、放射疗法、冰冻、皮损内注射药物等治疗措施,但疗效欠佳,部分患者于治疗数年后仍可复发.我科自1999年2月-2004年3月采用竹红菌素结合黑光灯照射,治疗增生性疤痕1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竹红菌乙素-PDT与血卟啉衍生物-PDT对人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乃康;尚立群;柳曦

    目的探讨竹红菌素-光动力疗法(HB-PDT)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并与第一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比较.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竹红菌乙素(HB)及HpD孵育细胞,然后分别在铜蒸汽激光混合光饱和光剂量条件下进行照光处理,照光后置于37℃、5% CO2的孵箱中继续孵育24h,用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下的细胞存活率,绘制杀伤曲线并拟合曲线方程,根据方程求出不同光敏剂对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IC50).结果 HB-PDT对肺癌细胞株具有很强的杀伤效应,其IC50为33.82ng/ml,而HpD对肺癌细胞株的IC50为1 316.88n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PDT对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明显优于HpD-PDT,是一种对肿瘤细胞杀伤所需浓度范围小﹑杀伤强度高的新一代光敏剂.

  • 竹红菌素结合红外线对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治疗与体会

    作者:闫玲;刘颖新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病因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外阴疾病.多见于30~60岁妇女,恶变率2%~5%,是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现在对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病因不明,迄今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其发生可能与外阴局部潮湿、阴道排出物刺激及对外来刺激反应过度有关.

  • 竹红菌乙素脂质体对鸡肉垂皮肤光动力效应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虹霞;顾瑛;张露勇;张杨;赵井泉

    目的:观察竹红菌乙素(HB)脂质体对鸡肉垂皮肤的光动力效应.方法:莱亨鸡14只,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光组、单纯给药组和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组.PDT组分为0.25和0.5mg·kg-1组,每个肉垂划出两个直径1cm的圆形区域,分别照射10和20 min,功率密度为100 mW·cm-2,印照光剂量为60和120 J·cm-2.莱亨鸡静脉注入光敏剂后,立即用532 nm激光照射,之后每天进行大体观察,并于d 3和d 14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HB脂质体剂量为0.25和0.5 mg·kg-1时,均可引起鸡肉垂表皮层破溃结痂,约14 d痂退后明显褪色,病理表现为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的闭锁,表皮细胞增生,两组无明显差别;激光能量密度为60 J·cm-2组表皮损伤的程度要明显弱于120 J·cm-2,但均产生明显的褪色效果.结论:HB脂质体对鸡肉垂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网具有较好的破坏作用,但对正常表皮也产生可逆性损伤.

  • 竹红菌素研究的进展

    作者:魏玉德

    竹红菌素(Hypocrellin)是在我国早发现的一种新型光敏剂,它来自于自然界生物中,是目前已知的在可见光区内优良的光敏剂.这类化合物可经过普通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它们的结构具有立体化学的特征,表现出光动力学活性,具有显著的光疗作用,临床上已用来治疗皮肤病,如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疤痕疙瘩.

  • 一种尚待开发的中药--竹黄

    作者:钟树荣;赵海;李安明;戚天胜

    竹黄是中国传统的中药之一.从生态学、药物化学、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竹黄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初步探讨了竹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微生物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尚待深入.并且认为光敏色素--竹红菌素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抗肿瘤和抗病毒药物.

  • 竹黄的研究概况

    作者:王景祥

    综述了竹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和临床应用等研究,为全面评价竹黄的药用价值提供依据.

  • 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研究

    作者:张宪军;陈志红;李明;李桂芬;宋永贞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至该院就诊的200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外阴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竹红霉素进行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x2检验结果显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168,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治疗调查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竹红菌素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相比,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睡眠状态和性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竹红菌素加光疗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邬萌;孙玉秀;程萌

    目的:探讨竹红菌素加光疗在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患者共70例,随访观察其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病变部位体征和症状的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竹红菌素加光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各类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瘙痒症状评分、病变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病变类型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76.67%、60.00%.结论:竹红菌素加光疗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确切.

  • 竹黄菌液体培养条件下生成竹红菌素的研究

    作者:石贵阳;张大兵;楼志华;蔡宇杰

    研究了竹黄菌液体培养生成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成适宜的温度、pH值分别为26℃、5.5~6.0,并且整个过程需要充分的溶氧.液体培养的适碳源为葡萄糖,浓度为30 g/L.适氮源为土豆汁,浓度为20%.

  • 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彩霞;刘同军;杨海龙

    竹红菌素是竹红菌,竹黄菌等几种竹寄生菌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竹红菌素在可见光区具有优良的光敏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光疗药物,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综述近年竹红菌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 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吴瑞芳;张菊英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单纯聚焦超声组(A组)64例和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加光疗组(B组)64例.A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B组在聚焦超声治疗基础上给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B组治愈率高于A组(P<0.05),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聚焦超声.

  • 竹黄中红色素的提取与鉴定

    作者:寇娴;张雁冰;赵清治;王桂红

    竹黄,又称竹赤团子、竹茧、竹参、竹花、淡竹黄、竹三七等,是子囊菌纲肉座菌科(Hypocreaceae).竹黄属真菌竹黄(Sharaia bambusicola P.Henn)的子座[1].民间多以泡酒饮服,用于治疗老年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胃痛、呕吐泄泻、急性肝炎和小儿百日咳等疾病.作者从市售竹黄的酒精浸泡液中分离出3种红色主要成分,并对其中的2种进行了结构鉴定等项工作,分别确认为竹红菌甲素和乙素.

    关键词: 竹黄 竹红菌素 分析
  • 竹黄无性株的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作者:陈佳佳;李兆兰;焦庆才

    从野生竹黄子实体分离获得能产生竹红菌素的无性株,经液态发酵培养及摇瓶正交试验获得佳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蔗糖20 g/L,酵母膏8 g/L,玉米浆2 g/L,pH 6.0,摇瓶装量50/250 ml(V/V),接种量10%(V/V),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30 r/min,培养周期96 h,每升发酵液可获得色价为52的竹红菌素8 g.本试验结果可为工业化生产竹红菌素提供参考.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