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ERK1/2通路的影响

    作者:陈亦明;徐鲁白;李丕宏;周斌;王继生;余震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人胃癌SGC-7901 细胞株增殖以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榄香烯(0.01、0.02、0.04mg/m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然后用CCK -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 法检测磷酸化ERK1/2 的表达水平.结果 榄香烯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光镜和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榄香烯作用48h后胃癌SGC-7901细胞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并呈浓度依赖性,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榄香烯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 细胞的增殖,诱发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了细胞的ERK1/2 信号通路.

  • 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PPARγ基因的影响

    作者:陈亦明;余震;张培趁;陈笑雷;余作黔

    目的 通过观察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生长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中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榄香烯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h后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基因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榄香烯可能通过下调PPARγ mRNA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

  • 模拟热放疗制备的高效伴侣分子抗原肽的抗癌免疫作用

    作者:季柏林;李朝阳;黄常新;赵建刚;王青青

    目的 研究高效伴侣分子-抗原肽肠癌疫苗制备方法并为优化肠癌的热、放疗和免疫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将CT26肿瘤细胞置于含榄香烯的培养基中以不同热应激温度培养,继以高能X射线(200cGy)照射;超声裂解细胞后低温离心;盐析法分离上清蛋白;透析去除低于50kD和高于300kD的分子.凝胶过滤结合SDS-PAGE法收取70、90、110和170kD峰段蛋白并合并.Western blotting法对所获蛋白定性;BCA法测量浓度.检测不同条件制备的伴侣分子肽混合物的细胞增殖指数、NK和CTL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提取制备了富伴侣分子-抗原肽瘤苗;不同条件制备的瘤苗的T细胞增殖指数、NK和CTL细胞活性均明显提高.结论 凝胶过滤结合SDS-PAGE可以较好提取制备主要伴侣分子肽;热放疗可使伴侣分子肽的细胞表达量增加,从而诱导瘤苗产生更强的抗癌免疫作用.其中42℃热应激序贯照射组的瘤苗抗癌免疫作用强.

  • 榄香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作者:张锦生

    我们于1999年11月—2001年8月采用榄香烯乳剂治疗12例晚期恶性肿瘤,取效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51岁;其中肺癌3例,胃癌3例,结肠癌3例,肝癌2……

  • 胆固醇在榄香烯口服乳中的配伍研究

    作者:莫嘉伟;陈卫林;许文东;黄建军;王小妹;杨阳;刘伟锐

    目的 研究胆固醇在榄香烯口服乳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胆固醇的用量,并优化了制备工艺,在6个月加速试验条件下考察口服乳配伍相容性,检测指标包括外观性状、pH值、离心分层、含量.结果 榄香烯口服乳的优处方中5 g胆固醇,15 g大豆磷脂,优工艺为油相与水相在80℃混合.口服乳6个月加速试验稳定性好.结论 胆固醇在榄香烯口服乳中具有良好的配伍相容性.

  • 榄香烯联合奈达铂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

    作者:董量;胡万宁;翟宏芳;易宣洪;赵凯;王静;黄晓智;肖磊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奈达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65例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联合组给予两药联合,对照组单纯给予奈达铂。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为58.06%,( P <0.01)。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76.47%,61.29%),(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发热、胸痛、消化道反应等,联合组发热、胸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对症处理可较好控制。结论榄香烯联合奈达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确切,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较低,安全有效。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并榄香烯及顺铂注入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作者:迟玉敏;孙宝华;吕静;周丽荣;杜俊凤

    目的 探讨榄香烯与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恶性胸水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充分排净胸水后,观察组给予榄香烯300 mg联合顺铂30 mg胸膜腔内注入,对照组只予顺铂40 mg/m2注入胸膜腔控制胸水.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7.5%)较对照组(48.4%)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胸痛出现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能耐受,而骨髓抑制及肾损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榄香烯与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入疗效优于顺铂单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 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付军;耿利;隋承军;程利鹏;戴炳华;谢峰;杨甲梅

    目的 探讨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观察榄香烯处理后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22细胞的凋亡及增殖影响,检测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A、B、C组,每组10只,A组生理盐水0.3ml/次/天,B组榄香烯3mg/0.3ml/次/日,C组替吉奥生理盐水0.2mg/0.3ml/次/日,连续灌胃两周,观察小鼠生活状态、体重变化及小鼠肝脏肿瘤大小.结果 随着榄香烯浓度增大,H22细胞受抑制增殖的作用增强,半数抑制浓度约为30ug/ml,榄香烯处理后肝癌细胞AKT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变化,AKT蛋白无明显变化,但是p-AKT蛋白明显降低.B组小鼠生活状态以及体重与A组无差别,肿瘤直径小于A组,B组小鼠生活状态及体重明显优于C组,肿瘤大小与C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体内外实验均提示榄香烯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毒副作用不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途径,降低AKT的磷酸化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

  • 多途径给予榄香烯对兔肝的组织学影响

    作者:刘文贵;汪有锦;马坤;戴国梁;沈湘蕾;汪维;司海鹏

    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或方式给予榄香烯对实验兔肝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临床局部应用榄香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兔均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注射液.抽取实验兔给药后6h及1周时的静脉血检测其肝功能,并制取同时段肝脏的组织学切片.结果:碘化油组、直接穿刺组及明胶海绵组实验兔给药后6h血清AST分别为(414.7±235.2)、(333.3 ±250.6)和(92.3±73.6) μmol/L,ALT分别为(209.0±116.5)、(118.7±50.0)和(68.3±21.4) μmol/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1周这些指标已大部分恢复接近正常;而静脉组或动脉灌注组实验兔的相应指标和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h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及直接穿刺组实验兔肝组织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或细胞水肿变性,1周后则见明显的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实验兔肝组织仅表现为细胞的水肿变性,但动脉组的药物效应明显强于静脉组.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经外周静脉或肝动脉给药均安全,经动脉灌注药物显示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经肝动脉栓塞或直接穿刺注射后兔肝局部坏死明显,可为临床对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依据.

  • 榄香烯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株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作者:徐希;庄彦;章圣辉;俞康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株的体内外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榄香烯体外作用Raji细胞不同时间,CCK-8法检测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DAPI染色进行细胞核形态学分析,PI单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动物实验观察榄香烯体内抑瘤作用.结果:榄香烯对Raji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榄香烯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呈量效关系;DAPI染色显示榄香烯作用Raji细胞具有凋亡细胞核的特征性核形态;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相对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均相对减少;榄香烯明显抑制Raji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增殖.结论:榄香烯对Raji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0/G1期阻滞导致细胞凋亡发挥效用的.

  • 五种天然药物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效应比较

    作者:祁明信;张清林;黄秀榕;杨昕

    目的:对五种天然药物姜黄素(curcumine,Cur)、榄香烯(elemene,Ele)、三氧化二砷(arsenite trioxide,As_2O_3)、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莪术(rhizoma curcumae,Rc)抑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bFGF)诱导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增殖效应进行比较.方法:将rhbFGF诱导体外培养的LEC发生增殖,并用Cur、Ele、As_2O_3、Tri、Rc分别与其共同孵育后,用MTT法检测LEC的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检测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结果:增殖组LEC活性、PcN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ur组、Ele组、As_2O_3组、Tri组、Rc组的LEC活性、PcNA蛋白表达均比增殖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Cur、Ek的作用强,As_2O_3的作用次之,Tri作用较弱,Rc作用弱(P<0.01).Cur和Ele的作用相近(P>0.05).结论:五种天然药物Cur、Ele、As_2O_3、Tri、Rc均可抑制LEC增殖.Cur和Ele的作用佳,有希望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 榄香烯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胡艳红;严京;吴正正;马兰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nene, Ele)抑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um cell, LEC)增殖时对细胞内钙(Ca2+)、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增殖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rhEGF诱导LEC增殖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LEC内钙离子浓度([Ca2+]i)、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LEC内cAMP和cGMP含量,探讨Ele的影响.结果:(1)Ele组LEC内[Ca2+]i比增殖组显著增高(P<0.01);(2)增殖组LEC内cAM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下降、cGMP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Ele组LEC内cAMP浓度比增殖组显著升高、cGMP浓度比增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Ele抑制LEC增殖的作用是通过细胞内[Ca2+]i、cAMP和cGMP信号系统及多条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这可能是Ele抑制LEC增殖、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 榄香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胡艳红;严京;吴正正;马兰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探寻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不同浓度Ele对增殖状态的牛LEC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Ele对增殖状态的牛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结果:低、中、高不同浓度的Ele作用 24 h 后,其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的Ele作用6 、12、24、48、72 h 后,其增殖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Ele对LEC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Ele作用 24 h 后,其PCNA表达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的Ele作用6、12、24、48、72 h 后,其PCNA表达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Ele能有效抑制rhEGF诱导的LEC增殖,对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具有广阔的前景.

  • 榄烯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拓扑异构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龚敏;梁鑫淼;崔晓楠

    目的 探讨榄香烯(elemene,ELE)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Ⅰ和Ⅱ(TOPOⅠ、TOPO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ELE对HepG-2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EL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LE对HepG-2细胞TOPOⅠ和TOPO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LE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下调TOPOⅠ、TOPOⅡmRNA及蛋白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ELE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下调TOPOⅠ、TOPOⅡ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榄香烯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PCNA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进华;游枫慧;杨卫忠;陈春美;陈崇宏

    目的 研究榄香烯(elemene)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不同浓度榄香烯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并求出半数致死浓度(IC50);免疫组化法检测IC50浓度榄香烯作用0、24和48h的U251细胞中PCNA蛋白表达差异;RT-PCR检测不同浓度或不同作用时间的榄香烯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结果 榄香烯对U251细胞株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IC50为0.062 g·L-1.榄香烯对U251细胞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T-PCR分别证实榄香烯抑制PCNA基因的表达,其PCNA基因mRNA表达值随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增加而不断下降,呈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结论 榄香烯能有效下调PCNA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对抗人脑胶质瘤具有广阔的前景.

  • 榄香烯乳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腹水20例

    作者:万旭英;陈哲

    合并腹水的晚期肝癌,生存期短,一旦出现腹水,预后极差,往往因腹胀、胃肠道症状等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我科自1997年至2001年8月,用榄香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腹水,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不同静脉通路方式输注榄香烯注射液致静脉炎与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秦楠;郑峰娟;康涤

    目的:比较采取不同静脉通路方式输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时所引起静脉炎与疼痛的情况.方法: 观察并比较采用PICC导管通路和留置针通路输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肿瘤时, 患者输液后静脉反应情况. 结果: PICC导管通路组肿瘤患者输液后静脉炎发生率及刺痛感小于留置针通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在临床输注治疗过程中, 更适宜选用PICC导管通路, 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刺痛感, 而且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榄香烯联合紫杉醇/替加氟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程怀东;杨震;张明军;陈振东

    目的 观察榄香烯联合紫杉醇/替加氟(FT-207)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晚期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单纯化疗组:紫杉醇135 mg·m-2静滴第1天,加替加氟静滴80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联合化疗组:化疗方案同单纯化疗组,另加榄香烯500 mg静滴第1~14天.观察两组病人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单纯化疗组有效率38.9%,联合化疗组有效率50.0%;联合化疗组Ⅲ~Ⅳ度白细胞总数减少、恶心、呕吐及均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生活状况改善率单纯化疗组44.4%,联合化疗组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联合紫杉醇/替加氟治疗晚期食管癌,能够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榄香烯对HLE-B3内PKC和PKG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艳红;黄秀榕;祁明信;侯补元

    目的 探讨中药单体榄香烯(Ele)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内蛋白激醇C(PKC)和蛋白激酶G(PKG)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Ele抑制HLE-B3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rhbFGF组及Ele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IE-B3内PKC和PKG蛋白的表达.结果 rhbFGF组HIE-B3内PKC表达为(50.652±2.068)%,较空白组的(35.575±1.937)%明显升高(P<0.01),Ele组为(28.012±2.789)%,较thbFGF组明显降低(P<0.01);rhbFGF组HIE-B3内PKG表达为(86.562±1.325)%,较空白组的(63.838±0.486)%明显升高(P<0.01),Ele组为(55.125±2.126)%,较rhbFGF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下调HIE-B3内PKC或PKG表达、干预细胞内PKC或PKG信号转导途经都可能是Ele抑制HLE-B3增殖的作用机制.

  • 颈动脉灌注榄香烯配合手术治疗脑胶质瘤37例疗效分析

    作者:杨卫忠;陈春美;石松生;王春华;倪天瑞

    目的探讨颈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胶质瘤患者83例,分单用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手术和榄香烯联合治疗(综合组)37例.榄香烯注射剂量成人60 mg/d,颈总动脉和外周静脉交替使用30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毒副反应、半年近期疗效和有效率、远期生活质量评估指标和生存期.结果综合组有效率48.6%,1年、3年和5年生存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提高,而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榄香烯临床抗肿瘤的疗效确切,有助于巩固手术治疗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342 条记录 11/18 页 « 12...891011121314...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