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内提升中促进骨愈合的作用

    作者:张娜;赵勇;王光杰;王建波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RF)在上颌窦内提升中促进骨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需行上颌窦内提升种植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8例,实验组上颌窦内提升时植入人工骨粉和PRF混合物并同期植入植体,对照组上颌窦内提升单纯植入人工骨粉并同期植入植体,术后1月、2月、3月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人工骨粉降解及新骨形成情况,通过CT值来计量上颌窦内新骨密度的变化。结果20颗种植体无脱落,植体周围创口愈合良好,无上颌窦粘膜穿孔及炎症反应。术后1月,X线示两组可见人工骨粉颗粒均未降解,新骨形成较少,两组上颌窦内新骨密度即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2月时,实验组人工骨粉降解较少,新骨可见形成,对照组材料仍未见明显降解,新骨形成较少,两组CT值有统计学意义。3月时,实验组人工骨粉几乎降解完全,新骨形成明显,对照组人工骨粉部分降解,有新骨形成但不明显,两组上颌窦内新骨密度即CT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F 在上颌窦内提升中促进新骨形成,提高新骨质量,有利于骨组织的愈合。

  • PRF用于阻生齿拔除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铁刚;梁立山;朱秀英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置于阻生齿拔牙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175例病人(192颗阻生齿)作为PRF组,2012年1 12月180例病人(212颗阻生齿)作为对照组.两组阻生齿均为下颌第三磨牙.PRF组病人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齿,并同时置入PRF团块.对照组病人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阻生齿,并常规处理.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7天的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开口受限及发热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PRF组病人术后轻度痛12例,轻度肿胀8例,轻度开口受限1例.对照组轻度痛69例,轻度肿胀83例,轻度开口受限26例,发热9例.两组4项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 2=7.07~80.32,P<0.01).结论 PRF可以起到减轻阻生齿拔除术后症状的作用.

  • 2种材料复合用于犬上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艳;尼加提·吐尔逊;李淑慧;张晓倩;吴佩玲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物用于犬上前牙拔牙位点即刻保存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各2只,拔除上颌左右第二切牙后,A组植入PRF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物,B组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C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12周每组各处死1只犬,制备组织标本,通过大体观察、形态学测量以及锥形束CT检查评价拔牙窝愈合情况.结果 3组犬4、12周时唇舌侧牙槽嵴宽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差值小;4周与12周时拔牙窝唇侧骨吸收程度A组阻止牙槽骨吸收效果好,B组次之,C组差;12周时A组牙槽嵴丰满度优于B组和C组(P<0.05);术后4周与12周CT值与术前CT值之差A组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RF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复合骨移植材料,具有减缓牙槽嵴吸收,促进新骨形成,保存拔牙位点的作用.

  • 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作用

    作者:李一鸣;尼加提·吐尔逊;周晶;李淑慧;吴佩玲

    目的 探讨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进行拔牙位点保存的修复效果.方法 12个月龄雄性beagle犬6只,微创拔除其上、下颌双侧第二侧切牙,将4个位点分为4组,分别为PRF+OAM组、PRF组、OAM组和对照组,分别填入PRF+OAM、PRF、OAM和不做处理.6只犬随机分别于术后4、12周各处死3只,取牙槽骨标本行形态学测量和组织学观察,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骨密度评价拔牙窝的愈合情况.结果 4、12周时PRF+OAM组唇舌侧牙槽嵴宽度((-0.08±0.02)、(-0.09±0.02)mm)和高度((-0.53±0.07)、(-1.15±0.07)mm)均明显低于PRF组(牙槽嵴宽度(-0.15±0.03)、(-0.63±0.04)mm)和高度((-0.74±0.06)、(-1.51±0.05)mm)、OAM组(牙槽嵴宽度(-0.22±0.03)、(-0.08±0.05)mm和高度((-0.95±0.07)、(-1.51±0.06)mm)及对照组(牙槽嵴宽度(-0.35±0.08)、(-1.17±0.21)mm和高度((-1.27±0.12)、(-1.70±0.05)mm)(P均<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PRF组、OAM组存在交互作用,OAM与PRF混合使用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愈合期PRF+OAM组拔牙创CT差值(35.33±2.08)均高于PRF组(33.33±3.51)、OAM组(-80.67±2.08)和对照组(-153.33±2.88)(P<0.05);术后4、12周PRF+OAM组拔牙窝新生骨排列规则度及成骨情况明显优于PRF组、OAM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PRF+ OAM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中可减缓牙槽嵴吸收,促进组织修复,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RF和OAM.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李玮;李坤阳;范云;余方方;陈栋

    目的:观察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RF)对自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hPDLCs)迁移、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PRF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潜能。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制备PRF,实验分为P1组(1片PRF浸出液)、P2组(2片PRF浸出液)和对照组,划痕实验观察记录各组第24、48、72 h细胞迁移的距离;Transwell制备迁移模型,按实验分组培养24 h后结晶紫染色观察;成骨矿化诱导液制备不同浓度的PRF浸出液( P1组、P2组),碱性磷酸酶( ALP)试剂盒检测3、5、7 d细胞破碎液中ALP活性;成骨矿化诱导液连续培养21 d,茜素红染色后测定矿化结节面积。结果:划痕实验中P1组、P2组细胞迁移距离大于对照组( F=316.248、32.846和1169.847, P均<0.001),P1组、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Transwell 迁移实验中P1组、P2组与对照组比较,迁移细胞数增加(F=742.729,P<0.001),P1组、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LP活性P1组、P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74.202、1383.521、2317.965, P均<0.001), P1组、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P1组、P2组与对照组矿化结节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280,P<0.001),P1组与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RF对hPDLCs具有促进其迁移和成骨分化的作用,提示PRF在牙周组织再生工程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

  • PRF在上前牙区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一鹏;周弘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上前牙区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骨粉与PRF联合植骨,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骨粉单独植骨,观察术后10个月时两组患者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以骨缺损区100倍镜下组织为单位计算骨形成率(新形成骨的总面积/观察区域组织总面积),100倍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结缔组织以及人工骨粉面积比.结果 术后10个月,两组患者骨缺损区人工骨粉与周围骨组织结合紧密,骨质致密.X线检查示:观察组患者骨缺损区骨质密度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植骨术后唇舌向水平骨量平均增加(2.56±0.28)mm,对照组患者植骨术后唇舌向水平骨量平均增加(1.68±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形成率为(79.23±2.41)%,对照组患者骨形成率为(60.1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组织面积比为(16.2±7.9)%,人工骨粉面积比为(45.2±11.0)%;对照组患者骨组织面积比为(4.7±3.2)%,人工骨粉面积比为(55.5±11.3)%.观察组患者骨组织面积比大于对照组,人工骨粉面积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缔组织面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与人工骨粉联合应用能够促进种植区周围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伤口的循证护理实践

    作者:刘湘萍;胡友珍;陈园园;黄素芳;赵鸿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实践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4例慢性伤口患者伤口的特点,确立问题,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制定合理的伤口修复策略,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应用于慢性伤口患者的治疗,评定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4例患者的伤口经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17~32 d痊愈,且治疗费用较其前期常规治疗减少.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实践,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于治疗慢性伤口,效果良好,是一种慢性伤口治疗护理的新方法.

  •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脂肪干细胞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存活的影响

    作者:黄敏红;黎洪棉;梁至洁;黄海;张同韩;黎宁;池刚毅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脂肪干细胞(ASCs)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存活率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下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提取脂肪干细胞;同时抽取其静脉血20 ml,一次离心法提取白体PRF;制成4组混合物:实验组A: 100 g/L的PRF200μl+ASCs+脂肪组织(Fat) 500 mg;实验组B:生理盐水200μl+ASCs+ Fat 500 mg;实验组C:100 g/L PRF 200μl+Fat 500 mg混合而成;实验组D:生理盐水200 μl+ Fat 500 mg混合而成.在裸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分离2个皮下腔隙,将以上4组复合移植物各自随机注射入裸鼠的任一腔隙深筋膜下.移植3个月后将移植物取出,检测并对比各组脂肪移植物的微血管密度、脂肪成活率及脂肪细胞纤维化坏死率等.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各组脂肪细胞存活率分别为A组(78.5±6.2)%,B组(66.3±5.1)%,C组(63.8±5.5)%,D组(32.4±3.9)%.吸光率为A组(5.1±0.8)%,B组(3.5±0.4)%,C组(3.2±0.6)%,D组(1.3±0.3)%.脂肪细胞密度为A组(51.7 ±6.6)/mm2,B组(39.8 ±5.2)/mm2,C组(37.5 ±5.7)/mm2,D组(20.3 ±3.1)/mm2.脂肪组织微血管密度为A组(42.7 ±3.8)/mm2,B组(31.5±2.9)/mm2,C组(29.2 ±3.3)/mm2,D组(11.4 ±2.5)/mm2.A组的脂肪成活率(细胞存活率、脂滴量及细胞密度等)及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D组的脂肪成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则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PRF复合脂肪干细胞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GTR联合植骨术中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欣欣;寇育荣;潘亚萍

    目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临床上能获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估此项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否具有稳定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牙,共计60个位点,随机分为实验组(PRF+ GTR联合植骨术组)和对照组(单纯GTR联合植骨术组)各30个位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确定术区骨密度,同时记录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并进行比较.在此期间,测量术前、术后1、2周、l、3、6个月时的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l width,KTW),观察其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BI的均值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CAL的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角化龈宽度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骨密度值的变化,两组差别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F的应用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牙周附着丧失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探讨

    作者:孙洁;张剑明;李彦秋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并探讨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组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采取肘静脉全血制备6份PRF标本,分别行光镜、SEM和TEM观察.采集对照组2名志愿者静脉全血制备PRP进行SEM观察.结果:PRF中纤维蛋白聚集形成疏松的立体网络结构,大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分布于纤维蛋白网中,血小板内α颗粒部分破裂.PRP中血小板伸出大量的伪足并且聚集成簇相互堆叠,少量白细胞散在.结论:PRF的纤维蛋白网状结构是其相对延长生长因子作用时间的结构基础,所含的大量白细胞可能具有很高的免疫学价值.

  • PRF促进小鼠全层皮肤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海燕;刘斌;戴太强;许方方;安然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小鼠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8~10周的Balb/C小鼠21只,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皮肤缺损空白对照组,上市产品对照组(AD甲壳素),冻干异种PRF颗粒组,在背部制备1个1,5 cm圆形全层皮肤损伤创面.通过大体观察,测定伤口愈合时间和愈合率,并在第21天,取皮肤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愈合情况.结果:伤后21d,各组创面逐渐缩小,冻干异种PRF颗粒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其余各组(P<0.01),并且愈合时间较其余各组短.结论:PRF可以明显促进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为临床皮肤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犬股骨髁骨缺损的微观结构研究

    作者:肖琼;董露;杨琴秋;孙勇;陈红亮;赵峰;芦帅

    目的:通过建立beagle犬股骨髁的骨缺损模型,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诱导骨再生过程中新生骨的微观结构,评价PRF修复骨缺损的特点和优势,为PRF在诱导骨再生及颌骨重建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在实验犬股骨髁制备骨缺损,按Choukroun方法制备PRF膜,将PRF膜、Bio-Oss骨替代材料及自体骨骨松质随机填入3处骨缺损.12周、24周处死动物并取材,采用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microfocus computerizedtomography system,Micro-CT)检测分析新生骨的几何信息和结构信息.结果:PRF新生诱导骨骨小梁结构呈板状,厚度较厚,连续性和成熟度良好,数量稍少,接近自体骨组的成骨情况,优于Bio-Oss组;观察期内均数随时间延长,有向天然骨组衍变的趋势;PRF诱导成骨表现为向心性的特点.结论:PRF可诱导新生骨形成,成骨效果接近生理状态,表现为向心性成骨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煅烧骨复合PRF对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红宾;张琴;何惠宇;克依木·克里木;吕晶晶

    目的:研究比较异种煅烧骨和Bio-oss骨分别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det-rich fibrin,PRF)联合,及其各自单独使用对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制备煅烧骨,PRF凝胶及其复合物.选5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RF凝胶组、煅烧骨组、Bio-oss骨组、煅烧骨/PRF凝胶组、Bio-oss骨/PRF凝胶组,将这些材料植入牙周缺损区,每组9只兔子.术后4周、8周和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观察影像学和组织学.行组织学染色检测,测量新生牙周组织的高度.结果:X线结果表明:4周、8周和l2周煅烧骨/PRF组和Bio-oss/PRF组平均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连续.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均在牙根面可见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牙周膜和牙槽骨样组织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12周时,煅烧骨/PRF凝胶、Bio-oss骨/PRF凝胶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煅烧骨/PRF凝胶、Bio-oss骨/PRF凝胶复合物可明显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 PRF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牙槽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张文丽;李淑慧;陈诚;李一鸣;周晶;吴佩玲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复合自体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修复牙槽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取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4组:PRF+BMSCs组、PRF组、BMSCs组、空白对照组,均在全麻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4组实验动物分别在4、8、12周处死.取其下颌骨进行牙槽骨标本测量,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牙槽骨标本测量比较:4组牙槽嵴宽度、高度丧失值均存在差异(P<0.05);析因分析示PRF与BMSCs复合使用修复牙槽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RF或BMSCs(P<0.05).X线、组织学观察表明术后4、8、12周时拔牙窝骨吸收程度:PRF+ BMSCs组<PRF组<BM-SCs组<空白对照组,PRF+ BMSCs组成骨情况均优于PRF组、BMSCs组、空白对照组.结论:PRF复合自体BMSCs可以促进牙槽骨的再生与修复,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牙齿煅烧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津源;仲维剑;柴松岭;梁欣;马国武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促进牙齿煅烧颗粒修复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6月龄新西兰兔10只,于颅顶部制备4个骨缺损,每个骨缺损作为1个观察组.A组为空白对照,不填材料;B组为对照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C组为实验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与PRF混合物;D组为阳性对照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与骨髓混合物.术后6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和组织学分析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各组骨缺损内均未见炎症反应,新骨生成率分别为:A组(7.5±2.2)%;B组(17.6±2.3)%;C组(21.0±4.7)%;D组(23.4%±3.2)%.统计学分析发现,B、C、D组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和D组间的新骨生成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齿煅烧颗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与PRF混合后可以显著加快新骨再生的速度,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兔颅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琦;周延民;翟静捷;王宇;张明锐

    目的:观察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能否促进成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3月龄大耳白兔9只,采用PRF修复标准化颅骨缺损.常规取材,进行软X线摄片及HE、改良Gomori染色光镜观察.结果:IPP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兔颅骨软X线片显示之新生骨小梁面积,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PRF修复组骨小梁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周差异显著性大(P<0.01).组织学观察表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骨成熟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RF能够显著促进兔颅骨缺损的愈合,且早期疗效为显著.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汉池;赵静辉;刘春影;王楠;王鹞;周延民

    上颌后牙区因其特殊的上颌窦解剖结构,易导致患者缺乏骨量而无法保持种植体稳定.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术,在窦底黏膜与骨板间充填骨移植材料,可以有效增加可用骨高度,便于维持种植体长期稳定.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代替自体骨移植材料的血小板浓缩制品,具有源于自体、成骨作用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就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发挥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海燕;刘斌;安然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一种富含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自体来源的新型生物材料,被誉为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本文就PRF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医学研究作用作一综述.

  • 富血小板血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冻干法研究进展

    作者:刘丽莎;张斌;李莹

    手术使用的浓缩血小板是再生医学的创新材料,富血小板血浆(PRP)是第一代富含血小板的浓缩物,已广泛应用于促进软硬组织愈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由法国学者Choukroun等首次提出的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较传统富血小板血浆更具有应用优势.冻干法是保存生物制品的常规方法,也是控制支架空隙大小并保存其原有成分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于富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结合冻干法应用于组织发育与再生作一综述.

  • 自体牙制成骨移植材料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1例

    作者:靳夏莹;仲维剑;马国武

    目的:评价自体牙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即刻种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体牙颗粒行骨引导再生术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结果:种植体周围骨再生良好,软组织充足.结论:自体牙颗粒在前牙即刻种植中可以有效的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204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