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作者:周芳;高秀秋

    目的 研究富Choukroun′s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体外培养鼠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测定ALP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测定各组鼠成骨细胞内骨保护蛋白(OPG)及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RF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 的分泌,促进OPG的表达,但对RANKL基因表达不明显.结论 PRF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的表达.PRF 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及其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其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郑志平;毛小泉

    牙齿拔除后拔牙部位出现骨组织吸收改建及软组织萎缩.在进行种植修复时,有些患者的剩余骨组织不能满足种植修复所需要的小骨量,同时软组织的萎缩将影响种植修复后的美观.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是目前既有效又操作简单的方法,也是保持软硬组织增量的佳方法;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能有效促进拔牙创伤的愈合和保存现有的骨组织与软组织.现就PRF及其在拔牙位点保存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槽位点保存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鄢馨栏

    拔牙后牙槽骨和软组织的吸收会影响邻牙牙周组织健康及后期种植修复. 牙槽嵴位点保存技术是基于引导组织再生的原理上,采取相应措施来减缓拔牙创软硬组织吸收的技术,主要包括:微创拔牙、即刻种植、向牙槽窝内植入骨或骨替代材料或生物膜. 虽然相关研究证实拔牙后剩余牙槽嵴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1] ,但是如何大限度减少骨组织的吸收及软组织的缺损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近年来牙槽位点保存材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生物膜材料[2] ,本文就PRF在牙槽位点保存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下颌磨牙即刻种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永;陈新

    种植修复已成为现代修复治疗的主流方式,而即刻种植技术以其显著优势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下颌磨牙区由于其特殊解剖位置,邻近解剖结构的限制,在实施即刻种植技术时,对种植体选择、外科操作技术、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处理等问题均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就下颌磨牙即刻种植技术的相关情况做一综述.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其在牙周组织再生的应用进展

    作者:龙刚(综述);蒋俊强(审校)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是将人自身静脉血经过离心所得到的凝胶样膜状物,它是一个结构疏松,空隙大,积聚着大量的血小板、细胞生长因子及免疫细胞的网状结构[1]。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中所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纤维胶原蛋白是牙周组织再生修复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目前牙周病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 改良纤维蛋白脂肪复合物治疗瘢痕性凹陷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明;李泽华;陈佳;顾斌;谢红炬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自体纯化脂肪颗粒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注射移植对面部瘢痕性凹陷畸形进行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7例面部凹陷畸形患者,取自体脂肪经离心纯化,复合PRF,瘢痕粘连松解,局部注射填充.结果:患者术后局部畸形矫正满意,术区几乎无新增瘢痕,并且原有瘢痕质地有一定程度改善,脂肪供区无并发症发生.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效果满意,无局部硬结、感染、脂肪液化.结论:应用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自体脂肪,能有效提高脂肪的成活率,减少移植后液化、坏死,是修复面部瘢痕性凹陷畸形的有效方法,在临床值得推广.

  • 犬脂肪干细胞膜片的构建及其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后的成骨能力

    作者:唐世俊;郑雷蕾;秦朴;丁俐丹;杨兰;陈杨;胡赟

    目的 初步研究犬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s)膜片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对膜片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后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犬腹股沟处的脂肪进行消化,分离培养成脂肪干细胞进行相关检测.将P3代细胞加入含抗坏血酸的成膜培养液培养2周以上,构建脂肪干细胞膜片,采用HE染色及扫描电镜对膜片进行形态学检测.提取静脉血PRF,分为细胞膜片复合PRF的实验组和膜片对照组,2组分别成骨诱导后进行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并于诱导后第3、5天,采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的表达.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成功构建干细胞膜片.光镜下可见细胞极性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分泌.扫描电镜可见膜片表面光滑,细胞紧密排列.HE染色可见蓝染细胞紧密相连,细胞外大量基质.成骨诱导后,ADSCs膜片复合PRF的实验组ALP表达及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形成量明显优于ADSCs膜片对照组,实验组ALP、Runx2基因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 成功构建犬脂肪干细胞膜片,膜片复合PRF后具有更强的成骨能力.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强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通过直接离心自体外周血液获得的蛋白凝胶.它富含血小板、白细胞、多种生长因子及细胞活素等,能促进干细胞的移动、增殖、分化,新血管生成及胶原蛋白合成.有研究表明,PRF作为新一代的血液制品,对因发育不足、增龄性萎缩、创伤、肿瘤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现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牙龈缺损修复中钙结合蛋白和胶原酶-1的浓度变化

    作者:董露;杨琴秋;肖琼;尹晓桦;陈红亮;孙勇

    目的: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与胶原膜修复拔牙术后牙龈缺损各时间节点的分泌物中钙结合蛋白和胶原酶-1的水平,评价PRF对牙龈缺损的修复和调节局部炎性反应的能力。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到成都军区机关医院种植修复临床专科中心就诊,需拔除磨牙并同期进行位点保存的患牙16例,随机分为PRF膜组和胶原膜组,各8例。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Bio-Oss骨替代材料,表面分别覆盖PRF膜或胶原膜。通过ELISA检测术区在术后3、7、14、21、28 d创面分泌物中胶原酶-1和钙结合蛋白的水平,动态评价PRF对牙龈缺损的修复和调节局部炎性反应的能力。结果钙结合蛋白水平在术后3、7 d胶原膜组均明显高于PRF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21、28 d胶原膜组稍高于PRF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酶-1水平在术后3、7 d PRF膜组均明显高于胶原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21、28 d PRF组稍高于胶原膜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能促进牙龈缺损的修复,减轻术区局部炎性反应。PRF膜是一种有一定抗感染能力的生物活性再生平台材料,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朱卫丽;薛小萍;刘衍春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被誉为第二代富血小板浓缩物,是自体血液经离心而获得.通过血小板生长因子、白细胞因子和纤维蛋白基质的共同作用,PRF可在血管生成、组织再生和骨组织愈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1种新型再生医学材料,PRF已被逐渐用于口腔颌面部外科、整形外科、运动医学、耳外科和泌尿外科中.本文就PRF在临床医学中的新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世茂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一种富含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自体来源的新型生物材料,被誉为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其分子结构类似天然血凝块,为组织细胞提供迁移、增殖和分化的场所.近来,许多学者将PRF作为移植材料应用于口腔种植前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骨移植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PRF 及其在口腔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兔牙槽骨缺损中的表达

    作者:周春梅;李淑慧;温齐古丽·乃库力;于莉;袁萍;赵璐;吴佩玲;尼加提·吐尔逊

    目的 通过建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兔拔牙窝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用36只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均于全身麻醉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A组植入BMSCs-PRF复合物,B、C组分别植入单一PRF和BMSCs,D组未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点3只动物)处死动物,立即在骨缺损同一部位取材,制作骨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缺损修复过程中Notch1和Wnt3a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第4、8周,A、B、C组Notch1和Wnt3a表达均高于D组(P<0.05);第12周,D组Notch1和Wnt3a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第4周,骨缺损区新生骨细胞Notch1和Wnt3a的表达多,随着时间的延长,骨缺损修复完成,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Notch1和Wnt3a信号分子在BMSCs复合PRF促进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均有表达,可以通过调控BMSCs的增殖与分化加速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愈合过程;二者表达情况相似,有可能存在串话机制.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血浆体外释放生长因子的比较及其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杨世茂;王明国;李静;刘金盼;林夏莲;徐炜

    目的 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富血小板血浆(PRP)体外释放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及其对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抽取兔耳中央动脉血,一次离心法制备PRF,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分别将其置于5 mL新鲜的α-MEM培养液中,分别于37℃下静置1、7、14、21、28 d,收集PRF与PRP析出液,检测析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PDGF-AB)的质量浓度.将收集的PRF与PRP析出液配置成条件培养液培养ADSCs,观察其对ADSCs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 1)生长因子释放情况:不同时间点的PRF析出液中,14d时TGF-β1的质量浓度达到高,7d时PDGF-AB的质量浓度高;不同时间点的PRP析出液中,1d时TGF-β1与PDGF-AB的质量浓度即达高,以后逐渐下降.2)对ADSCs增殖及ALP活性的影响:PRF析出液中,14 d时对其影响大;PRP析出液中,1d时对其影响大.结论 与PRP相比,PRF能够缓慢持久地释放生长因子,更有力地刺激ADSCs的增殖和分化.

  • 脱钙异体冻干骨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魏雪;钟晓波;何斌;邓彦涵;骆书美

    目的 系统评价脱钙异体冻干骨(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的有效性.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检索2016年5月之前发表的关于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9篇RCT文献纳入Meta分析,共194例患者,303个位点.Meta分析结果显示: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试验组较对照组可以降低短期组(6个月)和长期组(12~18个月)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均数差(MD)分别为0.75 mm[95%可信区间(CI)(0.31 mm,1.20 mm),P=0.0010]、0.87 mm[95%CI(0.02 mm,1.72 mm),P=0.04];增加短期组(6个月)和长期组(12~18个月)的临床附着水平,MD分别为0.65 mm[95%CI(0.08 mm,1.22 mm),P=0.03]、1.31 mm[95%CI(0.60 mm,2.01 mm),P=0.0003];减少长期组(12~18个月)的牙龈退缩[MD为-0.58 mm,95%CI(-0.78 mm,-0.38 mm),P<0.00001];增加短期组(6个月)和长期组(12~18个月)的骨充填高度,MD分别为0.52 mm[95%CI(0.03 mm,1.00 mm),P=0.04]、1.26 mm[95%CI(0.65 mm,1.86 mm),P=0.0001].结论 DFDBA联合富血小板衍生物能有效治疗牙周病导致的骨内缺损,效果优于单用组.但因为此次纳入研究较少,质量不高且样本量较小,所以仍需高质量的、大样本的RCT来进一步验证.

  • PRF复合GBR技术在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鹏飞;孙福星;范亚伟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纤维蛋白(PRF)复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在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效果及骨再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就诊上前牙外伤患者5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二组分别为同一患者双侧对称同名牙,实验组行PRF膜+Bio-Oss骨粉+海奥生物膜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Bio-Oss骨粉+海奥生物膜位点保存术.术后2周、4周、6周、8周、12周X线片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术区灰度值测量,术后半小时、6周及12周锥形束CT(CBCT)应用simplant软件行牙槽嵴顶下2mm、4mm、6mm三个位点牙槽骨宽度、 高度及术区骨质密度测量.结果:二组X线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各时期X线片灰度值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检验示与时间有相关性(P<0.01),二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周牙槽嵴顶下2mm、4mm、6mm宽度、 牙槽嵴顶到对颌牙切端平面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术区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示与时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PRF配合GBR技术与单纯使用GBR技术进行位点保存术均能有效减少牙拔除术后牙槽骨宽度及高度的吸收,并且PRF可以促进新骨生成以及人工骨粉向新骨转化,同时期较单纯GBR技术成骨速度快.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应用

    作者:宓努;罗良;包祥;龚志敏

    目的: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移植材料进行上颌窦内提升,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1例患者,54枚植体,均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移植材料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士卓曼种植体。术后6到12个月,随访观察留存率,利用CBCT评价上颌窦底提升高度和新骨获得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种植体近远中周围骨边缘变化。结果:共植入植体54枚,随访6~12个月,留存率100%。上颌窦底不同提升高度组间和不同随访时间组间的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移植材料进行上颌窦内提升能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留存率高,植体周围牙槽骨稳定。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促进脱位再植牙牙周膜性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王得利;林洋洋;西玉立;王海艳;林娜;徐颖;石屹;赵青亮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促进犬脱位再植牙牙周膜性愈合.方法:选取10只成年杂种犬,间隔拔除犬上下颌前牙,建立完全性牙脱位模型.自颈静脉抽取全血,制备PRF、PRP.将脱位牙按照体外干燥放置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进行随机化分组,每组的患牙分别复合PRF、PRP或不添加任何移植物进行再植,以即刻再植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学观察评价各组患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第1组均表现为正常牙周膜结构;无炎性改变及炎症性吸收情况;第3组及第4组无炎性改变及炎症性吸收的发生,其正常牙周膜及表面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及第7组牙周膜样结构具有较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及较强的方向性;第4组、 第7组正常牙周膜均与第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组正常牙周膜高于第6组,而表面吸收低于第6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组与第10组表面吸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多表现为修复性及静止性表面吸收.结论:PRF促进脱位再植牙牙周愈合的效果比没添加移植物组及使用PRP组修复效果更加明显.脱位2小时后,PRF/PRP均较难促进牙周膜性愈合.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骨缺损修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建林;叶平;吴润发;白彭;段志坚;黄忞;康维博;谢晨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为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8-12月龄健康雄性山羊6只,采用自体对照的方法在羊的双侧下颌前部无牙区颊侧制备3个直径5mm,深2mm圆形骨缺损。将3个缺损分为ABC三组: A组放置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作为实验组, B组覆盖海奥修复膜作为标准对照组, C组不放置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依次在4周、8周及12周处死动物,获取标本,进行大体标本观察、 X线影像观察、 HE切片观察,比较三组的成骨效果,并以HPIAS-2000H高清晰型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软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计算新生骨小梁面积百分比。 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织切片显示,4周实验组和标准对照组缺损区新生骨小梁相对较多,表面有类骨质沉积,成骨细胞活跃,成排排列,纤维成分较少;空白对照组新生骨小梁稀少,成骨细胞数量较少,纤维成分较多。8周时实验组和标准对照组骨小梁增厚增多,相互连成网状,成骨细胞丰富,纤维成分较少;空白对照组骨小梁相对纤细,纤维成分较多。12周实验组和标准对照组可见明显板层结构,骨小梁粗大,空白对照组未见板层结构。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在4周、8周、12周时新生骨小梁面积百分比(35.92±3.89,60.72±4.53,74.73±3.64)均高于空白对照组(22.56±4.59,52.18±5.31,66.77±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标准对照组(34.36±3.61,61.95±5.24,76.24±3.35)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实验性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较好的促进成骨作用。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引导成骨能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许丰伟;柳忠豪;董凯;孟祥赟;王超;孙爱杰

    目的:探讨及比较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PRF)、海奥生物膜联合骨粉用于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缺损处早期引导骨生成的能力.方法: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其双侧下颌骨下缘上2mm做圆形骨缺损,A组植入骨粉后覆盖PRF,B组植入骨粉后覆盖海奥生物膜,C组植入骨粉.术后2,4,8周分期分组处死动物,取下颌骨缺损植骨区标本.标本行大体观察、CT及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大体观察,骨缺损区早期骨愈合坚硬度A组>B组>C组.CT观察,骨缺损区骨密度早期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2周、4周时A组B组C组之间骨密度值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8周组A组B组无统计学差异,与C组分别存在统计学差异.组织学观察,同期比较A组新生骨组织及再生血管化均优于B组、C组,新生骨排列较B组、C组规则.结论:PRF在骨缺损的修复中能够促进新骨的形成,提高新骨形成的时间和质量,对引导成骨起到有效促进作用.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机制的探讨

    作者:罗晓丁;李丹;张剑明

    目的:通过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其在组织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志愿者肘静脉全血制备PRF标本,通过免疫组化的实验方法,检测标本中IL-1 β、IL-4、IL-6、TNF、PDGF-BB和TGF-β 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标本中IL-1 β、IL-4、IL-6、TNF、PDGF-BB和TGF-β 1均为阳性表达.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中含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与纤维蛋白共同发挥作用使PRF具有减少术后反应、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

204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