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实用手外科杂志

实用手外科

实用手外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Hand Surgery 실용수외과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2722
  • 国内刊号: 10-133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132
  • 曾用名: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手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蔡林方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接合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

    作者:张志敏;刘刚义;席志峰;王从虎

    目的 探讨接合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4例128指外伤后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或(和)肌腱外露的指体采用邻指皮瓣进行修复,并将皮瓣内的指背神经与受区神经以端—端或端—侧接合的方法修复重建其感觉功能.结果 104例128块皮瓣中,除1块皮瓣坏死外,其余127块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的外形及功能良好.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81例,良12例,中10例,差1例,优良率88.60%.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4~7 mm,供区恢复良好,无功能影响.结论 采用接合指背神经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不但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修复后的外形及功能良好,而且可大限度地恢复其精细感觉.

  • 改良三叶皮瓣联合局部植皮修复足远端创面

    作者:赵玉华;董才宽;蔡华;周卫松

    目的 探讨足背动脉足底深支逆行三叶皮瓣的解剖学特点,以及修复伴第1跖背动脉损伤足前部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前足创面伴第1跖背动脉损伤,伸肌腱及骨外露创面均超过2处以上者,联合植皮重建.供区游离植皮覆盖.结果 胫前动脉踝前穿支、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足底深支、足底动脉弓形成一血管轴.术后踝前皮瓣、跗外侧皮瓣、跗内侧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获3~18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三叶皮瓣)供区无溃疡.结论 足底深支为蒂的改良三叶皮瓣修复足前部创面,点面结合,损伤较小,血供可靠,符合创伤修复原则.

  • 第2掌骨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创面

    作者:彭凯佳;朱从坤;胡玉庆

    目的 报道第2掌骨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第2掌骨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不同的缺损创面33例.结果 33例皮瓣均成活,1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结论 第2掌骨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食指各种缺损创面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技术要求低,术后易观察及护理,皮瓣成活率高,基层医院易开展等优点.

  • 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损伤

    作者:刘壮;孙劲野;宋基学

    目的 总结游离足背带肌腱皮瓣移植修复手背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0月,游离足背带肌腱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及指伸肌腱缺损4例12指.结果 本组4例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年,皮瓣色泽好,外观及功能较满意,痛、温、触觉已恢复.按美国手外科协会1983年制定的TAM评定标准评定,手伸指功能优7指,良4指,可1指,屈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部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游离 复合皮瓣 修复
  • 手指皮瓣联合VSD技术治疗指尖脱套伤29例

    作者:周庆文;孙海艳;何凯;赵巨伟;许兴华

    目的 介绍手指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指尖脱套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9月,对17例29指指尖脱套伤患者采用手指皮瓣覆盖修复指腹缺损.于指骨背侧甲床缺损区钻孔,术后以VSD覆盖指骨背侧钻孔区行负压吸引,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肉芽组织覆盖甲床缺损,终肉芽组织瘢痕化替代甲床.结果 29指皮瓣全部成活,甲床缺损区全部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指甲全部再生.本组优16指,良7指,可4指,差2指,总优良率7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大限度恢复手指外形,是修复指尖脱套伤的有效方法.

  • 桡神经浅支营养皮瓣与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比较

    作者:杨波;黄鹤;张远林;宿晓雷;杜志国;陈广先;赵建勇

    目的 对桡神经浅支营养皮瓣及掌背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分别以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及掌骨背侧动脉为蒂,将皮瓣向远端或侧方转移,修复食中环指皮肤外伤致缺损及虎口挛缩所致皮肤缺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各为22例、14例,掌背动脉皮瓣1例远端血疱形成,经活血药物应用及伤口换药后伤口愈合.结论 分析两种皮瓣的切取方法及适应证,总结出掌背神经营养皮瓣需要切取的组织层面浅、创伤小,带有神经周围血管网血运稳定,术后皮瓣可恢复较好的感觉.

  • 山茛菪硷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动脉闭塞性肢端溃疡坏死8例分析

    作者:白延玲

    目的 总结动脉闭塞性肢端溃疡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9-2012年收治的8例动脉闭塞性肢端溃疡坏死病例,根据症状采用山茛菪硷(654-2)和低分子右旋糖酐于5min内一次性注入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7例采用每日1次,经8~14次治疗获愈;1例采用隔日1次,经18次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所有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副反应.结论 注射山茛菪硷(654-2)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动脉闭塞性肢端溃疡坏死,方法简单有效,适合基层医院治疗轻度肢端溃疡坏死病例.

  • 综合治疗嵌甲性甲沟炎289例临床体会

    作者:赵德健;许元鸿

    目的 探讨嵌甲性甲沟炎治疗方法.方法 将1999-2009年收治的289例嵌甲性甲沟炎,根据症状选择治疗方法,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结果 未化脓感染的嵌甲性甲沟炎186例,其中78例症状轻微者经修剪后当即恢复正常行走;58例于治疗后24 h内红肿消退,恢复正常行走;72例不能耐受修剪趾甲治疗者,经药物治疗红肿消退后,再经修剪趾甲获愈.症状较重的103例化脓性嵌甲性甲沟炎,采用手术方法治愈.结论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嵌甲性甲沟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及症状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可千篇一律.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高士强;陈善亮;佟林冬;赵军;彭发林;曹志节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顺行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大面积15 cm×10 cm,小9 cm×7 cm.结果 移植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结论 应用顺行或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有效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此皮瓣解剖位置表浅,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小腿重要血管和神经,术后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 外踝上动脉降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卜凡玉;寿奎水;强力;顾黎明;张全荣;芮永军;许亚军

    目的 探讨应用外踝上动脉降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足中部、前足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外踝上动脉降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足中部、前足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 6例逆行岛状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或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皮瓣外观佳,功能好,无需二次皮瓣整形.结论 外踝上动脉降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皮下脂肪少、质地好、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可较好地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

    作者:刘文斐;李雷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12例.结果 11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 应用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瓣成活率高,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甲板回植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甲下血管球瘤

    作者:毛守奎

    目的 提高对甲下血管球瘤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探讨对甲下血管球瘤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并行甲板回植治疗14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结果 术后经8个月~3年随访,症状均消失,无复发,指甲光滑无畸形.结论 血管球瘤是一种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的良性肿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及甲板回植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 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皮支皮瓣修复同指偏桡侧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洪朝浮;王道明;柯建华;钟宏星;杨明哲;许锦栋

    目的 探讨以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邻近关节处的皮支为旋转点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偏桡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10月-2012年7月收治的24例24指拇指偏桡侧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邻近关节处的皮支为旋转点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4例获3~12个月随访,平均7.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无臃肿,颜色与患指周围皮肤相似.末次随访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0 mm.拇指功能根据TAM法评定,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8%.结论 以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邻近关节处的皮支为旋转点的岛状皮瓣不损伤拇指指动脉和指神经,手术操作简便,可较好修复拇指偏桡侧软组织缺损.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退行性改变致慢性腕关节尺侧痛18例

    作者:张辉;王彦生

    目的 探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退行性改变致慢性腕关节尺侧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8例TFCC退行性改变致慢性腕关节尺侧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采用电刺激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随访3~6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率达77%.结论 TFCC退行性改变是慢性腕关节尺侧痛致病原因之一,保守疗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海东;张屹阳

    目的 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2年随访,其中19例皮瓣血运、外观、质地、色泽、弹性好,2例皮瓣较臃肿,经二期修整,外形改善,所有患者恢复正常行走.结论 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良好的外观和感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电击伤合并骨关节损伤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乐锋;张振伟;游楚红;陈国荣;吴耿;周望高;柯于海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电击伤合并骨关节损伤患者的病因及骨折特点.方法 对4例电击伤合并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电流性质、强度、电压的高低、接触部位、患者触电瞬间的体位、损伤情况以及骨关节损伤的部位.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随访3个月,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残留功能障碍及关节疼痛.结论 接诊电击伤患者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全面认真体格检查,遇到疑问时及时拍片了解骨关节情况.只要明确诊断,电击伤合并骨折或关节脱位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 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

    作者:白辉凯;谢振军;彭远清;赵国红;郑竞舟

    目的 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拇指桡侧指背神经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拇指桡侧指背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外观自然、不臃肿,指端饱满,两点辨别觉5~12 mm,供区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拇指桡背侧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桡背侧 拇指 缺损
  • 高原地区断指再植43例报告

    作者:赵伟;唐兴林;顾喜德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高原地区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对2011年9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3例断指再植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彻底清创,高质量血管吻合.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消肿、补液、吸氧、持续烤灯照射及每小时伤口局部喷氧等治疗.结果 本组43例52指,再植成活48指,坏死4指,成活率92.3%,其中2指因术后补液量不足,2指经冰水、酒精浸泡所致.结论 高原地区断指再植,“三抗”同时,应积极消肿、补液、吸氧及局部喷氧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辉;王彦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动静脉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收治先天性动静脉瘘患儿5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局限型2例,弥漫型3例,病变均发生于四肢.对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局限型行病灶切除,弥漫型扩大切除病变组织,缺损区域以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结果 5例患儿随访1~3年.2例局限型患儿中1例治愈,1例病情得到控制;3例弥漫型病变中,2例病情得到控制,1例病情持续进展且因并发症已行左上肢截肢手术.结论 手术治疗可作为CAVF局限型的首选治疗方式,而弥漫型单纯采取手术治疗则具有较高的复发几率.尽管如此,小儿CAVF还应尽早治疗以防止肢体畸形及循环系统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锤状指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与疗效分析

    作者:毛莉颖;黄东;张惠茹;林浩;黄永军;黄国英;卓日波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锤状指.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患者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对23例不同类型的锤状指患者,按其病情特点在显微镜下分别采用直接断端吻合、止点重建、骨折复位固定、关节融合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采用D 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其疗效:优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86.9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治疗锤状指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支撑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作者:宋文奇;张弛;王挺;韩培;郑宪友;孙鲁源;康庆林;柴益民;张长青

    目的 探讨支撑钢板治疗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7月,采用支撑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8例.根据国际通用的Dubberley分型,ⅠA型3例,ⅡA型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全部切开,直视下骨折复位.经X线透视确认解剖复位后采用支撑钢板固定.结果 术中及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X片示骨折解剖复位.本组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6个月,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无肘关节外翻不稳,其中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肘关节活动度:伸9°(0°~15°),屈125°(105°~135°),平均活动度116°.按Broberg-Morrey评分标准,平均94.2分;术后疗效优6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应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后,早期行肘关节主动伸屈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 横向“U”形切口治疗锤状指

    作者:江起庭;杨丽娜;江志伟

    目的 介绍横向“U”形切口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9月,对30例30指锤状指患者均采用指背横向“U”形切口,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修复肌腱、骨折同常规手术.结果 30例患指轻度肿胀,1周后逐渐消退,无1例出现水疱,皮缘无坏死,伤口无感染,切口均一期闭合.22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伤指皮肤无红肿,指甲生长良好,锤状指畸形完全矫正,参照TAM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6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横向“U”形切口治疗锤状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手术视野暴露彻底,皮瓣血供充分、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吻合静脉的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

    作者:罗小庆;吴炳生;刘剑;谭改运;吴培;谭中兴

    目的 探讨采用吻合静脉的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静脉的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22例25指.结果 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的愈合、质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指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的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可改善皮瓣的静脉血液回流,促进皮瓣的愈合,减少色素沉着,提高皮瓣成活质量.

  • 拇指软组织恶性肿瘤19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东旭;路来金;宫旭;崔建礼;蒋子平

    目的 探讨拇指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2000-2012年收治的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9例拇指软组织恶性肿瘤,就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拇指软组织恶性肿瘤以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多见.保留拇指功能截指组与超掌指关节截指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拇指软组织恶性肿瘤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了提高术后生存率,首选掌指关节截指术.

  • 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古汉南;李木卫;陈瑶;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

    目的 探讨以跖底动脉为蒂的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中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或指尖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8年1月-2012年3月,对29例因外伤造成手指中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或指尖皮肤缺损患者,采用第2趾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29例均恢复原手指的外形与功能,且保留了第2趾的长度、外形与功能.结论 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是修复手指中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或指尖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 先天性并指畸形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吴迪;路来金;宣昭鹏;崔建礼;孙希光;贾晓燕

    目的 探讨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体会,规范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0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采用游离植皮及皮瓣等6种手术方法进行分指.以掌背侧顺行推进皮瓣、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五角推进皮瓣、局部“V-Y-W”推进皮瓣及菱形皮瓣重建指蹼;以“Z”形和全厚皮片修复指体.结果 本组24例总体治疗效果满意,其余6例行二次手术,其中植皮坏死3例,手指瘢痕屈曲挛缩2例,指蹼创面感染、继发瘢痕增生形成不全并指1例.结论 并指的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出生后6个月~2年,并指的手术设计应注重指蹼的重建,重建的方法应首选掌背侧顺行或逆行皮瓣转移术;指体修复应选择全厚皮片,以预防手指的屈曲挛缩.

  • 游离股前外筋膜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雷林革;袁崇喜;何如祥;李国海;马宝

    目的 设计游离股前外筋膜瓣修复手背、掌侧皮肤缺损.方法 本组14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肌腱移植修复后采用游离股前外筋膜瓣覆盖修复,筋膜瓣上游离植皮.结果 筋膜瓣全部成活,植皮9例成活,其余5例部分出现坏死,经换药或点状植皮愈合.经6个月~2年随访,外观和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肌腱移植联合游离股前外筋膜瓣,一次手术完成手部肌腱、软组织、皮肤及感觉神经重建,术后外形、功能恢复满意,尤其对供区损伤降至小,为手掌、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前足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

    作者:张美英;刘彬;路来金

    目的 总结不同类型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前足皮肤缺损的部位,采用不同类型的外科皮瓣修复50例,其中交腿皮瓣2例,带蒂逆行岛状皮瓣20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28例.结果 除3例带蒂逆行岛状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行植皮创面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47例,二期愈合3例;术后皮瓣整形17例.随访6个月~2年,足部功能及外形恢复较满意.结论 根据足部皮肤缺损的部位、面积大小及周围组织条件,选择不同类型外科皮瓣修复创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 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及骨短缩

    作者:沈勇;王彦生;张辉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胫骨骨不连及骨短缩患者(肢体短缩4~17 cm,平均9 cm),根据Illizarov治疗原则,采用微创截骨、直接拉伸延长或骨段滑移术修复骨缺损和延长肢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置入外固定架,骨不连者调整外固定架使骨断端对合并加压;骨缺损短缩者则做骨段搬移术或直接拉长.定期复查X片,直至骨愈合满意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 本组术后经1~5年随访,所有骨缺损愈合,肢体长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感染无复发.结论 Ilizalov外固定架技术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软组织感染创面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感染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被控制并随骨连接而愈合.

  • 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建华;王生钰;李再桂;张永强;张克录;刘海华;官有会

    目的 探讨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离断伤的再植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6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40指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不完全性离断伤患者采用变更再植操作次序的方法进行断指再植术.结果 术后40指均成活,成活率100%.随访1~5年,手指优良40指,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变更再植操作次序的再植方法治疗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不完全性离断伤,保留了相连的掌侧皮肤,促进断指静脉回流,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断指成活率,疗效满意,是治疗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不完全性离断伤的好方法.

  • 胸脐皮瓣在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和受区血管位置临床分型及意义

    作者:王占忠;倪娇;姜涌;王海生;郑晓川;刘玮;徐昌维;崔志强

    目的 讨论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时,根据小腿损伤动脉不同应用胸脐皮瓣覆盖创面的设计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月,根据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时,损伤胫前、胫后动脉不同及是否应用远端蒂、近端蒂或对侧小腿的胫后动脉,分别采用胸脐皮瓣修复7例,皮瓣面积大20 cm×11cm,小10 cm×6 cm.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5~2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将小腿皮肤缺损处胫前及胫后动脉损伤情况分析后给予分型,然后再分析应用远端蒂、近端蒂还是对侧小腿的胫后动脉来决定胸脐皮瓣的设计.

  • (足母)趾趾尖移植再造拇、手指指尖

    作者:曾志超;李鹏;刘海棠;谢沛军;欧治平

    目的 分析利用(足母)趾趾尖移植再造拇、手指指尖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7月对18例18指指尖缺损患者,采用(足母)趾趾尖组织游离移植进行修复再造,常规吻合腓侧趾底动脉、趾底神经、趾背静脉.结果 再造18例18指全部成活,1例术后早期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成活.术后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再造手指外形接近正常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供区(足母)趾外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足母)趾趾尖移植再造拇、手指指尖,外形、功能好,供区损伤小,是指尖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 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生钰;谢建华;李再桂;刘海华;张克录;张永强

    目的 探讨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1年9月对21例30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断指进行再植,根据手指旋转撕脱离断的程度,分别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重建血循环及感觉.结果 30指成活29指,失败1指,成活率96.7%.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以后一次随访结果为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0指,良7指,差3指,优良率90%.结论 按照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再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蒂部不同处理修复指端缺损

    作者:江波;王培吉;赵家举

    目的 探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蒂部不同处理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39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肤缺损,术中根据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的蒂部处理方法转移皮瓣.蒂部创面直接缝合8例,蒂部带皮蒂10例,蒂部创面全厚皮片植皮21例,其中包括蒂部创面直接缝合及带皮蒂皮瓣发生血运障碍后,采用蒂部皮片植皮分别为4例和5例.结果 39例皮瓣均成活.4例皮瓣其中蒂部创面直接闭合2例,蒂部单纯带皮蒂2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明显肿胀并出现水疱,经抽吸水疱减张及小切口放血后皮瓣转为红润.术后随访5~8个月,皮瓣外形、手指功能均较满意.结论 根据术中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蒂部处理方式的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能明显降低皮瓣肿胀及血管危象的发生.

  • 锁骨骨折术后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作者:朱新红;黄飞;陶德刚;赖爱宁;郭龙

    目的 分析锁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2000年1月-2011年6月,对208例锁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10例3~14 d出现创缘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导致不愈合,发生率为4.8%.结论 引起创口不愈合的原因较多,如对锁骨处皮肤软组织解剖特点不熟悉、对骨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估计不足、手术操作不当、植入物的反应等,因此术中仔细操作及熟悉手术入路的解剖特点、术后恰当的处理是预防创口不愈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感染 并发症
  • 微型钢板治疗断指再植后指骨骨不连

    作者:陆联松;康庆林;徐佳;柴益民;张长青;曾炳芳

    目的 评估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断指再植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对断指再植后出现指骨骨不连的11例12指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清理骨不连断端嵌压的软组织,疏通髓腔并复位,对存在明显骨缺损的采用自体骨植骨.12指均采用AO微型钢板固定.结果 本组术后获得2~24个月随访,平均10.5个月.骨不连全部愈合,愈合时间短7周,长15周,平均10.3周.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断指再植后指骨骨不连的理想方法,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沈阳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吴莉

    目的 调查分析沈阳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统计表,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并加以分析,主要包括:急诊手外伤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致伤原因、伤害环境、损伤类型等因素.结果 急诊手外伤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比值为5.78∶1;高发年龄段在16~3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所占比例高,为51%,高中学历占20.69%;引起伤害的原因,以工作中操作不当所受伤害多,占69.99%,家庭生活中受伤占19.35%;开放性损伤占98.28%,其中挤轧伤、切割伤分别占36.65%,35.06%,闭合性损伤仅占1.72%.结论 本地区急诊手外伤患者以青中年居多,且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工伤、开放性损伤所占比例高,应重点预防.

  • 手部烧伤患者植皮术的康复性护理

    作者:代巍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患者植皮术后的康复性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手部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削痂植皮手术,术后给予康复性护理,并比较护理治疗前后上肢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康复性护理训练之前上肢自理能力得分平均为(64.4±1.3)分;康复性护理之后得分平均为(93.2±1.5)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手部烧伤植皮术后患者采用康复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上肢自理能力,对手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无瘤操作技术在骨肿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颖

    目的 总结无瘤操作技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介绍无瘤操作技术及配合要点.方法 对2011年收治的15例骨肿瘤患者术中采用无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切除肿瘤,防止癌细胞的脱落、种植和播散.结果 术后3个月、1年回访,无1例患者复发,有效的防止了癌细胞医源性扩散,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医源性转移.结论 术中严格遵守无瘤操作原则是骨肿瘤患者保肢手术中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减少复发,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的关键.

  • 手部先天畸形的指甲形态学改变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永亮;田文

    1解剖学基础指甲的解剖组织学基础属扁平有弹性的角质化表皮,呈半透明长方形硬板状,覆盖于手指末端背面,有支持作用,其外露部分与下层皮肤相连称为甲体,甲体远端与皮肤脱离部分称为自由缘,近端隐蔽于皮肤下的部分称为甲根.甲体基部有半月形的区域,色白称之为甲半月.掩盖甲周的皮肤皱襞称为甲廓或甲襞,覆盖甲根的皱襞称为上甲皮或甲皱襞,甲外缘与甲襞之间的沟称为甲窦,甲自由缘下方的表皮称为下甲皮.

  • 锤状指的治疗进展

    作者:周广良;蒋国栋;巨积辉;侯瑞兴

    手指伸肌腱止点的损伤在手外伤中很常见,常因外伤引起.手指伸肌腱在伸直位突然受到屈曲方向的暴力,远侧指间关节背侧伸肌腱断裂回缩,或伴有末节指骨基底部撕脱骨折,导致远侧指间关节主动伸直不能,引起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的手指畸形称为锤状指.此外伤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慢性并发症,造成疼痛、功能障碍,影响美观.由于指伸肌腱装置解剖结构及滑动时力学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修复Ⅰ区伸肌腱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手术方法多样,从而获得的临床效果也不尽人意.多年来,不少学者通过深入解剖研究和在手术方法上的不断探索改进,取得了一些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锤状指 肌腱 治疗
  • 改良动静脉转流术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作者:李春江;郑秋涛;丁俊连;王海燕;张桂云;戚素银

    目的 建立改良动静脉转流术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选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成三组,将前肢分别做成A,B,C三种离断模型.A型:仅保留两组动脉供血;B型:仅保留一组动、静脉供血;C型:仅保留两组动脉供血,其中将一条非优势动脉于起点处结扎.观察三组肢体成活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B型及C型肢体成活,A型肢体坏死.B型及C型骨折于术后6周摄X片示有骨痂生长.结论 动静脉转流术可为离断肢体提供有效的供血及静脉回流,对指尖及末节手指离断再植中静脉回流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 神经束植入联合甲钴胺治疗失神经骨骼肌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飞;高峰;黄刚;李保龙;杨延军

    目的 研究神经束植入治疗失神经支配骨骼肌,并比较靶肌肉局部用药与全身性用药的疗效,探讨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的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用雄性大鼠60只随机等分5组,每组12只,制作左侧胫神经切断动物模型.A组:神经束植入组;B组:神经束植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C组:神经束植入+腹腔注射甲钴胺;D组:胫神经切断;E组:胫神经切断+左侧腓肠肌注射生理盐水.术后当日开始,B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300μg/kg;C组隔日腹腔注射甲钴胺300μg/kg;E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等渗盐水0.02 ml.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测量左小腿腓肠肌电生理、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细胞TUNEL染色.结果 术后4周及8周,A,B,C三组腓肠肌电位波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组与E组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及术后8周,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A,B,C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E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组与D,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 神经束植入能有效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靶肌肉给药效果优于全身用药.

  • 神经安定镇痛术结合腋鞘内给药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

    作者:宿晓雷;杜志国;武倩;张远林;张金秀;赵建勇

    目的 探讨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应用神经安定镇痛术结合腋鞘内泵入局麻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自残性断指患者再植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三抗”治疗的同时,应用持续小剂量静脉泵入神经安定镇痛合剂结合腋鞘内泵入镇痛药物7d;对照组术后行“三抗”治疗.结果 治疗组34例,术后一期成活32例,坏死2例,有效率94.1%;对照组26例,一期成活22例,坏死4例,有效率84.6%.两组再植成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残性再植术后应用神经安定镇痛术结合腋鞘内泵入镇痛药物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

  •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在指屈肌腱鞘内阻滞麻醉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传煌;杨涛;吴芳;李文庆;李楚炎;毛仁群

    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在指屈肌腱鞘内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指体中末节手术的成人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B,C组分别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0.5%盐酸罗哌卡因联合1%盐酸利多卡因、1%盐酸罗哌卡因各4ml,行指屈肌腱鞘内阻滞麻醉.结果 本组60例术后均获48 h随访.麻醉起效时间A,B组短于C组(P<0.05),镇痛效果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持续时间B,C组长于A组(P<0.05),与镇痛药的协同作用B,C组强于A组(p<0.05),不艮反应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盐酸利多卡因在指屈肌腱鞘内阻滞麻醉中,不失为一种更佳的选择.

实用手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