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勇;简华刚;宗建春;秦开秀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慢性创面前后创缘组织中C-ski及Smad3表达的改变,从创面愈合启动方面探讨VAC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 临床选取慢性创面病例1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7 d取创缘全层皮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样本组织的C-ski及Smad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检测样本组织中C-ski mRNA和Smad3 mRNA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创缘组织中C-ski的表达较少,治疗后逐渐增加,治疗后第4天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相反,治疗前创缘组织中Smad3的表达较多,治疗1 d后轻微减少,治疗4 d和7 d 后显著减少(P<0.05),C-ski mRNA和Smad3 mRNA的表达趋势同其蛋白一样.C-ski阳性表达与Smad3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3,P<0.01).结论 VAC治疗后,能够使创缘组织中的C-ski表达增加并且抑制了Smad3的表达.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乳房脓肿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作者:曾涛;虞舒;范毅

    乳房脓肿为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脓肿一经确诊,必须充分引流.常规手段为大切口引流、对穿切口引流,大量油纱填塞,治疗方式致使病人十分痛苦,精神、饮食、睡眠质量差,伤口愈合时间长,愈合瘢痕长,严重影响乳房的外观,致使患者情绪低落.我科于2008年2月~2010年12月,对24例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乳房脓肿,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电击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周维忠;邓凡;杜川;袁媛;刘宁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组织移植修复在高压电击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VSD技术联合组织移植修复高压电击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22例高压电击伤患者,创面切痂清创后采用VSD技术引流7~18d,二期对10例肉芽创面行刃厚、中厚植皮修复,其余12例骨关节外露创面患者行皮瓣转移及植皮修复,观察疗效.结果:2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经VSD引流治疗7~18d后,创面新鲜,手术后植皮及皮瓣存活良好,电击伤创面满意修复.结论:VSD技术联合组织移植是修复高压电击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疗效观察

    作者:杜明永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VSD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的变化,于术后2月随访家属满意度(疼痛程度、治疗速度、创面愈合质量、所花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治疗组减少程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满意度达92.50,参照组满意度65.00%,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VSD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方法,可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贞姬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随访观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1.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健康教育

    作者:夏娟娟;刘于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地传递健康信息,进行行为干预,使患者活得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维护健康知识的护理活动[1].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以及成为就医中必不可缺的环节,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随着交通事故伤的增加,我科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患者也随之增加,向患者解释这项技术的知识、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饮食、活动等可以一定程度的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利于康复.

  • 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创面

    作者:林鹤;郭宗科;韩兵;熊猛;严婷婷

    目的:探索应用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携带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主干血管受损的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的创面,以大程度降低肢体受损程度,避免截肢。方法: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例患者,均因高能量创伤致小腿中下段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发血管损伤、皮肤、肌群坏死,胫骨外露。一期清除坏死组织后,使用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保护外露的骨骼、肌腱;二期采用切取背阔肌肌皮瓣借由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桥接至患侧,填塞肌肉坏死产生的创腔,覆盖骨外露,修复创面。双足跟使用斯氏针对穿固定,防止下肢活动造成皮瓣损伤。4周后为断蒂进行血管蒂阻断训练,6~8周后手术断蒂。结果:6例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愈合过程顺利,无血管危象、血肿、感染征象。肌皮瓣外观丰满,质地均匀。术后随访6~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的湿性保护和引流、抑菌等作用充分保护了创面外露组织;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瓦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对于修复小腿中下1/3严重的血管、肌肉、皮肤损伤,效果明显。二者结合应用可使小腿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降低损伤程度。

  • 难愈性创面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鲜英;刘毅;张绪生;张斌;张诚;李玉环;杨雪丽

    目的:总结修复难愈性创面的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治疗67例难愈性创面,对其临床治疗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2例胫骨凿孔,培养肉芽组织后植皮完全坏死外,板障层移植皮片与短管状骨面植皮片、皮瓣100%成活,伤口Ⅰ期愈合;对于存在数月至数年的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后溃疡的患者,在全身情况维持稳定的同时,应用简易封闭负压治疗技术,创面局部改善后,行皮瓣或皮片移植术,皮瓣、皮片成活良好.经术后2~12月随访,创面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短管状骨骨髓面或板障层植皮、多种皮瓣以及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综合运用可较好治疗难愈性创面.

  • VAC对猪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

    作者:李望舟;李金清;李学拥;陈绍宗;李跃军;吕小星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细菌数和G+/G-比例的影响,为将该技术应用于爆炸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创面伤后前2 d不做任何治疗,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3 d,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采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6,9,14和19 d取创面活组织,匀浆后将匀浆液倍比稀释,在血琼脂糖平板上37℃孵育24 h,进行细菌计数,并对每份标本的200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计算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结果:治疗前创面中的细菌数高达107,VAC治疗后3 d,治疗组细菌数迅速下降到(1.91±0.245)×105 cfu/g,治疗后6 d降至(0.51±0.120)×105 cfu/g. 对照组创面内的细菌数下降缓慢,在治疗后9 d降至(19.54±3.67)×10 5 cfu/g;治疗后19 d仍高达(3.26±0.83 )×105 cfu/g,治疗后1~19 d,治疗组创面内的细菌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 治疗前两组创面革兰氏阳性(G+)细菌比例在31%~36%之间; 治疗后治疗组创面革兰氏阳性细菌比例逐渐增高,6 d增至(55.58±2.98)%,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中G+细菌的比例在治疗后1~19 d始终维持在30%~40%,明显较治疗组低(P<0.01).结论:与对照组相比,VAC能有效地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细菌数,且能降低创面内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比例.

  • 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血管生成

    作者:李望舟;李金清;陈绍宗;李学拥

    目的:探讨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生成的机制. 方法:用电雷管在4只15~20 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组创面伤后前3 d不做任何处理,以造成创面感染. 伤后3 d,对照组油纱布换药,治疗组用-15 kPa负压的VAC治疗.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 3, 6, 9, 14, 19, 24 d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 结果:VAC治疗后1 d创面中即有大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治疗后3 d开始下降. 而对照组创面在治疗后9 d开始才有VEGF的大量表达,并在治疗后14 d开始下降. VEGF的受体flk-1的表达,治疗组创面在治疗后1 d开始即大量表达,治疗后6 d开始下降,对照组创面在9 d开始大量表达,治疗后19 d逐渐下降. 结论:VAC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血管的生成可能与其促进VEGF和flk-1的表达有关.

  • VSD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俊;赵银必;周忠华;尹华;张文超

    目的:研究分析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疗效显著,明显促进创面愈合,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迅速康复,减少痛苦,因此,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封闭负压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梁建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采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引流技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甘秋凤

    目的研究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文选取的我院从2014年1月~11月合计50例患者的四肢皮肤缺损及感染、长期不愈合的创面进行清创以及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上的管理及相关护理工作。着重观察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进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40例患者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处于良好状态;9例患者在经过二次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创面愈合程度较好;仅有1例患者未成功。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皮肤缺损及感染、长期不愈合创面的治疗上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以及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加强术后封闭负压引流装置上的管理及相关护理工作也是保障患者创面早期愈合的关键所在。

  • 几种促进褥疮修复的方法比较

    作者:杨剑锋;刘斌;姜任武;唐江;刘伟峰;黄成

    目的 探讨比较几种促进褥疮创面修复的方法,为褥疮手术修复或褥疮愈合提供创面支持.方法 本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溃疡期褥疮患者83例,病程为3个月~2年,男45例,女38例,年龄27~87岁,中位年龄63.5岁,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aum assisted closure,VAC)30人,使用超声清创机技术27人,使用普通换药技术26人.比较患者创面入院至创面新鲜的间隔时间,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使用VAC技术治疗患者创面符合手术要求时间间隔平均为41.31天;使用超声清创机治疗的平均为65.42天;使用普通换药技术治疗的平均为121.60天.统计分析使用VAC技术治疗患者用间与使用超声清创机治疗及普通换药治疗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超声清创机技术治疗与普通换药治疗患者用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VAC技术治疗患者入院至创面新鲜的间隔时间短,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使用超声清创机技术治疗效果可,住院费用相对较少.

  • 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VSD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明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结合VSD负压吸引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非胫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术,观察组则予以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VSD负压吸引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恢复优良率,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恢复优良率(92.31%)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3.21±24.63)ml少于对照组(184.56±30.46)ml,住院时间(27.84±5.66)d短于对照组(37.82±6.38)d,手术时间(71.05±7.89)min则短于对照组(92.14±8.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针对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外固定支架联合VSD负压吸引治疗术的治疗方式,不仅能显著提高骨折恢复优良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敷料下的正压及其产生机理

    作者:李学拥;李望舟;李跃军;吕小星;李靖;陈绍宗;李金清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敷料下压力及其产生的机理和敷料面积大小对它的影响.方法:按照VAC敷料面积的大小分为3组,采用水压法检测不同负压时各组VAC敷料下的压力.在志愿者右前臂前侧贴附VAC敷料,在负压吸引前及-10、-20、-30和-40 kPa吸引后进行CT扫描,测量皮肤距尺桡骨连线的平均距离.结果:采用不同负压吸引时,A组、B组和C组敷料下的压力值分别为5.10~6.78 kPa、3.92~6.60 kPa与2.29~6.13 kPa;负压值越大,敷料下的正压越大.采用相同负压进行VAC治疗时,VAC敷料面积越大,其下的压力越小,在以上各负压值,A组、B组和C组敷料下的正压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CT结果显示,不同负压下VAC敷料下皮肤距尺桡骨连线的平均距离与负压吸引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C敷料下正压和负压同时存在,正压随敷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但VAC敷料下的组织不产生明显移位.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志军;岳学锋;王伟;吕国栋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VSD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观察患者一般状况、皮瓣外观及功能.记录术后皮瓣血供稳定时间、皮瓣成活率、术后并发症、皮瓣二次整形率;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20±4.27)个月.其中3例患者术后7d左右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一期愈合.皮瓣色泽接近正常,质地柔软,有弹性,外形良好,皮瓣耐磨,无局部溃烂,外形满意.术后皮瓣血供稳定时间(6.5±1.1)d.术后踝关节功能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84.62%.结论 采用VSD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易切取、易成活、并发症少、再次整形率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生肌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宇航;刘晓明;利志波;梁玲玲;王玲玲;朱俊智

    目的 探讨生肌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近3年来符合条件的病人52例,随机分为A组(生肌膏组),B组(VSD组),C组(生肌膏联合VSD组),记录治疗7d、14d、21d、28d后创面情况.结果 治疗7d后三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21d、28d后三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愈合病人数和有效率明显高于A 组和B 组.结论 生肌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疗效

    作者:李金清;陈绍宗;李望舟;李跃军;李学拥

    目的 了解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疗效. 方法 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共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将创面分为对照组和负压治疗组.2组创面伤后前2 d不作任何处理任其感染;第3天起,对照组创面用油纱换药,负压治疗组创面行VAC治疗.于治疗前(伤后第3天)及开始治疗后1、3、6、9、14、19、24 d测量并计算创面的面积、深度;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增殖指数、血管内皮细胞数、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细菌计数.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开始治疗后第1、3天,负压治疗组创面面积和创面深度不再扩大和加深,创面内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数目均增多,MPO活性明显增高,细菌数明显减少;此期间对照组各指标变化情况与该组相反.治疗后1~19 d,2组创面的面积、深度、血管内皮细胞数以及细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9 d,2组创面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 d,2组创面MPO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8±1.6)d,明显长于负压治疗组的(25.8±1.0)d(P<0.01).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VAC能明显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细菌数量,减轻继发性坏死,促进炎性反应,快速启动肉芽组织生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VSD在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占国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52例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26例,均彻底清创,骨折端复位,经过外固定后采用VSD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清创外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换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随访6~12个月,住院时间(16.2±2.1)d,创面闭合时间(9.1±1.3)d,骨折愈合时间(209.8±13.9)d,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骨髓炎、关节肿痛以及创面水肿等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在Ⅲ型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能够迅速稳定骨折端内环境,有效处理软组织损伤,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创面闭合时间短,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10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