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丁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蔡恒毅;曾小冬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原则,将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以入院先后顺序依次编号1~60号,1~20号对应的病例为乌司他丁治疗组(1组)、21~40号为甲基强的松龙对照组(2组)和41~60号为空白对照组(3组).对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ALT、AST、TBIL、PT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住院期间细菌感染例数、真菌感染例数、死亡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周后三组ALT、AST、TBIL、PTA、CRP、IL-6、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6.91,P=0.00;字2=17.77,P=0.00;字2=18.59,P=0.00),1组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与3组细菌感染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死亡率.

  • 甲状腺机能亢进致亚急性肝衰竭1例报告

    作者:李方;史萍慧

    1 资料患者女性,20岁,农民.因"乏力、心悸1年余,黄疸20余天,鼻衄、齿龈出血1周"于2007年6月4日收住.患者1年来常感乏力,活动后心悸明显,伴消瘦,未诊治.入院前20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渐加深,伴乏力加重、恶心、纳差,无畏寒发热,1周前出现反复鼻衄及齿龈出血,在当地未诊治.患者既往否认肝病史,无酗酒史,否认特殊药物服用史及毒物接触史.

  • 亚急性肝衰竭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作者:刘赢权

    嗜血细胞综合征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症Ⅱ型,继发性HPS 多为感染相关性.急性肝衰竭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较为少见,基层临床医生对此却少了解,常引起误诊,导致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各型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段志文;武杨屏;范晶华;李武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出150例并分为3组,一组患者采取血浆置换(PE)疗法,另一组患者采取双重血浆吸附(DPMAS)疗法,第3组患者采取PE联合DPMAS治疗.3组均治疗3次后比较临床疗效和肝功能.结果 单用PE和DPMAS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0% (28/50)比58.0% (29/50),P>0.05],而PE联合DPMAS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PE和DPMAS组[90.0% (45/50)比56.0% (28/50)、58.0% (29/50),均P<0.05];单用PE和DPMAS组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E联合DPMAS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较单用PE和DPMAS两组明显降低[丙氨酸转氨酶(ALT,U/L):121.5±110.2比143.2±126.5、147.3±122.7,天冬氨酸转氨酶(AST,U/L):172.5±146.8比193.6±170.2、189.2±171.5,总胆红素(TBil,μmol/L).277.3±112.4比301.3±132.7、297.4±134.5,白蛋白(Alb,g/L):22.3±2.5比36.7±3.7、35.6±3.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2.7±17.5)%比(57.8±25.4)%、(55.2±25.6)%,均P<0.05].结论 PE与DMPAS对治疗急性、亚急性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如果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对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影响

    作者:孙凤霞;张强

    目的:评价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是否接受中药治疗将2004 -2010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79例亚急性肝衰竭病例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观察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结果:治疗10周末,中药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至171 μmol/L以下的比例为75%、对照组为51.06%;中药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升至40%以上的累积百分比为84.38%、对照组为61.7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清热化温、凉血解毒法治疗亚急性肝衰竭可加速黄疸消退,促进凝血功能恢复,改善肝功能.

  • 亚急性肝衰竭并发肺部曲霉菌感染1例报告

    作者:段文斌;段惠春;周小平

    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是难解、棘手的严重肝病.我们诊治1例合并肺结核继发曲霉菌感染者,现报告如下.

  • 四类肝衰竭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作者:石玉珍;陈星浩;黄桂虹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四类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急性肝衰竭(ALF)19例、亚急性肝衰竭(SALF)2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58例、慢性肝衰竭((2LF)8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影响其预后的并发症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186例患者住院期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膜炎等并发症,经系统治疗及预见性护理措施,临床治愈23例,好转103例,无效19例,死亡41例.住院时间7~103 d,平均38 d.治疗有效(临床治愈加好转)的126例患者中,18例脱落,其他患者随访至今,随访期间死亡32例.结论 根据四类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各类肝衰竭患者危险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 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洪忠新;华鑫;武力;张立红;邵帅

    "营养支持应作为住院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已成为临床医学家们的共识并已逐渐融人到医疗实践中.但对于危重症这一特殊患者群体,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营养干预常被忽视.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匡耀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对照组(15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TBIL、PTA水平.结果:治疗第8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TA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西医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PTA较西医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广西地区448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回顾性分析

    作者:毛德文;盛庆寿;唐农;龙富立;徐刚;王娜

    目的:回顾性调查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候规律及预后转归,为本病的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2年至2013年期间广西地区448例ALF、SALF患者进行病因、中医证候及预后分析.结果:广西地区ALF、SALF常见的病因是病毒(尤其是HBV)、药物、外伤及手术;前3位的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在毒热炽盛证、毒入营(血)证、热入心包证,与其他证型相比明显多见(P<0.05);ALF、SALF患者总病死率为55.58%,其中Child-Pugh B级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Child-PughC级患者(P<0.01);且SALF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要优于ALF患者(P<0.05).结论:广西地区ALF、SALF的病因主要是HBV,毒热炽盛证是其中医证候的主要类型,ALF、SALF的病死率均非常高,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医药介入可望对结局有所改善.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1例报告

    作者:王国淼;张宇雪;赵云洁;李勇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为主要功能的一个器官, 并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解毒等作用.当肝脏受到诸如病毒、乙醇、药物等因素引起严重损害时, 会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 肝脏的诸多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引起肝脏功能衰竭, 导致以凝血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肝脏疾病中非常严重的肝衰竭症状.《肝衰竭诊治指南》 (2012年版) 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4种类型.笔者跟随李勇主任医师于2017年5月采用中西医药物联合DPMAS人工肝技术救治1例亚急性肝衰竭患者, 现报告如下.

  • 抗结核药致乙肝病毒携带者亚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谢杏榕;李金科;李芳;李儒贵;谭华炳

    亚急性肝衰竭(SALF)起病较急,发病15d至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关于病因,研究认为亚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主要为药物损害及HEV、HBV感染[1-2].鉴于HBV仍是中国人群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当前肺结核发病率急剧上升,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者并不少见.笔者近年在临床中,遇5例抗结核药物引起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经过人工肝、核苷酸类似物、促肝细胞生长素、肝康Ⅱ号联合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现报告如下.

  • 一例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真菌性眼内炎的护理

    作者:任佳丽;赵晓芳;孔令晨;林兆霞

    将一例亚急性肝衰竭合并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针对当前临床护理的发展情况,结合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干预的实施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抗结核药致乙肝病毒携带者亚急性肝衰竭的诊治探究

    作者:王新琳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乙肝病毒携带着发生亚急性肝衰竭的诊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人工肝、肝康II号及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0~20d后,9例患者亚急性肝衰竭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经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时,人工肝、肝康II号及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亚急性肝衰竭治疗相比,该病的预防更为重要.在对肺结核患者用药治疗前,对患者乙肝病毒载量、肝功能等要进行检查,用药期间对患者肝功能变化密切进行监测,为对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亚急性肝衰竭进行预防.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