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睑裂综合征家系FOXL2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作者:陈琳琳;郑颖洁;乔洁;宋怀东;范先群

    目的 探讨小睑裂综合征(BPES)遗传学发病机制,确定BPES家系临床表型,检测FOXL2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并追溯调查BPES大家系全体家系成员,对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眼部专科检查;对已收集到的BPES家系中全部患者按照眼科分型标准进行确诊、分型,即遗传学的表型确定;所有现存家系成员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检测(女性),女性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BEPS伴卵巢早衰(POF)患者行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兴奋试验.全体家系成员取外周血5 mL,常规提取DNA,纯化后的PCR产物送测序.结果 该家系共24人,现存17人,其中BPES患者7例,现存6例BPES患者中,女性患者均存在生殖异常,为BEPS Ⅰ型,进一步完善该家系全部成员的体格检查及女性患者卵巢功能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试验、血清学检查结果,支持POF的临床诊断.基因测序检测到FOXL2基因:C.429C>A(提前的中止密码).结论 系谱分析表明该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BPES存在遗传异质性,同一家系中不同个体间也有不同;基因测序检测到的FOXL2基因:C.429C>A(提前的中止密码)突变为新的突变位点.

  • 小眼症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孙肇晟;邢新;杨超;徐苗

    先天性小眼症(the 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又称Komoto综合征、瓦登伯格综合征、先天性睑四联征、小睑裂综合征、小睑裂畸形等.临床表现为睑裂狭窄、逆向性内眦赘皮、上睑下垂和内眦远距四联征.该病由FAv von Ammon于1841年首先报道,J Komoto 于1912年进行了全面详细地描述[1].1921年,TJ Dimitry发现其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此后,一些科研工作者对BPES的病因、基因突变类型、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与手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不断深入地研究.现将近5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雌孕激素序贯性干预治疗对雷公藤多苷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丹凤;郝丽;徐星铭;闫军放;丁楠

    雷公藤多苷(triptery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 TWP)是植物雷公藤的根提取物,广泛应用于肾小球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及移植等[1].长期应用会产生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对性腺的损伤尤为突出,可引起月经紊乱,甚至卵巢早衰[1].如何在充分发挥TWP疗效的同时,大限度地降低其副作用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HPT能够改善TWP所致育龄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或衰竭引起的围绝经期症候群,维持血清中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正常水平,减少TWP对女性生殖系统的毒副作用[4].

  • 一先天性睑裂狭小-倒转型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综合征家系FOXL2基因的突变检测

    作者:薛敏;高次子;汪渊;周青;乔丽珊;李寿玲

    目的 对一先天性睑裂狭小-倒转型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综合征(BPES)家系进行FOXL2基因突变筛查,以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 抽取先天性BPES家系患者、患者家族成员及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FOXL2基因的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处序列,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结果 在该家系患者中检测到C.578A>G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193位氨基酸残基由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而家系中的正常人及100例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FOXL2基因C.578A>G错义突变使赖氨酸突变为精氨酸,导致蛋白质的改变,这可能是该家系BPES的致病原因.

  • 小睑裂综合征患者血液中 FOXL2,SOX14及BPESC1 mRNA 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刘俊;孙树栋;刘海鹰;徐淑娟;张伟;李艳艳;唐胜建

    目的:探讨小睑裂综合征(BPES)患者血液中FOXL2,SOX14及BPESC13个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BPES的相关性,以进一步研究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小睑裂综合征患者( A组30例)和正常人( B组30例)的外周静脉血液,TRIzol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OXL2, BPESC1,SOX14的相对表达量,采用配对比较 t 检验法和 Livak(2-ΔΔCt)法分析两组数据及其差异。结果FOXL2基因mRNA的在A,B两组间Δ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且A组大于B组;BPESC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且A组小于B组;SOX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0.05)。可以认为A组FOXL2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B组,BPESC1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B组,SOX14基因两组表达无差别。结论 FOXL2,BPESC1与BPES具有一定相关性,FOXL2低表达以及BPESC1的高表达可能与BPES的发病相关。

  • MiRNA-520e对HeLa细胞FOXL2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及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悦;王晓雨;曲春安;胡飞;胡亚暖;唐胜建

    目的 探讨miRNA-520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FOXL2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对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Target Scan Human 7.1)预测miRNA-520e可能结合于FOXL2 mRNA 3′UTR端,以HeLa细胞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加入无关序列NC Fam mimics)、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miRNA-520e组(加入miRNA-520e mimics).运用脂质体法通过Lipofectamine 3000 Reagent将各miRNA mimics转染各组HeLa细胞,48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OXL2 mRNA及蛋白表达;转染24 h后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使用ACEA xCELLigence RTCA DP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miRNA-520e组HeLa细胞FOX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降低,且miRNA-520e组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较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增强(P均<0.05).结论 miRNA-520e可抑制HeLa细胞FOX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

  • 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一家系未检测到FOXL2基因突变

    作者:温臣婷;唐微;李国保;张有顺

    目的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家系FOXL2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 采集一个中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Ⅱ型家系的4例患者及家系中5例健康人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考FOXL2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FOXI2基因的编码区和启动子区进行扩增和突变检查.结果 成功提取了该家系中4例患者和5例健康人与3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分段扩增出了FOXL2基因的编码区及启动子区,但5段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4例患者和5例健康人与30名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测序结果相同.该家系患者FOXL2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该家系睑裂狭小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不是由FOXL2基因突变引起的.

  • 睑裂狭小综合征一家系的FOXL2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徐伟;贺贵云;李灼日

    目的 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睑裂狭小综合征(BPES)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和类型.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BPES患者及家系中6例正常人和5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DNA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筛查FOXL2基因的外显子序列.结果 来自同一家系的4例BPES患者均发现有FOXL2基因892C>T的改变,为无义突变,而家系中6例正常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中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FOXL2基因的一种已知突变可能是该BPES家系的重要致病因素.

  • FOXl2基因的研究现状

    作者:雷涛;廖世波;段迎春;DU Xinggui

    FOXL2基因为一单外显子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3q23区域,编码一个分叉头的转录因子.FOXL2基因的正常表达是维持女性性别特征的极其重要的基本条件.该基因若发生突变可导致女性性别特征呈现异常.同时证实其是睑裂狭小、逆向内眦赘皮和上睑下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的致病基因.此外,FOXL2基因发生突变与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有关,并认为FOXL2是卵巢分化早期的调控因子.另有资料提示FOXL2基因突变与生殖系统肿瘤有相关性.

  • 一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家系 FOXL2基因的突变检测

    作者:姜海鸥;王义旺;饶利兵;黄雪霜;全庆丽

    目的:对1个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 BPES)家系成员的FOXL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寻找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提取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技术检测FOXL2基因编码序列,并与患者家属及50名正常人相应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在该家系患者中检测到FOXL2基因c.672_701dup30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多肽链第224位重复插入10个氨基酸( p.Ala224_Ala234dup)。而家系中的正常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FOXL2基因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FOXL2基因c.672_701dup30杂合突变使多聚丙氨酸链延长10个氨基酸,导致蛋白质功能的改变,这可能是该家系BPES的致病原因。

  • 五个睑裂狭小综合征家系FOXL2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杨晓文;李汶;杜娟;袁诗敏;何文斌;张前军;钟昌高;卢光琇;谭跃球

    目的 对5个先天性睑裂狭小-倒转型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and 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家庭进行FOXL2基因突变检测,分析FOXL2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为这些家庭的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其中2个家族性BPES中的3例患者及3例散发BPES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6例患者FOXL2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随后进行Sanger测序,并对发现的突变进行文献回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家系1先证者和患者(Ⅳ14)及家系2先证者FOXL2基因均存在c.672_701dup30(p.Ala225_ Ala234dup)杂合突变,3例散发患者FOXL2基因分别存在c.462_468del(p.Pro156Argfs* 113)杂合突变、c.251T>A(p.Ile84Asn)杂合突变和c.988_989insG(p.Ala330Glyfs* 204)杂合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文献回顾,本研究发现的4种突变均为致病突变.结论 明确了3例家族性及3例散发BPES患者的致病原因,为其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FOXL2基因c.462 468del突变和c.988_989insG突变为未曾报道的新突变,丰富了FOXL2基因突变谱.

  • 小睑裂综合征家系的FOXL2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李武修;王小柯;孙岩;王艳丽;林立新;唐胜建

    目的对小睑裂综合征家系患者的 FOXL2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寻找突变位点.方法设计 FOXL2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测序,并对突变位点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在一个类型尚不明确的家系中2例患者 FOXL2基因PCR扩增后测序发现951-953(delC),克隆后多克隆位点测序亦证实951-953(delC).所有正常人均未发现突变.951-953(delC)引起238位S后出现移码突变,终止密码子提前,蛋白截短.结论 951-953(delC)致蛋白截短,可能是导致小睑裂综合征的原因.经查新验证,951-953(delC)是一个新的突变位点,国内外未见报道.

  • 一个睑裂狭小综合征家系FOXL2基因的突变分析

    作者:程洪波;王涛;王改改;王家雄;沈丽燕;韩慕天;杨慎敏;史轶超;王玮;李红

    目的 明确1个中国人睑裂狭小综合征Ⅰ型(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患者家系FOXL2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技术对家系22名成员的FOXL2基因的外显子和邻近区进行突变筛查.结果 家系中3例患者均检测到FOXL2 c.843859dup17移码突变,19名正常家系成员均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 FOXL2基因c.843_859dup17移码突变为该BPES家系的致病原因,其表型可表现为Ⅰ型,也可表现为Ⅱ型.

  • 应用全基因组测序鉴定一例新发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作者:张芹;偶健;王玮;冯涛;段程颖;李培培;林春花;李红

    目的 探讨全基因组测序在鉴定新发染色体结构异常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全基因组测序检测1例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Y,ins(3)(q21p13p21)的患儿,其异常表型包括眼裂小、睑下垂、鼻梁低平等.结果 全基因组测序提示患儿的染色体断裂发生于3号染色体的55 473 257~78 341 929位置,这段序列插入到了3号染色体136 876 730~138 643 831的位置,所涉及的4个染色体断裂点均发生于基因间区,此外患儿在138 643 831~138 694 476之间的序列发生了缺失,其间包含睑裂狭小-睑下垂倒向型内眦赘皮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的重要致病基因FOXL2.结论 染色体结构异常有可能造成断裂处基因的破坏或者在断裂区域发生染色体微缺失.要准确判断其致病性,需要同时进行基因和基因组层面的检测,而全基因组测序已成为其可选的方案.

  •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园婧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位于染色体3q23上的FOXL2基因,主要表现为上睑下垂、睑裂狭小、倒向型内眦赘皮及内眦间距增宽,还可伴发其他眼部及眼外症状,根据女性患者是否伴发卵巢功能早衰可分为两型.目前,内眦赘皮及上睑下垂矫正术为矫正眼部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严重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而手术时机及手术分期的选择仍存争议.本文就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