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董宇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0.5 mg,qd)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V-DNA、ALT、Alb、TBil及PTA等肝功能指标、血清HBV-DNA 4,12,24周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HBV-DNA、ALT、Alb、TBil及PTA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12,24周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眩晕,对症处理后好转,仍耐受服药.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转阴,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reS1Ag与HBV-DNA、乙肝病毒"两对半"的相关分析

    作者:李远宁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蛋白抗原(PreS1Ag)、乙肝病毒基因(HBV-DNA)和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相关性及在乙肝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PreS1Ag和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结果包括HbeAg阳性的2种组合中,HBV-DNA和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87.1%、86.0%和100.0%、100.0%,HBV-DNA和PreS1Ag,在不包括HbeAg阳性的3种组合中,HBV-DNA和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2.3%、45.7%;46.3%、44.8和11.1%、11.1%.HBV-DNA检测阳性标本中,PreS1Ag的阳性率为87.2%,HbeAg阳性率为75.6%;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5%,HBV-DNA检测阴性标本中PreS1Ag和HbeAg的阳性率为7.8%和5.2%,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5%.结论 PreS1Ag检测联合乙肝"两对半"检测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和评价疗效的可靠指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关系

    作者:孙德荣;王桂霞;王春义;孙立秋

    目的 探讨血清HBsAg水平与乙肝病毒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组间分类变量比较采用Fisner's精确检验,组间定量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体外实验数据采用单项Fisner's-ANOVA方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乙肝病毒基因型对血清HBsAg水平下降有明确的影响.结论 乙肝病毒基因型是血清HBsAg水平下降重要影响因素.

  • 三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荧光定量试剂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张惠娟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的直接、可靠的指标,它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测HBVDNA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缺点.因此导致不同医院之间的检测结果难以进行横向比较.笔者选用国内试剂厂家中的三种HBVDNA FQPCR试剂盒,对23例已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例已知的正常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以横向比较三种试剂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血清HBsAg HBeAg定量 与HBV-DNA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道兴;黄津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CHB)患者48周后血清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稀释定量与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滴度的关系,进一步证实其作为评估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HBeAg阳性CHB患者共19例,均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抗病毒,定期随访48周.结果 经过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治疗后HBV-DNA阴转率73.68%、HBeAg阴转率42.11%、HBeAg血清转换率26.32%、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78.95%.随访48周后ALT(38.38±19.2)U/L,HBsAg(2.41±0.39)lg IU/mL,HBeAg(-0.53±0.37)lg PEIU/mL,HBV-DNA定量(2.01±0.42)lg拷贝/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治疗后血清HBsAg、HBeAg、HBV-DNA定量值均呈下降趋势,血清HBsAg、HBeAg定量与HBV-DNA滴度变化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干扰素IFN抗病毒疗效是肯定的,HBsAg、HBeAg定量与HBV-DNA病毒载量变化存在正相关性,在IFN治疗期间可作为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 HBcAg 与HBV-DNA、HBsAg的关系

    作者:张玲;潘虹;吴昊鹤;罗殿中;缪勇建;陈霜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与血清HBV-DNA、HBsAg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HCC患者癌旁肝组织HBcAg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ELIsA一步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和HBsAg含量,以此作为试验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无乙肝病毒感染的肝血管瘤或肝囊肿切除术后所取的肝组织HBcAg的表达,以此作为对照组。分析肝组织HBcAg的表达模式与血清HBV-DNA含量、HBsAg含量的关系。结果:对照组20例的肝组织HBcAg均为阴性。试验组50例癌旁肝组织HBcAg阳性30例,阴性20例;HBV-DNA阳性率为64%,阴性率为36%,联合检测癌旁肝组织HBcAg和HBV-DNA阳性率为80%;试验组中肝组织HBcAg阳性组的血清HBsAg定量值与阴性组的血清HBsAg定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HCC患者癌旁肝组织HBcAg联合检测血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血清HBV-DNA;与血清HB-sAg含量无明显的关系。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五项标志物定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作者:梅秀珍;刘兴祥;李桂珍;王兴亮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五项标志物定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用123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和FQ-PCR方法分别检测52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4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中乙肝五项标志物及HBV-DNA的含量。结果 HbsAg、HbeAg两项阳性,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HBsAg、HBeAg、HBeAb、HBcAb四项阳性,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HBsAb、HBeAb、HBcAb三项阳性的标本。其中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3.16%、92.1%、39.2%、9.09%。结论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和FQ-PCR方法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观察在临床上有非常实用意义。

  • 慢性乙肝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清峰;王威;熊亮;张娉;钟柏涛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r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乙肝病毒载量与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85例CHB患者(其中轻度37例、中度28例、重度20例)及2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FF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BV DNA量,并分成HBV DNA病毒载量低、中、高3组.结果 CHB患者血浆FF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FFA的水平显著增高,不同炎症组间血浆FF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患者高病毒载量组血浆FFA水平较低,中载量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 CHB患者血浆FFA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和患者病毒复制活跃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用来判断CHB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的效果.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孟娜娜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89.10%,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1例(2.17%)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4.3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重症肝炎疗效显著,HBV-DNA转阴率高,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为治疗重症肝炎的良好选择方案.

  • 血清病毒水平预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化的效果

    作者:高齐明;卫敏;张倩华;蔡仲华;华丹丹;陈丽文;高文军

    目的:研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血清病毒水平与病情慢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38例急性乙肝患者于发病初诊时、4周、12周进行HBV-DNA定量测定,按HBV-DNA水平进行分组,观察各组患者慢性化发生率.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初期血清HBV-DNA水平与慢性化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关系.发病4周时,HBV-DNA>105拷贝/mL组慢性化发生率高达46.43%,显著高于HBV-DNA 103~ 105拷贝/mL组(13.46%)和HBV-DNA<103拷贝/mL组(3.94%) (P< 0.01);HBV-DNA 103 ~ 105拷贝/mL组慢性化率显著高于HBV-DNA< 103拷贝/mL组(P<0.01).12周时血清HBV-DNA> 105拷贝/mL组慢性化发生率高达81.81%,显著高于HBV-DNA 103~ 105拷贝/mL组(29.41%)和HBV-DNA<103拷贝/mL组(7.89%)(P<0.01);HBV-DNA 103~105拷贝/mL组慢性化率显著高于HBV-DNA< 103拷贝/mL组(P< 0.01).结论:急性乙型肝炎发病初期HBV-DNA水平与慢性化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发病4周和12周HBV-DNA水平越高,慢性化发生率越高.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HBcAg、HBV-DNA与AFP的关系

    作者:张玲;吴昊鹤;潘虹;罗殿中;缪建勇;陈霜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HBcAg、HBV-DNA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合并HCC患者癌旁肝组织中HBcAg的表达;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和AFP含量.分析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及血清HBV-DNA含量与AFP含量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癌旁肝组织HBcAg阳性30例,阴性20例,两者血清AF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阳性组32例和阴性组18例的血清AF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eAg阴性慢乙肝合并HCC患者HBcAg、HBV-DNA的水平与AFP水平无明显关系.

  • 精子携带的乙肝病毒基因在金黄地鼠胚胎中的复制与表达

    作者:黄天华;谢庆东;陈霓彤;曾曦凡;吴丛梅;王晓梅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索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通过精子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将金黄地鼠精子与pBR322-HBV DNA重组质粒进行共培养后,与金黄地鼠正常卵母细胞受精,取2-细胞胚分别制片和提取RNA,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研究精子携带的HBV基因在胚胎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结果:①FISH:用全长HBV DNA探针与128个2-细胞胚进行FISH,其中3个胚胎FISH结果阳性,每个胚胎的2个间期核上均有HBV DNA杂交信号;②RT-PCR:在检测样本中可见特异的HBx DNA阳性条带,阴性对照1(模板为灭菌水)和阴性对照2(未加反转录酶)均为阴性;③免疫荧光检测:2-细胞胚经血清封闭后,分成两组.一组作检测样本,另一组用PBS代替一抗(小鼠抗人HBsAg)作为阴性对照,检测样本中可见阳性免疫荧光信号,阴性对照未见信号.结论:以精子为载体,携带到卵内的HBV基因能够在胚胎细胞中复制和表达,提示HBV能够通过男性生殖细胞由父亲垂直传递给子代.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