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胍丁胺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的药效评价

    作者:龚正华;李云峰;罗质璞;李锦

    目的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观察胍丁胺(Agmatine,AG)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5-羟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增强实验,小鼠育亨宾(yohimbine,YOH)毒性增强实验,小鼠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体温下降和利血平(reserpine,RES)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探讨AG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环节.用VIDEOMEX-V型图像运动解析仪检测小鼠自发活动行为.结果在小鼠5-HTP增强实验模型上,单次ig给予AG 10~20mg*kg-1剂量,或多次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3d),对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行为均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在小鼠YOH毒性增强实验模型上,多次ig给予AG 10~160mg*kg-1(qd,连续3d),均未见增强YOH毒性作用.在小鼠APO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模型上,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7d),对APO 16mg*kg-1诱导的降温和AUC0~30均未见显著性的拮抗作用.在小鼠RES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模型上,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7d),对RES 1mg*kg-1诱导的降温和AUC0~6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小鼠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3d)对自发活动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AG在药理学抑郁模型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并且其抗抑郁活性与增强5-羟色胺(5-HT)神经系统功能有关,而与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功能无关.AG在抗抑郁有效剂量范围内无中枢兴奋或抑制性作用.

  • 远志3,6'-二芥子酰基蔗糖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的药效评价

    作者:刘屏;王东晓;郭代红;涂海华;马亮;谢婷婷;孔令义

    目的 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观察3,6'-二芥子酰基蔗糖(3',6-disinapoyl sucrose,DISS)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5-羟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增强实验,小鼠育亨宾(yohimbine,YOH)毒性增强实验,小鼠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探讨DISS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环节,用小鼠自主活动监测仪记录小鼠自发活动行为.结果 在小鼠5-HTP增强实验模型上,给予DISS,对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行为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在小鼠YOH毒性增强实验模型上,DISS可增强YOH毒性作用.在小鼠APO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模型上,ig给予DISS有显著性的拮抗体温降低的作用.结论 DISS在药理学抑郁模型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并且其抗抑郁活性与增强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功能均有关.DISS在抗抑郁有效剂量范围内无中枢兴奋或抑制性作用.

  • 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腹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东伟;陈锡美

    功能性腹痛又称慢性特发性腹痛或慢性功能性腹痛,是指持续或频繁发作的下腹痛,病程超过半年,但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虽然其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但若疼痛长期存在,可干扰痛觉传导通路的正常活动,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2],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为此我们采用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治疗功能性腹痛,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及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

    作者:王雪;祝三平;李静;黄明生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诱导实验大鼠的神经毒性及大鼠各脑区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寻找有效的神经保护性药物.方法:实验于2002-08/12在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子病理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予甲基苯丙胺[20 mg/kg,腹腔注射,每天两次(8:00,20:00),连续4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不同脑区的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的改变,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末次给药后第7天,实验组大鼠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的5-羟色胺均有下降(P<0.05),在3个脑区的下降率分别为58.09%,56.76%和25.51%;额叶皮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有一定降低(P<0.05),下降率分别为16.58%和22.28%,,而海马的多巴胺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末次给药后第7天,实验组大鼠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的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分别下降60.87%,72.59%和36.50%.结论:甲基苯丙胺对实验大鼠的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系统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并导致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表达的下凋.

  • 5-HT1A受体显像剂99TcmO(MPMEP)(BMPDEEDA)的研究

    作者:刘飞;李洪玉;梁积新;刘英妹;贺佑丰;罗志福;王荣福;何晓坤;张春丽;付占立

    目的探讨研制99Tcm-[N-(2-(4-(2-甲氧基苯)-1-哌嗪-1-乙基)-N-(2-吡啶)-环己烷酰胺)](WAY100635)类似物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1A(5-HT1A)受体显像剂.方法将化学合成的单齿配体1-(2-甲氧基苯基)-4-(2-巯基乙基)哌嗪(MPMEP)和三齿配基N, N-二(2-巯基乙基)-N′,N′-二乙基乙二胺(BMPDEEDA)与99Tcm-葡庚糖酸钠(GH)经三齿配体与单齿配体混合标记方法("3+1")混合配体交换,制得99TcmO(MPMEP)(BMPDEEDA).同时,以大鼠脑海马膜组织匀浆为5-HT1A受体来源,与5-HT1A受体的特异激动剂3H-2-(二-n-丙胺基)-8-羟基-四氢化萘(8-OH-DPAT)进行体外竞争结合实验,测定99Tcm标记物的类似物ReO(MPMEP)(BMPDEEDA)对受体蛋白与特异拮抗(激动)剂竞争结合达到一半(50%)时的浓度(IC50值).结果制备的99TcmO(MPMEP)(BMPDEEDA)经高压液相层析(HPLC)纯化并测定其放化纯度>95%.大鼠脑海马摄取在注射后30、60、120、180 min时%ID/g分别为0.077、0.068、0.084和0.067,放射性摄取高部位为丘脑,注射后120 min时%ID/g为0.154,各时相海马与小脑的摄取比值分别为0.847、0.880、0.921和1.244.ReO(MPMEP)(BMPDEEDA)的IC50为98.7 nmol/L.结论 99TcmO(MPMEP)(BMPDEEDA)作为5-HT1A受体显像剂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1,3,7,9-四甲基尿酸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果;吴敏芝;黄映如;曹雅婷;李来东;周合樑;朱瑞;廖燕峰;栗原博

    目的 探讨1,3,7,9-四甲基尿酸(theacrine,TC)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自主活动实验、育亨宾(yohimbine)毒性实验、利血平(reserpine)实验以及5-羟色胺酸(5-HTP)诱导小鼠甩头行为等动物模型(各组剂量分别为3、10及30 mg·kg-1,bid,连续7 d灌胃给药)来评价TC的抗实验性抑郁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C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1)及增加强迫游泳小鼠拨动转轮旋转次数(P<0.05),且对自主活动无影响.TC可一定程度上增强yohimbine诱发实验动物死亡率,增强5HTP导致的甩头行为(P<0.01).此外,TC也具有明显地改善reserpine引起的小鼠体温下降(P<0.01),运动不能(P<0.05)和眼脸下垂(P<0.01)的作用.结论 TC在多种抑郁模型上显示一定的药理活性,这些作用可能与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 腹外侧视前核微量注射5-羟色胺酸和麦角新碱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作者:章功良;赵乐章;张瑾;钟明奎;刘巧琼;范一菲;张景行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在大鼠腹外侧视前核(VLPO)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微量注射5-羟色胺酸(5-HTP,5-HT前体)使大鼠睡眠减少,觉醒增加;而VLPO微量注射非特异性5-HT受体阻断剂麦角新碱可使大鼠睡眠增加、觉醒减少.结论 5-HT在VLPO参与睡眠觉醒周期调节中具有促觉醒作用.

  • 芍药苷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观察

    作者:金树梅;苏文华;崔广智

    目的 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观察芍药苷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SPF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组及盐酸氯米帕明组各12只,模型组、芍药苷组及盐酸氯米帕明组腹腔注射4 mg/kg利血平建立抑郁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同时芍药苷组按口服芍药苷的剂量分为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芍药苷用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盐酸氯米帕明组口服盐酸氯米帕明40 mg/kg,1次/d,连续给药7d.观察以下指标:①体温.②甩头次数.于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200 mg/kg的5-羟色胺酸(5-HTP),记录10 min内小鼠甩头次数.③死亡率.每组选取10只小鼠,于末次给药1h后皮下注射育亨宾30 mg/kg,计算死亡率.④自主活动次数.于末次给药1h后记录小鼠5min内的跨格数,作为自主活动指标.结果 芍药苷中、高剂量组小鼠体温、甩头次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对照组死亡率10%,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死亡率分别为10%、10% 、40%,盐酸氯米帕明组死亡率为80%,盐酸氯米帕明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各剂量芍药苷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芍药苷在药物利血平诱发抑郁模型中有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强5-HTP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