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再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吕高鹏;王春芳;臧大维

    目的: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资料,其中32例为再发脑梗死患者,50例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35例,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差异;并按影像学表现把所有患者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中面积、腔隙性梗死3组,依次各43例、32例、16例,然后比较三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大小.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对照者、初发脑梗死患者及再发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逐渐增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大于中面积组(P<0.05),中面积梗死组大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数目(OR=0.756、95%CI:0.630-0.907、P<0.01),中性粒细胞数目(OR=0.773、95%CI:0.644-0.926、P<0.01)是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与脑梗死复发有相关性,是脑梗死再发生的危险因素.

  • 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热西达木·麦麦提;姑次里娜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二级预防后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 1月接受治疗的再发脑梗死患者230例参与研究,其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的患者有130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再发脑梗死的患者有100例,分析两组再发脑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抗血小板组再发亚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中伴有冠心病、吸烟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LI患者;抗血小板组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患者中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高于未抗血小板组.抗血小板组合并冠心病、冠心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吸烟是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同时存在血管病变会提高再发脑梗死率,必须加强对合并疾病的防治,做好危险因素的防控.

  • 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凤君

    目的 分析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吉林延安医院收治300例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2014年3月-2017年3月)为实验对象,患者均连续服用阿司匹林6~36个月,每次剂量为100 mg,随后将AA、ADP作为诱导剂,检测受检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根据评价标准,分为AR+ASR组(100例)、AS组(200例),对比两组LDL、WBC、PLT宽度、PLT压积、hsCRP水平、体质量、FPG水平.结果 分析表格,可发现两组患者LDL、WBC、PLT宽度、PLT压积不存在对比性(t=0.2717、0.4083、1.3658、0.3205;P>0.05),而AS组患者hsCRP水平(6.48±0.52)mg/L、体质量(66.12±2.33)kg低于AR+ASP组患者、hsCRP水平(7.69±0.63)mg/L、体质量(68.95±5.42)kg(t=17.6753、6.3159;P<0.05),FPG水平(5.89±0.43)mmol/L高于AR+AS组患者FPG水平(4.15±0.33)mmol/L(t=35.5563;P<0.05).结论 导致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的主要原因为炎症反应、吸烟史、血糖水平等.

  • 再发性脑梗死6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晓云;张玉霜;刘竹

    目的:对66例再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66例再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对再发率、再发危险因素、再发防治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66例患者中男42例,女24例,总共随机抽取29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再发率22.2%,死亡率9.1%。短期内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结论加强对脑梗死再发危险因素的预防十分重要。

  • 早期吞咽功能康复对再发脑梗死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俊林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康复对再发脑梗死患者假性球麻痹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脑梗死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康复训练后分析患者的疗效以及恢复的程度。结果53例患者中,36例显效(68%),16例有效(30%),1例无效(2%)。结论积极主动地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可帮助假性球麻痹患者尽早完成独立进食,不仅能及时从消化道用药,而且还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对该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 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薛琴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预防再发脑梗死(R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84例初发脑梗死患者,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以75~15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晚1次)治疗;联合组42例,阿司匹林(75~150 mg)联合辛伐他汀(20 mg)治疗。观察2组患者RCI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有4例出现RCI,复发率为9.5%;而对照组则有8例出现RCI,复发率为19.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脑梗死再发率;同时,该治疗方案还适宜长期服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机制

    作者:李娟

    目的 探讨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临床脑梗死病患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参与作用.方法 120例患者中首发脑梗死患者68例,再发脑梗死患者52例.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检查依据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进行,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中组成分子TGFβ、Smad1、Smad3和Smad7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分析.以本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MMSE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且再发脑梗死患者的评分比首发脑梗死患者的评分低(P<0.05);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TGFβ、Smad1、Smad3和Smad7水平比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血清中TG邛、Smad1、Smad3和Smad7蛋白浓度的升高有关.

  • 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预防脑梗死再发62例分析

    作者:邵仲萍;侯位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再发脑梗死(RCI)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2例初发脑梗死(PCI)患者随机分成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对照组各31例,观察2组患者再发脑梗死(RCI)的发生率.结果 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再发脑梗死(RCI)的发生率为12.9% (4/31),阿斯匹林对照组再发脑梗死(RCI)的发生率为22.6% (7/3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斯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比单用阿斯匹林能更好地预防脑梗死再发生,且长期服用较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 复发性脑卒中临床及影像学研究

    作者:林晶倩;张爱娟;杨丽芳;王通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再发年龄、性别差异、再发间隔时间、再发部位)、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方法 从发生脑梗死的349例病例中筛选出2次及2次以上出现符合脑梗死临床表现的病例147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缺血性脑卒中后再次脑梗死的发病率42.12%,其中颅脑MR检查DWI序列有异常高信号者35.53%,无异常高信号者6.59%,两者之比5.39∶1.(2)再发脑梗死为男∶女≈1.82∶1,再发高峰年龄55~65岁.其中有再发脑梗死临床表现并颅脑MR检查DWI序列有无新发病灶二者中,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再发时间间隔平均4 a,女性再发时间间隔早于男性.初发脑梗死后再发率第1年内高且以第1次再发多见.(4) 首、再发部位为同一区域者53例(42.74%).(5)再发脑梗死中83.87%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88.75%男性患者有吸烟和(或)饮酒史.结论 首次脑梗死后再发脑梗死者部分出现颅脑MR检查DWI序列无异常高信号,男性再发率高于女性,女性再发间隔短于男性.再发经常在同一部位.再发者多数合并危险因素,以高血压和吸烟为著.

  • 老年人再发脑梗死26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占

    目的 对老年人再发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6例再发脑梗死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痊愈3例,好转21例,无变化2例.结论 老年人再发脑梗死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控制.

  •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廖远高;杨期明;杨期东

    目的 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其MTHFR基因C677T突变.结果 初发脑梗死组MTHFR基因C677T突变率为68.0%,再发脑梗死组突变率为69.5%,均高于对照组46.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初发脑梗死组与再发脑梗死组MTHFR基因C677T突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T突变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但与脑梗死发病的次数无关.

  • 再发脑梗死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王善

    目的 探讨再发脑梗死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为预防与治疗再发脑梗死提供了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治疗的再发脑梗死患者70例作作为观察组与初发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查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查的形式进行随访调查,对再发脑梗死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主动吸烟、未规律治疗、高血压病程>20年、高脂血症、有糖尿病史与脑缺血发作.结论 吸烟、高血压、血糖及脑缺血是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应戒烟或远离吸烟者,对血压、血糖及高血脂进行控制调节,增强对仍脑缺血发作的重视度,可预防再发脑梗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